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招揽并保留外国留学生,实现人才战争

招揽并保留外国留学生,实现人才战争

时间:2024-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目标被普遍认为是指向中国,日本每年接受的外国留学生6成以上是中国人,2007年11万外国留学生中有7.3万名来自中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甚至会降低公司的薪酬成本。因此,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积极招收留学生的战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回报接纳外国留学生,最直接的收益是教育创汇。

招揽并保留外国留学生,实现人才战争

2.招收并挽留外国留学生战略

在文凭后面贴上绿卡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当年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曾如此表达自己的留学目的。落后国家需要派出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经验,来帮助自己迅速“赶美超英”。但是,西方国家难道真是“毫无利己之心”的“白求恩同志”?韩国政府2007年出台“留学韩国计划”,为什么还要将吸引外国学生的能力作为驻外使节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发达国家有什么好处?

发达国家能够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慷慨地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助学金,甚至牺牲本国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实质上是为了能够争夺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苗子。因此,大学不问国籍录取全球最优秀学生的背后,必然是政府会想尽办法出台政策让这些全球最优秀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就业,并申请绿卡和入籍成为本国的人才。

美国英特尔公司政府事务部主任迈克尔•麦巴什的话就很有代表性:“如果美国的大学造就了世界上最为优秀的人才,那么美国的公司就应该在他们的文凭后面贴上一张绿卡。”

美国政府2007年就专门建立了面向理工科博士课程的新的奖学金制度,并从全世界严格选拔和破格录用了第一批约30名留学生。他们被视为“天才中的天才”,每人每年享受奖学金16万美元,为期5年,学成后将被挽留在美国工作,日本2008年2月《选择》月刊上的《世界留学生争夺战愈演愈烈》一文就将这一新政策形象地概括为:“这是美国为维护‘知识超级大国’而实施的一项新战略”。

2008年1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施政方针演说中也提出了“接受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并计划外国留学生五成以上留在日本就职。这一目标被普遍认为是指向中国,日本每年接受的外国留学生6成以上是中国人,2007年11万外国留学生中有7.3万名来自中国。由于中国留学生大量留下,韩国人才大量回流,因此,华人目前已经首次超过朝鲜族(包括韩国人),成为日本最大外国人群体。

英国政府也规定全球50所顶尖MBA学院的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英国高技术人才移民新加坡政府甚至规定,公立政府学院录取的国际学生可接受政府助学金资助,但需要签订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数年的服务协议。

相比直接引进的外籍人才,留学生更熟悉国情;相对本土人才,则节省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成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甚至会降低公司的薪酬成本。如果外国留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说不是本国所需要的,那么他们将因为无法申请到工作签证而不得不在留学签证到期后离开,政府也不会背上任何的负担。因此,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积极招收留学生的战略。一般情况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国家,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的免签证时间可能达到两到三年;而在法国这样就业紧张的国家,具备硕士学历一般也只可以滞留半年寻找工作。

2006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新移民法案,甚至规定已获得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硕士以上学历的外国公民,甚至可以不受每年H—1B临时工作签证的配额限制,根据情况批准2万个H—1B签证申请。美国的国土安全局也颁布了新规定,将理工科留学生毕业后的实习期延长到2.5年,方便留学生毕业后有更多时间寻找工作留在美国。

表4 主要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数量部分年份统计(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Kritz,Mary M.“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2006.

2007年7月,我在美国访问参观加州伯克利大学,就发现其博士生甚至一年可以拿到5万多美元的各类资助,这相当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年收入,足以保证学费和生活费无忧。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还发现,虽然学费不低,但家庭年收入不足5万美元的学生将免除全部学费,并可以获得校方提供的寄宿、生活费及返家飞机票,全部优惠接近4万美元。如果家庭的收入在5万到13万美元之间,他们则只需为子女支付收入的4%~10%作为学费。而且,哈佛的研究生40%来自海外,这些补助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就等于白扔给了其他国家。

