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规划与开发:操作理论及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操作理论及技术方法

时间:2024-04-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旅游规划中应建立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与网络体系。因此将人文关怀引入旅游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在区域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者必须持有的认识。旅游规划师需要用一种理论来武装自己。

旅游规划与开发:操作理论及技术方法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操作理论及技术方法

一、旅游规划的操作理论

(一)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学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和关系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运行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管理、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区域经济学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区位理论和旅游规划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最早源于古典经济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分布与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自1862年杜能(Von Thunen)创立“农业区位论”以来,区位理论迅速发展,经历了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发展阶段。区位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意义在于:确定旅游空间组织层次与规划层次;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寻求区位优势;集聚效应;旅游线路设计;场所选择。目前,旅游区位理论比较成熟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中心地理论和距离衰减原理的应用。

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一定时期增长势头往往集中于某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这些行业部门由于追求外部经济效果,一般趋于向最佳区位聚集,从而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边地区资源向极点集聚。受旅游资源等级高及区位优势的影响,加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旅游业中所发挥的中心作用,在大城市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极易形成旅游增长极(如图2-4所示)。区域旅游规划中应建立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与网络体系。

图2-4 增长极理论示意图

●核心—边缘理论 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按照区域经济自工业化前期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的演进顺序,区域空间结构相应地呈现出离散型空间结构、聚集型空间结构、扩散型空间结构、均衡型空间结构演替次序。该理论试图解释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区域系统。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性旅游规划中运用、结合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相互发展演变的动态规律,不断地为旅游空间结构变动提供认知解释模型和理论指导,促进核心—边缘区域关系的变动和转型,达到促进区域旅游增长的规划目标。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在深入研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赫格尔斯德兰的空间扩散理论、弗朗索瓦・普劳克斯的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空间扩散是由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不均衡引起的,由于存在着“梯度”和“压力差”,就会形成空间扩散,扩散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与区域生产力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导致区域空间结构均衡化(如图2-5所示)。点—轴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图2-5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示意图

●圈层结构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最初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他认为城市郊区的农业布局呈圈层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环”。后来,不少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将圈层结构理论进一步发展。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全层可分为内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圈层三个部分。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第二产业为主,并积极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级即城市影响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地。圈层结构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

(二)人类学

人类学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人类,即人这个物种,并且在研究这个物种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文化。这门学科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吴必虎(2001)指出:“旅游规划师不仅要为旅游者建造楼房供人住,提供车位以供泊车,更重要的还在于为旅游者寻找和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因此将人文关怀引入旅游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在区域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者必须持有的认识。要使当地居民与当地政府和前来投资的开发商之间、当地居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之间、当地居民中与旅游业发生不同密切程度关系的人群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之间,能够找到和谐共处的机会,并且能在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寻找到合乎大多数人的意愿的解决途径。旅游规划师需要用一种理论来武装自己。这种理论可能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类的科学,因此其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在于:为旅游规划的编织者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

旅游规划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经济行为,不仅要求政府参与,同时也要求有未来的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并与当地公众、投资方相结合,以避免规划的“技术失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至少应该履行协调、立法、规划与投资等四方面职能,完成五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满足闲暇和度假权利;二是为居民出行服务;三是推动对旅游业各个领域的开发建设;四是从事社会和文化开发;五是保护自然和环境协调共生。旅游规划师应该将自身的综合技能用于发现公众利益、整体利益;协调历史与现实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利益,以及政府、公众等多种力量间的关系,使之在博弈中趋于均衡,最后实现政府意志、公众利益与经济增长协调运作的发展局面。旅游经营者与旅游企业应与规划专家广泛交流,将所掌握的客观的市场分析成果体现在旅游规划中,发挥他们对旅游规划的保障和支持作用,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规划思想。公众参与规划决策过程会发现旅游开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就会对开发持积极态度,并发挥作用和影响,实现旅游开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标的协调发展。

