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专访
一、主持人专访及类型
1.主持人专访的界定
专访,属于采访中的一种方式,它是由记者专访演变发展而来的。在主持人节目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广泛采用时,广播电视节目中不是没有过记者专访,只是后来当专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栏目化、栏目主持人化”了,或专访者相对固定、并充任该栏目主持人时,就转化为主持人专访或主持人专访节目了。
专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它既可以成为一次杂志型、板块型主持人栏目的重要节目形式,也可以独立构成一次完整的节目。如《焦点访谈》常采用专访形式,邀请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到演播室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有时这种专访还与相关的其他采访按事物的逻辑顺序穿插编排,运用起来十分灵活;《东方之子》的人物专访则作为固定的子栏目在《东方时空》中出现。在国外,主持人专访的栏目比较多,一般译为“访谈节目”。如CNN的著名主持人拉里・金的《拉里・金现场访谈》、BBC的资深主持人蒂姆・萨巴斯蒂安的《新闻人物访谈》。同时,专访这种节目形式,既可以用于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也常常为社教类、体育类、经济类或文艺类主持人节目所采用,如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五环夜话》、《十二演播室》、《半边天》、《综艺走廊》等栏目。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主持人专访:主持人专访是主持人与专门的采访对象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
专访的节目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专访的所谓“特定的场景”是指谈话基本在某一场景进行,演播室、直播间、访谈对象的工作场所、家里、院落中,并无定数,只着意其环境是否有典型意义、是否使信息更为丰富。但一次谈话的环境一般是同一的或相关联的,以便于保证谈话过程的连贯完整和真实自然,观众听到、看到的谈话是专一的,这是以谈话为主的专访节目与其他穿插有采访片断的专题节目的区别所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先进的通讯技术犹如给广播电视插上了神奇的翅膀。我们看到,在最具魅力的直播专访中,主持人可以在演播室、直播间与访谈对象做面对面的谈话,也可以通过电视将远程嘉宾的谈话引入现场,尤其是采用卫星异地传输和双视窗、多视窗技术,使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访谈对象进行同步的“面对面”的谈话。观众看到的是主持人及各位嘉宾“面对自己”的谈话,此时,时空距离在瞬间跨越了观众个人无法克服的阻隔,这是电视媒体的独特魅力,这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
2.主持人专访的特点
(1)双向交流的感染力。首先,专访以语言交流为本质特征,这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人际传播亲切感、双向沟通、直接反馈的优势。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的谈话是典型的人际传播,所谈论的内容主要以有声语言符号形态传播,说话人的语气口吻、态度情感活灵活现,电视专访则更是使参与谈话者的表情、动作、神态尽收眼底,相互间的反应、细微的表情变化都是无法修饰的,它们伴随着有声语言传达出更为丰富和生动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局限于语言内容的概念信息、情感信息、功能信息,甚至还包含主持人及访谈对象的人格信息,“原汁原味”的本真性是主持人专访格外得到受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其次,主持人的职业角色具有比记者更贴近受众的色彩及个性化特点,专访中特别在意谈话的“人情味”,主持人专访的提问常从“个人”角度(个人视点、个人感受、个人见解)切入,以便有个“促膝谈心”的亲切自然而又使对方迅速进入交流的话头;主持人专访不把新闻采访的“客观性”要求当作桎梏,避免主持人做“发问机器”式的“公事公办”的刻板谈话,在专访中主持人应当是能够激发对方交谈愿望的对话伙伴,从语言应用看,主持人不仅仅用“提问”句式,那些生活中与朋友聊天时的叙述性、感慨性、议论式、征询式等多种句式、多种语气口吻都在专访中出现。
(2)受众强烈的参与感。真实记录、“原生态传播”的访谈,其真切的现场感能迅速调动受众的深层参与,即身不由己地由“局外人”的收听和观看,进而积极思考所谈论的问题。有时节目还采用开放形式给受众留有一点儿提问时间,受众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信箱直接参与进来,向主持人或嘉宾提出问题,经导播选择后适当穿插到节目当中,但节目仍以专访为节目的主体,跟主持人组织受众讨论为主的谈话节目是不同的。
(3)主持人专访过程 节目本身。采访在其最基础的意义上本是新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采集素材,调查研究,它的成果表现为各种新闻作品,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的消息、通讯、评论等。而广播和电视的主持人专访这种节目形态,其采访过程不经过文字符号的转化加工,特别是直播的专访更是不可更改,更谈不上剪接,是真实客观的谈话过程的同步播出,专访“过程”即“结果”——播出节目;即便是录制播出的专访节目,为了有正常的谈话状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后期编辑的麻烦,一般都按直播状态进行,以节目成品形式一次完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专访谈话过程即节目本身,是主持节目、完成节目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主持人在专访中的交谈不同于日常生活的随意闲谈,不能松散、无序,主持人要有编辑意识,能控制访谈的主题、结构、节奏、气氛和时间。
