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化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时间:2024-05-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存问题在政治、经济和科学等方面,人们在不懈地努力,希望能克服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多日趋严重的停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工业化社会必须学会在损益表中思考。生存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谈到,但科学界的说法不一致,在政治上又无计可施。对于生存环境的明显改变,很多调整措施都是必要的。人类不能像现在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也不能只满足于通过一些调整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生存问题

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人们在不懈地努力,希望能克服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多日趋严重的停滞。他们的想法和措施都围绕着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带来更多的增长?人们认为,西方社会要为此付出很大的物质投入和精神鼓励。

而人们把对“我们到底想要增长多少,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增长”的讨论放到了次要位置。想要增长多少?人们回答得很快:“尽可能多。”想要怎样的增长?人们的回答却很不确定。增长应该是持续的,环境能够承受,并且不会破坏资源——在这一点上人们很快就能达成一致,但除此之外呢?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家说自己的企业已经有了充分的增长,没有一个雇员说自己已经有了足够高的薪水,同样也很少有政治家(1)说,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足够高了,所以经济不再需要增长。社会各阶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很不一样,大多数人尽管很重视增长,却也不想因为它而影响其他利益,例如不被打扰的周末、与朋友一起愉快度过的晚上、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等,这些要比收入多一点、增长多一些更重要。

但人们更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能允许增长多少,允许怎样的增长?地球、集体和个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增长,承受怎样的增长?这三者现在是否已经在承受着增长带来的后果?另外,还有一个对人类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在人类没有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增长多少是可能的?那些天真幼稚的人现在还相信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多完全没有副作用,而聪明的人则在争取将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危害不能再多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至少从经济活动的总和来看,人们全面避免危害或降低危害的尝试都没有成功,而且这到底能不能成功也是有争议的。

我们能允许增长多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工业化社会必须学会在损益表中思考。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人们在有害的烟雾中喘息着,还把冒烟的烟囱作为成功的必要证明。同样,人们把森林的开垦、土地的改良、矿石的采掘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等等,都记在了贷方的账上。后来一些人才渐渐意识到,所有这些赢利差不多都会产生相应的损失——木材变得紧缺,土地被侵蚀,矿井被挖空,油源和气源枯竭。而且总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人为造成的资源耗竭使人们变得穷困,有时甚至会饿死,(2)那里的人们攫取了太多的物质财富,实现了太多的增长。可除了所有现存的贫困人口之外,目前西方工业国家和其他大多数国家是否也获得了过多的物质财富和增长,以至于超过了地球和人类本身的承受能力?

人们对此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危害?损失?什么样的危害?什么样的损失?这些都是危言耸听!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冠融化、臭氧层空洞以及人口过密和文明病等等——它们与经济发展从古到今给人们带来的福利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过去人类会饿死,因瘟疫和其他疾病而夭折,但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吃饱饭,并且更长寿,所以空气污浊一些又能怎么样呢?只要是涉及人类幸福的事,青蛙、鹭鸶、鱿鱼、珊瑚这些就都要靠边站。

怀有这种想法的人虽然现在数量明显减少,但整个阵营的规模还很庞大。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看做是有益于森林和河流的营养,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视为节约能源的有效方式,(3)这样的错误人们不会再犯了。尽管如此,这一阵营的代表还固执地认为,目前经济的益处仍会大于它可能的危害。他们算账的结果清清楚楚:各项相加的总和就是巨大的利润

走另一个极端的人,数量上相对少一些,但言辞十分激烈。他们简明扼要地宣布: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西方工业国家的人们通过其生产、经营和消费的方式,对自然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自然和环境得以复原是没有可能了。对于这些激进的人来说,人类好比被医生宣布只有几个月时间可活的病人。这几个月时间相当于人类的几十年,然后普遍的死亡就会开始。地球会毫不含糊地除去自己身上累赘的装饰,自然界会形成新的平衡。所以21世纪末不会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有90亿人口,也许只留下了10亿人。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大部分人今天倾向这一边,明天又倒向另一边:有时候满怀希望,有时候贪心,有时候会付出努力,有时候也会漠不关心、迷惘、气馁甚至绝望——总之,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社会上也形成了看法不同的各种团体和小团体,互相辱骂攻击,指责对方贪婪傲慢。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相信科学,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科学和科学家,这令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外行人难以理解,也感到很害怕。例如人们把传统的白炽灯泡从灯座上拧下来,换上一个节能灯泡,这么做是对还是错?是为自己、他人以及环境做了好事吗?一部分人会认为这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应该鼓掌叫好,但另一部分人会认为这完全是胡闹。那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做?(www.xing528.com)

生存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谈到,但科学界的说法不一致,在政治上又无计可施。人们是否大致上可以像今天这样继续生活下去?如果可以,那么还能持续多久?对于生存环境的明显改变,很多调整措施都是必要的。如果可以继续下去,那人们应该怎么做?人类是否只能通过彻底的逆转才能得到挽救?或者反正人类也已经无药可救了,倒不如尽可能地去享受生活?人们目前为此激烈地争论着,就像中世纪时期人们对天空和天使、地狱魔鬼以及炼狱和可怜灵魂的争论一样。

正如中世纪时期的那些争辩有其意义所在,今天人们的争论也绝不是毫无用处。在中世纪时期的争辩中,现代启蒙科学渐渐发展起来,不然今天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而通过目前的争论,人们也形成了一种认识:人类的发展不仅会使自身的生活变得富足,也会给自身带来损害和危害,甚至会使人类消亡。人们必须带着这一认识去生活,可以排斥它,但不能忽视它。如果不去排斥它,那么这个认识会迫使人们考虑对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进行取舍。人类不能像现在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也不能只满足于通过一些调整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西方工业国家的人们从工业化开始就执行着A计划,但这一计划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它的基本内容是:进步、增长以及财富增多。在这一基础上,A计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不错的作用,但它的时代已经趋于结束。因此人们现在必须制订出B计划:如果A计划的基本内容没有完成,或完全失败,西方工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将要怎样或打算怎样继续生活?他们如何在经济增长很少或没有增长(比如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生活?如何在物质财富增多变得很少或者没有增多(比如财富损失)的情况下生活?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这样的B计划有多紧迫?一份有关收支的损益表就能对此作出回答。

【注释】

(1)例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后任联邦总理的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于1965年秋天在报纸上呼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仅仅增长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例子会给你们(青年人)这一信念,物质赢利并不是最高的智慧,并不是生活唯一的意义。”

(2)制盐和造船业的发展导致德国北部地区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在沙化、腐殖、贫瘠的荒野土地上,农民几乎不能进行耕作,只有稀疏的荞麦可以生长。

(3)这种认为气候变化会带来积极影响的观点,在俄罗斯有很多人认同。较高的温度将使暖气供应减少,从而节省开支,还更容易开发北极冰川下的矿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