在规划理念上,规划师在把旅游环境、人的活动及旅游目的地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人文主义价值观在旅游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强的反映,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规划中越来越重视可持续旅游开发与保护当地文化的完整性以及游客通过旅游而在精神、审美、知识等价值观上的升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大自然交朋友。人文精神对于规划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人文精神帮助规划师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审视旅游规划,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真正使规划造福于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助于规划者和从业人员正确认识旅游功能,让异化了的旅游功能回归,真正使旅游做到满足旅游者审美愉悦的追求,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得到人性的解放。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可以从旅游中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助于旅游资源管理者建立新的旅游运行模式,采取适度开发、适度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任何旅游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因此应该注重文化内涵的开发,使文化内涵变得厚重起来,更具有亲切、形象的特点。在旅游规划思想以人本为导向的活动进行中,加强旅游服务的管理,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使得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关系更加和谐,更能体现旅游企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助于旅游学领域的研究者们科学地认识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清醒地认识旅游业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指导旅游业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现在过热的旅游是不符合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学界和业界同时找准各自的责任,行动一致地为了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采取真正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优化。旅游规划中弘扬“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抛弃一切从经济利益出发的观念,充分地体现了“人文关怀”,进入了一个“人本位时代”。人本导向的旅游规划的时代,可以创造性地形成旅游区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具体说来,从微观层面考察,可以形成一切为了旅游消费者的开发建设理念,并且通过旅游规划后的具体建设而完全实现。从宏观层面看,可以协调各大旅游开发区域的矛盾,协调旅游与相关产业开发上的矛盾,协调旅游开发区与非旅游开发区的矛盾。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也就是人本导向的旅游规划的最终意义。

(三)景观生态学

1.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1939年,德国地理学家特罗尔最早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它是对景观进行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综合研究。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景观为对象,以人类和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为指导,研究景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格局、内部功能和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展的规律,达到合理保护和优化利用的目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这是景观生态学的酝酿阶段。在这个时期,地理学的景观思想和生物学的生态思想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地理学认为景观是地球上一个区域的总体,是气候、水、土壤、植物、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复合体。生态学家提出“生态系统”是任何等级的生态单位中的生物和环境的综合体,反映了生物学和非生物学的密切联系。这个阶段有一个共识:自然现象是综合的。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这是景观生态学的形成阶段。1939年,特罗尔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景观生态学,出现了以土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研究热潮。在这个时期,中欧(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了生态研究中心,主要大学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及有关领域的专门讲座,从而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第三阶段:1982年以后。这是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1981年在荷兰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1982年10月,在第六届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在这一时期,景观生态研究和教学活动普遍化,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理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发展。

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斑块(patch)是空间的点状结构或块状结构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它具有活化空间结构的性质。就旅游地而言,旅游斑块指由景点及其周围环境形成的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主的地域,代表着旅游产品单元即游客游赏和旅游消费场所,如旅馆、宿营地、景点等。

●廊道(corridor)是线形的景观单元,它不同于两侧相邻景观,对景观起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从旅游角度分析,廊道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或功能区内部的狭长林带、交通线及周边带状或线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组分。旅游地的主要廊道类型可分为水系廊道、交通廊道、生物通道和各级游道。如按空间尺度分,旅游地廊道又可分区外廊道、区内廊道和斑块内廊道三个层次。其中,区外廊道主要指旅游地与客源地、客源地与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路线与通道;区内廊道主要指旅游地内部各景观类型之间的通道体系,如村间道路、景片间的游道、绿化带等;斑块内廊道是指旅游地各斑块内的联络线,如景点的游览路线、动物迁徙通道、防火道等。

●基质(matrix)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是宏观背景结构,它一般呈面状,对景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从旅游地角度看,它一般指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即旅游地的地理环境类型,如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名胜区等类型。对旅游地基质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旅游地的环境背景,增强对旅游生态斑、旅游活动斑、旅游地核心保护区的选择和布局的指导,也有利于分析、确定和保护旅游地的整体生态系统特色或自然特色。而旅游地基质的大小、孔隙度、边界形状及类型特征是策划旅游地整体形象和划分各种功能分区的基础。

