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潜在顾客进行推销
找到优良的有希望购买产品的顾客后,业务人员便可开始拜访其中最佳的潜在顾客。在电子媒体出现之前,这种情形意味着业务人员必须着手与潜在顾客订下约会。业务人员必须计划好预定拜访的日程表,包括交通工具与投宿的旅馆。在到达顾客的办公室之时,他们也会采用一种相当标准化的方式,例如AIDA模式:抓住潜在顾客的注意力(A tten2 tion)、激起潜在顾客的兴趣(Interest)、发展出潜在顾客的欲望(Desire)、驱使潜在顾客采取行动(Action)。
每一阶段都包含一系列技巧。业务人员可宣称其产品能赚大钱、节省大量成本、让人心灵宁静或打败竞争者等,以抓住潜在顾客的注意力;也可以试试通过透露其他深感满意的顾客的经历,引起潜在顾客的兴趣;为了刺激需求的产生,业务人员会告知此产品正举办上市大减价,而且优惠只有今天而已;最后,为了促使潜在顾客采取购买行动,业务人员要谨慎地应对每一个反对的理由,并保证假如顾客在签约后对产品不完全满意可以退款。
AIDA方式可使业务人员在推销时采取主动,并取得主导地位。近来,企业已教导业务人员要少说多听。所以业务老手所奉行的那一套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懂得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如何倾听并从中学习。尼尔·拉克姆(Neil Rackham)在其《SPIN销售法》(SPIN Selling Method)一书中提到,企业应训练它的推销人员对潜在顾客提出四种类型的问题:
◎状况性的问题(Situation questions):一些有关事实或探求买主目前状况的问题。例如,这里有多少人?
◎困扰性的问题(Problem questions):询问顾客在目前状况下所经历的,本公司可以自身产品或服务加以解决的困扰、难题与不满。例如,此系统的哪些部分有毛病?
◎暗示性的问题(Implication questions):询问顾客的那些困扰、难题或不满带来的结果或影响。例如,这种困扰会对贵公司员工的生产力造成何种影响?
◎需求—结果性的问题(Need2payoff questions):询问某一预定解决方案的价值或效益。例如,假如我们能减少80%的误差,你将会节省多少费用?
拉克姆建议企业,特别是销售精密产品或精细服务的企业,一开始所推销的不应是产品或服务,而应是能力。业务人员应该从先期准备入手,以展现出供应商的能力,然后致力于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这一方式反映出,企业愈来愈有兴趣由追求一时的销售,转向建立起长期令顾客满意的关系。
我们原先假设业务人员推销的过程始于潜在顾客的办公室中,但现在情况已演变为潜在顾客不希望个人式的拜访,而希望能在业务人员造访前先收到有关的信息,或是先通过电话洽谈。因此,业务人员必须培养良好的电话推销技巧。许多擅长电话推销的业务人员,甚至不必实地拜访顾客,便可在电话中完成推销的任务。事实上,有些公司目前较偏好建立电话营销团队,以与潜在顾客——尤其是较小型的潜在顾客进行接触,并将此作为控制推销成本的方式。
在电子时代,我们愈来愈不需要那种到潜在顾客的办公室中作个人拜访式的推销。由于电脑同时具有播放影像的功能,业务人员只需与买主及同事约好视讯会议的时间即可。他们可以在屏幕上见到彼此。业务人员可在屏幕上展示产品,并将文件传真给买主。受过电脑训练的业务人员,将会取代出差成本高昂的业务人员的地位。
电脑也会降低用于业务人员的其他成本。大部分业务人员未来都将留在家中工作。他们必须熟悉电脑、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机的使用,以便获取信息,并通过因特网和内部网络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需要的是善于运用低成本信息与沟通渠道开展销售、维系顾客关系的人。
另外,潜在顾客与顾客资料库的管理也是电脑的主要用途之一。让我们回到凌志汽车搜集富有车主名单的例子。凌志精心筹划销售过程,以得到这些潜在顾客。首先,它以快递寄送一份外观颇似礼物的邮件给出席古董车展的潜在顾客,包裹内是由附近凌志经销商署名的一封信与一卷录像带。信函邀请潜在顾客出席下周六在经销商处举办的聚会;录像带的长度约20分钟,以许多方式说明凌志不逊于奔驰,甚至有更加优异之处。例如,有位汽车技工浇了许多杯水在凌志与奔驰的引擎上,然后同时启动这两辆汽车。结果凌志的引擎运转如常,几乎不受任何影响;而奔驰的引擎则震动得很厉害。凌志以此方式暗示它能提供更为顺畅的驾驶感。
下一步,凌志的经销商在周六聚会的几天前打电话给潜在顾客,以确认他们是否会出席。假如潜在顾客的回答是否定的,经销商便会询问他们下次是否有兴趣出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经销商便会把此人列入备忘录中,以提醒自己下次再度寄送邀请函。
如果潜在顾客未至经销商处参观,经销商会在数周后以电话联络,提出把凌志车送至潜在顾客住处提供试驾的请求;或是采取将凌志车借给潜在顾客一个周末的做法。
以上的这些步骤,都会记录于经销商的资料库中,以便其了解各潜在顾客的进展,以及决定应对哪些人继续下功夫,又应放弃哪些人。(www.xing528.com)
由于能保留潜在顾客与顾客的各种详细信息,电脑已给营销与业务人员带来莫大好处。它使销售过程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如今的业务人员在与顾客达成基本协议后,便可在该名潜在顾客的办公室中当场打印出量身打造的合约,只待签名后便可将这名潜在顾客纳入首度惠顾的客户名单之中。
判断顾客是否值得争取的原则
了解了将潜在顾客转化为顾客所需的所有努力之后,企业必须分析“顾客获致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CAC)是否能被“顾客终身收益”(customer lifetime profits,CLP)所抵消。以下便是一个平均顾客获致成本大于平均顾客终身收益的例子。
11一位业务人员每年所花费的成本 $100000
21一位业务人员每年的拜访次数 $200
31平均每次业务拜访的成本(1÷2) $500
41将潜在顾客转化为客户的平均拜访次数 $4
51获得新客户的成本(CAC)(3×4) $2000
此处2000美元的成本已经低估,因为我们忽略了广告、推广与营运的成本;而且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潜在顾客最后都能转化为顾客。现在我们假定该公司估算平均顾客终身收益的方式如下:
11年度的顾客收入 $10000
21平均的忠诚度年数 2
31公司的获利率 0110
41顾客终身收益(CLP)(1×2×3) $2000
此处顾客终身收益的估计值也显然高估,因为它忽略了业务人员拜访、广告等维系客户的成本。我们的结论是:该公司为了争取新顾客所付出的成本,超过新顾客带来的平均价值!(译注:虽然此处的CAC值与CLP值相等,但CAC值已低估,而CLP值已高估,故应视为CAC值大于CLP值。)
为了避免步上宣告破产之途,该公司必须找出降低顾客获致成本与增加顾客终身收益的方式。为了降低顾客获致成本,该公司必须降低供给业务人员的成本(例如降低销售开支、多利用电话以取代个人拜访),并提升潜在顾客转变为顾客的转化效率。而为了增加顾客终身收益,该公司必须向每名新顾客推销更多的东西,保有这些顾客更久,并卖给他们利润更高的产品。借由这些步骤,该公司可望在顾客获致成本与顾客终身收益之间,创造出较佳的平衡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