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时间:2024-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是学生选择网络的主要原因。有的教师对网络知之甚少,强行制止学生上网,更容易激起学生上网逆反心理。

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第三节 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

当代学生网络行为之所以成为社会性问题,除了网络自身的局限和学生成长的曲折外,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失衡,是很多学生陷入网络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学生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当长辈的教诲和现实社会相冲突时,他们就会因为得不到成人社会的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很多为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难题,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不理想会使他们很容易迷恋于“虚拟的生活”。造成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压力及学业不佳

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学业不佳使得学生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会越来越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许多目标、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可以扮演心目中的理想角色。

二、代际冲突带来的发展困惑

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关系,称为“代沟”或“代差”。待际冲突的突出表现为家长、老师与学生的冲突。

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是学生选择网络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习惯于“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了学生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一部分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或错误地认为上网是在学知识,比看电视、玩好多了;还有些家长强行将学生与计算机分开,以为那样会保护学生免受网络的影响。

有的教师对网络知之甚少,强行制止学生上网,更容易激起学生上网逆反心理。特别是个别教师对学习差的学生有偏见,助长了这些学生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而沉溺于网络。

典型案例(www.xing528.com)

“我想砍死爸爸”

案例描述:17岁的小吴,妈妈是博士后,爸爸是个企业家,他天资聪颖,中考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温州市二中。2006年,他上高一时父母离婚。之后他的成绩下降并开始迷恋网络,经常购买网络游戏的相关书籍,一直研究到半夜,后来他的成绩跌至全班倒数。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他,更谈不上交流。对他愈加严重地沉迷网络,爸妈都非常反对,每次都是唠叨责备,有一次,爸爸竟然责备唠叨了两个小时,他说当时“烦死了,真想砍死他”!

案例分析:网络性心理障碍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患者的心理发生严重的扭曲,极易做出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危害的行为。

三、群体交往上的缺憾

学生在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并且会因此而产生很多困惑和苦恼,这不仅会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质量。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群体交往上的缺憾,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使学生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

四、价值观选择与发展的冲突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处在激烈的冲突与碰撞中。网络已成为一部分学生现实生活的替代,成为学生沟通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纽带。但是,网络的嘈杂性也会促使学生选择错误、扭曲的价值观或陷入更迷茫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