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招 坚持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重大问题包括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基础。没有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只能越来越突出,腐败现象也就会越来越严重。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使预防腐败的社会基础更加深厚。
一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段话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系统阐释。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生产力高速增长、社会明显进步、人的价值彰显、利益关系平衡、生态环境支持的发展;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的关键是全局谋划,“兼顾”的重点是利益均衡。统筹兼顾,就是要使与发展相关的一些基本关系在发展中保持均衡。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实质,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实现良性互动。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愈自觉愈坚定。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将其主要之点概括为八个方面。这些阶段性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既有作为主导方面的成绩和进步,又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形势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阶段性特征全面、深刻的分析,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通过对八个方面特征的现象描述和本质揭示,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是必须看到和充分肯定的一个历史性的巨变。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两个没有改变”:首先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与此相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超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判断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来说,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正是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推进,从根本上说,都是在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并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关于发展问题的很多重要思想。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发展问题上也曾经走了很大的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发展的质量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高度,既坚持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产物,根本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开辟的发展道路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同时又必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一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由于实践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它们的一脉相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的一脉相承;而它们的与时俱进,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实现的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3.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第一,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第二,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四,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和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基本路线要管100年。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而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来促进科学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是发展。发展,不仅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且发展的目的、要求本身就包括社会和谐,进而包括更广阔领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所以,一定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最大限度地鼓励人们发挥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的平衡、和谐与稳定,坚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保障。制度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基础、引导、保障的作用。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方面体制。为此,一定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决心,坚持改革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党领导开辟的,伟大的发展事业要靠党来领导实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改进执政方式,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我们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www.xing528.com)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突出了发展这个主题。抓好发展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要有新的思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根据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新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的内容,加深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要用新的观念,新的体制,新的办法,促进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要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在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体现和保持我们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归宿,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利益。这样才能体现我们作为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这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国人均的GDP在2003年刚刚达到1 000美元,中国在总体上仍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按照国家统计局1992年制定的到2000年的16项小康指标的目标值,到上世纪末还有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各项指标未能达到;而且分区域看,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了78%,而西部只实现了56%。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康、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翻两番的目标,而且要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协调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我们有能力动员更多的资源,投向低收入的群体,投向农村和农业,投向落后的地区,投向社会事业,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键是要求我们各级党政干部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样我们才能从主观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