美国政府以及美国的那些世界名校,通过对海外优秀青年学生大比例的录取、提供优厚的资助、移民政策的优先等,表明美国人重视“国籍”的方式:只要你很有才华,你有足够天赋,我们的名校一样会录取,我们的政府一样给予资助,我们的跨国公司一样提供工作;至于你不是美国人,等等,我们会让你优先移民成为美国人。这种思维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很难被认同的。他们“重视国籍”的方式则很有可能是:你不是本国籍,那你就有可能是“海外势力”了;你很有才华,哦,那可能就更可怕了;你有可能帮助敌对的国家。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立场和利益不同,你一定会站在对方一边。

如今已经不是非敌即友的冷战时代,我认为中国人在全球化中一定要有开放的大国风范,吸聚全世界而不仅仅是源自中国的顶尖人才,方能崛起成为世界领袖。对于没有中国国籍的顶尖人才,我们要采取的态度不是排斥、遏制,而是欢迎他们为中国效力,或为中国人才。

美国这种接纳全球而不仅仅是本土优秀学生的做法——一种因为不通过限制政策保护本土学生而看上去非常“媚外”的制度,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美国创办高科技产业的移民企业家当中,96%的人拥有学士学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达74%,他们大多是外国留学生出身。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副总裁罗伯特•利坦指出:大部分移民企业家并不是来美国的投资移民,他们的初衷只是来美国求学,在美国的大学里获得了最高学历之后,最终走上兴办产业之路。杜克大学一位叫沃德华的教授也表示:“这些人的半数以上,或者53%的移民企业家到美国来的目的是求学,只有1.6%的人表示他们移民美国的目的是兴办产业成为企业家。”因此,这些人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越大,就表明美国的留学教育越成功。由于美国的大学招收的是全球而非美国最优秀的青年人才,这也使美国企业在全世界都格外具有竞争力。(www.xing528.com)

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回报

接纳外国留学生,最直接的收益是教育创汇。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统计,2007~2008年度,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为美国带来的学费及生活费的收益,已经高达155亿美元。而奥巴马承诺联邦政府每年至少投入的教育经费也不过190亿美元而已。

2004年,英国在全球留学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1%,仅次于美国。其中,外国留学生第一来源国是中国。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部2004年7月就发布研究报告,标题就是《大陆留学生拯救英国大学?》研究以埃塞克斯大学为例指出,中国内地留学生交纳的学费总额相当于该大学所获政府教育经费的29%,这还没有计算留学生的消费支出。而且,外国留学生并不占用本地学生的录取名额,因此,这等于是在用外国留学生的学费和消费来补贴当地的教育和经济。

2007年英国官方的一份研究报告,将国际学生对英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进行量化。以2004年为例指出,非欧盟国家留学生该年支付的学费总额为15亿英镑;欧盟国家留学生和英国本地学生交同样的学费,估算为1.8亿英镑。扣除英国给予海外学生的资助和奖学金,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净支付的学费约为12.5亿英镑,欧盟国家留学生为1.5亿英镑。另外,所有国际学生在生活消费上还为英国经济注入了23.5亿英镑,其中非欧盟国家学生创造了16.3亿英镑。因此,英国高等教育接受留学生的年度直接收益大约为37.4亿英镑。如果把这当做一个出口行业,其创汇能力已经超过文化媒体(37亿英镑)、酒精饮料(28亿英镑)、纺织(28亿英镑)、服装(25亿英镑)、出版(23亿英镑)等行业[1]

这份报告对留学生带来的二次效益,包括留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缴纳的税收等估算的总值为每年55亿英镑,平均下来,每年每个欧盟学生给英国经济带来的收益为2.36万英镑,每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带来的收益为2.44万英镑。因此,发布报告的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负责人贝克拉迪尼亚表示:“即使他们(留学生)不缴学费,对国家经济来说,仍然是有利的。许多国家已经在补贴大学吸引留学生,因为他们意识到留学生对本国经济的贡献……从国家利益出发,纳税人应该补贴大学降低海外学生的学费,以吸引到全球最优秀的青年。”

这还只是可以计算的直接经济效益,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即使将来选择离开,也有利于接纳国的文化输出、国际交流以及企业的海外扩张。例如美国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和印度,毕业于美国的中国或印度留学生,就会成为开展业务的桥梁,因为他们比美国人更熟悉当地情况,也比当地人更了解美国。

在新加坡,留学生也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群体。由于新加坡太小,许多留学生都是以新加坡作为前往欧美的跳板。一个新加坡大学生就向他们的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长维文质疑说:他周围有很多外籍学生成为永久居民后,享受政府的教育津贴,却公开表示只是以新加坡为跳板,随后要到欧美国家去发展,根本没有打算留在新加坡,这是否造成了国家教育津贴和机会的浪费?

