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奥运会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口号,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应该抱着“重在参与”还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去参加奥运会。口号虽然相互矛盾,但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能够各取所需,谁想要金牌的时候就高喊“更高更快更强”,而拿不到的时候还可以用“重在参与”来安慰一下自己。
这些年来日本“重在参与”的一面表现得特别明显,每次奥运会的时候各媒体都很热闹地给予报道并且加以大量的八卦,日本运动员能拿到奖牌当然好,拿不到奖牌也无所谓,甚至有一家电视台还放映过一个很特别的节目叫《马拉松的最后》,专门收集了各届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跑在最后的运动员是如何拼搏,甚至是如何超越了体能的极限而挣扎着跑到了终点,看起来真的是很讲究体育精神,非常强调“重在参与”。
而且日本人还更极端一些,只管“参与”人家的,对自己被别人“参与”可没有什么兴趣。在2001年时大阪曾经和北京一起申办过2008年奥运会,当时大阪在第一轮就被淘汰,理由是国际奥委会认为大阪奥运会根本就得不到大阪市民的支持,来凑什么热闹?因为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调查,当时只有不到20%的大阪市民支持申办奥运会。
其实也不能怪大阪市民,这都是被日本传媒的反对意见洗了脑的结果。当时朝日电视台有位挺有人气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叫久米宏,他在节目中就这么说:“奥运会是一种庙会样的东西,别人办,咱们去赶热闹,这挺不错。但要自己来办,没必要,太累了嘛。”就是现在东京成天吵吵着要承办奥运会,但是在提出申请的各城市中,东京市民还是最没有热情的,国际奥委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申办奥运会的东京市民的比例还是在50%以下。
这样的“重在参与”当然没有问题,但日本人在奥运会上能拿到的奖牌也就越来越少,好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人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观念:对于奥运会这种业余体育就应该“重在参与”,太投入了就会有损于形象。只有像中国、韩国那些不发达的国家无事可干才会去闹奥运,而也只有中国、韩国那样的政府才会把钱用到奥运上去。而自己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不屑于去干这种事情了。
但这也是说起来挺潇洒动人,实际上老是看不见奖牌心里也不是滋味。日本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重在参与”的,也有过主张“更高更快更强”的时候。要知道认真的日本人要干什么事的时候会比中国人、韩国人更加认真,像日本还有一个叫作《体育振兴法》的法律,那是在1961年朝野一致弄出来的,为的就是三年后的1964年要在东京召开的奥运会。日本在申办东京奥运会的时候也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被称为“东洋魔女”的日本女排在“鬼教练”大松博文带领下夺冠的时候,日本人也同样觉得非常骄傲,和现在被他们一直在讥笑的韩国人、中国人也没什么两样。(www.xing528.com)
可能是日本人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年来日本和中国、韩国之间的发达程度就算有差距也在不断减小,所以日本思维方式也有些改变了。这不,2011年夏天日本把原来的《体育振兴法》改成了《体育基本法》,说又要重新重视奥运会了,重视金牌了。因为金牌数目实在太少了的话会影响日本人对奥运会的兴趣,而没有了兴趣东京要申奥就有困难。日本现在似乎也需要像他们所鄙视的中国、韩国那样搞一次奥运会,来振奋一下所谓“民族精神”,这样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就把这次伦敦奥运会作为“国策五轮的第一步”,还当众赌咒发誓立下了需要的金牌数目,说要在这次奥运会上争取成为金牌总数的第五大国。
上次北京奥运会上金牌第五大国是获得16块的德国,而日本则是9块排在第八位。如果要在伦敦奥运会进入五强,大概需要15块到18块金牌,也就是要比北京奥运会的成绩翻一番。
成绩翻番的目标好像不是那么简单,但日本奥委会说没问题,具体都已经向各个体育项目分配了下去,好像是柔道7块,游泳3块,男子体操、女子摔跤各2块等等。
可是刚刚开幕的第一天,柔道48公斤级的福见友子就丧失了一块计算中的金牌,第二天游泳的北岛康介也错过了一块已经统计进去的100米蛙泳的金牌。这样一来,日本奥委会的目标要达成就变得很困难了,当然再退回去重唱一遍“重在参与”也是一种选择。
(2012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