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

甘肃省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4-05-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结合甘肃文物的特点和甘肃博物馆发展的历史谈点看法。甘肃历来为国内外考古学界密切关注的省区之一。

甘肃省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节 甘肃省博物馆的发展前景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特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民族习俗、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甘肃的文物在带有与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风格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甘肃文化建设和博物馆发展如何适应时代步伐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以下结合甘肃文物的特点和甘肃博物馆发展的历史谈点看法。

一、甘肃具有建设特色博物馆的优越条件

大量考古学资料表明,早在20万年以前,甘肃地区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伏羲、女娲就降生在甘肃境内,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农业,成为黄河流域灿烂文化历史的开端。其后,周祖不窋于庆阳,秦祖非子牧马在西陲,均在甘肃奏响了问鼎中原、统一九州的序曲。广袤的河西走廊,是羌、氐、戎、匈奴、月氏和乌孙等游牧民族向文明挺进的大本营。汉、唐以后,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又成为古代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沟通欧亚文明的重要枢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甘肃境内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从而使甘肃成为我国文物大省之一。

据文物普查统计,甘肃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万多处,选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的有13284处。省内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全国共有11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61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到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文物收藏单位113家,各级各类博物馆83家,其中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73家,行业博物馆7家,民营博物馆3家。馆藏文物42万多件(全国2400万件),其来源主要是出土文物,约占藏品总量的80%左右,绝大多数属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3300件(含国宝30件),二级文物11386件,三级文物96299件,馆藏珍贵文物共计110985件。

甘肃文物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史前文化遗址优势。甘肃历来为国内外考古学界密切关注的省区之一。目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在全省多达十几个,这充分说明甘肃史前文化遗址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征典型,保存完好,可谓甘肃文物遗存中的一大优势。其中属新石器时期的主要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属青铜时代的主要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等,其年代由距今7000多年一直延续到距今2000多年前。全省境内史前文化遗址达7000余处。通过发掘和综合研究,既可以看到相同于晋陕豫地区的华夏古文明共性特征,又能够找出甘肃地区史前文化独具个性的魅力。

第二,彩陶优势。甘肃是国内保存彩陶类器物数量最多的省份,素有“彩陶之乡”美称。距今8200—74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绘有简单纹饰的彩陶,与两河流域的古代彩陶同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距今5200—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器,种类繁多、图案绚丽、器型精美多姿,色泽鲜艳瑰丽,纹饰变幻奇妙。彩陶纹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规律性过程。泾、渭河流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距今7800多年前的前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十分简单,仅在钵的口沿外部施一道红色宽带纹,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在圜底彩陶钵上饰宽带纹,可以看出二者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绘有变体鱼纹、斜三角夹平行线的彩陶器,为中原同期遗址所不见。到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的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涡纹及红、白色彩绘陶等,更多地表现出了地域性特征。

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是彩陶文化的鼎盛时期,它包括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3个一脉相承的文化类型。此外,还有地方特色明显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时期的彩陶,与马家窑文化彩陶共同构建和确立了甘肃彩陶文化的独特优势。马家窑类型彩陶色调明快,多以浓黑发亮的重彩在洁细的橙黄色陶底上绘以花纹。图案的布局与施彩部位依器型而定,图案的结构具有旋动的特点,即使同一种花纹,也有不同的变化与组合,使人感到韵味无穷,表现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久经锤炼的高超技艺。半山类型彩陶,以纹饰繁缛为主要特色。黑、红两彩并用,色调热烈鲜明。构图上运用对称手法,将繁密的图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半山晚期,偶尔以蓝、白色相辅,使整体结构更为富丽堂皇。马厂类型早期,在保留富丽风韵的同时又有变化创新,图案趋于简练,线条刚健有力,出现了红、黑、红三线并列的画法。马厂晚期彩陶多施红、白色陶衣,运笔渐显随意,构图趋于简化,线条粗放不匀,有明显退化现象。这种退化现象渐次表现在齐家、四坝、辛店等文化类型的彩陶上,愈晚愈加明显。