(4)主持人专访的“平民视点”。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实际上全是说给受众听的,所以还必须处处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接受水平、接受习惯。专访传递的信息无论从广度、深度上都应大于、高于受众原有的信息占有,否则专访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如何使受众对专访产生兴趣,引起关注,如何方便受众对比较深奥的复杂信息的理解,是主持人在专访中必须考虑和设法解决的。因此主持人专访在谈话的目的性、有序性、通俗性、艺术性上都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5)主持人专访的个性魅力。主持人专访或同期录音录像,或直接播出,基本上是一个连贯完整的谈话过程,一旦开机,全凭主持人的能力和经验。那种“背台词”式的提问会使访谈对象对主持人的谈话资格产生怀疑,会削弱访谈对象的谈话兴趣,因而难以使谈话深入下去,而如果录制中间“叫停”,往往会破坏谈话人的情绪,其访谈气氛和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因此,仅仅仰仗天生丽质及依赖“包装”的主持人,在专访中就可能捉襟见肘、穷于应付。再者,一个栏目的访谈对象次次不同,而主持人基本固定,播出时间固定、节目周期固定,久而久之,一个个的节目看下来,听下来,主持人的人格品性、学识修养、思维深度、提问水平、待人接物,乃至衣着、发型上显露出来的审美情趣、气质风度等,都能给受众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也必然会得到受众或褒或贬的直率评价。传播学研究中关于劝服与态度改变的研究成果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信息来源的信誉是影响信息的重要因素。信息来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高等重要特征,这样由他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其效果就好。……有时个人特质与受众接近的人反而可信度高,这取决与所传播的内容。”[4]专访的信源、信誉,一方面来自专访对象,一方面来自主持人。那些思想和知识实力雄厚并且对自己职业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主持人,在专访中,其个性魅力不仅能获得访谈对象的好感,有利于访谈的进行,而且也必然得到观众的好评,与节目相映生辉,成为提高节目收视率、收听率的关键因素。像方宏进在《焦点访谈》中对政府官员的专访,睿智沉稳、从容大气;白岩松在《东方之子》中的专访直率深刻、机智犀利;水均益对国际政界要人的专访机敏轻松、富于朝气;张越在《半边天》里与男嘉宾的侃谈唇枪舌剑、聪慧幽默;杨澜在《杨澜工作室》对贝聿铭、黄永玉、李敖等睿智的嘉宾或历尽艰辛的普通人的畅谈,谈笑风生、出神入化……个性鲜明、富有魅力的主持人给专访注入了活力,观众议论起他们来,主持人的生动形象历历在目,语言的机巧也令人兴趣盎然。这些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各个不同,但都以各自的特色表现出受众所赞赏和希冀的那种亲和力、可信度及一定的权威感。
3.专访的几种类型
主持人的专访按内容分大约有3种类型:事实性专访、意见性专访、人物专访。这3种专访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实践中常有交叉和综合,像人物专访与意见性专访的结合,如1999年8月批判“法轮功”时期,《东方之子》对一些科学家的专访即是;从栏目看,有的是纯粹的人物专访栏目,有的则是以主持人专访为主要节目形态的栏目,事实性专访、意见性专访、人物专访都做。
(1)事实性专访。一般指就新闻事件向当事人、知情者、报道记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所做的专访,目的在于详尽了解事实本身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认识事情的本质意义。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为观众所关注,在各媒体以消息形式做事实报道后,主持人节目常不失时机地约请有关人士做进一步的专访,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满足观众的知情欲。一方面,主持人作为观众的代言人,在专访中提的问题应是观众最想知道的、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另一方面,主持人作为媒体传播者,其专访还应同时起到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作用。时效性和说明性是事件性专访的特点。
1998年11月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期间,《东方时空》主持人白岩松在25号的节目里,通过电话专访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队长李伯生(音),提了这样几个问题:
这次科考有哪些令你们高兴和精彩的发现?
这两个比较大的瀑布落差有多大?横宽面有多长?
在这次科考活动中,发现瀑布群的意义在哪里?让你们惊喜的地方在哪里?
在你们发现瀑布的地点和你们进入大峡谷的入口的纵深距离有多少?
你们大约还要用多长时间结束这次全程的考察?
(2)意见性专访。就社会关注的某类现象、问题或政策,邀请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人士做大跨度的、深入的采访。意见性专访往往围绕宏观的背景、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关系、外部各有关因素的影响、客观的社会效果和作用,以及前景的预测等等,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展开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样的意见性专访有利于观众了解全局,开拓思路,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意见性专访重在了解权威人士的看法,即使有受众提问,也是为了让嘉宾发表意见,不同于嘉宾与受众间平等的讨论,因此针对性和权威性是意见专访的区别性特征。
目前我国的意见性专访多为对时局、对政策的解释,帮助受众拓宽视野,获得较全面、较客观、较深刻的认识。如1998年秋政府采用向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债券的方式追加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它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又是老百姓颇为关注的问题,《焦点访谈》及时邀请财政部长项怀成到演播室做意见性专访。主持人方宏进从老百姓的视点出发,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疑问和担忧,方宏进的问题是:
这些年老百姓买国债已经买了很多次,老百姓对国债已经比较了解了,这次发行的国债与以往是不是有些不同啊?
为什么这样的债券专门向银行发行?这些银行从他们的承受能力来讲,能够承受得起吗?有1000个亿?
除了这1000个亿的债券募集到的资金投下去以后,可能各地方政府还有配套的资金,各商业银行也有配套的贷款,这样整体的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投资高潮?
政府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做投资,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引起金融上的一些问题?
政府增加1000个亿的债务,政府的承受能力、偿还能力怎么样?
