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领域内,即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事物是不是一样的问题,真理主义哲学和文学故事的主张可能要比科学的发现要早得多,甚至有些人认为,即使是文学故事中关于时空的许多主张也都来自于宗教的主张。
《西游记》中,孙悟空去“上界”当了十几天的“弼马翁”,回到“花果山”,群猴却说:“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是得意荣归也。”孙悟空纳闷儿,我去才十几天,你等怎能说是十数年呢?群猴却说:“大王有所不知,上界一日,下界一年。”在我国宋代任仿所著的《述异记》中也有同样的故事。说有一个青年男子,早晨上山砍柴,见山顶上有两个小孩下棋,该男子蹲下看了一盘棋。棋下完了,见时候也不早了,才想到要砍柴,此时才发现斧子已经锈迹斑斑,木把已经完全腐烂,他好生奇怪:刚才放在身边的斧子,等看完一盘棋,却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无奈只好回家,却连回家的路也找不到了,最后好不容易回到村庄,却连一个人也不认识。经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在山顶上过了一天,但在山脚下却过去了一百年。(www.xing528.com)
几千年前产生的宗教也有同样的主张,即不同领域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例如,伊斯兰教认为今世的一千年对来世来说只是一年,这虽然是宗教的主张,但反映的却是不同领域有着不同时间的科学思想。在科学并未证实不同领域内时空不同的理论之前,文学和宗教的主张无疑是促使人类探索的主要指导思想,也赋予了人类许多的想象空间。但当科学证实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或一定的合理性时,自然主义却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文学的虚构性”和“宗教的虚伪性”,自然主义哲学没有因此表现出它应有的任何一点的宽容性,就如现实生活中卑劣的金钱崇拜者一样,当金钱的目的达到以后,却忘记了供给者。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在不同领域内时空确实不同。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即在地球上把A、R、B三口钟调整得极其准确,然后,首先把钟R放在地球上作为地球的参照时间,而把钟A拿到一定的高度,顺着地球运行的方向绕行一周,也就是同向绕行一周,由于是同向运行,飞行器必须要比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快,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一周后,与地球上的时间钟A相比较,发现钟A与钟R的时间不同,科学家把这一现象叫做“速度效应”;又把钟B拿到一定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拿下来与地球上的时间钟R相比较,发现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高度效应。”这也就证明了不同的领域内,时间是不同的。同样,现代科学也证明,在不同领域内物体的空间体积也是不同的。如狭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的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增加,长度缩短,时间延长。缩短和延长的量值与物质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公式准确地计算出来。如一个20米长的宇宙飞船,离开地球飞行,它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如能达到光速的0.98倍,这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来,原相对静止时为30米长的飞船,沿运动前进方向却只有4米长。反之,由地球上观察者看来为20米长的一个地球上的物体,由宇航员在高速飞行的航船上看来也只有4米长。时间延长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用一个双生兄弟来作了说明,有人根据这个说明曾作了一个计算,如果这对双胞胎,哥哥20岁乘坐宇宙飞船,离地球往宇宙太空遨游,如飞船速度达到光速的0.995倍,哥哥往返地球的时间,如果在地球上时钟测量结果是40年,那么飞船上的时钟测得的结果只有11年零9个月的时间。这样留在地球上的弟弟年已花甲,而宇航归来的哥哥才30刚刚出头,不满32岁。如果说过去的“山中访奇人,世上越千年”是一种猜想,那么在相对论产生以后,这种猜想就变成了科学预言。有人对这种预言表示怀疑,但相对论时间延长的结论,在观察研究宇宙射线中的介子寿命时,得到直接的证实。如宇宙射线中接近光速的介子寿命,大约相对于速度很小的介子寿命的50倍,这说明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的结论是正确的。而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有引力场存在的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质的质量越大,分布越密,引力场越强,时空也越弯曲。这一结果不仅具有科学意义,更具有伟大的哲学意义,一定程度上,这是对“文学虚构性”和“宗教虚伪性”主张者的一个很好的讽刺。因为信仰主义哲学认为,科学所揭示的规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证实了宗教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主张。如果在早期,宗教的主张还是神秘的,那么在今天,当科学发达的时候,人的理性完全跳出了蒙昧意识的时候,宗教并不神秘,却只证明了它的科学性或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