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炳灵寺石窟精华:摇摇天水文史资料纪念集

炳灵寺石窟精华:摇摇天水文史资料纪念集

时间:2024-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炳灵寺石窟尚存的精华部分冯国瑞一、卧佛洞以东的石塔与唐龙兴寺石窟及宋灵岩题名(节录)卧佛寺迤东,路陡崖窄,绝壁间的石窟,碍于无容足宽敞之地,富丽的壁影崖雕,势难迥望,只好忽略过去!下窟一半被崖石压塞,左排存在的威神菩萨,和上窟一样。这是灌知河州时,率领王安等人,在十二月下旬,河冰坚结,过了所谓的冰桥,历览灵岩石窟,可能这时的飞桥已毁于前多年吐蕃乱事中。

炳灵寺石窟精华:摇摇天水文史资料纪念集

炳灵寺石窟尚存的精华部分

冯国瑞

一、卧佛洞以东的石塔与唐龙兴寺石窟及宋灵岩题名(节录)

卧佛寺迤东,路陡崖窄,绝壁间的石窟,碍于无容足宽敞之地,富丽的壁影崖雕,势难迥望,只好忽略过去!更进到崖岸稍宽处,崖壁下层,有多列印度式的石塔,并不高,有四五尺不等,浮雕在崖壁上。关于塔的研究,近来梁思成、宿白两先生,均有综合而细密的写作,可是还未引出这一类石刻浮雕三面的例子,觉得甚是稀奇!一层、数层、一孔、数孔、覆钵、莲花池、重檐石等式都有。宋摩崖区域,是显然毁了石塔而题刻的,最可异的上层,还有仅一方孔,很像汉陶的仓舍形象,屋顶雕天字形,大小品类,若细分起来,也有不少类型。小塔里有坐立的石像,是利用岩石作三面浮雕,又在小孔当中雕像,这技术相当巧妙!我认为这艺术作风,是一方面接受了印度窣堵坡浮图的建造,一方面又融和了中国古传统建筑,作此小型塔及石雕屋舍,与麦积山石雕窟檐,同是稀有的古文物遗产。再东行连续还有小塔小窟,在有小佛像的双石塔左,发现上下两大窟,上窟较完好,也不能进入,由西边一排威神,可看见立的两位威神,坐的一位菩萨,可断为初唐。下窟一半被崖石压塞,左排存在的威神菩萨,和上窟一样。可以攀登进去,在窟壁上发现石刻题记:

武德二年,龙兴寺、释玄□,□□御史大夫□□□□

明正德十二年石刻上的根据,是出于这里,风化得太甚,字迹模糊,字大约寸许,和邠州石室题记款式一样,窟内当不止一半条,可惜未能探寻,石雕诸像与敦煌A45/P1208号盛唐窟A322/P139B号初唐窟的菩萨威神,完全相同。初唐武德,高祖李渊二年(公元619年)石窟称龙兴寺,也新获了旁证。

敦煌本古逸经目录——瑜伽师地论——许国霖《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补遗还有两条:

1.大唐大中十三年己卯岁,正月二十六日,河州龙兴寺僧明照听写。

2.大中十三年,龙兴寺僧明照,随听写,八月五日于开元寺三藏和尚法成说毕。

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毁废佛寺以后,在大中宣宗李忱十三年(公元859年),又大兴其佛教。河州龙兴寺僧明照,到京师开元寺赴法会,听法成讲《瑜伽师地论》,在自己的听讲卷子上,写了题记,这样可贵的墨本材料,出于敦煌,确证了历史漏空。在佛家所谓会昌之厄后15年,在武德造窟后140年,终唐一代,可能叫龙兴寺?又在群塔上层发现北宋何灌等题名摩崖一长方块,长约四尺许,广约三尺,共七行,行九、十字不等,字大三寸许,楷书。文曰:

上受宝圭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洮西守将何灌,率王安、陈永、刘德修,程之仪、高公亶、胡礼、彭实、詹至、李□仁、孙昌符、单觉民、裴硕、何元仁,晨发郡城,绝冰尽灵岩胜乃还。

按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宋史有传》(列传第一百一十六)。《一统志》列入河州名宦……这是灌知河州时,率领王安等人,在十二月下旬,河冰坚结,过了所谓的冰桥,历览灵岩石窟,可能这时的飞桥已毁于前多年吐蕃乱事中。史载:“靖康元年正月,金师直叩京师,无一人御敌,灌自滑州驰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公元1126年)。上溯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在河州,灵岩题名时,正四十七岁。史又称灌下多奇士,各手杀数十人,从以死。我们对这一题名,肃然起敬,因为他是北宋的民族英雄,而对西北水利垦荒,都是有成绩的。上受宝圭的年号问题,实际上是徽宗政和二年,这年号未用。按徽宗本纪:“政和二年,冬十月乙巳,得玉圭于民间,十一月戊寅日南至,受元圭于大庆殿,赦天下。”可能有改元上受宝圭的消息?在十二月二十三日,何灌题名时,揣测地写了这一新年号……“政和三年春正月甲子诏以天赐元圭,遣官册告永裕、永泰陵。”其实并未改。封建帝王,往往制造些符瑞迷信的事,欺骗人民,赵佶骄奢淫逸,纵欲败度,是更不用说了。

