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产业转移综述与中国工业化道路

国际产业转移综述与中国工业化道路

时间:2024-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第一节国际产业转移概述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就是国际产业转移。但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

国际产业转移综述与中国工业化道路

第一章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就是国际产业转移。但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通过跨界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出现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发生迁移。它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推进,或从发达国家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国际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并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一些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按照转入国与转出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分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按照其投资性质,可以划分为存量转移和增量转移;按照产出增长的情况,可以划分为绝对转移和相对转移;按照国际产业转移涉及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性国际产业转移。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动机等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前者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空间的主动移动;后者是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一般认为,撤退性产业转移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生命周期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变的空间形态。

根据刘易斯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真正启动于19世纪后期工业先行国与第三世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化。19世纪末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产业转移主要局限于殖民地宗主国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复兴、日本崛起,大批殖民地的独立和这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等,使得该时期的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此时的产业转移已拓展到工业制成品领域。该时期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不仅有欧美学者从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考察,更有日本学者根据日本实际,从后起国的角度展开分析。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一些用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或规律的理论观点,包括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依附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的雁行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也开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开展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结合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包括卢根鑫的重合产业理论、石东平与夏华龙的梯形产业转移理论等。

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传统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当前的研究从全球视角,以产业链为纽带,来分析各个工序在全球的布局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问题,不仅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且也研究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产业逆向转移问题。也就是说,当前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已突破国别限制,以国际区域、跨国公司、一国内部某一地区等为单位展开研究。

(2)研究内容的扩展。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对生产领域的转移问题研究,而且开始关注对研发和服务领域的转移问题的研究。

(3)研究方法的拓展。传统的研究主要采用对国别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随着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和研究内容的扩展,从跨国公司层面展开的大面积抽样调查和对具体案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的方法,正逐渐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理论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阿瑟·刘易斯最早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刘易斯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引起“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要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上的差别。

二、中心—外围依附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它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了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国际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积极影响的认识存在明显局限。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其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他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张应按某项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选择转移产品生产的适当时机。虽然从转出国(发达国家)的角度,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其产品生产的转移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似乎与产品技术的扩散无关。但从生产转入国(东道国)来看,要接纳产品的生产转移,其前提是必须掌握相关的产品技术。因此,产品生产的转移也包含着产品技术的扩散,而只有那些具有相关技术基础和较高的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才能真正接纳生产的国际性转移,进而成为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出口商。

四、雁行理论

1960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过程进行考察后得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其理论模型在图表上酷似飞行中的雁阵,因此称为“雁行形态理论”。雁行理论通常被用于描述后起国现代产业发展所经过的历史过程,赤松要及山泽逸平等日本学者进一步对雁行模式加以拓展,并被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理论作为后进国家的追赶战略,产生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对日本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东盟国家的经济起飞都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雁行理论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所倡导的产业分工结构实质上属于典型的垂直型分工,处于雁阵低梯级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将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调整产业结构,而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978年,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根据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日本在“二战”后曾经历了引进现代产业部门创造了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的过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反映了日本具有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接近带有国际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投资现实。但小岛清只将海外投资看做是对外投资的一种形式,没有觉察到这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认为边际产业扩张仅仅是投资国中小企业的行为,事实上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发展,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并且还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六、集成经济论

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石奇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从微观层面上看,产业转移服务于企业寻求集成经济的目的,所以这一过程以产业中较少要求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职能转移、分销职能转移以及物流服务职能转移为主,并且总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并实现产业转移。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在技术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的结果。

七、重合产业论

卢根鑫认为,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技术构成相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它们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当产业深化不能抵消别国比较成本优势时,发达国家重合产业就必须进行产业转移,因为产业转移不仅能够摆脱重合产业绝对成本较高的不利地位,而且能够实现重合产业的再次价值增值。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通过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可以将重合产业所采用资本品、中间品、无形资产等销售给发展中国家,让其扩大重合产业生产,并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满足发达国家对重合产业产品的需要。通过产业投资,发达国家可以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大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这类产业的产品,并将部分或全部产品返销发达国家。不论采取上述哪种转移方式,最终都表现为某些产业在发达国家逐渐萎缩疲弱,而在发展中国家蓬勃成长。因而,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浪潮,往往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以及产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变化。

