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瑞石莲谷记与云雾山诗
艾 叶
冯国瑞书法
石莲谷地处麦积山自然风景区,距天水火车站35公里。在去麦积山、仙人崖、石门、黄家峡的交界处。这里溪流清澈,古树参天,藤萝挂壁,乱石嶙峋。沿溪行3公里,就是著名的仙人崖景区人工湖;顺流而下,是有“十里画廊”之称的黄家峡景区。石莲谷的石头,色彩斑斓,被激流冲击而成莲花瓣的形状,远看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故名。然而,石莲谷和天水的大多数景点一样,长期以来,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状态。不仅文人雅士未作为清游雅赏胜地,就是当地百姓,也熟视无睹。一处美景,竟然埋没人间数千年,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1953年8月,由于冯国瑞先生的大力呼吁和多方协调,中央文化部派专人来麦积山勘察石窟,冯国瑞当时也是勘察团成员之一。勘察结束后,又成立了麦积山文管所。1956年重阳节,冯国瑞与几个文人在麦积山附近的豆积山作登高之会,以度秋节。次日,又由王正东、张自振、冯宁、董晴野及地委一个秘书陪同,骑驴到仙人崖做一些测绘工作。行至石莲谷,众人休息看景。冯国瑞发现这里的石头色彩形状奇异,颇感兴趣,但此地并无具体名字。冯国瑞看后,认为石莲形象逼真,名副其实,便以“石莲谷”命名。他觉得这里环境幽雅,是一处终老林泉的理想之所。正好他们带着照相机,于是大家倡议,照了相。照片5厘米宽,7厘米长,现在已磨损,看不清上面的具体人物了。照片洗出来后,冯国瑞还亲自为张自振题了两首诗,题为《石莲谷张自振为其上题二绝句》(《绛华楼诗集续》题为《石莲谷题照赠张自振》)。诗写在长24厘米,宽15厘米的纸上,行书共6行,落款为“石莲谷人偶成”和“辛丑”的署年。辛丑是1961年,可见,题诗时距照相有5年之久。其诗为:
一
佛告阿难护丛林,六朝麦积付沉吟。
丰干毕竟还饶舌,错惹劳人说到今。
二
石莲妙品语非虚,十丈板船乐老渔。
我与浯溪同作颂,无人深处咏芙蕖。
后来,冯国瑞又题了“石莲谷”三个字,以供刻石,又自号为“石莲谷人”。以后作书撰文,常以之署名。冯国瑞曾取过四个号:牛翁、渔翁、麦积山樵、石莲谷人。当时还许愿在石莲谷前援建一亭,并作铭刻石。但因时趋事繁,未能如愿。
1957年后,冯国瑞先生被划为“右派”,遭受不公正待遇,但仍惦记着为石莲谷作记的事。但时势迥异,逐日在兰州市郊雁滩劳动。至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髭苍鬓白,生活艰难。1961年,由兰返天水,避居甘泉云雾山时,方才有时间作《天水石莲谷记》。记写在长、宽各为1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行书,题目占1行,正文10行。全文为:
天水麦积山,丛林岩崖之聚处也。若仙人崖、雕窠峪、豆积山、石莲谷、云雾山、净土寺皆以奇胜。而石莲谷地近仙人崖,若有清溪,自涧谷出,澄澈可鉴。谷石漱如莲花状,有映倒影其上者,尤逼肖可悦。始攀援(缘)(仙人),山(仙)人以为登岩,狂呼称奇。及至谷口,何骤如莲花,幻形以为怪。请工人刻字其上,曰“石莲谷”。谷中菡菡各坐其中者,有张自振、王正东、董晴野、儿子宁,自据深谷俯视者,则石莲谷人冯国瑞,盖自谓也!