二、西秦乞伏炽槃造像记

从这塔群迤南行三十多步,在十五六丈的悬崖上,左边坚立三个大窟,右边平列三个大窟。这三窟上,还有露立的两尊立佛像,大窟窟形,都是石雕穹隆的犍陀罗式,窟外有威神二,很像麦积石窟牛儿堂外的威神。这些大窟相当深,那天阳光很好,在望远镜中,两旁的菩萨、屋顶的藻井画和两旁壁画、有的图案、有的经变等,完全看得见,在图版上也看得见。在大窟下层的好几列浅窟群间,发现几处的佛窟,横檐上都有造像记,楷体的,峻整方块字,字均寸许。那大窟中,可能有题记,不是悬揣,字迹很显的题记,因久视的望远镜中,摆动不稳,仅仅看见是十行,记录下的字数,不到五分之一,而字迹在覆崖下,一字未损坏。

永康四年岁次乙卯三日□(www.xing528.com)

□二十五日己丑,弟子□□□

□□□□河南王□□□□□

□□□□□□□□□□□□

□□□□□□□□□□□□

□□□□□□□□□□□□

□□□□□□□□□□□□

□□□□枹罕积石□□□□

□□□敬造弥勒一区,上为

国家四方□□□□其原

按乞伏炽槃,系乾归长子,乾归薨,自称大将军、河南王,改元永康。至二年十月,即秦王位。四年,子元吉自长安逃归,拜尚书左仆射。永康四年乙卯(公元415年),是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义熙十一年,与前文所引《秦州记》载义熙中,乞弗在枹罕作飞桥,及炽槃游河州凌霄观二件史实的佐证。这弥勒龛的题记,无疑是炽槃,或是慕末的创作了。这条刻石,和前边大夏水条,关于乞伏氏史迹,可以结合作证明的。这里崖壁石质,其坚细不亚于龙门伊阙,比敦煌麦积强得多。这块寸楷题记,笔锋遒俊,纯是晋魏书风无疑。别的题记,可惜时间精力,均不容我们在镜中辨认,只得留待将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西秦乞伏炽槃时炳灵寺的高僧史迹与麦积石窟的关系(节录)

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的十六国,在西北史迹最多,三秦、五凉、夏,共有九个小王朝,都信仰佛教,中土和尚,及外来的西域高僧,都有一套魔术式的法宝,与野心家的需要相融合,就尊起了许多国师,建筑了许多伽蓝洞窟,互相竞赛……乞伏氏在河州,不能例外!他供养的高僧,见《梁高僧传》里,有玄高、昙弘、玄绍三位。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冯翊万年人,传载“伪秦弘始,后秦姚兴四年(公元402年)生,至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专精禅律,住长安石羊寺。”不久,“乃策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是时乞佛炽槃跨有陇西,西接凉土,常有学徒三百余人。”(按:此句引文不确)按西秦领州十一,以秦河二州为根据,秦州领郡十一。天水郡,领县三。麦积山在上邦县境。传载:“有玄绍者,陇西人,学究诸禅,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如绍者,又十一人,绍后入堂术山,(即唐述窟)蝉蜕而逝。”这是玄绍,先由麦积去炳灵。后来玄高与昙弘,也接踵离麦积去炳灵。备受乞伏氏优礼,传载:“高后与昙弘共向河南。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河南,即乞伏河州境。后来玄高到沮渠氏北凉,又到拓跋氏元魏,都是作国师。传载:“太平真君五年,九月,高与崇公,俱被幽执,其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今大同)。春秋四十有三,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公元444年)这三位高僧,曾受乞伏炽槃供养,可能就在卓锡唐述窟,即今炳灵寺,以国王力量,建造繁兴,是可想象的。又做过翻译经典的事,《法苑珠林》卷一百十九,杂要篇,翻译部记载:“西秦乞伏氏,传译僧一人,所出经十四部,二十一卷,失译经八部,十一卷。”西秦的两大禅林,译经不在炳灵,便在麦积,在炳灵的成分多一些。麦积石窟,我从前忽略了这一史实,魏正始三年(公元242年)以后,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以前,遗漏了这三位高僧的材料,与乞伏氏国境内两石窟都有关系。炳灵石窟石刻题记,更待将来补充,至于凿空建造窟龛两石窟的地形,有些相似,这里提出介绍,作为前后的印证。

四、大佛及佛顶上层的天桥洞

由观音岩向东行,有大佛弥勒坐像,风化得过甚,当初是利用天然的一个石柱峰,加以雕刻而成,鼻梁两臂,损坏较重,余尚完好。尺度虽未测量,但据佛掌及佛脚跟立的人来等比,差不多要过十丈。由石门前边侧面看见的就是他。不过在正面,更可看清石雕的庄严技巧。凡是国内晋魏隋唐的有名石窟,都有大佛,都在几层楼阁中,敦煌、邠州的佛阁尚在,炳灵与麦积都无有了。当日最低要七八层楼,覆盖此十丈金身,可以想象这谷内建筑的伟丽了。所谓天桥,就是栈道,传说有平行的三道天桥,西自峡门起,平行向东,痕迹还都在。直到大佛顶上的左右两洞,是全部石窟中最大的洞,叫天桥洞,也是洞窟的结晶所在。左洞窟檐极伟大,檐前有石雕长廊,曲折地延有几丈,廊石墙壁完全是画,画前面是雕像,共有数列。就中有一翘足抱膝的菩萨,非常美丽。石雕上妆銮,颜色鲜明,这还不过是正洞外的一部分长廊,正洞深广,无法攀登,未能“窥其堂奥”。右边的长廊部分,不如左洞长,但很方大,里边有一大石柜似的,望远镜中也辨识不清,是满刻了小块贤佶千佛,或是方块正体字,不能臆断?但是有这事物存在,传说有五个石柜,除非凿通深入,才能了解。传说及书本记载,不完全可靠的,什么有石柜的藏经洞?两洞相通有几里长?只好听人说说罢了。这两窟最高最古,历史记载材料,晋初时亮窟,可能是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