八、梯形产业转移论

石东平、夏华龙认为,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当发达国家因原有产业比较优势日趋衰落而进入比较优势的高阶梯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将紧跟进入发达国家所退出的产业,而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因失去比较优势而转移给紧跟其后的更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这种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移入国国内的产业升级,主要通过较发达国家向较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来实现。从外国直接投资在本国建立生产基地开始,到最终该产业在本国确立并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国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向东道国出口机器设备及设备中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第二阶段,东道国利用从投资国进口的中间产品装配最终产品并减少从投资国的最终产品进口,直至实现最终产品向投资国的反向出口;第三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当地采购逐渐增加,中间产品的大部分实现东道国本地生产。只有进入第三阶段之后,东道国才算真正地从投资国手中接替了该产业,完成了产业的升级。在第三阶段的出口增加将通过出口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一、风险规避是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本原因

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规避风险。由于经济发展引起供给、需求及国际、国内分工结构的变化,导致不同国家之间资源优势的动态变化,使得企业认为有必要以空间转换来回避经营风险和寻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决定是否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前提条件是目标区域的盈利水平超出现有区域,而且盈利水平大于企业的转移成本。企业的空间迁移可分为生产型迁移、知识型迁移和管理型迁移。生产型迁移是对企业生产能力的迁移;知识型迁移是对企业核心知识部门,尤其是研究开发机构主导力量的迁移;管理型迁移是对企业管理部门的迁移。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仍无法自由流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为了使其生产成本最低化,使其体系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使用率最大化,必然就会利用产品、资本自由流动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其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是伴随着国际迁移来实现的,其表现形式是企业生产区位的国际化。

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动因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部门各不相同;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产业比较优势的大小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往往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产业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劣势产业。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在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已经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也许还处在创新或发展阶段。因此,如何开拓新市场对发达国家成熟或衰退产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对新产品的需求表现出时间滞后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对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发达国家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竞争日益加剧,并逐渐失去其比较优势。这迫使发达国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产业调整:加速产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深化发展,或者将其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产业内的企业而言,是否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创新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收益能否抵消其他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时,发达国家的这些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进行国际产业转移。

三、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20世纪中期,欧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开始以直接投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拉美等地区。后者通过吸收发达国家转移的生产能力,迅速实现了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中的部分国家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其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也加入到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与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梯度特征。经济学家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这一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在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以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生产区位的变化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上述理论都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归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结果,而且转移是单向而有梯度的:第一,国际产业转移一般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第二,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单向进行;第三,国际转移的通常是已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或是在转移国已经成熟或趋于衰退的产业;第四,国际产业转移的最终结果是完成转移国与转入国的产业升级。

四、国际产业转移是企业战略性扩张的内在需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而跨国公司对外转移的资产并不仅仅局限于衰退产业。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海外发展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包括规模扩张、分散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竞争优势以及与竞争对手争夺海外市场地位等。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这一类动因,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寡占反应理论等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归纳起来,这些理论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它们的海外扩张行为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引发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实施产业转移的动机可分为利润最大化动机和非利润最大化动机。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向纵深发展,产业转移中以追求全球竞争中企业战略地位为核心的非利润最大化动机逐渐增强,并由此带动了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这一类观点不仅可以说明企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的水平型产业转移,而且还可以解释企业为维护其垄断地位将部分工序分离到国外的纵向转移。

第四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尽管一些发达国家突破国别限制,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但国际产业转移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到底如何,理论界意见不一。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国和产业转入国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加入世界一体化潮流提供了机会。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机制的研究,能使我们对国际产业转移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时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抓住当前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活动中的机遇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也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对产业转出国的影响

张弛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能给转出国带来成本效应、结构效应与出口效应,因而不仅不会对转出国原有生产造成冲击,反而会促进后者的发展。当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时,将这些产业转移出去,可为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提供更多资本和劳动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大空间。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得到加强,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可以形成新的产业比较优势。如果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转移只是生产环节的转移而不是利润中心的转移,跨国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仍然留在国内,转移到国外的产业每年都会有巨大投资收益汇回国内,这部分收益将有利于维持产业转出国的收支平衡。

