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彭加木,你在哪里
库木库都克是“地球之耳”罗布泊的耳垂部位,也是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失踪的地方。这个谜一般的位置,是疏勒河下游古道,《西游记》中描写的流沙河正是此地。据史书记载,古时的疏勒河大水滔滔,滔天巨浪滚滚奔向罗布淖尔。然而到彭加木进入此地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这里连水的影子都不见了,只留下干涸裸露的河床,黄沙已经吞噬了丝绸古道的繁华。
在彭加木失踪的地方,有一块用木栅栏围起来的碑,木栅栏上放有很多塑料花,碑前有个香炉,还有一些干瘪的祭奠食物,这正是彭加木先生的墓碑。虽然被称为墓碑,但因为彭加木的遗体目前还没找到,所以这个碑只能算是纪念碑。在有些发黑的方石碑的右侧写着:“一九八零年六月十七日彭加木同志在此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左侧写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考察队”,后面的日期是“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一日”,右侧的“难”字和左侧的“日”字都被风沙埋在了地下,整块碑已被风沙剥蚀得斑斑驳驳。
罗布泊的风依然凛冽,在这里它是暴虐的造型师和强悍的统治者,它不断地改变着罗布泊的地形地貌。“哪里的黄土不埋人”,从这句俗语上看,“埋”这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倒下”这个动作。然而,在罗布泊,黄沙却会将站着的人都会掩埋掉。在彭加木失踪的第二天,库木库都克刮起了11级的大风。在此后的五天时间,巨大的风暴卷起黄龙般的沙柱,扶摇直升天际,像一架架巨大的抽风机,将地面上的一切浮物残迹,席卷一空。
人在这突如其来、无法控制的灾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奈。坚强的彭加木战胜了身体里的巨大风暴——癌症,可是却没有抵御住沙漠龙卷风的残暴。也许他还来不及倒下,瞬间而至的龙卷风就把他永远地埋在了沙砾中。也许他还在原处矗立着,千年以盼,盼望着罗布泊改头换面,期待着与亲人和朋友的重逢!
彭加木生前是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副院长,毕业于解放前的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1960年代彭加木还在上海化学研究所工作,就时常来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直至遇难前为止,他前后进疆15次,其中有3次深入罗布泊荒漠区,当时像彭加木这样进行科考的科学家绝无仅有。
彭加木相信科学可以治贫,他把目光投向西北最贫困的地区,把许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支援西北科学事业上,目的是为国家寻找珍贵的稀有矿种。彭加木判断,罗布泊地区可能存在着储量巨大的钾盐矿和重水。当时国内的钾盐大部分依赖进口,而重水则全部来自国外。就在彭加木上任副院长不久,对罗布泊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的项目就上马了。彭加木作为生化领域的专家,其他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也都非常精通,如今罗布泊的钾盐矿已经开始产生效益了,这证明了彭加木的预言和洞察力。
积劳成疾的彭加木在60年代初期就被诊察出患有癌症,他带病仍坚持工作并被推举为全国学习的劳动楷模。彭加木依靠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癌症,一个战胜癌症、热爱边疆的科研勇士被全国人民所接受和敬仰。那时彭加木已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了,他的论文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然而他却没有躲过“文化大革命”,被批成“国民党的高级潜伏特务”,还被编进神乎其神的“梅花党”故事中去。
死亡之海罗布泊,不是沙漠就是盐碱地
1979年彭加木调到新疆后,直接被任命为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副院长,他就开始谋划多年的夙愿——去罗布泊考察。1980年5月,由彭加木带队的一支科考队共10人,其中有6名专家、3名司机和1名无线电发报员。他们从罗布泊西北面的马兰基地出发进入罗布泊地区,目的是对罗布泊的地质、气候、生态等多个科学指标进行考察。彭加木的目标就是寻找合适的钾盐矿开掘口。6月初,科考队成功穿过了干涸8年的湖盆区,到达了米兰古城遗址,完成了科考计划。
然而,彭加木突发要探访古丝路的决定,坚持率领他所在的小分队通过红柳沟进入丝路南道。由于临时改变线路,没有补充给养,科考队走到库木库都克就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威胁,他们只好通过电台向解放军某部大本营求救。6月17日午间,基地指示说:18日送水,原地待援。队员们欣喜若狂地举着电报去找彭加木,这时才发现彭加木已经不见了。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决定疏忽导致了科考队面临困境,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误,彭加木没有告诉任何人,只留下了一张纸条就出发了。在他经常休息的吉普车座位上,留下了一张字条:(www.xing528.com)
我去东方找水。
彭 1980年6月17日10点30分
队员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彭加木的最后遗言。队长彭加木独自外出寻找水源,此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大家分头寻找,直到天黑,彭加木依然了无踪影。夜晚,队员们把三部车子开到高地上,每半个小时发动一次,让车灯照亮作为警示。又点燃篝火,希望彭加木能够循着亮光回到营地。然而,这一夜,彭加木没有回来。
新华社报道了“彭加木失踪罗布泊”的消息,一时间“彭加木,你在哪里”的呼唤,飞跃大漠,牵动民心。彭加木失踪事件,让罗布泊这个原本只对地质学家产生吸引力的地名一时之间闻名全国。
中央领导急电命令距离出事地点的某基地部队寻找,于是六名特种兵战士紧急空投至库木库都克。当地政府也出动了直升飞机,进行了立体的地毯式搜索,但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当年10月底,科学院领导决定组成一支搜索队,进行第二次搜索,当然,谁都知道这时彭加木已无生还的可能。彭加木失踪后不久,各种流言四起,有人说是被敌人杀害了,也有人说是通敌叛逃了。第二次搜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的目标就是“死要见尸”。
11月初,搜索队从马兰基地出发来到了彭加木失踪地阿奇克谷地,一行共30来人,全部抽调自中科院新疆分院。当时大伙都知道这次行程艰苦,第一次进入罗布泊的队员说:“我们找的时候没有直升飞机,全靠走路,大家每隔30米站一个人,队伍拉成一公里长的直线,拉网式的找,全凭我们的目测。条件非常艰苦,晚上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有时候遇到沙暴,把帐篷都掀了。”
阿奇克谷地南北窄、东西宽阔,搜索队就在这段长30多公里、宽数公里的荒漠戈壁上前后找了一个多月。17部军用卡车满载着电台、背包、帐篷、汽油、干粮、罐头、工具、炊具和生活用水,全副武装,竭尽全力地要找到这位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搜索队员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找,直到晚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可仍是一无所获,搜索队只好在罗布泊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结束了搜索行动。
多次搜索不见踪影,莫非彭加木从人间蒸发了?痕迹专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参加搜索的人员无不对库木库都克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惊骇。干枯的古河道,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没有方向的流沙,何处有彭加木的踪影?
“彭加木,你在哪里?”这样的呼唤在大漠中如同沙砾般飞散,不见回声。由于人的生理构造和双腿长短的差异,在无标识地区,人的行走常常会有偏差,呈圆周式活动,尤其是在没有方向感的沙漠,迷路了往往会在原地打转,可是彭加木却始终没有转回来。在营地东面沙地上,曾找到一个彭加木坐过的印痕和一张他剥开的糖纸。但是,奇怪的是,除了这个屁股印之外,四周并不见任何他走向其他方向的脚印。这个印痕成了一个众说纷纭、解不开的谜团。
寻找彭加木,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搜索逝者的行动,而是一种精神的寻找,在艰险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进取的为了理想而献身的可敬可佩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