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集邮学术研究成果

陕西集邮学术研究成果

时间:2024-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集邮学术研究成果一、集邮学术论文数量、质量有明显提高陕西省集邮协会在组织的集邮学术研究活动中,发动学术委员和广大会员参与学术研究,结合本人特长撰写研究论文。这些集邮论文显示出陕西集邮学术研究可观的整体实力,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集邮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8 月27日举行的陕西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主题是邮政附加费、文献集邮研究,会上宣读7篇论文。

陕西集邮学术研究成果

第一节 集邮学术研究成果

一、集邮学术论文数量、质量有明显提高

陕西省集邮协会在组织的集邮学术研究活动中,发动学术委员和广大会员参与学术研究,结合本人特长撰写研究论文。1998—2010年,先后收到集邮论文300篇左右,这些集邮论文精选后分别被编入由省邮协编印的几部集邮论文集中。其中有一部分或在全国、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或在国内集邮报刊发表,在国内集邮界产生较大影响。

这些集邮论文是作者们认真钻研、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不乏新发现和新见解。这些集邮论文显示出陕西集邮学术研究可观的整体实力,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集邮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11月16日,省邮协召开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收到论文28篇。

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省邮协举办纪念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3篇,其中外地作者3篇。经过学术委员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黄斌《试论新中国邮票发行的主线》;二等奖3篇:沈友泰《中国邮票上的外国和国际事物》、王喜斌《光辉的里程,伟大的实践》、李世章(内蒙古)《梁山好汉闹方寸》;三等奖5篇;作者分别为杨彪、陈诗庆(江苏)、蒋兆林、施慧生、骆延峰。

2003年,收到论文16篇,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的作者有蒋兆林、任敏刚、范立民、黄剑波。在集邮文化论坛·2004西安上宣读的9篇论文中,有3篇是陕西省的论文,分别是:任永信的《探索集邮文化研究与经营的结合点》,何修的《对陕甘宁边区邮政史两个问题的探讨》,李毅民的《中国邮市从疯潮到低迷的前因后果》。另外,还有宋小林的《借助旅游产业特色,拓展集邮产品市场》、王怀亮的《关于采用邮票分类计量单位“种”的建议》以及蒋兆林、傅力浦、杨启国、赵承钜等人的多篇论文入选。

省邮协常务理事何修宣读论文

2005年,收到论文20多篇。8 月27日举行的陕西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主题是邮政附加费、文献集邮研究,会上宣读7篇论文。为迎接全国集邮联组织的集邮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专题调研活动,组织学术委员撰写了8篇相关论文。2006年,收到论文20多篇。9 月22日由陕西省邮协承办的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2006西安,共收到论文55篇,其中陕西作者论文有13篇。2008年11月举行的2008年陕西省集邮学术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14篇,在会上宣读6篇,分别是:傅力浦的《邮票印样之研究》、李毅民的《30年来中国邮票展现的新面貌》、何安邦的《汉中白纸黑字附加费研究》、金克的《千年皇粮国税已进入历史博物馆》、秦金祥的《集邮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黄剑波的《关于陕西题材邮票选题的几点看法》。1998—2010年,陕西省报送参加全国各种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达40篇,其中包括:为2003年绵阳亚洲邮展学术研讨会报送论文3篇:傅力浦的《集邮发展策略研究》、黄剑波的《中国集邮图书出版现状及其趋势探讨》、范立民的《新中国系列邮票漫谈》。为香港2004年第17届亚洲邮展期间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报送论文2篇:蒋兆林的《集邮的再升华》、傅力浦的《从地方邮票分类探讨上海大龙是否有成为中国第一套邮票的可能》。为在南通举行的2005年全国文献集邮论坛报送论文2篇:李毅民的《80年代以来中国集邮图书创作的新特点》、黄剑波的《试论集邮图书的出版资源》,分获二、三等奖,并入选论文集。为全国集邮联组织的2006年全国体育论坛报送论文2篇:李毅民的《奥运邮票

