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的人才优势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教授指出:“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以日本、“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人才战争中都经历过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开始回流、人才大量回流、开始大量吸引外国人才的4个阶段。
在“二战”结束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过经济落后、从属西方的困境。也因为自身教育的不足,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到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但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硬件基础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以及人才制度与相关政策的不完善,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缺乏留住并使用人才的平台。因此,大多数留学人才都滞留海外,并演变成大量的人才流失。如今,这一幕正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身上重演。
尽管通过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低端制造业完成经济腾飞,但任何一个有雄心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在外包生产中逐渐掌握技术,从仿造中逐渐学会创新,积累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公民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大幅度提高后,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就会逐渐散失,因此他们必然会在全球化产业链当中追求附加利润值更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也就是产业升级。如果知识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起来,制造业又不能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成分,低端制造业又开始流失,物价、房价、劳动者薪酬居高不下,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状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曾经历过不同阶段的经济停滞。(www.xing528.com)
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最重要保障。要在国际上成为知识经济竞争的主角,除了遏制本土人才流失之外,由于本土人才培养体系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要吸引那些在先进国家留学的人才回归,使其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从现实角度来说,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在全球全面展开顶尖人才竞争,具有乡土情结的留学生与海外族裔人才会成为首要的争取对象。因此,掌握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的海外人才的回流,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诉求,也是现实所迫。
在新加坡接受的外来移民当中,华裔大约占2/3。香港投资移民的申请者则6成是包括具有外国籍的中国人。在中国的改革当中,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投资创办的企业约占外资企业总数的70%,投入的资金约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海外人才的回归,也创造出韩国大德研究城、中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中国大陆的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等新兴科技中心,成为各自国家高新产业的重要推手。新兴国家和地区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海归时代”。
但是,当这些新兴国家和地区不断强大、人才流失成为明日黄花之后,大部分留学人才都会选择回流之后,就会发现即使人才流失被完全遏制,只要希望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只要他们希望赶美超英成为世界大国,他们的人才缺口就只会更加扩大。在全球化时代,要成为世界大国,仅仅挽留并使用好国内顶尖人才远远不够,还必须能吸引、挽留、使用好世界级的顶尖人才。即使那些培养人才的国(地区)内顶尖大学都成为世界顶尖,他们的大学也还需要争取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苗子,加以培养,加以挽留。这正是美国目前所做的事。因此,新兴国家和地区在海外人才大部分回流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开始吸引海外人才,建立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才评估、选拔、使用制度。
国家的崛起、经济发达、收入提高、国际化程度提升、知识产业发展,以及逐渐完善并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人才机制,也使这些新兴国家和地区对外籍人才逐渐变得有吸引力,开始被看成“机会的天堂”。改革移民和留学政策,也成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一种趋势。韩国政府2007年出台了“留学韩国计划”,将吸引外国学生的能力作为韩国驻外使节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又决定推进承认外国优秀人才拥有双重国籍的计划。2008年1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提出了“接收2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中国香港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国内地人才的“优才计划”,并加强了对内地学生的吸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