维文的回答则是:即使获得津贴的学生最终不留下来,也不代表这些津贴被“浪费”,他们就如同到海外发展的新加坡人,仍在新加坡的联络网下,“我们应该有更宏观的策略性观点,思考如何让所有人才,无论是本土还是外来的,或曾暂时居住的,都与新加坡保持联系。在未来的全球化世界,这些人际关系都是宝贵的资源。”[2]

外国留学生带来的全球人脉网络

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大学利用他们接纳的外国留学生,来构建自己的海外人际关系网络。韩国首尔大学从1998年至2006年,一共有1 036名外国学生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占60%,来自东南亚和中亚的学生占30%。首尔大学后来在调查校友联络方式、地址、职业现状中就发现,许多毕业生成为了其本国的高层干部,比如越南的副部长以及河内副市长等领导职位。因此,在10月28日,首尔大学就表示要以亚洲为中心组建“首尔大学外国校友会”,设立“外国校友优待项目”,推进“全球网络工程”。因为这能在“世界各国形成首尔大学出身的‘亲韩派’和‘知韩派’……世界名牌大学都通过校友管理,在母校和相关国家之间建立了友好的人际关系”。[3]

韩国首尔大学学生处处长张在盛也指出:“来自亚洲国家的学生不同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学生,他们中有很多回国后担任领导职务。从现在开始,首尔大学将系统地进行管理,使他们成为有助于韩国与亚洲地区国家合作的资源。”

我个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于加拿大留学攻读MBA,商学院的网络在商业方面始终很重要,而传统的力量网络经常会以教育为基础。事实上,人们不只是为了学习才去顶尖商学院,他们去那里部分是为了加入一个受益终生的俱乐部——校友会,因其成员横跨全球,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商界。商学院的校友会甚至超过了共济会、扶轮社和其他传统的商业网络,它们是新的力量,是有影响和富饶的网络。

我也曾经在哈佛进修,参加过哈佛商学院北京校友会的一次活动,对此感受很深。凡是在哈佛商学院读过MBA或进修过的,都可以参加校友会的活动。商学院的网络在商业方面始终很重要。哈佛商学院的前院长克拉克就曾在校友的聚会上说:“要站在日益增强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前面,商学院就必须延续自己的优秀传统。这意味着确保教师们接近实践,学院要培植自己强有力的校友网络,新技术正在被吸收到教学和学生生活中去。”

哈佛商学院有6万多名校友活跃在世界各地,根据这个网络的力量,学院只是网络的一个班级。它的一次全球校友大会曾于1997年在香港举行,组织者报告说,有800多名校友和来自45个国家的客人在香港回归中国的前夕聚会。

“一度变成终身的机会。”这是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校友对活动的描述,“在校友们3天的活跃讨论中,12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一群杰出的亚洲商人与政府官员,集中关注香港回归,以及人们期待的商业对该地区的影响。”前院长克拉克在对那些代表讲话时也说:“重要的是认识到我们在香港所做的是学院的品质证明。我们把重要人物聚集在一起为重要问题而工作,这是建立关系的机会。”

美国人长时间在商学院——不仅仅是哈佛——的游戏中如鱼得水。他们的校友网络更像潮水一般扩展到全球。凯洛格学院的校友会遍及全世界,它的网络延伸到全球80多个国家。沃顿的校友网络总数达到6.9万人以上,分布在130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校友网络,该学院说,沃顿的校友已经在美国和国际上组织了76个俱乐部,并有地区代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有3万多名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有2万名——有1.1万名在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另外9 000人分散在全球。当然,也不仅仅是商学院,对于比较国际化的全球名校来说,它们在全球的校友网络,已经成为它们储存在全球的一笔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