的特色与文化价值》、黄剑波的《中国体育集邮图书回顾与前瞻》。为在高邮举行的2006年全国文献集邮高层论坛报送论文2篇:李毅民的《集邮文献收藏的文化价值》在大会宣读。

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集邮协会联合发起举办的北方七省(市、区)集邮学术研讨会,轮流在各省(市、区)举办,陕西省每年均报送多篇论文参加。2005年在青岛举行,陕西报送论文4篇;2006年在北京举行,陕西报送论文2篇; 2007年在呼和浩特举行,陕西报送论文2篇;2008年在西安举行,陕西报送论文11篇; 2009年在太原举行,陕西报送论文8篇,7篇入选论文集;2010年在天津举行,陕西报送论文5篇,全部入选论文集,其中包括何修的《宝塔山图第二版试印票的几个问题》、张太镒的《实寄邮品的鉴别》、杨启国的《邮政附加费的昨天和今天》等。

1998—2010年,陕西省集邮学术论文数量大幅增多,质量明显提高。陕西省先后有4人次在全国举办的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有十多篇入选由全国集邮联编印的学术论文集,体现了陕西省集邮学术研究在国内的影响和地位。其中包括:

田润德的《从娃娃抓起,培育21世纪集邮人才》入选《全国优秀集邮学术论文集(1982—2001)》;李毅民的《新时期我国邮票题材的特点》入选《中国1999国际集邮学术研讨会论文暨中国集邮研究论文选(1998—1999)》;何修的《不朽的陕甘宁边区邮政》、李毅民的《新中国系列邮票选题的发展》入选《中国集邮研究文选(2000—2001)》;李毅民的《集邮人物研究的发展与新特点》(在大会宣读)、黄剑波的《中国集邮图书出版的现状及其趋势》入选《中国集邮研究文选(2002—2003)》;李毅民的《30年来中国邮票展现的新面貌》、黄剑波的《重视中年集邮工作,促进集邮可持续发展》入选《2008年全国集邮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集》。

二、编纂出版《陕西集邮史》

《陕西集邮史》的编纂策划自1996年11月开始。1997年2月21日省邮协工作会议上,讨论研究了《陕西集邮史》的框架、编纂人员和时间进度。此后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于1998年3月完成《陕西集邮史》初稿。

1998年4月17日召开了《陕西集邮史》主编、副主编会议,充实了编委会,调整了主编、副主编。确定《陕西集邮史》编委会名誉主任:徐山林、崔岩,主任:王保成,副主任:王国栋(兼编委会办公室主任),编委18人。主编:田润德,副主编:何修、刘长旭、梁国璋,执行主编:李毅民、管德林。会议决定6月份完成审稿,7月开始统稿。从6月7日至14日,召开了10次《陕西集邮史》审稿会,分别邀请一些相关人员参加,对《陕西集邮史》初稿逐章进行讨论,作出修改意见结论。9月16日执行主编统稿工作完成,全部书稿由初稿100多万字修改压缩成75万字。9月下旬,主编又用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了认真统稿,11月正式交付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陕西集邮史》印出样书送北京参加世界邮展,荣获银奖。1999年11月26日,省邮协召开《陕西集邮史》出版发行暨’99集邮学术座谈会。各地市邮协负责人、省邮协学术委员、《陕西集邮史》撰稿人、部分省邮协常务理事、有关部门代表参加。执行主编李毅民在《陕西集邮史》编纂工作汇报中说,《陕西集邮史》编撰是一项系统工程,省邮协秘书处负责编委会办公室工作,组成了42人的撰稿人队伍,参与编撰工作的人员有近百人。它的成功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陕西省邮电史志办专家何修做专题发言,认为《陕西集邮史》全面总结了陕西早期集邮活动的发展历程及省邮协成立16年来的成就与经验,其规模和水平在全国同类集邮史中处于领先地位。省邮协会长王保成在讲话中,对《陕西集邮史》的出版及世界邮展获奖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部书的出版体现了“三心浇灌”:一是领导关心,全力支持编纂出版工作圆满完成;二是广大集邮者热心,积极支持,提供各种史料;三是编撰人员精心,反复核实,反复修改,九易其稿,是付出了辛勤努力取得的成果。

