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时间:2024-05-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行业工资上涨对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农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工资上涨的影响较大,而建筑业和制造业工资上涨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城镇集体企业单位的工资可能首先上涨。由于加工贸易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因此加工贸易生产中的工资上涨将不对国内的产品使用和非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产生任何影响。

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二、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尽管工资上涨将给部分出口行业、部分地区和部分产业带来负面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工资上涨并不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且工资上涨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工资的上涨必定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持续提高,使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并不会在近期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

从2001—2010年的工资水平上涨情况来看,实际工资水平的平均增速低于GDP实际增速,也低于劳动生产效率增长速度,因此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在2001—2010年间并没有增长。在2008—2010年上半年期间,单位劳动成本快速下降,从5.1%下降到0.4%(见图14)。因此,虽然未来名义工资水平的增速可能出现大幅度攀升的趋势,但在短期内企业依然具有消化成本冲击的能力。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宏观团队的计量研究表明,在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中工资成本推动的因素较弱,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机制”。

图14 工资与成本增长速度

利用经2010年价格修正后的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我们计算了所有部门工资上涨10%对各部门成本将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2]

农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成本将上升7.56%,其他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纺织服装及其制品、纺织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采掘业中的煤炭采选,公用事业中的水的生产供应。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相对较小,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稍高,而除此外的其他服务业则受影响最大。此外,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与建筑业也在平均水平以上。相反,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制造、石油加工炼焦、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二)工资上涨并不会对所有行业形成同样的冲击。不同行业工资上涨对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农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工资上涨的影响较大,而建筑业和制造业工资上涨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投入产出分析,如果成本的上升完全转嫁为价格的上涨,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上述情形下价格指数的变化。所有部门工资上涨10%,利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的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将上涨3.05%,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4.01%。

工资上涨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图15描绘了2008年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细分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单位的平均工资相对较高,而城镇集体企业单位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的形成内在要求同一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工资趋向均等化。因此,城镇集体企业单位的工资可能首先上涨。集体企业受到工资上涨的影响较大。图16通过时间变化趋势描绘了不同类型企业平均工资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城镇集体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长期低于全部注册类型的平均工资,因此集体企业工资水平有更强烈的上涨要求。

(三)从对出口的影响来看,工资上涨并不会给我国出口比较优势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非加工贸易出口品的生产受工资上涨的影响较大,而加工贸易出口品的生产则受工资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

非加工贸易生产中所有部门工资同时上涨10%,将带来非加工贸易出口综合成本上升3.18%,对加工贸易出口综合成本只带来0.79%的上升幅度,而加工贸易生产中所有部门工资同时上涨10%则只带来加工贸易出口综合成本上升0.65%。由于加工贸易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因此加工贸易生产中的工资上涨将不对国内的产品使用和非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产生任何影响。加工贸易生产受工资上涨的冲击远小于一般贸易品的生产。[3]

图15 2008年全国按注册类型和行业划分平均工资

图16 按注册类型划分平均工资

从部门结构上看,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学工业这些占加工贸易出口最大份额的部门受工资上涨的影响并不大,反而是一些基础原材料部门,如农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部门受工资上涨的影响较大。这种结构上的错位也大大降低了加工贸易受工资上涨的影响。(www.xing528.com)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的优化调整。

根据我们就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的测算[4],劳动力的成本效应在不同的行业存在着显著差异。劳动力成本效应为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和家具业等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我国这些行业的发展将遇到较大的挑战。

劳动力成本效应为正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学品行业、金属制品业等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中技术水平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等高技术水平含量的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效应不显著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皮革业、印刷出版业和钢铁制品业等制造业行业。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不但我国出口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地区结构也将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在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出口地区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纺织业和服装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不利于我国服装业对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展开。

就机械制造业而言,由于美国、德国、法国和荷兰对我国制造业产品的进口较为集中,因此,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地区的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有望进一步增加。而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言,由于这一行业的产品在对德国市场的出口中相对更为集中,因此可以预计,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会推动我国在该行业对德国出口数量的增加。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被视为中国的竞争对手而存在的。但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由于劳动力成本效应为负的行业,在我国对印度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而劳动力成本效应为正的行业,在我国对印度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因此,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印度可能是我国下一个潜在的重要出口市场。

(五)工资上涨不会对我国制造业的大国地位形成根本冲击,从中美贸易关系看,中国对美国出口具有较为显著的互补性优势,中国外贸发展的外部需求基础稳固。从单位劳动成本的跨国比较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脱钩趋势日益明显。具体来说,虽然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但从消费和产出的缺口来看,随着制造业的逐渐萎缩,美国居民消费特别是耐用品居民消费的缺口却呈持续扩大之势。1989—2009年间,在美国居民耐用品的消费中,进口产品的比例增加了整整一倍,由10%上升到了20%。进入21世纪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比重迅速增加,到200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8.8%和28.0%。

美国居民进口需求的增加对应的是外围国家整体的发展空间,能否充分利用这样的一种发展机遇仍然取决于外围国家的经济条件特别是贸易发展状况。这其中,双边贸易是否有互补性至关重要,而当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的互补性优势为我国未来贸易发展空间的拓宽创造了可能。[5]

2009年中国与美国贸易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杂项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等工业制成品上。而从这些产品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在这些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在机械和运输设备等工业制成品上反映得尤为明显。这说明中美两国在这些产业上蕴涵着较大的贸易利益,而这既是美国进口的消费品中中国元素持续增加的内在原因,也为今后中美两国贸易的持续扩大奠定了现实基础。[6]

由于在劳动力价格变动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单位劳动成本能更好地反映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情况。而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相对大小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1980—2007年间,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点相对于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1980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分别是中国的4.5、4.3和4.1倍,而到了2006年,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尚不足美国、德国和日本平均单位劳动成本的1/7。同几个主要的贸易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优势也非常显著。整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相对韩国、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平均尚不足这些国家的二分之一。在2001年之后,虽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相对于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当前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仍为中国的两倍左右。因此,从相对层面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保持。[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