第三,简牍优势。甘肃境内出土的简牍在上世纪初曾轰动海内外,同敦煌文书殷墟甲骨、明清宫廷档案并称为20世纪初中国考古四大发现。一个世纪以来,共出土简牍61000余枚,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价值弥足珍贵。甘肃简牍以两汉简为主,也有战国秦简和魏晋简,还有唐代吐蕃文、宋代西夏文木牍,其中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甘谷汉简、玉门汉简、天水秦简等影响较大。甘肃简牍时代跨度大,文书类别多,多种文字、多种质料的文书并存,是我国简牍学研究主体的史料之一,特别是汉简数量居全国之首,是研究汉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甘肃简牍,记述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科技、文化、民族和民俗等诸多领域。就其形制而言,可分为简、牍、检、符、签、册等,有的是经书典籍,有的是文书籍籍,多数内容连贯,可编缀成册,一些还有纪年。

1959年,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仪礼》简469枚,为国内现存《仪礼》一书的最早版本,在哲学、校勘学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地出土的《王杖诏令简》10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实物文献,可弥补史书记载的不足。1971年,在甘谷汉墓中发现一部完整的简册,由23枚编缀而成,这是一份东汉延熹年间的诏书抄本,反映了东汉后期中央集权削弱与豪强地主势力加强的史实。关于汉代的烽燧制度及边防守御系统,史书记载语焉不详。出土于居延遗址破城子汉简中的《塞上烽火品约》,详细规定居延都尉所辖三塞临敌报警、燔薪举烽、进守呼应、请求驰援的联防条例。西汉司法程序、刑讼方式,从现有史书中难以详细考察,建武三年的《候粟君所责冠恩事》册36枚简,是一份完整的法律诉讼制度。该册阐明了汉代治狱鞠讼制度的具体内容、诉状的格式和诉讼程序等,初步解决了长期争论的汉代边郡民政与军事两大系统的职权关系问题。1992年和1993年,在敦煌悬泉遗址共获简牍2万余枚,为研究汉代邮驿制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其中数量巨大的各种籍籍,详细记录了接待官员、使者的过程,支付食品、车马、草料的数额和价值,读来生动有趣。

简牍,作为汉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字实录,有证实、纠正和补充史书记载的独特作用,深受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重视。简牍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第四,长城及古城址优势。甘肃古长城纵横交错,累计长达近5000公里,包括秦、汉、明三代长城以及晋、宋、西夏和元代的城障,堪称集我国长城之萃。虽经千年沧桑,许多地区的长城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好。沿古长城分布有大量的关隘城堡,其中敦煌的玉门关阳关扼丝绸古道之咽喉,高台骆驼城和安西锁阳城分别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汉唐隋唐古城,嘉峪关更是气势雄伟,堪称“天下第一雄关”。河西地区还存有晋代长城和西夏、元代城障,陇东地区布列有宋代城堡和烽燧,甘南地区矗立着明代“边墙”。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修筑的长城,都可以在甘肃大地上找到遗迹。

战国秦长城筑于秦昭王时,终点在今临洮县城西北15公里处,蜿蜒穿越甘肃的8个县,总长度约800公里。修筑时因地制宜,平坦地带夯土筑墙,在山坡地带则外削内堙,遇孤山深沟就直接利用断崖峭壁作墙体。既满足了军事防御之需要,又节约了人力物力。

汉代长城是随着当时河西边郡形势的变化而分段修筑的,有令居塞、酒泉塞、居延塞、休屠塞和氐池塞。汉代长城以烽燧报警为主要职能,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中间掘有堑壕,两侧堆筑砂砾梯形垄,壕内铺以细沙,用来检查越境者的足迹;一类于堑壕之外,以芦苇或者红柳夹以砂砾分层叠筑塞墙;一类凭藉山川的天然险阻,补人力之不足。

东晋长城长度约100公里,建于西凉政权时。除新建子亭城、石包城外,又于城北筑长城、烽燧。子亭城为夯土版筑,其余均为片石中夹柴草、红柳等垒砌。

明长城主线西起嘉峪关,经酒泉、金塔、高台、张掖、临泽、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市后跨越黄河,沿靖远县黄河南岸东行进入宁夏。长城沿线还筑有城、堡、障、烽燧等军事性建筑

第五,石窟优势。甘肃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其中具有学术研究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大、中型石窟群40多座。它们大多开凿于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历经各个朝代的不断修缮和增补,呈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敦煌莫高窟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艺术、沧桑的历史成为世界石窟之最,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艺术画廊,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及出土的大量文书等文物,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在国际上的兴起;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古代东方雕塑馆”;武威天梯山石窟为“凉州模式”的代表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保存有国内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窟题记。所有这些,都为甘肃赢得了“石窟寺艺术之乡”的美名。