项怀成部长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精辟透彻而又通俗易懂的解释,信息量非常大,对解释政策举措、增强群众的信心,十分有力。当然这与主持人的提问设计不无关系,方宏进有经济专业的知识优势,对国家的金融政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他又熟悉老百姓的想法,方宏进做得非常到位的是把国家政策与平民视点结合起来提问,引出采访对象权威性的解释。
做意见性专访,主持人必须善于在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全局,熟悉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心理的主要倾向及基层的实际情况,能洞察问题的主要矛盾,预见形势的发展趋势。它需要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及向有关人员讨教和对具体话题所下的调查研究的功夫。
(3)人物专访。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的专访,包括党政要人、卓有成效的各行业知名人士,包括炙手可热的体育、演艺界明星,还有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以及国际政要等等。人物专访重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其精神品格、人生感悟、取得成就的心路历程、人物的独特风貌等都将给观众生动感人的启迪。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东方之子》及《焦点访谈》中对国际知名人士的专访是我国当前做得较好、知名度很高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的人物专访也很有特色,主持人到位的提问激发起访谈对象强烈的谈话愿望,加之专访时间较宽裕、容量较大,访谈对象可以敞开心扉做深入动情的谈话,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操、境界,常令听众心灵震颤,不期然地得到净化和升华。人文性和深入性是人物专访的区别性特征。
二、专访的准备
主持人无论做哪一类专访首要的是获得“对话资格”。一方面,任何一位被采访对象倘如面对一个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对情况不熟悉、“瞎子摸象”似的采访者,开口先问人家“多大年纪”,“什么地方人”,此时采访对象纵有再好的脾气和修养也会失去谈话愿望,出于礼貌勉强进行的谈话必定索然无味,不少年轻的主持人开始做专访时都曾有过这样的尴尬。另一方面,主持人又不可能“无事不知,无事不晓”,因而日常的学习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访谈前指向明确的针对性准备更是必不可少的。访谈的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料的准备和谈话的准备。
1.资料准备
所要谈论的事件、话题的有关常识、背景、现状、事实本身、有关的政策法规、社会的各种反映,访谈对象所持有的观点等,这些是做事件性专访、意见性专访准备时必须涉及的。做人物专访则要了解访谈对象的经历、专长、成就、特点、性格、习惯、爱好,除了文字资料,还要特别注意活的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可向有关的人做调查询问、做外围采访。对占有的资料能够做到“钻进去,跳出来”,前者指“了解”,占有材料,“钻进去”熟悉它了解它,这仅仅是第一步;后者指“见解”,面对各种材料不应满足于现象的罗列、堆积,而要消化材料、研究材料,能“跳出来”形成观点,这是资料准备中更为重要的一步。主持人通过占有材料、研究材料对所要谈论的事或人做到胸中有数,与访谈对象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沟通心灵的基础,才能称得上有了“对话资格”,才可能避免在外围泛泛而谈,专访内容才可能深入而有新意。
2.谈话准备
指理清思路,确定访谈重点和层次的构思过程,要点有三:
(1)明确谈话的方向和重点。首先在梳理材料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出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清醒把握导向的正确性,形成以提问引出的逻辑推理的脉络。
(2)形成初步的采访框架和层次。在准备中,主持人能够“跳出”复杂纷扰的现象,通过深刻辩证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提问的展开应有逻辑顺序,最忌采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仅观众听不出头绪,实际上谈话也无法深入。在专访准备阶段设计出访谈提问的方案乃至具体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当年斯诺到延安采访设计了70多个问题;曾经专访过邓小平的美国CBS《60分钟》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之前研读了大量有关邓小平的书面材料,还同一些访问过邓小平的人交谈,最后准备了50个问题。华莱士说:“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到40个‘扎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5]此外,设计提问还要善于抓细节。
(3)从观众视点寻找访谈的贴近性。观众视点、观众意识是主持人专访的一大特色,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谈话不是“专家对专家”的“圈内”的研讨,观众才是最根本的接受者。主持人是“中介性”的传播者,是离观众最近的传播者,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是观众的代言人,主持人身兼二任。这种特色反映在专访的提问中就是要善于找到传播目的与观众意愿的结合点,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带着观众可能会有的问题发问引导,使谈话贴近老百姓的利益、兴趣或疑虑、困惑,从而增强专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专访语境的营造
专访语境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在谈话中的心理状态和形成的氛围。平等真诚的心理状态、和谐融洽的气氛,是专访得以成功的保证。虽然和谐积极的语境与访谈对象的性格及语言表述能力有很大关系,但好的氛围主要由主持人来营造。
1.摆正自身位置