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对产业转出国产生负面效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国际产业转移会影响转出国国内就业水平,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在短期内不可避免。第二,国际产业转移可能会削弱转出国的技术优势,国际产业转移意味着包括技术在内的所有必备生产要素转移到国外,产业转入国借此可以学习部分先进技术。第三,发达国家将制造环节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可能会导致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与制造实践出现脱节,从而阻碍技术研发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制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产品技术,而且会在制造技术上取得优势,这可能会反过来对产业转出国构成威胁。第四,国际产业转移会造成转出国的产业空心化。潘未名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是否会影响转出国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方式及其经营战略模式。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方式由垂直型向混合型和水平型的发展,以及其经营战略囿于民族经济和母国利益的“多国国内战略”向服务于全球范围内公司利润最大化的“无国境战略”的转变,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转出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对转出国的产业空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从理论上讲,这种现象只要转出国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来取代移出产业就完全可以避免,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避免。但从各国长期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归根到底,国际产业转移为转出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www.xing528.com)

二、对产业转入国的影响

当前转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的滞后性,转入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卢根鑫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投资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就业扩大效应等积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产业转移的要素转移效应包括贸易转移要素和投资转移要素:贸易转移要素是指发展中国家可能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投资转移要素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而带入中间产品、资本品和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通常会提高该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转移要素而建立了新的产业,那意味着该国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出现产业升级的趋势,产生结构成长效应。产业转移可能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通过产业贸易而建立起来的新产业会吸收一定的劳动力,或从其他产业流入一定量的劳动力,从而增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重,使一国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转移可能提高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移入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通常高于本国其他产业,能提高发展中国家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产业转移可能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不仅会在出口贸易等方面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而且可能在国内市场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但转入国际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其客观上会给作为转入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跨国公司通过对价值链进行分拆,掌握核心高增值业务,而把非核心低增值的生产、营销、物流和非主要框架的设计、研发活动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不仅有效缓解了国内产业空心化的不良影响,还能达到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发达国家政府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还会管制和干预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对于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出口和技术转让进行严格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外溢效应。这种局面客观上强化了转出国与转入国之间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限制了转入国产业的发展速度,维持并拉大了转入国与转出国之间的产业技术差距。其二,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存在很强的产业转移移入需求,对移入产业不加选择。发达国家为了降低国内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困扰而向外转移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承接这些产业的同时,也承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后果,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福利水平。

第五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跨国并购与重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开始新一轮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速度更快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看,1980~1985年世界对外贸易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8%,1985~1989年为33.1%,1990~1995年为35.7%,1995~2000年为38%,2002年达到40%。1980~1985年国际产业转移平均规模为1400亿美元左右,1995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FDI)达到3174亿美元,到1995年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6000亿美元,到2002年,世界对外贸易投资累计超过35000亿美元以上。发达国家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将工业中的生产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产业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接纳,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日趋高度化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和复杂化趋势明显加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向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转移,各子公司根据其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和最低成本生产区域,必然按照各国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把技术、生产和营销等环节转移到最能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国家中去。二是由流向的决定因素转向非流动要素。各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差异必将导致生产要素跨国界配置的成本不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是流动要素追逐非流动要素而进行的全球生产重组。传统的资金、技术由于其跨国界流动几乎不存在成本,因而这些要素更趋向于均等化。而劳动力、土地、产业配套能力、政策环境等这些流动性弱的要素,就成了决定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优先考虑对象。三是由逐级梯度推进趋向多级平行推进。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常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很少发生产业转移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有的逐级梯度模式被打破,发达国家在向次发达国家转移产业的同时,也有部分产业绕过次发达国家,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跨级梯度转移模式。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来流向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而流向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四是由产业分层递进趋向于综合性发展。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一般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遵循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分层次逐步推进。但科技的进步和产品更新步伐的加快,改变了这种层次递进格局。发达国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低端技术密集型产品制造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的步伐。

三、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迅速增长,并超过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区域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色,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区和欧盟区是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明显的经济区域。如欧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欧盟内部进行,其1/3的对外投资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集中在美国。近年来,APEC区域内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日趋活跃,1994~2001年APEC成员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规模年增长为15.24%,至2001年,APEC成员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增加至2000亿美元左右。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自由化,提高了区域内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

四、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和对外投资中作用和地位的日益突出,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的多样化。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已经由原来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含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二是国际间接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据统计,1995~2001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年增长速度为8%,而相应的间接投资年增长速度为15%。三是以证券投资和跨国兼并方式进行的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1995~ 2001年证券投资规模在全球资本流动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22%上升至2001年的75%以上,并有继续上升的态势;1995年跨国兼并金额为2000多亿美元,至2001年达到3500亿美元左右,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四是跨国的企业间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企业收购和兼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这种方式。

