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香港:国际人才港

中国香港:国际人才港

时间:2024-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到目前为止,还有大约四五万具有中国出生、留学西方的海归人士在香港工作,其中以财经和金融专人士为主力,他们逐渐成为香港金融舞台上的主角。

中国香港:国际人才港

4.国际人才港:中国香港

中国籍洋人

德国出生的犹太人盛智文(Allan Zeman)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加拿大来到香港,当时才19岁,从事旅游与餐饮业,是香港著名地标兰桂坊的最早开发者,被称为“兰桂坊之父”。2004年,他被委任为香港海洋公园主席。2008年,他决定申请特区护照成为一个中国人,并领了回乡证。一日,他以中国香港人的身份来往于上海和北京,立刻有入境官员提醒他:“你要走外国人通道。”

“不,我是中国人。”盛智文亮出回乡证,令入境官员目瞪口呆。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大家庭”,自从香港回归后,这句话就已经过时。内地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除了直系亲属移民之外,别无入籍通道,当然也因此保持着中华民族血统的单纯。但是,香港的制度则学习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争夺全球顶尖人才,开通了技术或投资移民入籍的制度,并默认双重国籍。因此,在香港,早已经生活着无数黑皮肤或者白皮肤的中国籍公民。

香港是个典型的国际化城市,并且越来越国际化。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在2005年,只有700万人的香港,竟然有300万人是外来移民(这项统计包括1997年前从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来的移民),在全世界移民总量上排名第14,甚至高于以色列、日本、意大利。也正是其城市的移民特性成就了包容、多元化的城市精神。如果说目前人才流动是全世界的趋势所在,那么香港这座城市便是人才流动的受惠者。

2008年的9月,我在香港参加了香港发展论坛举办的“回归学人在香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不同年代的“海归派”分享各自在港生活、工作的经验,其中包括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中信资本CEO张懿宸以及摩根大通中国区CEO方方等。因为90年代初,曾经在这里担任加拿大驻香港的商务代表,香港成为我相当熟悉的地区,在会上我也谈了自己对香港的看法,包括90年代在香港工作时到现在的种种变化。我认为香港的优势最突出的还要算人才优势,因为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未来的香港能否保持其在金融和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地位,与其能否继续吸引各种国际化人才来到香港有很大关系。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统计,自2006年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来,有188名内地优秀人才成为香港居民,这些人主要来自金融和会计服务业,大多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以及国际视野。到目前为止,还有大约四五万具有中国出生、留学西方的海归人士在香港工作,其中以财经和金融专人士为主力,他们逐渐成为香港金融舞台上的主角。而在学术界,“海归”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8家大学,“海归”教授、讲师更已成了不少学系的中流砥柱,担负起主要的教学和科研重责。特别是理工科方面,香港科技大学曾经获奖的纳米服装材料研究、“中大”参与国家航天科技神舟”讯号回收项目,主其事的都是“海归”教授。

香港的教育业非常发达,在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发表的2007年全球大学排名榜上,香港一个城市有4所大学进入百强(整个内地只有两所)。《泰晤士报》的排名指标为:专家评论、雇主意见、师生比例、论文引用率、教师国际性、学生国际性。其中最瞩目的教师国际性一项,科大全球榜首,港大全球排名第六,理大全球第九。

当然,香港也曾面临过大量的人才流失,从1980~2000年间,大约有85万香港人移民海外,其中移入加拿大50万、澳大利亚16万、美国15万,只有不到1/3的人后来选择了回归。

这与当时特殊的过渡阶段有关。在香港回归前夕,美国特意加强了对香港投资移民和高技术人才的引进。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美国把香港的移民配额从600人增加到5 000人。1990年在移民法修正案中,美国又把香港移民配额从5 000人提升到1万人。1994年,美国接着把香港移民的配额增加到25 620人,与中国内地、台湾的移民配额相等。到了1997年7月1日,美国反而取消了香港配额,与内地共同使用大约2万名的移民配额。从这些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美国趁特殊时期抢夺人才的思路很明显。

香港会被边缘化

香港过去几十年来,曾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第一个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香港人抓住了这个契机,到内地投资办厂,香港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是在这个时期转移到内地的。香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桥梁和桥头堡,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国际化人才密集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当年外资都愿意经过香港做中介的主要原因。香港也因此成为中国的贸易、金融和转口中心,当年香港的转口贸易曾占到整个内地的60%,是国内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但是,随着内地环境的改善和大量海外人才的回归,加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很多外资都开始直接到内地投资,香港贸易和外资引入中介的作用开始下降,香港开始面临新的转折。

