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博物馆安防体系中的人机结合机制及创新实践

甘肃省博物馆安防体系中的人机结合机制及创新实践

时间:2024-05-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过程防护不仅仅面对常规性偷盗,而同时更重要的是同集团犯罪、暴力性抢劫犯罪,以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进行较量,所以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安全预警机制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甘肃省博物馆安防体系中的人机结合机制及创新实践

第四节 甘肃省博物馆安防体系中的人机结合机制

一、博物馆人机结合安防体系有效性分析

博物馆系统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搞好安防应急机制工作,深入研究人机结合理论,强化安防体系的工作细化和技术量化是博物馆安全防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安全防范系统的人机结合理论早于80年代初,就已经有着许多经典的论述和卓有成效的实践。随着安防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人机结合的安防体系理论与技术,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应用定性走向技术量化,逐步得以完善,为安防技术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决策工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今,为了文物博物馆系统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搞好安全预防应急机制工作,深入研究人机结合理论,强化安防体系的工作细化和技术量化更加必要。

1.强化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现实意义

安全防范系统是综合性的预防体系,是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体,也称“三防”预防体系。系统的有效性体现在:物(物理防范)推迟作案时间;技防(报警系统)及时发现;人防(警卫人员的快速出击)有效地制止犯罪。防范系统中的“人”是指安全保卫工作主体的人;“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只有在安保人员及时反应的前提下,博物馆安保设备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报警系统只能监控并发现问题;它们不能代替警卫,只能协助警卫工作;它们不能脱离警卫人员而独自运行,必须有人管理,因此,在“三防”预防体系的安全架构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由于入侵犯罪往往是有预谋、有目标、有组织策划的,入侵犯罪行为过程往往是从外到内,接近目标。因此,这一过程就是人机结合安防体系的直接切入点。人机结合安防体系具有非常明确的被保护对象,并且按照预先制定的防范预案,能够有效地对入侵犯罪行为发生和发展提供防备及保护措施。被保护对象可能是单体或多类型、多数量,其所处的位置可能是集中的,也可能是分散的。以人、财、物,特别是珍贵文物为被保护目标,当然是安防体系重要的保护内容,然而,往往也是入侵犯罪行为的对象。因此“过程”防护应有针对性地在所属管辖范围内构筑有效的保护屏障,实现安全的目的。这一防备与保护的指导思想与技术方法,反映出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基本特征。

安防体系是整体性的防范,需要的是由表及里的纵深防护,而其重要技术环节就是过程防护的严密性。技防本身是对人防、物防的技防补充和功能延伸,其技术量化的目的就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过程进行有效防护。其方法的实质就是采用高科技手段,是人与机器之间有效结合,实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防护目的。因此,人机结合的有效性,直接反映出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入侵犯罪行为已由低能偷窃演变为智能犯罪、暴力性犯罪、突发性犯罪,因此进一步强化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基础工作势在必行

2.行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安全预警机制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重要特点。安全防范工作重在预防,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警戒可能发生的入侵行为,对发生的报警快速捕捉,及时记录事件相关数据、图像等信息,都是人机结合在安全预警机制中大显身手之处。然而,安全预警机制不仅需要将各种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还必须有可行的安全防范预案和健全的目标管理。一般来讲,偷盗和抢劫的发生是由于博物馆内部安保工作存在漏洞和安保措施不严密造成的,因此,搞好早期预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堵塞漏洞是安防工作的重点。

人机结合安防体系应该是严密的、深层的、科学的、具体的,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在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是预警机制的关键所在。安全预警机制是目标防护的早期预警和智能防范。防患于未然,就是针对薄弱环节,找出某些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这些都说明了防护措施需要细微和具体。人机结合需要的是不死板,不教条,不生搬硬套。博物馆馆藏文物不能总放在库里,文物对观众展出,实际上这就存在以时间为限定的动态特征的安全防护,存在有多层次的过程防护和一步之遥的过程防护。这里的“步”,是指接近目标前的很短的过程,极具有突发性,而这一过程防护就是风险级别的具体应对措施,也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具体体现。

对于不同阶段的任务和防范形式特点,安全预警机制的过程防护必须与其变化相匹配,人机结合也必须与其相适应。以不变应万变的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敷衍塞责是不适宜的。过程防护不仅仅面对常规性偷盗,而同时更重要的是同集团犯罪、暴力性抢劫犯罪,以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进行较量,所以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安全预警机制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目标的防护是以安全为目的,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安全预警机制的过程防护所涉及的。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搞好应急突发事件的实战演练,是防止突发性入侵攻击,减少损失所采取的重要预防措施。

3.健全的组织措施保证

以可靠适用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为防范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防护,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所追求的目标,但还必须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措施来保障。因此,正确树立保卫工作的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文物安全的大局为重,进一步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