尊重、理解、真诚、平等,是主持人专访中处理好与访谈对象关系的准则。我们强调主持人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获得对话资格”,都是为了接近访谈对象,而不是带来主持人身份的错位。在美国最受欢迎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谈到他的对话方法时说:“我不认为你应该用攻击性的态度对待来宾,也不应像检察官,只想听到原原本本的答案。我喜欢以礼相待,以个人素养引发来宾兴趣。这么一来,一次访谈就会具备知识性和娱乐性。”[6]因为采访对象也在观察主持人,瞬间的直觉判断会影响访谈的气氛。一方面,这涉及到主持人一贯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气质修养,主持人纳入访谈对象视野的言谈举止是其自身气质修养的自然流露,而非临场的“扮演”。热情诚恳、谦虚礼让、善解人意、神态自信自重、开朗平和、落落大方,都会给对方以好感,从心里愿意接受采访;另一方面,主持人也需要适当的心理调节,因为访谈对象往往不是自己的熟人、朋友,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秉性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紧张,更不能忘乎所以。对普通人不恃才傲物、不俯视;对身居高位者不攀附奉迎,不仰视。社会心理学表明:喜欢别人的人最受别人喜爱,“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相容的平等关系是人际吸引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
不管哪种类型的专访都应以访谈对象的谈话为主,观众收看主持人专访主要是为听到访谈对象的意见,因此主持人要以访谈对象为主,而不宜与之“平分秋色”,更不能“喧宾夺主”。无论是事件性专访、意见性专访,还是人物专访,我们都很在意访谈对象的选择,一定是能够提供真实情况、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能对观众打开思路、接近真理、积极生活有所启迪的人,观众主要是想听访谈对象的真知灼见。主持人切不可无视观众的收视心理,本末倒置地以显示自己的“对话资格”为目的“侃侃而谈”。事前充分的准备获得“对话资格”,一是为了让访谈对象接受自己、信任自己、感到有共同语言,有谈话的基础和兴趣;二是为了自己能把握和控制话题,使专访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而绝不是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加重自己的分量。
主持人应抱着探讨心理、求实心理和求新心理,自信、清醒而又实事求是,自卑、冷漠、傲慢的心理都是要不得的。曾经做过《东方之子》主持人的刘爽(《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得好:“不用招数刁难人,而是用钥匙把对方的内心打开。”这正是主持人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与访谈对象关系的绝好写照。
2.放松自己、调动对方
主持人面对的采访对象的社会地位、职务身份、脾气性格会有很大差异,因为种种原因,有的人不习惯面对摄像机的谈话、或格外在意自己给观众的印象、或不大情愿接收采访,也可能是对方过于松懈、有时是对方紧张、有时是自己紧张,这些情况对于谈话氛围的伤害是一样的。因为在紧张或是疲塌的状态下都无法有正常的谈话,会出现一些掩饰或敷衍,这是常识。要克服双方的紧张情绪,除了必须对专访内容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排除杂念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经验来放松自己、放松对方。
(1)善于运用人际吸引因素,在短时间内与访谈对象建立良好关系,消除对方可能有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人际关系学说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地域、民族、年龄、知识、兴趣、观点、理想等相似、相近的因素都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进入正题前的“寒喧”中可用具有“接近点”的轻松话题打开局面。主持人要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她)、尊重他(她),对他(她)和他(她)本人及其专业有兴趣。笔者在《东方之子》“杰出女性系列访谈”的采访中也多次运用“相近因素”表示我对对方的尊重、关注和兴趣。采访最高法院副院长、女大法官马原时,笔者先问候她90多岁老母亲的身体,对此马原没有想到,但看得出来她很高兴:“哦,你知道,谢谢你!”接着我说到这个信息来自我的朋友——采访过她的一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法制记者,就使她更有了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采访谢觉哉的夫人、当年84高龄的王定国大姐,我先从她值得骄傲的特殊经历谈起:“听说当年毛岸英结婚时,没有举行婚礼,只是请几位老朋友在家里吃了顿便饭,毛主席亲自写条子特别邀请谢老和您参加?”立时,王定国老人兴奋起来,打开了话匣子。采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她是当时女性在国家领导人中职务最高者,为了使我们的谈话减少“公务性”的刻板和严肃,展示气质硬朗的领导者人情味的一面,当然也为了放松我自己,便从她的衣着变化聊起:“我们观众从电视上注意到,近年来您的衣着发生了很大变化,颜色鲜艳了、式样讲究了,是您自己挑选的,还是有专人设计的?”陈慕华笑出了声,说:“是的,是的,我以前老穿‘官服’,灰的、黑的,当了妇联主席,要代表中国妇女的形象……”
此外,开朗的性格、礼貌的涵养、落落大方的举止以及整洁的仪表、得体的穿着,都能产生互相吸引的好感、信赖感,因此,用好人际吸引因素是让对方迅速接纳自己,并调动对方谈话积极性、忘掉镜头的一个有效方法。
(2)因人而异,机动灵活。专访中遇到的采访对象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不可“以不变应万变”或机械套用别人的经验,而应善解人意、以人为本、不急不慌、灵活处置。对采访对象有时需要适度的“刺激”,用“激将法”一下子激发起对方的“谈兴”,这需要对访谈对象作深入了解和研究。一次白岩松采访潘虹,潘虹因日程安排过满,十分疲惫,她一边用手拍着脖子,一边不经心地说:“随便问吧!”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白岩松提了一个不容随便应付的问题:“过去你与刘晓庆是中国影坛的双子星座,现在她靠经商继续保持知名度,巩俐异军突起,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你却是默默的,你打算东山再起呢?还是默认现状?”一下子把神情怠倦的潘虹激发起来,进入了访谈的状态。
轻松幽默而又恰切得体的玩笑,常能使过于严肃的气氛瞬间发生奇妙的变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叶惠贤1990年春在日本采访大阪市市长西尾正也,在市长办公室,市长助理悄悄对叶惠贤说:“市长不苟言谈,你们可以先随便和他聊聊,再触及正题,此时开机拍摄为好。”这时,西尾正也快步走进办公室,叶惠贤灵机一动,迎上去说:“没到日本就听说大阪人走路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到了大阪果然如此。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原因,今天看见市长走的几步路,就知道原因所在了。”市长大笑,采访的气氛顿时活泼了。
3.聚精会神,身心投入
访谈中的交流,除了靠你来我往的言语,还要靠彼此应和的眼神和表情,主持人应动脑、动心又动情,全身心投入。主持人真诚投入的态度、认真倾听的神态、准确到位的提问、贴切诚恳的语气、机敏得体的反应,都会传达给对方积极的信息,因而能有效地增强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有的主持人比较死板、稚嫩,只能死死地按照准备的问题依次提出,既不认真倾听,更顾不上应答和发挥,就像一个发问的机器,这样的访谈没有进入真正的谈话交流状态;有的主持人只是频频点头、随声附和,或简单重复,因为未能达到深入谈话的境界,会使对方感到乏味;有的主持人不合时宜地乱插话、自以为得意地瞎发挥,喧宾夺主、品头论足,就会让对方很不舒服,观众对此当然也十分反感……显然,不正确的做法会动摇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破坏平等和谐的语境。
