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在崛起的印度
“人才殖民地”
作为被普遍认为将在21世纪崛起的两大新兴国家,印度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最多,经济总量大而人均收入低,两极分化严重;同时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学生最多、接受海外汇款最多、人才流失数量最大的两个国家。目前,美国大约有200万印度裔美国人,大部分是印度流失的科学家、工程师,印度裔是美国收入第二高的族群,也是过去10年合法移民到美国的人数仅次于墨西哥的国家。美国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就把印度称为“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美国每年签发的H-1B工作签证,一半都发给了印度。在2000年的高峰期,有超过12万的印度人获得了美国H-1B工作签证,占总名额的53%,远高于排在第二的中国人(11.7%)。在2006年,尽管H-1B总名额数已经回落到6.5+2万,但美国依然将大约56%的H-1B工作签证发给了印度的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另外还接受了约7.6万名的印度留学生,是美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有学者估计,加上其他直接的职业移民以及签证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国的人才总数应当不少于25万人。
这些印度流失的人才,占据了美国硅谷IT从业者的1/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萨克斯尼安进行的调查当中,美国从1980~1998年创立的科技公司中,中国人和印度人掌舵了24%,其中过去10年所有移民创建的高科技企业当中,26%的企业都有个印度裔创始人[1]。另外,根据美国《商业周刊》一篇文章介绍,印度移民占美国不到1%的人口,却创建了美国6.7%的科技企业[2]。
流失到美国的多是印度顶尖的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学生都来自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20世纪50年代,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先后建立了6所“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理工人才的摇篮。然而,情况就跟中国一样,中国清华和北大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接近80%都去了国外。印度政府也是将有限的教育资金重点投入给重点大学,录取全国最优秀的学生给予培养,并优先支持他们留学世界名校的计划,最终结果却是这些重点大学送出去的留学生大部分没有回来,学历越高,越有国际竞争力,越是世界各国需要,就越不可能回来。
印度某些激进的学者认为,当年的印度是沦为英国的“棉花殖民地”,现在则是沦为美国的“人才殖民地”,由输送棉花开始变成输送人才。印度媒体则把留学生人才的流失现象比喻成“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终挤奶的是外国人。当然,最关键的在于美国人并不会为这些“牛奶”付费,而且印度自身也缺乏人才,最后,这些印度裔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为美国贡献的知识专利还会被高价卖回印度。
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印度2008年的信息产业已经需要220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和160万名硬件技术人员,按照目前的人才流失速度,今后10年内,印度IT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
印度前钢铁与矿产联合部部长K•C•潘特特别指出:“人才流失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人才,到头来却把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得不到本来该有的这种回报,还在于这些国家实际上担负不起这笔经费开支,却在帮助那些付得起更多教育经费的国家办教育,这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违背常理的问题。”[3]
印度政府的努力
面对严重的人才流失,印度前总统卡拉姆指出:“怨天尤人或只唱爱国主义的高调,对阻止人才流失于事无补,政府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才能使人才留下来。”[4]
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从20世纪6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开始投资创建“科学人才库”,另外还在主要发达国家建立海外专家人才数据库,尤其关注那些能为印度重点项目解决难题的人才。这种人才库的建立,使印度政府可以有效掌握海外人才的分布,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吸引人才回流。
为了让回流的印度高科技人才不因为国内产业结构的不足而无“用武之地”,1986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政策,在“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设置政府基金,计划投资建设科学城以及实施“软件兴国”战略,同时还启动了“百万软件人才工程”。1987年,印度电子部发起了“软件技术园区计划”。1991年,被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建成了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随后,浦那、海得拉巴等8个软件技术园区也先后建成。
印度信息产业的人才竞争力非常强,美国人一年工作1 900小时,德国人一年工作1 700小时,印度人一年平均工作2 350小时,而雇用成本却只相当于一名美国本土毕业生的12%。与同样成本低廉的中国人才不同的是,印度以英语为官方正式语言,融入西方没有语言障碍。因此,许多西方国家都把印度信息产业人才当做重点引进对象,或在印度投资以及将软件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www.xing528.com)