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不论是按照世界通行的英格尔斯10项标准,还是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发展的差距都还十分巨大,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还较为突出。从1979年到2002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增加了7.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3%。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0.25上升到目前的0.45左右。而且这种不平等反映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呈缩小趋势,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扩大。2002年,城镇家庭实际收入是农村家庭的3.1倍。这一比值在1997年至2002年之间平均每年扩大4.4%。地区差距同样令人瞩目。2002年,最富裕的省级行政区(上海)的人均GDP是最穷的省份(贵州)的12.9倍。即使除过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2002年,最富裕的广东省的人均GDP也是贵州的4.8倍。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教育机会不均等。据联合国统计,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130个国家中,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980年的4.4%提高到1996年的4.8%,低收入国家由3.4%提高到3.9%,高收入国家已达5.5%。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以来低于3%。教育经费不仅投入少,而且分配不公平,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的状况十几年来还有扩大的趋势。据2001年的统计,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经费,城市分别为1894元和1838元,农村为494元和464元,城市比农村高2.8倍和3.0倍。另一方面是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考察卫生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是否协调,通常采用卫生经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即卫生弹性系数来衡量。发达国家卫生弹性系数在1.4%~2%,表明卫生费用增长快于GDP增长。而我国1991—2001年,卫生弹性系数只有0.96%,表明卫生费用增长慢于GDP的增长。在医疗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据卫生部统计,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居民的28%。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绩效进行的评估排序,中国居144位,在卫生负担公平性的评价排序中,中国居188位,比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缅甸还低。此外,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这些情况表明,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不协调的情况都还较为突出,这种状况不仅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现实矛盾更难于处理。解决这些矛盾和现实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4.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应当看到,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而要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就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既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促进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克服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思想观念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1.破除贪“大”求“洋”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决不是“乱想”“蛮干”。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尊重客观实际及其规律。近年来,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显示政绩,工作中贪“大”求“洋”,一味追求“大手笔”,搞“大规划”,绘“大蓝图”,盲目追求大投入,认为大投入必然带来大产出,甚至认为“投入越大,执政能力越强”。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牢固树立积极发展、奋勇争先观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为此,要大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对那些善于创新、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实实在在政绩的干部,要给予支持、予以重用;反之,对于那些等、靠、要思想严重、无所作为的庸官、懒官,要及时鞭策,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破除“官本位”思想和重物轻人的观念,牢固树立为民、靠民、富民观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解放思想的动力、途径和目的。近年来,“官本位”思想在许多干部中根深蒂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有的干部以仕途为重,把“官”位大小作为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有的干部工作中习惯于管、卡、压,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风气和官僚作风;有的干部“唯我独尊”“我说了算”,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违背群众意愿,搞强迫命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纠正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各级党员干部要善于听取民声、尊重民意、吸纳民智,干事创业要坚持从民所愿、为民服务。
4.破除“唯GDP”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只有抓经济才是政绩的思想意识,把GDP的增长当作唯一目标,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引投资、上项目、办企业。如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上,不惜降低国家的土地、税收等法律政策底线;有的则以一种不支持、不反对的暧昧态度,纵容“红灯区”“重点保护宾馆”等发展,为“黄、赌、毒”提供滋生蔓延场所;有的公然为制假贩假、污染环境、掠夺资源的企业充当“保护伞”。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乱发展没道理,发展也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破除只重速度、忽视效益,只要增长、牺牲环境,只重当前、不顾长远的观念,牢固树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统筹兼顾、永续发展的观念;摒弃粗放式经营、粗放型管理、盲目追求GDP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规律、讲究科学、依法办事观念。
5.破除地方、部门本位思想,牢固树立全局观念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揽全局是科学发展的认识基础。解放思想决不是鼓励“闯红灯”“打擦边球”,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一个污染企业,会给本地带来财政收入,创造数百个甚至数千个就业岗位,从地方利益来说,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全局看,它不仅造成周围数十万人乃至更大范围人群健康受损害,甚至殃及子孙,它就是完全不合理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6.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牢固树立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经济的新观念
虽然改革开放已30多年,但少数同志仍然存在受计划经济思维定式影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方法看问题、抓工作。一讲加快发展,就要优惠政策;一讲城市建设,就要财政出钱;一讲加强管理,就搞行政干预和行业垄断,其结果只能把经济搞死。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经济活力的增强从根本上取决于市场体制机制的完善。要强化市场意识,牢固树立用市场经济办法发展经济的新观念,善于从市场经济角度考虑问题,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7.破除画地为牢的封闭观念和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牢固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小生产基础上保守观念的典型表现,这种观念至今仍根深蒂固,影响颇深。在我们省内各地区间也不同程度存在,导致资源分散、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新观念,健全合作机制,通过大开放、大合作,谋求大发展,更好地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实现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8.破除单纯依靠政策优惠谋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新观念
目前新一轮地区发展的竞争,已经由过去依靠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到依靠环境优势上来。哪里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体制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聚,人才就往哪里走。哪里有了良好的环境,哪里就有了吸引力、聚合力,就有生机活力,就会繁荣发展。我们必须自觉适应这种变化。
五
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政绩评价标准眼看就要成为一个时代的背影,渐行渐远。改革开放30年可能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以一系列问责风暴拉开序幕: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件、深圳舞王歌厅大火事件、三鹿为首的三聚氰胺奶制品事件,等等,分别以干群冲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问题爆发为始,以干部问责为终。山西省长孟学农、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以省部级高官身份挂冠辞职,一批涉嫌渎职的地方官员有可能进入司法问责程序。我们正好以此为契机,分析一下社会发展、社会形象评价标准的时代嬗变,以及什么样的政绩和政绩观,才能适应这种时代进步的评价标准。
中国乳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南方周末》记者对北京奥组委宣传部长王惠的访谈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如下:
记者: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好不容易通过奥运会提升了国际形象,结果毒奶粉事件一出,过往成绩毁于一旦?
