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探寻人才战争:德国面临科研人员流失与薪酬差距的挑战

探寻人才战争:德国面临科研人员流失与薪酬差距的挑战

时间:2024-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人均收入要高于美国,但美国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却要比德国高3~4倍。美国是流失在海外的德国人才的主要集中地。2005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拿出1.9亿欧元以促进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4]。从1960年到1966年,德国的客籍工人计划一共招募了360万外籍工人到联邦德国工作

探寻人才战争:德国面临科研人员流失与薪酬差距的挑战

1.刻板的德国

人才的离开

经营电梯公司的贝内迪克特•托梅开始认真考虑离开德国的那一刻,是2004年参加在法兰克福附近举行的一个新年招待会时。当时特邀的演讲者是一位知名政界人士,他在演讲时哀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德国人离开祖国。这也像一道火花,点亮了托梅关于自己人生发展的思考:“别的地方前途更光明,我为什么要留在这儿呢?”

这是《纽约时报》2007年2月6日记载的一个真实案例。托梅最终决定移民加拿大,而且可能是永远地离开,因为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会一起移民。离开德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优秀的年轻人才则更多。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奥特伦巴曾忧虑地说:“我们当然也认为,年轻的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是一件好事,如今在一份像样的履历中,这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我们希望他们在国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能回到德国来。”

2005年,一共有14.48万名德国人离开德国,同时只有12.81万名德国人从海外回国定居,这是德国近40年来第一次移民出国者比回国者还多。而且有迹象表明,离开德国的人士接近84%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工程师、建筑师和科学家等各国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不再像是1990年统一之后离开民主德国到奥地利或瑞士餐馆打工的普通工人。

许多德国学者告诫说,德国正失去最优秀的人才,外来的新移民却无法填补本国人才外流的损失,这些外来人才并非世界一流,因为跟德国一样,东欧以及中国、印度最顶尖的人才的首要移民选择目的地是美国,而不是德国。一位叫乌尔里希的德国学者表示:“最优秀的人才在流失。同时,来德国的移民,当然我说这话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他们的教育水平不如离开的人。”

德国柏林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雷纳•克林霍尔兹也指出:“这不仅是人数问题,也是人才外流的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急需有才干的合格人才,来取代将在今后15~20年内退休的人。”[2]

德国的经济实力全球第四、欧洲第一,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均收入计算,德国也并不逊色于美国和日本多少。教育也非常发达,在生育福利、住房福利、育儿福利之外,德国人还享受免费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以及免费医疗保险和全民养老金,是世界上的高福利国之一。然而,德国的人才为什么还要离开?

德国的人才流失,科研经费不足、税收高、经济增长缓慢等是重要的原因,另一原因则来自于其体制和文化的僵化、官僚主义的严重。崇尚严谨的德国有着类似东方国家的僵硬的等级制度文化,学术研究体系官僚气很浓厚,对接纳外来族群自然也不够开放。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曾经让德国将大批犹太裔顶尖科学家免费“送”给了美国,同时也把自身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尽管人均收入要高于美国,但美国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却要比德国高3~4倍。另外由于学术机构以及晋升制度的官僚化,行政体系凌驾于科研、学术、教育体系之上,因此许多科学家不但不能得到与其科研贡献相匹配的收入,而且经常“内行被外行指挥”。一位德国大学教授就表示,按常理学校的行政体系应该是为教授的教学与研究、学生的学习与成材提供公共服务,但现在教授与学生都成为了行政官僚的附庸和棋子。

德国的大学等级森严,有着复杂漫长的教授准备期,“没有白头发就当不了教授”。而且科研人员按级别拿工资,与个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挂钩。年轻医生的晋升也直接取决于主任医生等上级领导的评价,而不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成绩。因此,仅2005年就有2 300名医生离开德国。德国研究基金会主席赫尔默特•舒瓦兹也承认:“在德国,医生的职业生涯很难获得发展,只能进入体制后耐心等待……你没什么时间做研究,命运也掌握在上司手中。”

同时,僵硬的等级制度还导致许多年轻的人才被长期压制。有资历的人占着位置、经费不做事,而渴望做出成就的新人却缺乏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大批医疗、学术、研究、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为了寻找发展不得不离开德国。一位已经在美国纽约工作的德国医生就曾对着媒体抱怨:“如果你问我,德国有没有30多岁就成功的医生、律师和工程师,我根本想不出这样的例子。”[3]

“回到德国!”

“回到德国!”

2001年8月27日,写着这样一句标语的横幅被飞机拉开,在纽约和加州海岸两地上空不停地盘旋展示。美国是流失在海外的德国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新世纪之初,为推动这些海外人才回归祖国,德国就在美国发起了这场名为“回到德国”的宣传攻势。从德国的国际电台“德国之声”开始大力宣传,再到美国媒体上打广告,最后还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德国政府发出了强力的召唤。随后,2003年“德国学者协会”也在美国正式成立,为海外优秀的德国人才回国做长期的牵线搭桥。

2005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拿出1.9亿欧元以促进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4]。德国政府还曾设定目标,表示要使德国的大学成为“未来国际领袖人物的熔炉”。但是,德国教授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年轻的博士和学者即使具备杰出的才华,也需要漫长的等待。(www.xing528.com)

为了遏制年轻人才的流失,德国政府又进行了改革:一是逐步废除了教授准备期制度,年轻学术人才获得教授职位之前可申请新设立的助理教授头衔;二是从2002年到2005年,先后拿出1.8亿欧元在高等院校设立“青年教授”岗位,稳定并吸引杰出的青年学者留在德国高校从事科研工作;三是应对经济转型,通过高新产业和私人企业的发展,使人才不一定在公立机构发展。德国出台了特别规定:私人企业建立科技园和“孵化器”,同样可以申请政府的资助。