3.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理论中,景观的结构通常用斑块、廊道、基质来描述。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廊—基的具体设计上。旅游斑的设计要与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天然景观共生程度高,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与天然的斑块相协调。旅游基础设施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注意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切忌以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破坏自然保护区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和特色,更应防止一切扭曲文化形象的景观污染事件发生。而在对自然风景区进行斑块设计时,除了考虑其旅游美学功能外,对于担负有保护物种的功能区域,应该注意保留一定面积的斑块,避免因生境面积过小而造成物种灭绝。对于廊道,斑块内廊道的设计要以林间小路、河岸、滑雪道等为廊道,并注意合理组合,互相交叉形成网络,强化其在输送功能之外的旅游功能设计,以便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区内廊道的设计要避开生态脆弱带,尽量选择生态恢复功能较强的区域,充分利用自然现存的通道,如河流等,但连接各景区的廊道长短要适宜。因为,廊道过长会淡化景观的精彩程度,过短则影响景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区间廊道的设计应尽力使道路所通过的客流量与区内环境相一致。景区内的道路应该以林间小道为主,尽量避免宽阔的水泥柏油路随意穿过景区。道路施工应尽量利用接近自然的无污染的材质如卵石、沙子、竹木,而排斥使用水泥、矿渣等对环境存在影响的材质。基质是斑块和廊道所在的环境背景,基质的作用在于以基质为背景,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异质性的旅游景观格局,从而对旅游区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旅游生态区划,并分地段进行主题设计,策划旅游产品形象,以体现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和主题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对旅游地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空间和时间背景的全面把握之上。这有助于进行核心保护区的选择和指导布局,也有利于分析确定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特色(6)(7)。(www.xing528.com)

旅游生态系统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旅游地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确保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旅游规划在其开发范式中把保护思想融入开发理念之中,而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则是基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之上的一种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本质上,它是一种包含“旅游”、“景观”、“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其中,“旅游”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及对游客行为心理进行揣摩、分析和设定;“景观”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项目、游客活动、设施建设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和设施设计;“生态”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地的自然环境要素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影响,进行识别、分析和保护(8)。要从景观结构和功能上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市场的需求及特征分析,自然保护区自然、社会要素等基础资料和相关资料的调查搜集,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及动态的诊断,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结构规划,构建不同的功能单元,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组合方式,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四)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从营销学的角度,这门学科是为了提供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因为“营销学是一门试图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学科”。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应用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问题日益尖锐、竞争加剧而出现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研究的理论开始出现,并有了初步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工业革命后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开始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刺激和商品推销,推销术和广告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企业的“竞技”舞台。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根据企业销售的需要,开始从理论上研究商品的需求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研究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同企业销售之间的关系。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市场基础与决策依据;二是消费者科学消费的前提条件;三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消费者行为学在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把握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旅游规划中迎合旅游者需求,引导其需求,方便制定未来的产品计划和营销策略。

二、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主要表现在3S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上。

(一)3S技术

3S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emote Sense,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

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装载于飞机、卫星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捕获地面或地下一定深度内的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而识别物体或现象的技术。遥感技术具有观察范围广、直观性强、能实时客观获取信息、反映物体动态变化的特点。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探查依靠人力或其他技术难以到达的资源调查和目标捕捉。可应用于军事、林业和旅游等多个领域。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资源的探查;二是可以为旅游规划提供现状图,并作为规划图的底图;三是可以用于对旅游地实施动态规划管理。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和分析空间地理数据的信息系统。它以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为支持,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地理坐标和高程确定三维空间,将各种地学要素分别叠置于其上,组成图形数据库,具有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输入、存储、更新、加工、检索查询、运算、分析、模拟、现实和输出等功能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旅游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相关信息;二是构造求知型和互动型导游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游览咨询服务。