五、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借助于信息技术而进行全球开发、生产与物流的指挥和协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其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大约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万家子公司,聘用国外人员5400万人。跨国公司的全年销售额超过6万多亿美元,跨国公司年创造的GDP占全球GDP的1/10,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3,所掌握的高新技术占全球高新技术的70%,所控制的国际技术贸易占全球该项贸易的70%,境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排名全球前100家大银行几乎垄断了所有跨国商业性金融服务。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在全世界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的优势,因此,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不仅发达国家会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会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发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六、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长期以来,由于受追求低廉劳动力要素成本或质优价廉原材料、能源、中间性产品等动因驱使,或以获取更大幅度产品增加值为基础的销售收益和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直接投资目的,在直接投资的产业指向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作为受资目标国,大多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对象。同时,由于制造业具有易于标准化、技术扩散能力强等特点,一直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大大快于其他产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方式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型和资源开发导向型投资为主,向技术创新导向型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型投资转变,研究开发与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比例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行,服务业仅限于一国国内的格局被打破。服务贸易加快了全球产业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并成为新的热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1989~1991年,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54%;而2001~2002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67%。2002年,全球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达到4.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60.1%,而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0.95万亿美元和48.9%。发达国家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目前,发达国家对国外服务业的投资已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现代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项目外包,即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来完成;二是跨国公司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是服务企业为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国际转移。

七、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跨国公司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转移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这样不仅减少了跨国公司固定资本投入,还能最有效地利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资源。从产品价值链看,跨国公司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和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生产外包规模年增长率达到35%,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项目外包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项目外包中最主要的是贴牌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外包形式。从产品供应者角度来说,OEM是按照对方要求生产对方品牌并由对方负责销售的交易形态;从产品购买者角度来说,OEM是外包生产并以己方产品形式提供给市场的行为。OEM将供应方的制造优势与购买者的销售网络、品牌优势等结合起来,构成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给产品供求双方都带来了实际利益。在这种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日本与欧美企业OEM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流动是双向的、交互的;日本与亚洲“四小龙”之间OEM的交易对象主要以中等技术含量、标准化生产产品为主;日本与东盟四国以及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OEM的交易对象则是一些劳动密集型、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且产品由制造国单方面流向日本。

八、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搬迁

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跨国公司在特定地域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大量投资。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不再遵循传统国际产业转移阶段理论进行投资,而是主动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者共同进行国际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东道国投资,以提升零部件供给的当地化水平,努力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外,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同时使其生产充分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跨国公司除了转移传统的制造过程外,也将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设计、中试和公司总部等,逐步向境外制造基地转移。如自2000年以来,赴中国大陆投资设厂的台湾地区半导体厂商,从上游的IC设计,到中游的IC制造,到下游的封装测试,再到IC的通路模组,关联产业都相继投资大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种新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伴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区位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它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国际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九、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式转移

当前,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产业集群式转移现象,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或者是相同产品的大量企业一窝蜂地相继由一国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国某一地区。产业集群式国际产业转移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转移产业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于当地,而且具有较大流动性;一旦投资地区位条件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又会进行整体性的国际迁移,这会给投资地带来巨大的产业空心化风险。郑胜利把国际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现象称之为“复制群居链”现象。他认为,由于绵密的产业分工网络的某一产业链环节的外移会打破整个产品供应链的完整性,因此往往会出现大批相关企业整体迁移的“复制群居链”。由于这种“群居链”是可以到处流动的,这意味着投资地在区位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产业会转移到其他地区,因而很容易造成本地产业的空心化现象。随着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广泛出现,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特殊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对国际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研究是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两大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开辟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打开了目前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一个新窗口。