王惠:有的,我常说这就是我们这些对外宣传人的苦恼和悲哀。我们辛苦了几年,或许就因为一件事,努力就全没了,所以也挺难过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艰巨性。有时就是这样,刚刚营造了一个好的氛围,进入一个小的高潮,马上就跌到低谷,以前的成绩毁于一旦,然后要重新开始,再去营造。就像在沙地上盖楼,真的是特别艰难。
这种“沙上建塔”以及“过往成绩毁于一旦”的感觉,相信那些被问责的官员都有切身的体会。那些事故企业在事故之后面临经济赔偿、品牌损失以及因此可能导致的破产等后果,可能就更有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的幻灭感。这种感觉主要缘于新的社会形象与政绩评价标准与传统的思路和做法不相适应。评价标准已经与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和价值高于一切的全球普世价值接轨,我们的做法和思路仍然停留在只看GDP增长的旧框框里。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以30年为界,正好可以分为两个重要历史阶段:1978年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国民的基本人权没有保障,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1978年到现在的30年,基本上可以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经济得到持续高速的发展,国民的人权也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法治与民主约束,一些地方的政府机构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以GDP的增长为中心,或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一遇到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官员总是站在企业一边。其结果是,经济愈发展,安全隐患愈增多。环境污染愈严重,干群矛盾愈突出。《瞭望周刊》报道说,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定义是百人以上规模)8 700起,2005年上升为87 000起,2006年超过90 000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中国社科院的专项调查表明,干群矛盾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诚如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对孟连事件的总结:一些基层干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异化,变成了“为老板服务”。唯一需要指出的是,“为老板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基层干部”。
抛开官商勾结的腐败问题不谈,哪怕完全出于公众的利益,以GDP增长为中心,也必然导致以企业利益为中心,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第一,它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普遍为企业护短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地方税收支柱的大企业。奶制品行业前几年添加尿素,发展到今天添加对人体更加有害的三聚氰胺,有其必然性。出了问题都有政府护着捂着,企业就会变本加厉有恃无恐,直到真相无法遮盖。其实从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就先后接到消费者投诉;8月1日,就已检出三聚氰胺。但无论是三鹿集团还是地方政府以及国家卫生、质检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都没有及时发布消息。另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早在2008年7月,在长沙医治的患儿家属就有多人获得有关三鹿奶粉的检测报告,株洲的瞿先生向国家质检总局投诉,得到的“检测结果”却是合格的。正是多家行政监管部门的懈怠和渎职,导致市场秩序不断恶化,受害的婴幼儿越来越多。
第二,政府一味偏袒企业,短期内可以促进个别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与税收增长,从长远着眼却是自掘坟墓、断送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前程。三鹿奶粉事件,就使这个企业王国在巨大的信誉危机和产品回收面前濒临破产;地方的主要税源也瞬间枯竭。山西襄汾溃坝事故也一样,不说260多条人命永远无法挽回,就是每人20万元的赔偿(不包括其他财产赔偿),也未必是该企业多年的税收所能够支付的。政府为企业封锁和屏蔽消息不可能持久。在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的隐患一旦爆发,封锁消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恶有恶报。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第三,政府一味偏袒企业,则公民和企业之间原本简单的民事纠纷,都会演变成民众与官员、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民众对官员的不信任,很容易引发官民之间的“非直接利益冲突”。贵州瓮安事件和云南孟连事件,就是这种“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典型:只要有一件并不算太大的事情上的不公引发的对政府的不满都有可能一呼百应,迅速形成群体性对抗地方政府的破坏性力量。因为百姓已经形成了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巨大不信任乃至仇恨的“刻板成见”。
以上三点,不论是环境危机、生产安全危机、食品药品安全危机、干群冲突危机等的爆发,都与科学发展相背离,都会使官员的政绩毁于一旦,轻则行政问责,重则刑事处罚。这一切,都喻示着中国的发展必将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政绩观也应当有一个大的改变。时代呼唤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大政绩观。(参见2009年1月《领导文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