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威市凉州区社改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与终止

武威市凉州区社改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与终止

时间:2024-05-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社会改造工作的重要性,1958年第四次全国检察会议决定开展对社会改造工作的检察工作,简称“社改检察”。根据中央精神,县检察院成立了“社改检察点(组)”,开展“社改”工作。(二)参加评审,开展社改检察。1960年的社改检察重点是对不批捕、不起诉、就地改造的各种犯罪分子的检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布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社改检察工作作为检察机关一项任务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故社改工作自然终止。

武威市凉州区社改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与终止

第二节 社改检察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矛盾不上交”、“就地改造”的方针,对于不法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指流氓、阿飞、强奸、偷盗、杀人等),只要他们没有进行重大现行破坏活动,就不予逮捕判刑,而是采取在群众面前公布他们的身份,揭露他们所犯的罪行,交所在生产队、单位、街道群众加以监督改造,这种改造工作称为“社会改造”,简称“社改”。鉴于社会改造工作的重要性,1958年第四次全国检察会议决定开展对社会改造工作的检察工作,简称“社改检察”。其内容主要是检察地、富、反、坏分子是否认罪伏法,接受改造,纠正社改工作中放松监督改造,或者混淆两类矛盾,不讲政策违反法制等现象。根据中央精神,县检察院成立了“社改检察点(组)”,开展“社改”工作。

武威县的“社改”工作从1958年4月开展的,这项工作进展神速,很快就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监督四类分子的高潮。当时,县委将社改工作的一切权力下放给乡(镇)党委,各乡(镇)都采用以高级社为单位设立劳改队的办法,把四类分子组织起来,集中劳动,监督改造。全县各乡(镇)先后设立劳改队307个,集中四类分子5628人,其他改造对象(主要是二流子、小偷、巫婆、神汉)4239人,共计9867人。这种集中劳改的办法,不符合党的社改政策,被地委发现,责成武威县委于1959年3月作了纠正,解散了社办改造队,将改造对象分散到所在生产队,采用“二十好夹一坏”和“三包一保证”(三包即:一包教育改造,二包督促劳动,三包防止破坏;一保证即:被改造对象写保证书,保证劳动守法并限期改造的,交群众监督改造)的方法进行改造。

武威县检察院在对四类分子的社改检察工作中,坚持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工作方法和方针:(一)参加中心工作,开展检察业务。在参加党的中心工作中,利用工作组碰头会,积极分子座谈会,党团员会,了解社改对象的思想动向和改造情况,研究改造措施,发现和纠正混淆两类矛盾的问题,了解执行社改政策情况;召开四类分子会议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二)参加评审,开展社改检察。在对四类分子评审时,县人民检察院协同公安局制定评审方案、界限、范围、升降标准和评审的步骤方法。在评审工作中着重抓评审的摸底、内容、评议、复查、落实五个环节的政策界限、评审范围、升降标准、定类依据、法律手续五个重点,运用检察职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划、漏划等问题。(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从参加评审入手,以点带面,在点上取得经验后,采取巡回检察的办法推动面上的工作。

1959年县检察院围绕党的全民算账和整风两项中心工作,对370个生产队、5个街道、6个工厂执行社改政策的情况进行了检察,对在要害部门中工作的四类分子512名均作了调离。此外还发现了某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乱戴帽子,打骂社改对象等问题,对上述这些违反政策的错误做法均及时提出了纠正意见。以双城公社为例:全社共改造368人,其中符合改造政策的244人,占总人数的66.5%;不符合的124人,占总人数的33.5%。,县人民检察院会同公社对这些不应改造而改造了的好人,召开群众大会当众宣布平反,在政治上给恢复名誉、赔情道歉,经济上赔偿损失,做到了有错必纠,改善了党群关系。(www.xing528.com)

1960年的社改检察重点是对不批捕、不起诉、就地改造的各种犯罪分子的检察。经过回访考察,这类社改对象中,绝大部分低头认罪,接受改造,表现好的占60%,表现一般的占38%,有反复的占2%。

1962年县检察院由于人员精简,无力承担社改检察工作,从此社改检察工作名存实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布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社改检察工作作为检察机关一项任务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故社改工作自然终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