主持人倾听时的眼神、表情十分重要,它无声而准确地传达着赞同、关注、有兴趣,或者质疑、询问、不解等信息,它给对方以具体的支持和刺激,使其语言表述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语气更生动,观众也听得更明白。相反,漠然的表情、空洞的目光,或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总是翻看提纲,这些体态语再清楚不过地暴露了主持人敷衍了事、胸中无数的心理状态,访谈对象见此情景很可能三言两语草草收兵。还有的主持人也许为了表现自己的“深刻”、“犀利”,总是皱着眉头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对方,不符合主持人和专访对象的关系。有一位性病、爱滋病防治专家,她长期与患者打交道,在旁人眼里她的感染几率太大了,然而她相信科学,也出于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从不做血清检查,她的精神令人钦佩。在对她的专访中,主持人向她提出“您为什么不做血清检查?”时,非但不是关心、敬佩和请教的语气,反而眼中透出审视的目光,露出一种不信任,看了让人对主持人十分反感。
聚精会神的深层含义,还在于这种状态对谈话内容机动灵活的处置有积极作用。访谈前的充分准备万分重要,但是谈话中完全可能出现比原定主题更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或者出现预先没有想到的障碍,这时,聚精会神才可能及时捕捉、随机应变,或抓住线索深入发掘,或转换角度另辟蹊径,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强求、不冲突,以延续和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
4.语言、环境、服饰化妆的适宜性
主持人说话要看对象,善于以不同的语言方式和不同层次的人对话。一是要依据访谈对象的素养和习惯选择用语及提问方式,是一针见血还是循序渐进,是直截了当还是迂回前进,是绵里藏针还是单刀直入,是注重情绪感受还是理性思考,要因人而异;二是要考虑广大观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尤其当采访对象是专家学者时,主持人如果偏好专业术语的密集使用,结果必然是拒观众于千里之外,而且还显出主持人的虚荣,实际上真正的专家学者面对大众时是非常懂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重要意义的;三是主持人的真诚还具体表现在交谈的语气口吻当中,即便是比较尖锐的问题,也应保持平和的态度,以平等、友好、耐心、认真的语气询问。笔者曾采访全国妇联授予“十大女杰”称号的河南新乡京华贸易公司总经理刘志华,在准备中发现她个性很强,从不人云亦云,与毕业于北大的丈夫之间感情笃厚,又有几分传奇色彩,她自己的一些说法也与众不同,乍听不免自相矛盾。我在提问时不取“挑刺儿”的态度,而是以十分感兴趣的探寻口吻微笑着说:“你说你是太阳,老黄(刘的丈夫)是月亮,是你的影子,你又说老黄是你的靠山,你到底怎么评价你的丈夫?怎么评价你们的夫妻关系?”由此引出了刘志华一番由衷而又独特的剖白。
专访的环境无非是两类:电视台演播室和反映采访对象特点的典型环境。前者可能使采访对象因为生疏而感到紧张、不自在,主持人要给予必要的技术上的介绍和指点,帮其熟悉和适应环境,迅速而积极地投入访谈状态。后者是采访对象最熟悉的环境,主持人要就此鼓励对方的自信,同时自己也要注意观察,如果能发现某些细节充实到谈话中来,对于采访的丰富和加深是再好不过的了。白岩松采访当年的国务院香港事务办公委员会主任鲁平时,看到他房间里一套相当不错的音响,便在采访中增加了这个话题,引出了这位看来十分严肃的高级官员热爱音乐的精神生活,使鲁平的形象更为立体丰满,富于个性。
主持人的服饰、化妆要符合人际交往中仪表风度的吸引因素的规律,即考虑自己的身份、所处的环境,而且还应当与采访对象协调,切忌刻意装扮修饰,以鲜艳时髦的服饰突出自己。式样简洁、剪裁合体、颜色协调、整洁大方的服饰,淡淡的、自然的妆面,朴素、利落的发型,有一种“有意无意之间”的美,它们与得体、优雅、透露着“精气神”的举止一道不仅给人干练、自信、可亲、可信的印象,同时也符合专访本身新闻纪实的风格,良好的“综合印象分”必然为访谈语境的营造增加助力。
四、提问的方式
1.具体准确,简明易懂
访谈的提问最忌“大而无当”,问得空泛,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说起,但是也排斥只需简单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式问题。一位主持人问一个优秀学生的家长:“你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位家长不善言辞,没有如主持人所期待的“1、2、3、4”侃侃而谈,主持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过于开放,马上化整为零,把问题分解开,一步步耐心地问:“孩子在家干活吗?”“你是有意让他吃苦吗?”“你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这样明确具体的问题,让对方有的说,谈起来也实实在在,而且生动的回答会更好地达到采访目的。
白岩松在采访游泳运动员蒋丞稷之前对他做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抓住蒋丞稷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他作为有思想的新一代运动员的鲜明特色,问题提得准确到位,很好地运用了细节,具体到一句话的含义、一个场景中的心情、一种人生状态的揣摩、一丝人们的担忧、一个梦想的追问……白岩松的提问富于激情,直指人心,于是引发出对方一连串精彩的内心剖白,两个人的谈话像两只咬合在一起的齿轮,环环相扣,渐入佳境:
主持人:在你取得两个第四名接受采访时,你说了一句非常让人有印象的话:可能两个第四这种缺陷也是一种美。你是怎么来理解这种美的?
蒋丞稷:其实我感觉这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已经成为事实,……我感觉是什么呢?上天留了一点点缺陷给你,让你有这个机会再去创造,所以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美,因为你有一个目标了。
主持人:我不知道一个运动员离领奖台、离世界大赛的领奖台距离如此近的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样?
蒋丞稷:心情,怎么说呢,有高兴,也有难受的地方,因为我认为确实是太近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站在领奖台上)。
主持人:你是作为第四名看着领奖台上的第一、二、三名,领奖台上的人是否感受到一种威胁来自第四?
蒋丞稷:我相信他们会感受到,因为这种威胁是来自亚洲,来自一个黄皮肤的国家,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而且我跟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接近。我曾经在游50米自由泳以前说过一句话,我要让波波夫认识我,要让他知道,中国有个蒋丞稷!