为了加强对海外印度裔的吸引力,印度大打“故乡情结”和民族情怀。2003年,印度政府决定每年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海外印度人日”,旨在吸引更多的海外印度裔人才为印度建设出钱出力。这种以节日形式来凝聚人才的政府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国际效果。
在推动海外人才回归的过程中,印度落后的基础建设、一穷二白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动荡的社会环境,让许多海外印度人愿意帮助祖国,但却不敢彻底回来。这些现实使印度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吸引力无法与美国相竞争。当然,印度政府还注意到了人才环流的新趋势,许多印度企业家尽管回到了国内,却大半时间居住在海外,或进行跨国贸易;有些人甚至虽在国内投资与工作,却并没有放弃外国籍,一些成就非凡但却有着非印度裔家室的高端人物还干脆表示,他们已经永远不可能放弃外国籍了。
因此,印度政府决定务实地对待国籍问题。2003年,印度政府宣布正式对等承认双重国籍,对等承认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和意大利等16个西方发达国家,因为这是海外印度高级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此外,海外出生、只要父亲或爷爷有印度血统都可以申请印度国籍,以便让海外出生的印度裔人才消除回国顾虑,即便留在海外加入了外国籍也可以保留印度籍,彼此可以进行长期的合作。
2003年后的大规模人才回流
一个印度留学生2004年后回国,在班加罗尔租住了一套公寓,结果发现周围一半的人是原本任职于美国高科技公司、新近陆续回到印度的海归。这个印度工程师25年前赴美国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工作,并娶了位白人妻子,有了正在上中学的混血儿子。他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再回印度,因为妻子告诫说:除非他打算抛弃妻子和儿子,否则不要考虑放弃美国籍。一个已经回去的朋友则忠告说:如果你不是印度国籍就最好别回去,因为无论你所做的什么事,无论好坏以及你的动机,都会遭到媒体和舆论一边倒地怀疑与攻击。
2003年,因为印度开始对等承认双重国籍,获得印度籍并不需要放弃美国籍。家乡和家庭终于形成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平衡。这位工程师决定接受为印度政府工作一年的合同邀请,他计划招聘一个高级助手,结果一个月内收到10份履历,全是在美国工作至少10年的同胞。
达拉斯人力中介顾问布雷克曼就表示:因为海外侨胞感觉印度从行动上一直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待,所以“如今连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侨民都想回印度,为建设祖国尽一份心力”[5]。
承认双重国籍,未必是印度推动人才回归最有效的办法,但绝对是最立竿见影的一项政策,因为这从行动上体现了印度政府把海外侨胞当自己人的重视和召唤。在2003年国家出台双重国籍政策后,许多印度企业家协会就预测说,未来必然会有大批的外资涌入印度,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硅谷的创投公司以及印度的信息人才,这甚至对美国硅谷都会造成影响。
仅仅在2003年承认双重国籍之前,联合国还在关于人才发展的研究报告中警告印度: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凭借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大量来自印度的人才,由此给印度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亿美元。而在2005年,美国电子协会在调查中发现:“印度出生的高技术人才曾经大批流向美国。如今,这些人正在返回印度,使美国的‘人才吸引’变成了印度的‘人才吸引’。”[6]包括台湾地区的《经济日报》,都注意到了2003年以来印度蓬勃的人才回流现象:“过去18个月来,已有3万名科技专才回归印度”[7]。
截至2007年,数年内从美国回到印度的信息产业人才都已经超过6万。美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担心,美国高科技产业是否会因此出现人才荒。华盛顿卡托研究所副所长林赛就表示:“以后我们会怀念返国效命的印度科技专家。”美国政府人士也对印度《金融快报》承认:“这些印度公司每年在美国的营业额达520亿美元,保障了45万个工作机会,如今大批印度信息人才回流,可能影响全球科技中心的硅谷乃至整个美国今后的竞争力。”[8]
印度软件业80%的收入都来自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大批具有国际实践经验的海外印度人才的回归或帮助,是印度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最根本秘密之一,而且带动了本土人才的就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走出去。在1996年之前,印度还只雇用了7 000名软件专业人才,而在2006年,印度已经有了70万名软件从业人员,并依赖出口和外包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以及世界第一大软件外包业务接纳国。
“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印度海外归国人员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主任拉古浑纳斯•马舍尔卡就在美国《科学》上撰文,标题为印度人才回流预示着科研与发展的辉煌。他甚至预言:“印度的‘低调科技回流’所带来的资产将会使印度于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知识生产中心。”[9]
即使留在美国的印度裔人才,因为能同时申请到印度籍,出于各种情结以及在美国和印度进行跨国贸易上具有的优势,也倾向于把大量的资金和产业转移到印度。斯坦福大学有经济学家称,目前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人达30多万人,但是这些印度人大多把赚来的钱用于投资印度,投资速度平均为每人每年20万美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