《陕西集邮史(1998—2010)》编撰工作会议

2009年2月,陕西省集邮协会决定编纂《陕西集邮史(1998—2010)》。编纂《陕西集邮史(1998—2010)》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丰富的内容,准确的资料,精美的图片,全面反映1998—2010 这13年中陕西集邮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理念,宣传陕西作为集邮文化大省的优势与特色,使《陕西集邮史(1998—2010)》成为具有史料价值、图文并茂、开悟实用的工具书。

三、编辑出版集邮学术论文集

13年来,陕西省的集邮学术工作坚持每年举行学术研讨会,每两年编辑出版一部集邮论文集。省邮协先后编辑出版了《陕西省集邮文选》、《2004年西安集邮文化论坛论文汇编》、《陕西省青少年集邮文艺作品选》、《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文集》、《北方七省(市、区)集邮研讨会论文集》等5部集邮文献。

《陕西省集邮文选》启动于2001年,起初意图是为纪念陕西省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编委会几经研究,定下框架,确定人员,着手编纂,后因故未能赶上20周年会庆出书。2003年底,为迎接西安集邮文化论坛召开,决定重新组织力量进行最后的编校工作,在省邮政局、省邮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文宽林、李毅民、何修、田胜利、吴敏、冯凝政、侯仲琪、任敏刚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省集邮文选(1982—2002)》于5月印制完成并出版,作为献给集邮文化论坛的一份礼物。该书收录1982—2002年陕西省历届学术委员、集邮者和集邮工作者所撰写论文、文章98篇,共约45万字,内容丰富,基本反映了陕西集邮学术研究水平,这是继《陕西集邮史》之后全省集邮学术研究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2004西安集邮文化论坛论文汇编》分四部分内容:1.收录了论坛宣读及收到的论文23篇;2.关于这次论坛活动的综述4篇;3.陕西省选送2003年绵阳亚洲邮展学术研讨会论文3篇;4.陕西省选送2004年香港亚洲邮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篇。书中还收录了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全国集邮联会长刘平源、陕西省邮协会长马凤炯在论坛上的讲话,同时收录了这次论坛的一些活动照片。这是一部全面记录西安集邮文化论坛活动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文集》把2006年在西安举办的这次研讨会的领导题词、会议照片、领导讲话、大会宣读论文和入选论文汇编成书。这些文章和论文,对当前和今后如何搞好集邮工作做了深刻的探索,可供广大集邮工作者和集邮爱好者参考。对有些文章已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或文章观点还有待商榷,在书中设了附录。(www.xing528.com)

四、集邮图书出版成绩显著

陕西集邮图书创作具有广泛的作者资源和题材资源,从省邮协到一些出版社都积极支持协助,使陕西的集邮图书创作、出版、研究活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陕西省集邮协会2005年起推出“陕西省集邮协会丛书”,对会员申报的集邮图书编撰选题进行筛选,选定后给予资助出版,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会员编著集邮图书的积极性。“陕西省集邮协会丛书”已资助出版了《陕西省邮政附加费图谱》、《陕西邮坛人物》等集邮图书。首创以资助形式出版“陕西省集邮协会丛书”,这在全国各省级集邮协会中独树一帜。