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有效性,应该呈现在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上,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例如:当发生事件时,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等因素,首先必须明确报警应该报到哪里?通讯通到哪里?保卫人员应该进入什么位置?是否需要公安警力配合?这些都必须由健全的组织措施来保证。对于事件的处理,尤其是紧急事件的处理,如果采取层层上报、层层核对再做出决定的处理方法,就会延误战机,必须当机立断,以快取胜。

防范胜于救灾,做好经常性的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并能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是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应急措施的落实,必须经过认真准备和培训演练,应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安全预防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其本身就是对犯罪分子的威慑。例如:人们提起“110”就有一种安全感,而犯罪分子则闻之丧胆。这种威慑力量源自于组织严密和工作高效,因此,切实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培养爱岗敬业、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训练有素,常备不懈,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依托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组织措施优势,明确各方面的工作分工和职责,针对安全防范工作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才能真正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有效性在于管理,紧急预案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健全的组织措施保证。因此,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必须落实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居安思危,重点单位和部门应当有明确的重点保卫部位,应该认真按照有关国家安防技术标准,依靠科技,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实施重点保护,对于已经设置的技术防范设施,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确保高效可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需要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具体分工,领导必须亲自挂帅,指挥得当,奖罚分明;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做好经常性的安全防范教育工作,增加防范意识;组织机构合理,搞好各个方面的有效配合,协同应对;求真务实,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新思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有效性必然得到更好的发挥。

4.完善的技术量化规范机制

人机结合的理论,揭示出人、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是确保人机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人机结合的技术量化乃是预防体系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当务之急。快速反应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的重要特征,快速反应时间的三要素为:(1)报警系统探测器报警速度;(2)复核与警情通报速度;(3)警卫力量指挥与行动速度。因此,进一步加强安防工作的量化技术研究,完善与其相关的技术达标方案,用科学的方法量化人机结合的有效性,验证综合体系应急反应能力,搞好技防系统运行达标,报警实战演练达标,以及现场处理训练和技术量化考核。

技术防范系统报警反应速度是人机结合预防体系有效性的技术关键,由于科技含量较高,因此搞好技术量化工作不仅可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预防工作更加规范化。例如:当防范区域内发生入侵时,GA27-2002标准规定系统报警反应速度应该不大于2秒,如果报警反应速度慢,就有可能漏掉某些类型的报警。自动报警复核系统的技术要量化,声音复核、视频图像的自动报警捕捉跟踪速度应该不大于2秒,而且越快越好,否则就会漏掉有用的信息,延误报警时间。辅助照明的报警联动速度应该与视频图像复核同步,如果不同步,就可能漏掉一些关键的现场情况信息。所以,技术量化指标非常重要,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是博物馆预防机制达标的工作重点。

报警指令下达与通讯指挥系统的速度量化可以反映出预警机制的快速性。首先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无阻,设备专管专用,不允许移做他用。单位内部的报警指令下达必须明确接警的第一人,第二、第三人等等,指令语言简洁明了,分秒必争,迅速(演练应在30秒内)完成报警指令下达任务,并且时刻保持必要的通讯联系。向110报警,同样需要做好日常演练工作。为了便于公安机关快速处理警情,向110报警时应简要说明出了什么事、事发地址、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便于警察分清主次、缓急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近调动警力,及时赶到现场;便于联系和查询处理情况。110出警人员的出警时限为:市区5分钟内,城郊10分钟内。

报警所产生的信息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档案资料,因此,加大信息管理工作力度尤为重要。对于所有的报警指令下达以及各种通讯联络的内容信息,均应有录音、录像和处理数据记录,正确处理好人机制约的关系,以便为后续工作备案核准。人机结合的重要体现就是报警指令下达,然而,日常工作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训练。为了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专业培训与实战演练,认真学习和借鉴“110”成功的经验,实现技术量化达标要求。

进一步强化出警人员的现场情况,处理训练和技术量化考核工作。现场处理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罪犯不可能束手就擒,以及面对穷凶极恶歹徒携带凶器、武器等的预案和实战演练。发挥领导指挥的作用,防止狗急跳墙,保护好观众安全和疏导工作。熟练掌握保护案发现场的技术方法,以现场为中心,划出警戒线,保护现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不要以为有电视录像而忽略描述疑犯演练,应能准确记住疑犯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肤色、五官特征,衣服、裤子、鞋的式样及颜色,所持器械的类型、形状等,罪犯所用交通工具的种类、牌号、颜色、逃走方向;应将发案的时间、地点、经过、损失等大致情况报告给警方,这样可有助于警方围捕案犯及侦查工作。

由于技术量化参数较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对于一些技防系统可靠运行和工程技术参数的量化,可比照有关标准进行处理。如果感到技术量化较为牵强或者需要有针对性地修改或增加量化参数,那么就应该恰如其分地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预警方案。

总之,领悟人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精髓,进一步理顺安全防范系统关键环节,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开拓保卫工作的新思路,适应新形势下文物博物馆系统保卫工作的新要求。

