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土人才培养缺乏国际竞争力
早在20多年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已经被提出。但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秦伯益忧心忡忡地说:“20多年来,中国科技界的大部分时间和力量都用在苦苦地追赶别人,自主研究开发的原创成果并不多,由中国科学家开辟的科学新领域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科技发展缺乏原创性、可持续的动力,缺乏跨学科、跨领域重大集成创新的能力,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力。”[11]
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看上去非常庞大,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611万人;中国每年新培养约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在中国的160万名年轻工程师当中,只有约16万名工程师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
这是中国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中国本土的人才培养不但滞后于中国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且还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没有人文意识形态差异、最无国界的自然科学领域,本土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显示了中国本土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有多么欠缺,与美国等我们志在赶超的对象有多远的距离。(www.xing528.com)
中国的大学在教育内容上有许多问题,不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创新,不注重人文素质和通才教育,是在努力培养“将才”而非领军型的“帅才”,国际化教育就只是等同于英语语言教育。国外的大学教育则并不是这样,我去年送女儿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就发现对于哥大的本科生来说,不管学任何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都需要完成学校设计的这些核心课程:当代文明、文学、艺术、音乐、科学、外语、文化、历史、体育、写作。
注重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也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哥大每年为学生提供近5 000个在各类企业实习的机会,几乎等同于在校本科生的人数,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也是美国大学一个显著的特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哥大鼓励学生进行国际化交流、培养其国际素质的做法,尽管全校有10%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已经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环境,该校还大约有30%的大学生要去国外交流学习一学期或一年,成绩算进学分。哥大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全世界50多个国家150多个交流项目的学习课程来申请。可见,西方对于培养能在全球各地展开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重视。
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无疑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印度的经济奇迹背后,依靠的是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并且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软件出口大国。而中国的经济奇迹背后,依靠的则是低工资的工人和低端的制造业,最终成为的是全球制造中心。正是这种忽略国际素质与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导致了中国走出去大多数时候是担当“苦力”角色而非“智力”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