陕西集邮图书题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陕西题材的邮品研究。例如,陕西省邮电管理局编、任德孚编著《陕西邮政日戳图谱》1999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书中共收录陕西省邮电局所各时期的各类日戳5500多枚。由陕西省邮政管理局编、申来安主编《方寸映三秦——邮票上的陕西》2009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陕西邮政文化建设的一大收获,是陕西邮政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二是专题集邮研究。例如,田润德著《方寸间的伉俪》、《邮票上的女名人》(修订版)1998年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沈友泰著《邮票上的希腊罗马神话故事》2000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史一力著《集方寸,游神州——邮票上的中国世界遗产》200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专题集邮丛书,其中包括任敏刚著《中外地图邮票》(1998年出版)、寿建新、周尧著《中外蝴蝶邮票》(2000年出版)、李毅民、赵志贤著《中外花卉邮票》(2001年出版)、田胜利、陈志强著《中外名犬邮票》(2001年出版)、任敏刚、魏清梅著《中外陶瓷邮票》(2002年出版)、李毅民、赵志贤著《中外生肖邮票》(2003年出版)。黄斌、吴晓玲著《生肖文化与生肖集邮》2003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李毅民、赵志贤著《邮票图说世界服饰文化》、范立民著《邮票图说恐龙家族》2009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三是集邮史研究。例如,孟庆海主编《渭南集邮》1998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张立著《邮驿初笔》200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邮驿续笔》2001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吴敏编写的《甲戌邮票会在长安》、《甲戌邮票会史话》分别于2002年、2005年出版。

四是集邮人物研究。例如,李毅民著“集邮人物评传三部曲”《集邮家的足迹》、《集邮家的业绩》、《集邮家的情怀》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7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专著对人物的人生追求、审美情趣、学术建树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任敏刚著《陕西邮坛人物》2007年出版,书中收录了130位陕西邮坛人物的小传

五是集邮知识宣传。例如,田润德创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方寸日记》,共365集,经过一年的精心制作,2005年拍摄完成。省邮协名誉会长徐山林将自己的包括邮票在内的收藏品捐献给家乡安康历史博物馆,建成“藏一角”收藏馆,200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藏一角——徐山林捐赠收藏品图集》,成为陕西省集邮创新工程的亮点。

李毅民还参与了由全国集邮联组织编纂的《中国集邮史》(任分章主编,1999年出版)、《集邮文化散论》(2002年出版)、《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任副主编,2004年出版)、《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第一卷(2005年出版)、珍藏版(2009年出版)的撰稿。黄剑波参与了《中国集邮大辞典2009年版》(2009年出版)、《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珍藏版的撰稿工作。

陕西人民出版社是除人民邮电出版社之外,全国出版集邮图书数量最多的地方出版社。该社还为赵善长、居洽群、杨耀增、常增书、孙少颖、施水浪等国内著名集邮家出版个人集邮文集多部。黄剑波在其中做了大量的策划组织和编辑工作。

1998—2010年,陕西省创作出版集邮图书62部,其中本省作者创作编著的集邮图书42部,参与编著的集邮图书10部。在全国及国际邮展上,陕西省有69部(次)集邮图书获奖,有12部集邮图书在首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评选中获奖。

199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1999世界邮展上,陕西省有6部集邮文献获奖。

2001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陕西省有8部集邮文献获奖,获奖数量居全国之首。

2003年4月,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邮展上,陕西省有6部集邮文献获奖。

2003年11月,在绵阳举行的中国2003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上,陕西省有6部集邮文献获奖。

2004年1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生肖集邮展览上,陕西省有两部集邮文献获奖。

2004年7月,由全国集邮联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评选活动在北京揭幕,此次评选把征集对象限制在近10年(1994.1—2003.12),全国选送228部。陕西省选送12部图书参展,获得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另有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是与外省作者合著。获奖作者分别是:陕西省集邮协会、张立、任敏刚、李毅民、田润德、田胜利、陈志强、傅力浦、任德孚等,何修是获奖图书《陕甘宁边区邮政史》的主笔。

2006年10月,在高邮举行的首届全国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上,陕西省有15部集邮文献和文献集邮作品获奖。陕西获奖作者有:徐山林、寿建新、李毅民、赵志贤、黄剑波、黄斌、吴晓玲、吴敏、田胜利、陈志强、王从军、何安邦等,陕西省集邮协会有3部集邮论文集、作品选获奖。

2008年9月,在南昌举行的全国邮展上,陕西省有9部集邮文献获奖。

2009年4月,在洛阳举行的中国2009世界邮展上,陕西省有两部集邮文献获奖。

2010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邮展上,陕西省有5部集邮文献获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