……
主持人:你现在仅仅把游泳或者说体育当成一种竞赛吗?
蒋丞稷:我认为不是,它是一个民族的一种气势,也是一个人的较量,它不光是肌肉、不光是体能,它是一个人的体现、它是整
个人的体现。当你在综合指标上超过别人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赢。好比以前说的一句话:肌肉发达,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认为不适于运动员,因为体育是人的竞争。(www.xing528.com)
主持人:以我的感觉来看,在你的运动训练之外,你非常希望做到的事情是能让自己的头脑或者自己的人生变得不简单。
蒋丞稷:对,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里我做到最好,不管做任何事情,所以说经过一个一个的台阶走到今天,每个台阶都给我信心,每个台阶都预示着我有能力和世界强手抗衡。
……
主持人:很多人都有一种担忧,怕蒋丞稷这次是他的游泳生涯上离世界大赛领奖台最近的一次。
蒋丞稷:我认为这种担心有道理,因为我说过,太多的因素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也没有道理,我还年轻,我刚刚走向世界,凭什么说我这是最后一次。
主持人:你是否现在已经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很多人眼睛盯着你,盯着你的下一次?
蒋丞稷:我只想说希望更多的人能来支持中国的男子游泳,因为我们需要支持,我们需要人关心。太多的人说了一句“阴盛阳衰”,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是特别难受,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拼搏了,我们是中国最棒的。我感觉中国男子并不比欧美男子差,我们不差在哪儿,完全有这个能力跟他们搏一下。
主持人:过去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很少有胆量做这个梦,你是从什么时候做这个奖牌的梦?
蒋丞稷:我是从我的体型、我的肌肉、我的能力达到欧美选手这种能力的时候,我认为我有这个实力和他们抗衡,而且我的教练是世界级的,他有这个能力培养我,而且我们的国家可以在很多方面保证我,这是欧美人无法比的。我希望我能够做领头羊,去冲击世界强手,希望能做到,我告诉中国游泳男子,跟他们说一句话:我们可以,我们行!(1996年8月20日播出)
2.层次分明,控制节奏
专访中主持人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东扯葫芦西扯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提问要有相对的连贯性和层层推进的递进性,才有利于谈话的深入、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受众的接受和思考。此外,主持人还要注意交流程度深浅、双方情绪张弛、节奏松紧、时间长短的控制,这样既符合人们收听收看的心理节律,也有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访谈气氛。
1994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华访问,经多方联系,基辛格答应给《焦点访谈》5分钟的采访时间,显然这个时间太短了。《焦点访谈》的同志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让基辛格重视这次采访,能有尽量深入而愉快的谈话,在谈话节奏松紧上专门做了设计。主持人水均益一上来就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个不容基辛格小觑和怠慢的、颇为尖锐的问题,让他感到这次采访的分量,同时也激起他谈话的愿望:
主持人:基辛格博士,在冷战前以及冷战后,国际关系显然发生很多变化,您认为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朋友还是敌人?
基辛格:应该这么说,即使是在冷战时期,中国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位,美国在那个时候同共产主义是对立的,但是从政治上讲我们同中国是友好的。现在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和政治制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在政治上的友谊仍然是有基础的。我相信在冷战之后中美关系仍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作。
主持人:既然您认为我们两国在冷战前后都是政治上的朋友,那么,您认为我们两个大国应该怎样协调关系呢?
基辛格:首先我认为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对话应该经常进行。去年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访问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克林顿总统在不久的将来来中国访问,中美两国在维护亚洲和平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同时有助于防止该地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军事强权。
这次访谈还有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即美国总是干涉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内政,基辛格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中国老百姓希望听听他的声音,考虑到基辛格博士在中美外交关系上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对基辛格博士个人是尊重、欢迎和友好的,因此不能把这次专访搞得那么咄咄逼人。于是在问题的“软硬”、“松紧”的节奏上做了适度的安排,以使整个谈话张弛有度,既有深度和力度,又要充满人情味。也就是说,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问题之后,稍松弛一下,主持人提起23年前他的首次访华,问了几个轻松的问题:
23年前您第一次来中国访问,您还记得那次访问吗?
您这次来中国,看到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请您做个对比。
而后又转入这次访谈的另一个重点,围绕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接连提出4个密集的相关问题,“火力”较猛。不过我们注意到,问题虽敏感尖锐,但并非外交谈判,而且基于与访谈对象的关系,水均益是以探讨、友善而又不失原则的语气表达,分寸感把握得很好: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美国国会经常对中国国内的一些事情通过议案,您能否告诉我们这是美国国会的一种习惯吗?
基辛格:美国国会不仅对中国这样做,他们对许多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主持人:您作为一个著名的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您赞成这种做法吗?
基辛格:我认为从原则上讲,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应该依据于中国在外交上的所作所为,而不应该依据中国的内政情况。当然美国有自己的价值观,美国要维护它的这些价值观。但是我认为在处理同中国的关系问题上,美国不应该向中国随意地指手划脚,而正确的办法应该是进行协商。
主持人:基辛格博士,既然您认为冷战前后中美两国都是政治上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两国一直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论,特别是像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
基辛格:许多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人权状况的改善,他们有时不一定理解在其他一些国家,当然不仅仅是指中国了,这是一个内政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两国有很
大的分歧。然而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周里,最惠国待遇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主持人:在当今世界上许多人觉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上一直在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您认为美国是否应该扮演这个角色呢?