甘肃石窟寺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品位之高,均在国内首屈一指。其分布主要是沿古丝绸之路,集中于河西走廊、黄河两岸和泾、渭河流域。现存者除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庆阳北石窟等大规模的石窟群外,其余像肃北五个庙、玉门昌马、肃南文殊山和马蹄寺、武威天梯山、武山水帘洞、甘谷大象山、西和八峰崖、泾川王母宫和南石窟、合水保全寺和莲花寺等石窟群,也都独具魅力,各领风骚。

第六,馆藏特色文物优势。甘肃的馆藏文物如陶器类、青铜器类、玉石器类、金银器类、木漆器类、纸类、丝织类等藏品各具特色。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组、西周青铜器、春秋战国青铜器举世罕见。甘肃省博物馆藏的齐家文化玉器、静宁县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琮、庆阳地区博物馆收藏的西周“乍册吾”玉戈、灵台县博物馆存西周玉雕人像等均为国内古代玉器的代表性器物。石质文物中甘肃省博物馆藏北凉高善穆石造像塔、北魏庄浪石造像塔以及天水市博物馆藏隋代贴金彩绘屏风石棺床等均为国内少有的国宝级石质文物。甘肃省博物馆藏西式神人纹鎏金银盘,为全世界所存两件中最好的一件。敦煌研究院、张掖市博物馆藏大量波斯银币,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甘肃省博物馆藏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是元蒙帝国全盛时期高超铸造艺术的代表,存世仅有两面。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天水放马滩纸,为西汉初期遗物,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近30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西汉时期旱滩坡纸、肩水金关纸、马圈湾纸,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居延纸、敦煌纸,均以确凿的证据推翻了蔡伦造纸说。兰州市博物馆藏东汉时期伏龙坪纸,证明当时纸已被用于书写。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出土古代纸本经卷典籍,如《法句经》、《贤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都是劫后余存的珍品。张掖市博物馆藏明代官版北路金书《大藏经》,卷帙完整,书法、绘画技艺俱佳,为传世之孤品。甘肃省博物馆藏汉代绢地刺绣屯戍人物图,为不可多得的反映汉代现实生活人物活动的作品。织锦针奁盒,集锦、绣为一体,织造工艺高超。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西汉张掖都尉綮信,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件。敦煌研究院藏元代官员纱帽,制作精巧。永登县鲁土司衙门文管所收藏的明代官服,质地精美,织工细腻,保存完整。其他藏品,如自然标本中的黄河剑齿象、和政大唇犀、武山猿人化石等,也均极为罕见,弥足珍贵。

二、甘肃博物馆事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随着新世纪帷幕的拉开,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交往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都把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经济的触角伸向全球各地,而且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文化的交流更加深入,竞争和碰撞也更加激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文化多极化的色彩也愈来愈浓,各个国家和民族无不重视自己民族精神的培育,特别是许多国家由于人种复杂,宗教林立,地域广阔,语言不同,更需要有共同精神支柱来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各国为统一国民的思想,增加凝聚力,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均采取各类人士都能接受的文化方式培养共同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注重培养人的社会责任和效力国家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和地区而团结一致,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这在东、西方许多国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载体——文物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各国都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以及各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实物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血脉,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品格。综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任何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强大;但如果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没有为全民族所认同的民族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强大。文物对营造民族文化素质的必要环境和人文气氛,对陶冶人民性灵及震撼世人心灵,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作用和重要价值无可替代。文物是凝结着祖先的杰出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的物化了的民族生存史、奋斗史和发展史,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绝不能放弃的民族精神的珍贵财富。