根据德国基本法创业自由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在德国单独或与德国公司合资建立科技园和“孵化器”也没有法律障碍,这意味着还欢迎外企进驻科技园。截至2004年,德国已经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园和“孵化器”,参加德国科技园和孵化器联合会(ADT)的有181家,其中大约有企业7 500家,工作人员56万。

吸引外国真正杰出的人才以及投资人士的则是另外一个人才战略的重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因为经济腾飞,德国就面临过人才与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此启动了著名的客籍工人计划。从1960年到1966年,德国的客籍工人计划一共招募了360万外籍工人到联邦德国工作,大约300万人按预定计划返回原来的国家,为联邦德国经济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德国放松移民政策的开始。[5]

2000年8月,德国IT业出现人才紧缺,时任总理的施罗德开始推动德国实施“绿卡工程”,这是德国政府从长期制度建设上应对人才战争的开始。德国政府计划对外国人才实行优惠移民政策,要求是信息、通信等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达成年薪不低于10万马克的工作协议,最长期限为5年。

后来,德国又在移民立法中增加了面向高技术人才的积分制度,外国人才可以凭借投资和技能成为永久居民并入籍,从而开始调整移民政策专门为其全球人才战争而服务。2006年,德国一共引进了21.6万外国移民在本土工作。为了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德国政府还逐渐降低了人才进入的门槛

欧洲“蓝卡计划”出台时,曾规定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工资只要是欧盟某一国家最低工资的3倍即可。德国曾经对此强烈反对,并坚持自己的标准,即准入岗位年薪要达到8.64万欧元,才能算是引进的人才。但在2008年7月16日,德国联邦政府批准的一项由内政部和劳工部起草的新的开放技术移民的方案规定:海外高级人才来德国工作的年薪门槛从目前的8.64万欧元降低到6.36万欧元,这类人才将可直接获得长期居留权;欧盟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将从2009年起可直接来德工作;非欧盟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来德工作,但德国在颁发签证前将会优先照顾德国国内失业者以及海外德国学校的毕业生;非欧盟高校毕业生获得来德居留许可后,其家属可以随行,家属不再要求具备德语知识。

德国内政部公布方案称,由于德国技术人才供求不均衡,2015年后德国专业人才将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并将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全球对技术人才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德国必须修改移民法规,使得德国对海外人才更具吸引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海外德国人才和外籍人才,德国2000年改革的《国籍法》还使这些海外人才及其子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拥有双重国籍。德国规定如果拥有的非德国国籍不能够放弃,就允许拥有双重或多重国籍。另外,外籍人才就算不入籍,只要在德国连续合法居住8年以上,获得绿卡至少3年,子女在德国出生也一样自动享有德国国籍,并可以同时保留父母国的国籍,待其成长至23岁之后就要在德国籍和父母国籍中选择其一。

这一政策实际上是把国籍当成礼物,鼓励外国高端人才进入德国长期工作。当时,外籍人口大约占德国人口的9%,因此,只此一项政策估计就有近400万人及他们今后每年新出生的约10万外籍子女将获得德国国籍。

招收全球最优秀的留学生培养并留下来工作,也是德国人才战争的重要一环。德国教育部国务秘书安德雷亚斯•施托姆认为德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的公立大学教育实力很强,而且不收学费。留学生在申请签证时除提供经济担保证明并交纳自保金外,只需要每学期交纳一笔学生注册费。这笔费用通常不超过80欧元。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学生特别具有吸引力。

德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印度以及东欧地区。据“德国之声”报道,中国留学生目前是德国的最大外国学生群体。2007年,在德国注册在读的中国大学生为25 650人,已经排在保加利亚、波兰、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前面。德国教育部部长埃德尔加德•布尔曼考虑到德国出生率下降、大学新生减少的现象,还计划进一步扩招外国留学生,将德国大学生当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从8%提高到10%。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德国科研支持的不足、就业市场压力大、高收入者负担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率等原因,德国挽留优秀外国留学生的情况并不是很好。2008年在柏林举办的“国际移民展望”活动中,经合组织就发布了一项跟踪多年的数据:在德国留学多年、成绩优秀且与德国公司保持良好关系的优秀留学生,很多都不愿意最终留在德国发展。许多人都是以德国为跳板,在德国留学或工作一段时间后,最终去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发展。其中,大约1/3的中国留学生和2/3的印度留学生还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回国,剩下的留学生很大比例还会在毕业后5年内陆续归国或向外移民。与中国和印度留学生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表现相比,在德国的“高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回国或者向其他国家移民的特别快”。

由于中国留学生总量最大、滞留比例最高,甚至两倍于印度留学生,因此,有德国学者建议吸引外国留学人才应以中国留学生作为重点对象,并分析认为德国的收入与税收相比美国、加拿大,是“劫富济贫”式的偏高,但相对中国却有优势。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为征收单位,完全不考虑纳税人是否有沉重的家庭负担;而德国的个人所得税是以家庭为单位,起征点2004年为7 664欧元,对于需要买房和有子女的已婚家庭,年收入15 328欧元以上才会征税,子女上学则进行减税。最高税率跟中国一样,但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时才征取45%,与中国人个人所得税很高却享受不了高福利的情况相比,德国的医疗、教育、养老都全民免费,高税收有高福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