二、技术防范与内部管理并重构筑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体系

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馆藏文物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难以用“价值”来衡量的,因此其安全保卫工作是本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甘肃省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甘肃省博物馆将加强技术防范与强化内部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先进的技防系统与设立合理的人员保卫管理制度,构建一套强有力的博物馆安全保卫体系。

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使甘肃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近几年来,随着甘肃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城市定位促使兰州市对本身的文化环境和品位进行了提升,甘肃省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物、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体现丝路文化的重要一环被推到了前台。为了做好馆舍及内部馆藏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构筑一个立体的、全面的安全防卫体系就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体系概述

甘肃省博物馆地处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央,毗邻兰州市交通要道西津西路。本馆馆舍占地72000平方米建筑雄伟典雅,环境葱郁幽静。馆藏珍贵的历史、民族和自然文物标本35万余件,丰富精美而独赋特色,其中“国宝”和国家一级品680余件,在国内名列前茅。闻名遐迩的原始彩陶、青铜器木雕、文字简牍、丝织品等,珍贵绝伦,异彩纷呈,在中华文物宝藏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东汉铜奔马、魏晋“驿使图”画砖,已被尊奉为国家旅游、邮电事业的标志。本馆曾举办300余次陈列展览,海外展出20余次,陈展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在学术研究、人才方面力量雄厚,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外合作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www.xing528.com)

甘肃省博物馆作为甘肃省风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在国家文物系统中被列为一级风险等级,其安防系统的要求也是甘肃省内级别最高的。

基于以上原因,甘肃省博物馆其本身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包括技术防范系统和人员保卫管理体系都是经过了兰州市和甘肃省两级公安、文物部门初步审核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专家组审批通过。虽然其技术防范系统并人员保卫管理体系都是在三年前初步建成,但是其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采用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到现在为止都属上乘,是甘肃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系统中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2.安全保卫体系分述

甘肃省博物馆安全防范体系主要由甘肃省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甘肃省博物馆人员管理体系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均为保卫甘肃省博物馆馆舍及馆藏文物安全的有力保障。

(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于本馆安防系统的定位是文物博物馆系统的一级风险等级,所以在建立这套系统(包括系统设计)时就严格遵守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 5 7119 9 6。由于本系统属于一级风险大型工程,按照规范的要求,结合甘肃省博物馆的地理特点和不同的建筑用途,在设计初始即已将防护区域分别设为监视区、防护区、禁区三个区域,建成了纵深的、立体的防护体系。

在总体上,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建成了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设在禁区内;

②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的报警信息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的入口、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③具有电视图像复核为主,现场声音复核为辅的报警信息复核系统;

④具有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

⑤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

⑥具有周界报警系统;

⑦设置实体屏障保护装置;

⑧用户终端和上一级报警接收中心可实施双向通信,并有现场处警指挥系统;

⑨库房配置多种探测技术相结合,并配合电视监控与现场声音复核的全方位安保系统;

⑩设置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在市电不正常或无市电时系统的正常运行。

(2)人员安全保卫管理系统。鉴于博物馆保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保卫队伍,为博物馆的文物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此,甘肃省博物馆建立了由外围——专业的保安公司、内部——职业化的文物看管员队伍与核心——博物馆保卫处人员组成的三层防线来提供对馆舍及馆藏文物的进行保卫的人防安全保卫系统。

为了做好本馆人防安全保卫工作,甘肃省博物馆制定了以下措施:

①彻底落实人防措施。重点抓好保卫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全时段、全方位值勤巡逻,能够应对馆区内外的各种突发事件。

②严格内部治安管理。切实防止保卫人员脱岗和不经批准代岗等事件的发生。坚决制止不当人员进入馆区滋事。

③定期进行各类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检查要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认真研究,立即整改。

④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对外围保安公司的保安人员、馆内的看管员和保卫处人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举行安全、法制竞赛。同时,加强博物馆人员职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博物馆员工的素质。

⑤落实保卫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保卫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责任层层分解到各处室、各展厅看管、各保卫岗位。认真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日制度,加强对值日期间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⑥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处室、展厅看管及保卫岗位进行通报表彰,给予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因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⑦利用实战,提高能力。为了切实增强保卫队伍现场处置能力,甘肃省博物馆以实战和演练为抓手,认真总结分析实战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突出抓好应急能力提升,确保发现问题反应迅速、决策正确、措施果断、处置得当。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安防事件应急处理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工作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磨合了队伍,熟悉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同时,在全馆加强了以防盗、防破坏和应对突发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安保技能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了保卫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系统运作概况

自甘肃省博物馆建成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后,其安防体系经过了近三年的实际运行考验,现全体系运行稳定可靠,为甘肃省文博系统安防保卫工作树立了一个人防与技防完美结合的典型。

在博物馆方面,培养了一批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掌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安防技术的保卫队伍,为博物馆的文物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社会效益方面,由于本馆安防能力的提高,举办国内外各种重展览的机会大大增加,且本馆的一些深藏在库房的国宝级文物都敢于展出。这一切,都为提升兰州市的文化品位、弘扬甘肃的文化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