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最终归宿,“是一个不追求赢利、为社会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由此,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社会公益机构,在面向社会发挥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的同时,则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水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博物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据国际博协统计,1973年全世界博物馆在2万座以上,雇员约10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到2.7万座。国际博协出版的《世界博物馆》共列举了50多个国家的2.7万个博物馆,其中84%在北美和欧洲;8.7%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4.5%在拉丁美洲;1.5%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3%在阿拉伯国家。世界各地博物馆,其中半数以上的历史不超过50年。博物馆的类型和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领域。世界博物馆的这次大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抵达顶峰,90年代以后趋于平稳。然而,近20年来的世界博物馆,无论是结构、功能,还是运作方式,都与19世纪世界博物馆发端时期,甚至与20世纪前50年有明显的差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纷繁局面。出现这种形势的社会背景是广阔而又复杂的,但根本上是国际局势的和平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世界各国在承接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同时,更强烈地关注文化的建设。因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与竞争也是一种文化的竞争,原材料可以购买,技术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流通,公司可以跨国,文化也可以传播,但只有历史无法移植,作为文化和文明物证的文物不能流失。所以,无论是在博物馆内部还是外部,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对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家。博大精深的文物史迹,丰富多彩的自然遗存,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宝贵生态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努力发展博物馆文化,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博物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博物馆建设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一是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仅文博系统的博物馆就由1978年的349所发展到2002年的1384所,若加上其他部门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2400余座。二是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综合类、社会历史类、革命史类、军事类、名人类、艺术类、自然类、地矿类、科技类、产业类,民族民俗类等多种类型博物馆竞相辉映。三是博物馆的办馆主体多元化,文物部门与其他行业、部门办馆日趋普遍,同时出现了集体和个人兴办的博物馆。四是博物馆的地域分布更加广泛,以往博物馆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12个省区,目前拥有各类博物馆400余所,改变了过去博物馆过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一些大中城市的不平衡局面。五是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中国科技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还有湖北、重庆、四川、辽宁、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西藏等省区也以现代化高标准新建、扩建了博物馆,大大地缩短了中国博物馆与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差距。

甘肃省博物馆事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底,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达到89所,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怀支持下,将省博物馆展览大楼的维修加固改造工程立项实施,并列为全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十大实事之一。工程总投资1.4482万元,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已于2006年12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积石山、肃南、古浪、武威、秦安、庆阳、平凉、酒泉、定西、敦煌、清水、徽县、和政等县市已经新建和改建了博物馆,这一大批博物馆的建设,使甘肃建设有特色的文化大省的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顺应形势,建设有特色的博物馆,是展示甘肃文物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的光荣使命(www.xing528.com)

博物馆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身体力行现代博物馆事业,顺应博物馆文化发展的规律,把握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建设有甘肃特色的一流博物馆,是历史给予甘肃省博物馆的光荣。

甘肃省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工程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总投资1.4482亿万元。共有大小展厅18个、接待厅4个、电教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展厅总面积1.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本着“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综合性智能系统集成建筑。大楼内有自动消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自动售票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藏品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讲解导览系统等;大厅内设的多个触摸屏,能提供大量彩色图文信息和详细的文物、旅游录相资料,观众任意选择参观;全馆区内装备有有线电视系统,在展览期间可实现全方位放像服务;建立的互连网国际网站,使馆藏文物的研究、展示等信息与国内外文博单位联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新建的甘肃省博物馆应当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作为一座文化建筑,它鲜明地体现出甘肃地域文化的特色,能够满足现代化博物馆功能的需求。

甘肃省博物馆新馆特别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充分考虑到现代化的博物馆建筑应是既能举办风格独特新颖的高档次的科学、文物和文化展览,又能接纳国内外观众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观学习,同时还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因此,设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应能够体现社会历史类、自然历史类展览大楼的性质。

②能科学、安全地陈列展示藏品。

③能满足多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及省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要求。

④能适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要求,向公众提供舒适、方便的参观、学习和休闲环境。

(二)在博物馆使用功能的规划既要立足于省情,更要着眼于基本设施的现代化,保证博物馆功能的实现。要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博物馆管理过程和文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展示、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实现资源优化。其基础是计算机和局域网,实质是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展示和管理平台。用现代技术装备博物馆是博物馆现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手段。因此,甘肃省博物馆新馆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博物馆基本功能的实现。

在学习借鉴了国内先进博物馆经验,经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依据建筑和功能需求,甘肃省博物馆信息化工程由两大系统集成组成。

首先,楼宇智能化系统由8个子系统集成。

(1)综合布线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3)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4)背景音乐、紧急广播及有线电视系统;(5)通信自动化系统;(6)门票系统;(7)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8)信息中心机房工程。

以上8个子系统集成的智能建筑系统,将使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得到自动控制,实现文物的科学保护,也将使文物安全防范实现智能化,火灾防灾实现自动化,供电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使博物馆真正实现管理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其次,业务信息系统运用了目前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成熟的软件支持,对馆藏文物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主要由7个子系统集成。

