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弗洛伊德的成长和天赋

弗洛伊德的成长和天赋

时间:2024-04-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在此之前雅各布·弗洛伊德曾结过两次婚。弗洛伊德有两个同父异母哥哥,他们分别比弗洛伊德大24岁和20岁。弗莱堡是弗洛伊德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在3岁之前生活的地方。维也纳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它为弗洛伊德的成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865年,9岁的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比标准入学年龄早一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在语言方面,弗洛伊德具有很高的天赋。

弗洛伊德的成长和天赋

弗洛伊德

奥地利心理学家(1856—1939)

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是20世纪最响亮的名字之一。他对世人最大的贡献是创立精神分析学说,因而有“精神分析学之父”之称。这一学说对西方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比如心理学、医学、人类学文学、艺术、哲学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人说他可以与哥白尼达尔文相媲美,有人又把他与莎士比亚歌德相提并论。

1856年5月6日,在摩拉维亚的弗莱堡(今捷克弗赖贝格镇,当时由奥地利统治),有个名叫阿美丽的年轻女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他长着满头长长的黑发,母亲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小黑鬼”。他就是西蒙·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公元前6世纪以色列王国和犹太人的神殿被破坏之后,犹太人就开始了流浪的历史。流落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所遭受的屈辱和歧视,弗洛伊德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样恶劣的环境,也造就了弗洛伊德坚忍不屈、自强不息的品格

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位毛织品商人,1851年生于德国的加里西亚。他心地善良,诚实单纯,乐于助人。雅各布·弗洛伊德是在40岁的时候,即1855年同弗洛伊德的母亲阿美丽结婚的,她当时只有20岁。在此之前雅各布·弗洛伊德曾结过两次婚。弗洛伊德有两个同父异母哥哥,他们分别比弗洛伊德大24岁和20岁。

弗洛伊德的母亲阿美丽是一位聪慧的女子,她的童年是在俄国的敖德萨度过的。她从小聪明、活泼而美丽。当1848年欧洲发生革命时,她随同父母迁往维也纳。她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比弗洛伊德的父亲要大,这主要是因为她更长久地与弗洛伊德生活在一起。弗洛伊德的父亲1896年就去世了,而阿美丽一直与弗洛伊德共同生活到1930年她去世时。

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弗洛伊德很小就开始接受宗教教育,并很早就熟悉了《圣经》。

弗洛伊德两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信天主教的保姆,她常抱着弗洛伊德去教堂,让他看教堂里的圣像和壁画。保姆还给他讲了许多《圣经》中的故事。他刚刚学会说话时,有一次曾对家里人说上帝怎样指导他做事,家里人都感到非常惊讶。

弗莱堡是弗洛伊德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在3岁之前生活的地方。弗莱堡这个当时还在奥地利版图内的小城,给弗洛伊德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弗莱堡的工业主要是纺织业,而且以手工业为主。

到了19世纪50年代,弗莱堡的手工纺织业已日趋衰落,同时,犹太工商业的处境每况愈下。于是,雅各布·弗洛伊德在未来的生活方向上做出了新的选择。

1859年,也就是弗洛伊德3岁的时候,他们一家离开弗莱堡,迁到了德国的莱比锡。第二年又迁往奥地利的维也纳。

维也纳是闻名世界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它为弗洛伊德的成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历史上,犹太人曾经三次被逐出维也纳。到19世纪,随着奥地利经济的发展,犹太人才被允许返回维也纳。19世纪70年代时,在大约200万维也纳人中,有十分之一是犹太人。当时,奥地利皇帝弗兰兹·约瑟夫不支持排犹主义,这使犹太人的处境与以往相比好了许多。但是,犹太人仍没有摆脱被侮辱和歧视的命运。

在弗洛伊德5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拿给他和妹妹一本有关波斯的书,纵容他们撕书中的彩图。这件事虽说是一种游戏,但却让弗洛伊德从此爱上了读书,这是父亲始料未及的。(www.xing528.com)

有一件事给幼小的弗洛伊德印象非常深。那是弗洛伊德6岁的时候,母亲告诉他:“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中。”弗洛伊德不相信母亲的说法,于是母亲就在他面前把两手搓来搓去,然后指着掉下来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这使他吃了一惊。从此之后,他常常会想到“人必须回到泥土中”这句话。

弗洛伊德没有上过小学,他的小学教育是由父亲来完成的。虽说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所掌握的知识不是来自犹太教法典,就是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可是极具天赋的弗洛伊德能很好地理解父亲传授给他的那些知识,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很强。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必要的基本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也使他们父子的感情加深了一步。

弗洛伊德从开始读书那天起,就对历史与文学非常感兴趣。他从小就崇拜古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和法国的拿破仑,因为这两个人曾经率军打败过歧视和压迫犹太人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的军队。这件事表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历史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一种能把生活和历史联系起来的能力。

1865年,9岁的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比标准入学年龄早一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

在中学期间,弗洛伊德是个十分勤奋的学生。他孜孜不倦地读书,在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还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他从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他涉猎的图书范围很广,包括历史、文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多门学科。他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帮助妹妹们学习,指导她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她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弗洛伊德不但爱读书,同时也爱思考。他经常和自己的同学讨论问题,有时还会发生非常激烈的争论。从小养成的这种努力研究问题的习惯,对他后来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像很多犹太人一样,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养料。对文学的爱好,使他阅读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歌德是弗洛伊德非常喜欢的作家,他对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非常熟悉,在他后来写的《自传》中就曾引用过《浮士德》里摩菲斯特的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对科学的广泛涉猎是徒劳无功的,每个人只能学到他所能学到的东西。”歌德的一些诗也让弗洛伊德如醉如痴,他经常朗诵歌德的一些短诗。

弗洛伊德还特别推崇英国的莎士比亚。弗洛伊德自8岁起开始读莎士比亚的著作,对其中精彩的篇章非常熟悉,几乎都能背诵。他读完了莎士比亚的所有著作,被他的朋友称为“莎士比亚迷”。

他甚至还对莎士比亚有些独到的研究——他认为莎士比亚从气质上看不像一个英国人,而更像一个法国人。他还坚持说,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可能是一个法国名字的讹传。

语言方面,弗洛伊德具有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熟练地掌握了法文和英文,还自学了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对犹太民族的语言希伯来文也很熟悉,这使他在上大学后,能够直接通过原文阅读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他特别偏爱英语,他有一次对朋友说,他在整整10年间所读的唯一的书就是英文著作。

在中学里,弗洛伊德是个才华出众的学生,他在读8年制中学的后6年中,成绩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17岁时,他以“全优”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弗洛伊德曾在《自传》里写道:“在中学,我连续7年名列前茅,所以享受了许多特权,得以被保送到大学里就读。”

在中学毕业前夕,弗洛伊德面临着人生的抉择。上大学是没问题的,但学什么呢?他兴趣广泛,各门功课成绩又都很优秀,这使他陷入了困惑。中学时代,他曾向往做一名政治家,以从政治方面来改善犹太人被压迫的命运。最终,由于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的强烈吸引,他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愿望,于是就选择了医学。1873年秋天,弗洛伊德升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