基辛格:不,不,不,美国不能充当世界的警察。如果说美国试图充当这个角色的话,美国应当对世界的力量均衡作出贡献,而这种均衡的作用就是保持世界的稳定。
这个高潮之后,专访转为轻松、亲切、舒缓的节奏,问题也十分个人化:
乒乓球在中美关系上起了媒介作用,您会打乒乓球吗?有没有吃过烤鸭?
请您谈谈家庭情况?
美国议员是否经常旅行?您能经常与家人团聚吗?
在年轻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颇有水平且亲切友好、具有现代意识的采访中,原定的5分钟大大超出了,主持人和采访组达到了预期目的,见好就收,按预定方案结束了这次成功而愉快的专访:
中国人从电视上见过的您都比较严肃,现在您笑容可掬。我们知道再过10天是您的生日,我们代表中国几亿观众祝您生日快乐!请您对观众说几句,我们一起向观众说声再见。(1994年5月14日播出)
3.讲究问题的“入点”与“落点”,不落俗套
人们早已厌倦了采访中的套话和“小儿科”提问模式,什么“请谈谈您的感想”、“请您说两句”……既缺少新的信息,又很难深入,这样的提问无从激起访谈对象的谈话兴致,很可能导致流于表面的官话、套话。主持人专访的个性魅力,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开掘上,这种开掘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给对方的,要想在访谈中出现生动活泼、富于新闻价值的东西,主持人必须讲究发问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主持人要在发问上下点儿功夫,努力做到入点具体生动,能触动对方和观众的心灵;落点限定方向,能引发采访对象的深入思索和肺腑之言。这样的提问可能是对方以往接受采访没有碰到过的,也许是访谈对象只是做了而却没有深想过的,这时他必须迅速深入认真地思考才能回答,这样的问法往往会引出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触动深情、袒露真心的回答。笔者采访陈慕华时曾问道:“您的二女儿三个半月时送给了安塞纺织厂的女工王进同志抚养,这对一个母亲来讲,心里承受的是很大的痛苦。”陈慕华毫不掩饰地说:“那当然是很大的痛苦。我接着又怀了第3个孩子,心想,无论如何不送人了,牺牲工作。生了以后我在爱人学校住了11个月,带孩子,没有工作。”这段鲜为人知的心迹和往事的披露,使陈慕华的形象离人们更近了。
4.方式多样,灵活变换
专访中的谈话方式、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灵活变换,目的只有一个:使访谈顺畅、使访谈深入。
对于不善言谈的访谈对象,可采用“问答式”、“介绍式”的谈话方式,问题具体实在,以帮助对方进入生活常态。“拿一个人最亲近的事物作为谈话的开端,绝对能让他充分地开放自己”[7],谈其熟悉的事、有兴趣的事,这样不至于“卡壳”、“冷场”,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及时发觉、提炼、导出其人生的精华。事件性、意见性专访多选择善谈者为专访对象,往往采用“讨论式”、“诱发式”谈话方式,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个别与一般相结合,激发访谈对象做多层次、多侧面的探讨。主持人思路要敏捷,随时注意把握谈话的方向、范围和深度,善谈者一旦离题,立即用一个具体的问题拉回来;发现关键性的论点,马上加以强调和进一步的发掘,有时二人谈得投机,甚至不用设计问题的“落脚点”,只提个话头,以简洁的语言推心置腹地谈谈自己的感慨,就能引来对方的肺腑之言。总之,主持人始终应在积极和谐的谈话过程中不露声色地控制专访的进行。
专访中的提问主要起着“引导”和“发掘”的作用,引导谈话的方向,推进谈话的层次,发掘谈话的深度,激发谈话的新意。常用的提问方式无非是:正问、反问、侧问、追问、设问、迂回问等等,这些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建立并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变得有兴味,有立体感。
正问,最为常用,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里无需举例。
侧问,是指主持人运用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顺向思维的惯例,寻找新的、不同的角度提问,常能使问题反映得更加全面、深刻。例如:1998年“华鹤杯”全国经济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决赛中,有一个即兴采访的环节。应邀前来配合的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已被多个选手采访过,最后采访他的是一位河北的选手,这位选手一开头就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您作为普通消费者有没有遇到过假冒伪劣的商品?您投诉了吗?”最后他还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消协是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有没有消费者对你们的工作提出投诉?你们怎么对待呢?”这样的侧问,能反映多角度、多层面的事实,采访也会避免“老一套”的沉闷而显得别具一格。
反问,一般指正面提出问题而对方回避时采用的“迂回前进”的方式。比如笔者在一次人物专访中问道:“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好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你认为自己从事这个专业优势在哪里?”不料采访对象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她说:“这不好由我来说,要由别人客观评价。”我理解这是出于她的谦虚谨慎,就没有追问下去,而是就势反问道,“那么,你认为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有什么局限性吗?”这个问题她就不能回避了,在她做了回答之后,笔者又迂回到先前的问题:“你周围的同事对你搞作战指挥研究怎么评价?”我换了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她怕担“骄傲”之名的顾虑被冲淡了,很有兴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军第一位搞作战指挥研究的硕士张可那种自信、自律、坚韧、顽强、有主见的个性渐渐地凸现出来。