香港第二个转折点是1997年回归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成为了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是香港回归后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所在,2006年港股集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 245亿港元,其中首次上市融资额更高达428.5亿美元,双双高居世界第二。令人瞩目的是,在香港股市的总体构成中,内地企业占了港股上市公司数目的31%,在港股总市值中内地企业的市值已占到50%,集资额内地企业更占了73%的份额。但是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开始起飞,很多企业除了在海外和香港上市以外,还准备回归A股市场,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和兑换开始宽松,香港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受到影响。

如今,马英九上台,两岸三通,香港不再是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中转站”。同时,内地日渐国际化,上海、大连等港口城市的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香港经济是否会被边缘化。香港经贸商会总干事、香港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穗强就表示:“以前内地约有70%的货物通过香港转口,现在这种情形倒过来了,上海港及深圳港把它们原先的30%置换给了香港。”

实际上,香港的“窗口”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香港特首曾荫权曾经反复强调:一半以上的内地企业会通过香港“走出去”。作为交通枢纽,香港能够辐射整个东南亚;作为腹地,相邻的广东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台湾,占内地1/8,却以制造业为主;香港还有人才优势,相比内地(包括上海)更具国际化优势……更重要的是,香港并不只是拥有香港最顶尖的人才,也吸聚了东、西方许多杰出的人才,这对于发展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产业是巨大的优势。(www.xing528.com)

香港采用西方制度,接受西方教育,很大一部分的香港人还保留着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籍,不缺乏熟悉西方的人才。同时,香港也不缺乏熟悉内地的人才,也吸收了大批内地的人才。香港教育局副秘书长黄伟纶曾经在《文汇报》撰文总结说:“香港没有天然资源,人才是我们唯一的资产。”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特区政府重新启动了前英属政府从内地引进人才的“输入内地优才计划”。“优才计划”分设“成就计分制”及“综合计分制”,前者以申请人是否取得国际杰出奖项、业界认同等作为评核基础,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等;后者则根据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家庭背景、工作经验及专业资格等因素计分。通过这一计划成为香港人的内地人,最广为人知的是钢琴明星郎朗、李云迪,体育明星李小双、刘璇,娱乐明星章子怡、汤唯,当然,还有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作家等。

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针对自身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推出了“新计划”:在资讯科技和金融服务两大领域可不限名额地输入内地人才,只需要具备相关的学士学位,如不具备学位则必须拥有必要的技术资格证书,香港雇主公司只需证明所输入的内地专业人才“能配合公司的运作需要,以促进公司的竞争力”即可。2003年10月,特区政府还推出了投资移民计划,该计划适用于所有外国国民,但香港政府很快就发现:6成申请者是具有外国籍的中国人。

特区政府还为香港的大学招收内地学生设置了20%的上限比例,尽管目前实际规模可能只接近10%,但还是吸引了内地最优秀的中学生。过去,最好的学生一般都期望赴清华、北大读书。如今,在2008年,我国内地15个省市的高考状元都选择了去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因此,只要保留最优秀的国际人才港优势,更加紧密地与大陆经济结合与互补,无论是发展金融、文化创意、科研开发、教育等产业,香港都可以做到不被边缘化。

【注释】

[1]引自《LG化学成立“培养中国专家的大学”》,载自2005年4月10日的《朝鲜日报》。

[2]引自《“韩国制造”的虚与实》,载自2003年11月10日的《朝鲜日报》。

[3]引自“联系新加坡”官方网站新闻——《吴资政:除了不老实的人,我们什么人才都要》。

[4]引自《新加坡:向世界借人才战略》,中国网于2006年8月6日转载。

[5]引自《新加坡:向世界借人才战略》,人才中国网于2006年8月6日转载。

[6]引自《美国“商品投资大王”有意卖房移居新加坡》,载自2007年7月6日的《联合早报》。

[7]引自《新加坡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李显龙总理接受台湾天下杂志专访》,载自2008年8月22日的“联系新加坡”官方网站。

[8]引自《新加坡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李显龙总理接受台湾天下杂志专访》,载自2008年8月22日的“联系新加坡”官方网站。

[9]引自《大陆台干年薪25万人民币》,载自2009年1月9日的台湾《联合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