3.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部署的一种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与报时系统,由导航星座、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在军事、商业、测量及日常消费中都有广泛的使用空间,其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定点;二是定线;三是定面。在没有其他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也可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的点、线、面来作为规划用底图(9)

(二)信息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是指研究与信息运动相关的现象、规律及以这些规律为指导建立高效率信息系统的学科群。信息科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现代控制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下,由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专门讨论了旅游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宣传推广的问题。对旅游业来说,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认识新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如何利用新技术,引起了旅游业的普遍的关注。在为期一天的题为“旅游与电脑空间:因特网革命”的专题讨论中,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强调,应该立即参与、开展网上宣传和网上旅游交易活动,而不能再反复研究讨论。目前大部分旅游城市、旅游景区都已先后开通网站,设计网页,网上宣传、网上预订、网上旅游咨询、虚拟旅游企业、网上博览交易已趋成熟。

信息传播的最新方式为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信息加工与编码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通信设备的集成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并操纵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中交换操作,有真实感觉,可以讲话,并且能够嗅到气味。它涉及计算机、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相关技术。虚拟显示系统作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换界面形式,能为用户提供现场感和多感觉通道,并依据不同的应用目的,探寻一种最佳的人机交互方式。用户不仅可以沉浸于虚拟现实环境中,还可以查询、浏览以及分析虚拟现实中的物体,如地形、地物、资源环境状况等,并进行分析、评价、规划或决策。在旅游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旅游活动、组织、交易和产品策略化的各个方面,如娱乐休闲、景观设计、线路安排、景区展示、商务洽谈、资料分析、民意调查、服务评价、教育培训等。(10)

三、其他理论技术

上述理论结构中没有涉及的而旅游规划开发中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都属于其他理论技术的范畴。这个部分的添加着意要说明旅游规划开发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其理论的构成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及具体规划地的不同而不同的。这里列举三个旅游规划当中可能会用到的其他理论。

(一)“短板效应”理论

“短板效应”理论,也称“木桶原理”,是指木桶由多块木板绑成,假设组成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的容积不取决于组成它的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而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旅游产业要素规划就犹如设计一个“木桶”,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因此,制订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发现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要素);规划的重点就是要以此为突破口,并以最长的木板(要素)来统筹安排其他组成部分(要素),使“容积”(目标)更大化。

(二)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被誉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波特把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在产业上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实质上,产业集群理论是以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关于产业空间结构布局的理论,是同一地区相同或相关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聚集效应,竞争的结果是一种正和博弈。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并在交往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维系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因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降低而构成了产业集群价格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要素规划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各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的聚集。因此,旅游产业规划的研究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现状进行评估,发现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趋势;规划的重点就是顺应这一聚集趋势统筹安排产业要素布局,使之发挥产业聚集优势。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由普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并把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心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样技术流派的学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发展战略从多元化到归核化转变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具有价值优越性、资源集中性、文化异质性、整体完整性和模仿高成本性等特性。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力,特色的形成源于旅游核心竞争力。所谓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某一旅游目的地内部诸要素的整合,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能力。某一旅游目的地要保持竞争优势,关键就是要在旅游发展中的某些“战略环节”上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以形成和巩固这一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旅游产业规划的研究重点是要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发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要素;规划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一核心竞争力要素统筹确定发展战略重点,从而增强该地的旅游竞争力。

上述旅游产业规划三个梯度的理论在实际规划的运用中各有侧重。“规划哲学”理论侧重于旅游产业各要素之间的统筹发展,讲求的是均衡发展和系统的认识,即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基础理论侧重于对旅游业本身的分析及对规划对象的认识和把握;支撑理论和其他技术侧重于旅游业之外的某些理论的借鉴和应用。可见,三者在旅游产业规划中的配合运用初步构建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会随着旅游规划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并结合具体规划地而在发生着变化。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又能形成旅游业的聚集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