追问,一般是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细致的或深一层的跟进式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的简短插话、提示、质疑,抓住主要矛盾引对方做深入剖析,使之或真相大白,或迎刃而解。比如笔者在一次采访中问及:“中国人一般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强女弱’,您的丈夫已从部队的领导岗位退下来,您却依然担负着这么重要的工作,有这样显赫的位置,您的丈夫心理平衡吗?会不会觉得不自在?”她回答:“开始有。慢慢磨合,有时不高兴了他也说。”笔者忙追问:“他怎么说?”她模仿丈夫的口气说:“你了不起!你是大法官!”笔者紧接着追问:“那您怎么办?”她说:“我不应战,环顾左右而言它。”这样的追问就把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断面展开,主持人不需加什么评论,蕴味尽在其中。
设问,常以“假如”打头,“假如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或者在提问的落脚点设计几个答案供对方选择。设问往往是问在对方平时一般不去考虑的方向,突然给定或限定条件,这时的回答会很真实,可以增添谈话的情趣和跌宕。但是如果是模式化的、“想当然”的设问,用滥了也会显得虚假浮浅,就成了“套话”。抑或是假设的供选择的答案不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就可能弄巧成拙,对方不愿配合,因此设问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对方的实际,不可自作聪明、主观武断。
总之,提问方式是艺术,更是对人的尊重,对访谈目的的执着探求。主持人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提问方式,不强人所难,更不与访谈对象“顶牛”,笔者对此深有体会。还是采访河南新乡京华贸易公司总经理刘志华,通过头一天晚上的外围采访,一位以她为原型创造电视剧的作家给我讲了刘志华青年时代的抱负和坎坷、创业的艰难,及许多生活往事,使笔者对刘志华的事迹及个性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也知道她比较厌烦记者采访。第二天采访时,为了突破她比较“矜持”的心态,提了一个较为尖锐的问题:“倒回30多年前,你是否也像今天涌向城市的农民一样,要跳出农门,脱离黄土地?”谁料刘志华矢口否认:“不是。我对城里人有看法!”虽然笔者的问题并非主观臆想,是有根据的(20世纪60年代初她因为出身不好不能报考大学,但她全力帮助自己的丈夫考上了北大),但是如果笔者固执己见,就可能出现“顶牛”,就无法谈下去了。由于有头天晚上外围采访获得的情况垫底使我立即明白了她话中所指[8],同时也直接领教了她倔强的性格,于是转而谈她过去所受的委屈:“我知道,你天赋很高,年轻时有很多理想,但是都无法实现,还被打成‘白专典型’,你家里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那种情况下,是不是一些现实逼出了你这种叛逆的性格?”我的理解换来刘志华的真情,回答问题中她说:“今天我跟你掏心窝子说……”专访进入这种状态无疑是让采访者感到欣慰的。
5.插话的作用
在专访的交谈中控制谈话范围、层次和深度的,除了主持人的提问之外,主持人的插话也起着控制、乃至深入的作用。插话,顾名思义是在别人谈话中间插进去说几句,在专访过程中,时机适当、分寸恰当的插话,不仅能够强化双向交流的谈话气氛,使得谈话更为融洽,而且它配合着提问能使谈话的层次更为清楚、谈话的重点更为突出,特别的意义是可能会引出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拉里・金谈到他的经验时说:“当我在节目里访问来宾时,我会事先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然后依照事先拟好的问题依序发问。不过,我经常会随着来宾回答的内容,提出原先不曾想到过的问题,然后,这个不曾预设的问题往往会引来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9]
我们平时听到的专访,有的主持人只能生硬刻板地按照预先的准备提问,如果再加上语气不当,会使谈话像审问、像口试,像智力测验,总之弄得双方都显得紧张,给人一种设计好的“公式化”印象,缺少“人情味”和交流感,不是人们所期望的真诚、平等的人际交流状态。有的主持人想使专访具有双向交流的谈话感却不得要领:要么“是啊”、“对呀”作应和状,给人惟惟诺诺的印象;要么总是去重复采访对象的观点,让人觉得画蛇添足,
嗦絮烦;要么频频打断,自作聪明地任意发挥,显得很不礼貌,且有自我炫耀之嫌。究其根本,既有主持人对自身位置、与访谈对象关系把握不当的认识原因,也有不了解谈话规律,技巧、经验不足的技术原因。
(1)把握插话的时机
一般有4种,一是话题内容层次衔接转换时,此时插话以小结方式概括以上内容并推进到下一层次;二是处在话题的重点或难点时,插话以加深印象,或稀释访谈对象所谈观点、理论,方便受众的理解;三是对方谈话过长或跑题时,及时插话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四是发现疑点或有新信息的苗头时,立即抓住话头跟进追问。总之,把握插话时机十分重要,不该插话时乱插话,就会打乱访谈对象和受众的思路;该插话时不插话,主持人会给人以懈怠失职或反应迟钝之感,同样会影响谈话的气氛和效果。
(2)善于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有多种,但都要注意与访谈对象的配合呼应,形成浓缩与稀释、抽象与具体、理性与感性三种对立面的互补、映衬和烘托,而不是甩开对方自己在高谈阔论。
总之,主持人的插话要围绕谈话主题,与访谈对象的谈话紧密、自然地配合,把握分寸,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发挥好插话“推进层次、突出重点、控制局面”的作用。
思考题:
1.主持人小言论有哪些特点?
2.主持人小言论在写作上要注意什么?
3.主持人专访的特点是什么?
4.主持人专访应做哪些准备?
5.主持人应从哪些方面营造良好的专访语境?
6.主持人在专访中的提问要注意什么?
7.主持人的专访提问主要有哪些方式?
8.主持人在专访中如何把握插话的时机?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杨承虎:《“面对面”: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的新支点》,《现代传播》1998年第4期。
[3]敬一丹:转引自《东方时空精辟》(《住房梦何日圆——买房不如分房》,1996年9月7日播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5]转引自张征:《漫谈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6][美]拉里・金:《妙语12诀》中译本(徐仲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7][美]拉里・金:《妙语12诀》中译本(徐仲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8]刘志华的丈夫北大毕业后分配到文化部工作,刘志华真是扬眉吐气带上孩子到北京探亲,在那里曾因一点儿小事受到一个傲慢的有“城里人”身份的家属奚落。
[9][美]拉里・金:《妙语12诀》中译本(徐仲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