十、研发领域国际转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热点

目前学术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生产领域的限制,拓展到对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而且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Cantwell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大型的跨国公司就开始以在海外其他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的方式进行研发领域的产业转移;但是当时并不普遍,研发产业转移量只占总量的7%左右。1965年,对32个知名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只占整个研发产业的6.2%;但到1995年,这一比例已达到25.8%,增长量超过3倍以上。学者们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分析。Hirschey与Andersson立足于政府统计数据对跨国公司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Pearce,Hakanson,Florida采用了大样本实证研究的方法。很多学者也对于研发领域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了分析。Abernathy和Hakanson认为现有的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研究开发能力的结果,很多制造业产业研发领域的国际产业转移都属于这种类型。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Cantwell,Wesson,Dunning,Florida和Kuemmerle等发现,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另外一个动机,就是希望获得更多新知识。而拥有这种动机的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更倾向于靠近大学和国家实验室。Kuemmerle总结了学术界的观点,把研发领域的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动机的不同分为两类,即HBE(Home-Base-Exploiting)型和HBA(Home-Base-Augmenting)型;实证研究发现,62%的研发领域国际产业转移属于HBE型,38%属于HBA型。

十一、工序之间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随着贸易、投资全球化正在被生产的全球化所取代,各国之间在生产上的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产业转移已发展到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和工艺环节,发展成为生产链条中某一环节的国家间转移。McGrath 和Robinson认为,当代各个产业的价值链往往都被分离开来,而价值链每一环节的生产,都根据国家之间要素丰裕度的不同而分配在各个国家,这就为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很多欧美学者还从实证的角度对工序之间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如Peter Gourevitch通过对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产业的研究发现,HDD的生产是很多工序的结合体;美国作为最大、最先进的HDD生产国,只是保留了一些关键工序的生产,很多工序的生产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一实证研究实际上从侧面间接地论证了工序之间国际转移的存在。Ettore Bolisani对整个世界服装行业各个工序在全球布点状况的分析,不仅证明了工序间国际转移的普遍存在,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决定这种工序间国际转移的四种动因,即资源动因、市场动因、效率动因和战略动因。同样的分析结果也出现在Maccarthy的研究成果之中,国内学者余慧倩也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

十二、国际产业转移方向趋于多方向

与早期国际产业转移所不同的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再局限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单一形式。当前的转移格局已经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单一模式演变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共存的多方向格局。其中,“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发起的,如印度的WIPRO计算机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了R&D机构,将计算机研发产业向美国进行转移。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梯度看,国际间产业转移由整体产业的梯度转移演变为跨国公司的某一产业链环节或工序的价值链梯度转移。目前,基于价值链拆分的产业空间分割已成为汽车、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国际分工及跨国公司生产组织的主要方式。如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Intel公司把研发等价值增值最大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在美国、爱尔兰和以色列,而把加工、组装和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马来西亚和哥斯达黎加。

第六节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威胁

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认识误区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够天然地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把能够生产高技术产品等同于自己拥有了高技术。在实际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往往不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而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标准化阶段或趋于成熟的技术,国外一些实证研究报告已证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是相当有限的。国内企业限于资金和技术约束,往往选择合资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获得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从国外获得。跨国公司日益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严格控制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从不轻易转移最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因此,想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技术构成,其效果是有限的。虽然我国已有一批合资企业能够生产制造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承接的企业就具有了高技术和高能力。如华晨公司虽然已经能够生产国产宝马轿车,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具备了开发宝马轿车的能力。

二、重视引进,忽视学习和创新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与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十分突出,长期不能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日本、韩国引进欧美技术时,用在引进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创新的投入比例为1∶5,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为1∶0.07。重引进、轻开发,重使用、轻研制,重模仿、轻创新,使得我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反而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造成了我国企业长期依赖国外先进技术的被动局面。

三、存在“产业空洞化”的风险

在37个重点行业中,除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外都有外资进入,外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的共有15个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加工工业,是我国产业升级中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产业转移也将集中于这些行业,外资的比重将继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原材料工业和重大装备业领域及服务领域的开放,这些行业的外资比重也有增加的趋势,而这些行业既是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又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目前大部分国际产业转移企业的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但一旦国内市场形势发生逆转,这类资本发生再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在本土企业没有通过配套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支柱产业“空洞化”的危险,并使原有的本土配套企业专用性投资遭受沉没损失。

四、挤压民族产业发展

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设备都掌握在母公司手中,在东道国主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来整体制定其国际产业转移战略,确保其在东道国生产的产品既能保持竞争优势,又能给东道国同一产业设立较高进入壁垒,挤压与阻碍东道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如在我国汽车产业,外资的进入就是凭借设计技术、营销技术及品牌等技术领先优势控制并占据了我国的国内市场,挤压了创造我国民族自主品牌的能力和空间。这既不利于我国产业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也将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