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演化:新的生命延续,值得关注

人类演化:新的生命延续,值得关注

时间:2024-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类的演化还在继续吗?目前没有发生任何重要的变化,至少没有发生任何值得注意的变化。据科学杂志记载,这“宇宙蛋”重仅几千克,而其密度至极,温度至高,发生爆炸而成星云。

人类演化:新的生命延续,值得关注

新的生命演化能延续吗

我们从上面所讨论的几个问题来看,在各类群体中发生了某些形式的变化是可能的,然而,有一个问题总是很令人困惑,即从某些研究能够证实的和有记录的历史开始到现在,基因科学揭示出的物种,特别是人,似乎再也没有发生过新的物种的进化,难道人类的这种进化的历史停止了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类的演化还在继续吗?

人是最富于世界性的陆地动物之一,他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存。如果我们根据存在于人类中的各种类所证实的等位基因(即遗传层次上发生的突变)的数目来判定的话,人类已经经历过几千种不同类型的突变,然而,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所有这些人的基因型都不相同(除双胞胎),可以说有足够的人能够经历突变以满足自然选择的需要。但事实如何呢?目前没有发生任何重要的变化,至少没有发生任何值得注意的变化。正如法国进化论研究院负责人P·P·格拉西在他的《人类应受到控诉》一书中所说:“突变使人类各不相同,而且人类将该项任务完成得最为出色。但整体人类的物种而言,由不同人类人口及其居住地的多样性所提供的进化的有利的条件,并没有改变人类目前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是稳定的这一事实。”“在每一地方的人口中,人类的个性根据其基因型而各不相同。尽管这样,近代人类这一物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论是其组织计划或是其结构或是其功能……在共同特征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区别性的和个人化的‘装饰’,但就进化而言没有一个具有任何价值。”[28]

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人类的进化停止了吗?是什么力量使他停止的呢?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们向我们展示的自然界的物种从一个物种向另一个物种进化最少也要几千万至几亿年的时间,而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类却只要了至多200万年,这点时间也就意味着8万代。就算物种有大量的偶然的突变,从今天往前推算,至8万代时,该物种是极少的,也就是说,在200万年前,可供基因变化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这可以从所发现化石的稀少中得以证明,这方面的化石极其罕见。因此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在如此少的人口中能够发生在大脑进化的最后阶段,大脑发展(全部神经元为数十亿)的协调组织所需要的变化呢?除非是某一时期降临的突变,甚至是“灾变”,否则难以解释这些问题,即使有一定的说明,也是非常勉强。(www.xing528.com)

环境的差别如此巨大,而人类除了皮肤的颜色,其他却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不像羊那样有山羊绵羊,也不像牛那样有角无角等,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都有着同样的体征,人的这一共同性甚至不得不让人确信,全世界的人类都的确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一经典理念,而这一祖先自产生起,似乎再也看不到其根本的生理属性再进行演化的迹象。从共同祖先方面,前面英国科学家西基斯教授的科学研究可以说明这一点,即全世界的人都是由最初的几个人的后代,而科学上“线粒体夏娃”之说更接近宗教之人类起源说。借用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话说就是:人们都是阿丹(亚当)和哈娃(夏娃)的后代,他们是人类的鼻祖,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因为宗教有了这样一些主张,所以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也翻阅了有关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论述,虽然宗教是以造物主的名义开始的,但抛开信仰主义以后,我们发现它所提到的许多问题与我们今天科学所证实的和论述的问题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似乎科学的发展与经典的主张不谋而合,似乎科学在不断地给宗教作注解。

然而,科学的事实和理论的分析已经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并没有“变异”成为一种“怪物”,更没有一种“怪物”变异成为人类。必须抛弃一些已经确立的、非科学的理念,承认这样一些事实:即所有生命演化理论的、极其庞大的系统都是建立在一些偶然所得的零星材料的基础上的,没有相互印证的大量的证据,许多环节的证据材料极其缺乏,除了一些推理和想象,却绝少有证据。而所有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生物不同的物种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科学的发展在这里似乎是在指引人类向着发现真理的方向前进,甚至接近了绝对真理,而一些人类自己人却似乎更愿意自甘堕落,总是希望避开真理,甘愿是那种下贱和卑鄙的动物的后代,实际上这既没有实践意义,也没有社会意义,所有的结果似乎只是承认了全部的、在人类身上发生的龌龊事件具有合理的社会根源,即人类都来自于动物,无所谓羞耻。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似乎越来越强烈地预感到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是多么的必要,即使是这一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初始的味道。因此,科学的发展可能最终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自然主义哲学的信仰主义,二是宗教与科学的趋同思想。前一种结果是指由于许多问题不是科学所能够证明的,只能够借助于逻辑推论,诸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无限性和运动的无限性、宇宙的无限大和无限小、时间的始终性等等,这是一种推知的结果,而不是科学的证实,将其宣布为科学,就是自然信仰主义。后一种是指,科学几乎可以证实的结论,虽然这种证实极其勉强,但这已经足以说明科学和宗教就已经相当接近了,如天文科学指出:宇宙中的万物起源于“星云”。这星云最初是指太阳系之外“任意”弥漫的或云雾状的天体,称“运河星云”或“河外星云”,其实是恒星系统。“星云”又源于“宇宙原子”,即被科学形象地称为“宇宙蛋”。据科学杂志记载,这“宇宙蛋”重仅几千克,而其密度至极,温度至高,发生爆炸而成星云。按一般的思维,这“宇宙蛋”之前就应该是造物主或是什么,但这由于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法,为了避免与宗教的重合,于是就出现了“宇宙蛋”又是由“稀薄的星云在引力作用下聚集而成的”的这样一种说法,巧妙地绕过了导致宗教的结论,避免了宗教的解说形式。科学杂志又认为:后来宇宙间的主要物质是气体,这些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经过收缩,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天体,实物开始占优势,之后这些实物开始有了一定的倾斜度,而后进行着由外向内的旋转运动,形成一个铁饼状,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之间开始有了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正好是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之间吸引和排斥的距离,于是天体就开始运转了。也许这就是迄今为止宇宙科学所设想和假设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力量让宇宙这样伸缩自如,旋转自由,聚散自在,想爆炸就爆炸,想结合就结合,想“铁饼状”就铁饼状,想怎么倾斜就怎么倾斜的呢?如果我们不承认这是一种外在的、哲学意义上的“绝对真理”的演化或作用,那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更像是一种儿时听奶奶讲的故事:就这样,又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即使是如此,细想起来,宇宙科学最终还导致了一种“气云——物质——气云——物质”的循环论。我们知道,星云世界哲学(或自然主义哲学)的一大特点是反对循环论的,任何事物由量的变化一定会发展到质的飞跃,即完全不同的新质,不可能是无限循环的。既然自然主义者完全反对这一点,那么,又为什么又自觉地陷入了循环论中呢,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改变的思维方法,即先天地反对精神主义的“倔犟而古板的个性”或“顽固而傲慢的态度”这种思维方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对自然主义者而言,只可理解“有静无动,有动无静”的哲学思想,不可能理解哲学中所说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自然主义哲学已经在意识中有了“先天性的”的“自然存在的思维定势”了,有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对于另一种思维方式就很难认同。当对另一种思维方式理解了的时候也就达到了哲学信仰的高度,这才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人终身所追求的目的,也就是终极的真理。那么,这里为什么会出现“最高”“最终”以及“终极”等字眼呢?因为,当一个人寻求到了绝对真理的境界,也就是当人的意识与宇宙的精神浑然一体的时候,那么,难道这不就是我们人生追求之快乐吗?哲学就要人们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在这之上我们还要寻求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