冯国瑞石莲谷题词
今“石莲谷”三字已雕刻石上,但《天水石莲谷记》尚未刻碑,建亭之举亦尚待后人。
1957年后,冯国瑞受到不公正待遇,一度处境十分艰难。最后,不得不在友人张自振的帮助下,在麦积区甘泉镇的云雾山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自1958年至1959年,冯国瑞在兰州市郊雁滩逐日劳动,早出晚归。当时兰州正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植树造林运动,凿黄河冰块,背上山溶化浇树。冯国瑞成为千万背冰大军中的一员,有《汲水吟》和《背水吟》以记其事。《背水吟》云:“背水十余里,直上瘗山尖。亿万新栽活,层坚不择纤。挽河多巧灌,削岭化澄潭。奇迹翠微里,老夫愿亦甘。”1961年夏,由兰州返回天水,避居张自振家。张家当时在一个叫彭家堡子的山上,一般不为外界所知。但这里毕竟离镇子较近,时间一长,难免引起外人的猜测。张自振便与10公里外的云雾大队支部书记周玉商量,将冯先生转移到他那里居住生活。周玉是张自振家亲戚,家庭成分好,又是大队书记,很同情冯先生。但家里亦不安全,幸好云雾山大佛殿虽然被毁,已无和尚,但偏殿尚在,住人不成问题。况这里离村子较远,一般人不会轻易上山。商定后,由张自振连夜送冯国瑞到云雾山,安排冯先生住进了僧房。由周提供灶具,张负责送面和蔬菜。
云雾山山势陡峭,四周都是大山和树木,平时很少有人来。更何况是三年困难时期,再加上当时运动频繁,生产任务很紧,更是无人有闲情到那里。这一方面远离人群,减少了被发现的可能;但另一方面,山上的日子很艰苦。时有野狼,又有狗熊,是年又苦多雨,每天冯先生在山上捡拾树枝,汲泉水做饭,艰难度日。只有张自振送面送菜来时,才能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后来,斗争形势渐趋缓和,冯先生亦可以下山,到村民家里居住了。山村民风淳朴,老百姓生活相对较好一些了,但见一个髭鬓苍白的学者,便纷纷请到家里,招待一顿白面饭或炒几个鸡蛋。又听说冯先生会书法,又都请他写中堂、对联。这一段时间,是冯先生心情较舒畅的时间。长期郁闷的心情得以发泄,也引发了他写诗的欲望。于是,怀着与杜甫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一样的心情,写下了《云雾山杂诗二十首》。
《云雾山杂诗二十首》为七绝律体,所写内容广泛,大概是一事一诗。全诗为:
清秋十万聚群峰,深秀何来此间逢。仿佛苍龙岭上望,开颜绝壑一支筇。
登临幽晓晴开,稚子牵缰得得来。伸颈溪间能纵饮,崖际着蹄算汝才。
连林箐密不逢人,几树独松总写真。仰卧山门鳞甲裂,朝朝暮暮俯层云。(www.xing528.com)
云兴雾起供煮石,龙腾豹变看山来。残僧野寺少陵后,我初分披草莱开。
麦积何如云雾深,舆图只惜不知名。东山馀霁西山雨,十日难逢一日晴。
灵鸠唤雨鸟呼风,苔藓绣阶鹿养茸。砍却生柴云湿屦,寻常樵径画图中。
陇人轻视蜀人夸,玉蕊新醅七碗茶。最是野梅寥落后,溪边涧底掘冬花。
彩霞处处认芙蓉,浅紫深红翠兼浓。天冷无衣非细事,野棉花好误劳农。
玉黍排梁列百朋,金瓜满架悬千钟。阳庄丰稔阴庄减,折节余年始学农。
闻说当途据老罴,成群结队至今疑。山中安得良工手,扫尽群魔更无遗。
灶下堵黎见苦修,今时真遇慧明流。菩提明镜闻来去,了却真如识根由。
绿蓑湿透饭牛来,一岭经过一径开。纵横背上群儿唱,只惜老夫无此才。
奇古拙枝野老家,胡桃处处作胡麻。山中我愿能常住,看到寺旁百合花。
垂老齐年如弟兄,无端感旧涕泗横。小羌峪口盘旋路,忆母低徊欠一行。
红梅廊下正宜身,芍药砌东应赠君。了了去来寻昔梦,是谁省却开门人。
卧牛西峙正酣眠,吴岳遥看翠霭间。起伏终南千里月,微茫指点是秦关。
石门峭涌诸峰秀,笔插琼瑶一望中。果有散仙能辟谷,飞来飞去误空空。
废殿馀基古石阶,测量台接舍身崖。云间海拔超千尺,低小周围四望皆。
百顷荞花老衲衣,千门万户旋捣泥。新方竞取传新药,分巢幼子几曾归?
苍狗浮云多变幻,青山湿雾任沉浮。安禅初得安心法,忘我人间是上流。
9月30日,《甘肃日报》公布了摘掉冯国瑞“右派”帽子的消息。几天后,张自振拿着报纸上山,向冯国瑞报告这一天大的好消息。四十多天的避难生活结束了,冯张二人喜极涕下,抱头而哭。
冯先生在云雾山所写的中堂对联,大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湮没了。但有一副流传下来,最能表达他当时的心境的楹联:“云深不知处,雾散各有游。”
云雾山也因冯国瑞的诗联名留诗史!
(作者系天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