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在《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揭示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在《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揭示

时间:2024-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心理取向的多向性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心理的特征之一。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在《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揭示

第四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取向多向性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元素和创作手段呈多元化,因此解说再创造的心理关注不能仅限于自身,它的心理取向不是单向性而是多向性,它的运思不是一维性而是几维性,呈现立体感。解说再创造从备稿到播出的整个过程中,解说者的心理始终是全方位运动,这有利于在片子的整体创作中把握解说这一局部的创造,使全片获得和谐美的整体效应。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再创造存在兼顾感,即兼顾视、听两个范畴中各创作元素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具体讲,在解说时要兼顾画面语言的内容、情感色彩和镜头运动形式;兼顾音乐的起落、旋律、情调、节奏;以及兼顾音响效果、同期声的位置、内容、性质与作用等。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二度创造的心理视野上主要大量存在的是解说与画面感的关系,全片整体效应多取决于此。正确的创作途径与创作方法决定解说的准备与外化阶段都始终参考、伴随着画面感而进行。这里的画面感有两层含义:一是画面感觉,只与人的生理感官相关联;二是画面感受,它是人心理运动的反映。解说者在处理解说词时,心理始终有与画面的配合感,以此来确定、调整解说的位置与心态。解说者在体味解说词本体内涵的同时,也要体味画面的内涵、情感,甚至外化形式,形成相应的感受,求得更准确、深刻、生动、有机地解说表达。

如果从信息论理论角度来归纳,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不是编导创作编码的惟一载体、惟一传达途径(还有其他创作要素负载),它只是所有编码的一个环节、一个局部,而它的接码、译码、编码、发码的全过程中又不得独善其身,必须在心理上建构为全片整体,形成整体意识,并兼顾其他相关元素,再融入解说本体,方可准确把握自身的再编发码。因而,心理取向的多向性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心理的特征之一。

二、心理调动综合化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要比一般播音创造复杂,呈现综合化。即解说感觉、感受的产生与调动不同于一般播音,只来自于自我想象和联想,是人的本体内部心理结构的诱导,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转换生成物。解说的心理调动同时兼有第一信号系统的直观刺激,主要是电视图像的客体刺激,包括与之相伴的听觉刺激,如音乐、音响效果或同期声,尤其是在解说与画面内容对位的情况下。但有时,在编导的有意处理下,解说与画面内容不对位,或画面不能给予解说者应有的直接刺激,解说者从画面中找不到可以用来唤起自身相应情绪、情感的视觉形象时,就只有凭借文字,运用想象、联想等心理过程来调动解说者主体的自身感觉,形成感受并产生相应态度情感。

例如:一部风光片,当解说词描述、赞叹一处风光如何之美时,单看文字,则需要解说者动用自身经验,想象或联想、甚至借代感情,才会引发出与解说内容相应的感觉、感受与情感。而当画面上出现与解说词内容相应的美景时,解说者便可由视觉形象直接引起心理感受,产生特定情感。这种画面直接刺激,有利于迅速、准确地引发感受,产生相应态度情感。正如笔者所感,在《凤凰涅槃》这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系列片中的一集《科技腾飞》,为了表现过去没能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将科研成果锁进保险柜了事的不妥做法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就这么轻轻一锁,锁住了科技人员多少甘苦、多少心血、多少热望。”当笔者看到画面上正锁保险柜的动作,得到及时的刺激,又融入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与联想,此时,便产生了特定的感受,迅速形成相应的态度情感,以致说出的语言有内涵、有情感,分寸、色彩也准确、得体。

然而,不是每一部片子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画面与解说词内容同步,呈现对位局面,形成可感性,引起直观刺激。而不同步、不对位的局面比比皆是。因此,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中,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往往共同参与创造。画面的直接刺激与依据解说词提示再造想象与联想生发出相应感觉、感受的交替、交合状态大量存在,有时二者相对独立,有时又相互融合。从这个角度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呈综合化,形成其心理特征之二。(www.xing528.com)

三、追求整全效应感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主要是由画面语言结合解说语言形成电视语言,分别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觉并由此达于观众的心灵,以求产生共鸣。换言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给予受众的应是整体效应,而不是局部效应,由于解说效应仅为全片整体效应的一部分,因而,解说者在解说的全过程中,心理关注不应也不能只限于解说本体。为了求得全片的整体效应,有时解说处理不得不弱化本体的创作规律与局部效应,来适应全片电视语言的整体效应。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整全效应感”的作用吧。

有一部描写某一景点今昔变迁的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画面内容主要是今天的美景与昔日的资料(中间穿插对几位有关人士的采访),画面色彩多明丽,节奏多平缓,解说词文采飞扬,有实有虚、情感深厚,可以说,每一位解说者见到这样的解说词都会心爱备至,因为它能极大地调动起解说者应有的情感,同时,对它的处理表达也会显现出解说者不凡的表达功力。于是此片的解说者便照此处理,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柔细腻,从解说本体来看,的确情感浓烈、变化多端,如果仅就解说表达评价,的确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然而,配上画面,结合画面语言再一看,便感觉大不相同了,解说的慷慨激昂、一览无余,使画面语言黯然失色,好似多余,它的变化多端不是与画面语言交融的结果,而是我行我素,仅以解说语言本体表达规律为基准。因而,使人看片有种解说“夺戏”、“抢位”的烦躁感。没有与画面的配合感,就没有全片整体的和谐感。原因不难理解,解说者大钟爱解说本体,大舍不得弱化解说局部效应,因而置全片整体效应于不顾。这便是丧失“整全效应感”心理的结果。

相反,在《凤凰涅槃》这部改革开放系列片《对外开放》一集中,在展示了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对外开放的一系列画面后,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啊,今日中国,全方位开放的中国。”按照一般语言表达规律来看,它的表达应当是抒情意味的。同时,这种表达也可显示解说者的表达功力。而当解说者在编导的提示下,采用相对客观的语气播出之后,结合上下内容、全片风格来看,这种处理被大家认定是正确的。因为它既是对前面一组画面内容的归纳,也是全片整体风格中有机的一点,而这,正是解说者弱化了表达自身规律,牺牲了本体局部效应,配合画面语言,适应全片创意与风格,形成“整全效应感”心理所导致的有益结果。

此外,有时,在一段画面的解说中,为了使解说与画面长度配合均匀,将解说词拆成较为零散的一个个句子,甚或一个个词组,从局部来看,它破坏了解说语言的完整性,而从全片整体着眼,却表现出与画面的匹配感,因而也就有了整体的和谐感。

以上诸种处理与表达毫无疑问来源于解说者主体的心理判断、心理选择,这与解说者的整体素质与专业修养紧密相关。同时,也是解说者整体性、结构性的完形心理所致(解说再创造的考察结果表明,在解说的准备与表达的全过程中,人的整个意识都参与了这一创造活动,不仅是人的意识中的思维一环在发挥作用)。

解说者,不仅应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好导演,也应是一位善于表现的好演员,他应当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和如何体现。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更要有较高的造诣。

据说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一次雕塑了一个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塑像,他请人来参观,人们都赞不绝口,但当罗丹听到一个人说手最好时,他立刻砍去了塑像的手,因为他知道局部好不是好,只有整体好,才是真正的好。这也正应了美学的基本原则:和谐即美。解说再创造追求“整全效应感”的意义即在于此。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整全效应感”是其心理特征之三。

心理取向的多向性、心理调动的综合化、心理结果的“整全效应感”,这些构成了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心理特征。至于一般播音的心理共质,在此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