(1)藏品多媒体数据库系统;(2)讲解、导览及模拟系统;(3)博物馆网站;(4)数字化图书馆;(5)办公自动化系统;(6)综合管理信息系统;(7)各系统的软硬件集成。

以上7个子系统集成的业务信息系统,将为甘肃省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提供先进和科学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实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达到现代化博物馆陈列、收藏、保护研究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创造陈列展览精品,全面发挥博物馆文化的社会功能。

甘肃省幅员辽阔,历史源远流长,山河壮丽雄伟。分布广泛的文物遗迹,丰富多彩的自然遗存,是甘肃各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宝贵生态的物化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厚资源。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则是博物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强化以“人”为本的精品意识,不断提高陈列展览的水平,是博物馆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导向正确、主题突出,传播科学、倡导文明,手段先进、手法新颖,努力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努力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特殊的教育功能,进而使博物馆成为文化的圣地,科学的殿堂,凝聚民族意志和力量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推出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公众的陈列展览,以及围绕展出所提供的相关开放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公众的知识领域和审美情趣日益扩展。博物馆要努力适应时代潮流,以全新的工作理念和传播方式面向社会,以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奉献大众。首先,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展览选题要准,立意要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共鸣;第二,要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着力提高展示内容的学术文化含量;第三,要在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上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注重高新技术和材料在展览中的合理运用,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第四,高度重视文物展品的安全防范,充分考虑观众的观赏需要,配备符合达标规定的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害等技术设备,提高各类珍贵藏品的展出频率和展示效果;第五,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联展、借展、巡展、互展,发挥群体优势,不断更新展览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第六,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配合展览组织及时有效的宣传推介,努力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和参观面,使参观博物馆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时尚;第七,要着力做好展览的参观组织和讲解咨询,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观众,提供热情周到、细致入微的接待服务;第八,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重点建立同教育部门及大、中、小学的联系与合作,把博物馆建成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校外活动场所。

甘肃省博物馆新馆为配合新馆的落成,在抓好基建工作的同时,从2002年开始,重点抓了新馆陈列的筹备工作。根据甘肃的文物特点和馆藏优势,新馆开馆之时,面向社会首先推出了《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甘肃彩陶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等三个基本陈列。

新馆开放3年多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50多万人次,为宣传甘肃、促进改革开放、中外文化交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甘肃省宣传教育、文化、旅游和外事活动的中心阵地和重要的场所。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甘肃省博物馆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也是国内外有影响省级重点博物馆,馆藏品中包括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少数民族文物、自然标本、化石35万余件,属国家一级风险防范单位。新馆建设之初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各方面的原因,仅仅确定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彩陶》三个固定陈列展览,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大大增加,但由于展厅有限,展览展线短,现有的三个固定展览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精神文化需求,要解决展览老面孔的问题,就必需要增加固定展览。加之甘肃省博物馆又是一座综合性的地志性博物馆,除了举办文物、古生物化石展览外,还应举办近现代革命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动植物自然标本等展览,才能反映出甘肃省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饶多彩的自然资源宝藏,向中外展示“文物大省”的风采。

博物馆免费开放,一方面使更多观众特别是低收人人群走进博物馆的愿望得以实现,使中华文明成果更多地展现给民众,充分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对博物馆自身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把门打开,打开之后还要向公众提供更好的展览、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教育活动,甚至是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包括纪念品,对全面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甘肃的地域特色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在保留并进一步改进原有三个固定展览的基础上,五年内拟增加八个展览,内容包括《甘肃考古新发现展》、《甘肃佛教艺术展》、《书法源流八千年展》、《甘肃自然幅员展》、《近现代革命文物展》、《甘肃民族民俗文物展》、《甘肃古代木雕艺术展》、《甘肃古代珍宝展》。另外,还将开辟展厅引进国内外和省内各市、县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展览,使展览常办常新,一方面起到大力宣传甘肃历史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将博物馆的收藏功能转化为回报报社会的目的,增加了甘肃省博物馆的社会认可度。新的陈列展览,特别是固定陈列将努力改变过去的陈旧模式,进一步探索新的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增强文书及艺术品的可视性,营造最佳的展示氛围和陈列效果,把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奉献给社会。对于新馆的陈列,要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打造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精品陈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团结进取,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甘肃小康建设,博物馆就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