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独生子女性别倾向的发展
虽然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并且几乎没有正式的研究探讨,但从以往的相关研究及访谈结果中,仍然可以看到,在当代中国都市,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倾向发展往往持一种较为务实、开放的态度,不再按照传统的所谓“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男女迥然不同的社会角色定位对孩子进行社会化,而是遵循“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标准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生活。
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化环境下,现代独生子女的性别倾向是否会出现发展新趋势,女孩行为表现逐步向男性化发展,男女儿童之间的性别差异逐步缩小呢?
在对个体性别化发展的理论解释方面,较有影响的有人类发展的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社会文化模型(Social-Cultural Model),以及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 Theory)。其中生态和社会文化模型都强调在个体的性别发展中,微观的日常生活环境与宏观的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Bronfenbrenner & Morris,1998)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人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其中宏观系统指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实践,如该社会的经济形式、政治结构、风俗传统及法律,而微观系统则指特定时间内儿童成长的特定环境,如家庭、邻居、学校等。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 Theory,Bussey & Bandura,1999)则指出,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是社会系统与个体认知相互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人类进化只是在生理结构和生物潜力方面为性别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性别概念及性别角色的具体发展则取决于社会网络中不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虽然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这三个理论都指出了宏观、微观两个系统在儿童性别社会化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有研究者(Best & Williams,1997,cite in Leaper,2002)指出,在文化方面,会对男女行为,进而对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男女的相对社会地位,不同性别的社会分工,父亲在养育孩子中的卷入程度,经济机会,以及宗教信仰和价值。因此,下面部分也将从宏观和微观(这里主要指家庭)两个层面(主要从微观层面)论述当代中国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
5.1 儿童性别发展的宏观环境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基调,不论从社会分工还是从道德规范,男女之间都有着截然的不同,在这种社会背景的约束下,男女的性别角色自然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局面。
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以及人们反对男尊女卑思想的不断崛起,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民众的心目中也不断高涨。直至新中国的建立,在毛泽东领导的时代,则从社会实践中真正体现了解放女性这一思想,性别平等不仅被写进了宪法,并且在教育和就业(至少在城市及国有企业中)方面都被切实地加以履行。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中国把自己的市场向外部敞开,从物质到精神,大量西方思想的涌入也使得中国社会的一体化格局开始崩溃。在这一时期,虽然男女平等仍是社会倡导的主格调,但其已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内涵和表现。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男女有别(gender differentiation)这一观点的兴趣日渐浓厚,“alienation”、“人性”这些词汇开始出现在书籍及文学作品中。
改革开放时代的人们开始重新关注男女各自的性别特征。这一时期人们又开始了对男女在服饰、社会角色、行为及职业方面差异的强调,女性开始重新正视及突出自己的女性特点,这一趋势在部分程度上改善女性双重负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现代新女性的发展空间,使得女性职业期望的范围有所缩小(Hershatter,Honig,Mann & Rofel,1998)。
虽然这种对男女有别的强调,仍是当今中国都市文化的特色之一,对男女平等、自立自强的追求也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又一特色。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下岗、失业率的不断提升,离婚现象的日益普遍,都构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使得人们危机意识日增的同时,也迫使个体(尤其是女性)增强自我竞争能力的意识增强,为了适应社会,必须从知识到技能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以期在社会选择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出局。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强调的男女平等是一种内在的平等。但是,由于生理基础的不同,男女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能力表现,在外在的形式(如体能)上男性多处于强势地位,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平衡,女性则只有通过提高自身内在方面的潜力(如个性、受教育程度)。那么,在这种从外部到内部强调和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宏观大环境下,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性别化倾向发展又是如何呢?
5.2 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微观环境
除了社会文化环境,家庭内部夫妻间的关系模式在儿童性别的社会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社会宏观系统的一个缩影,家庭内部父母的性别意识及言行与孩子的性别化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元分析(Tenenbaum & Leaper,2002)的结果显示,父母和子女的性别图式(gender schemas)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向相关,那些性别图式较为传统的父母,其子女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认识也往往更为传统。
那么,父母是如何把自己的性别图式传递给孩子呢?
首先,在社会层面上,夫妻双方相对地位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网络中男女的家庭角色和行为模式,而男女双方在某种文化下的角色模式,则会成为父母对其子女进行性别社会化的目标依据,在无形中决定了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教养的信念及行为表现。其次,依据精神分析理论(Bussey & Bandura,1999),在儿童早期,为了解决一系列的内心冲突,儿童会以同性别的双亲自居,男孩模仿父亲,女孩则模仿母亲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模式,儿童性别化的过程便通过自居这一过程而实现。虽然这一理论因为无法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而只是停留在理论阐述的层面,但精神分析对儿童性别化过程的这一描述在心理学界仍广有影响。另外,有研究者(Block,1983)指出,在养育过程中,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教养行为和教养模式,而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则为男孩、女孩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对孩子的日常教养中,父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发展倾向。最常见的一种则是示范,父母通过自身言行举止给孩子提供了不同性别在家庭以及社会上的角色表现模式。除了示范,父母还可以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对性别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对孩子的性别发展产生影响(Leaper,2002),这种直接的影响方式多种多样,如对孩子活动的直接指导或参与性的引导、对孩子所赋予的期望、鼓励或直接给孩子提供的机会,以及对孩子活动的监控或管理等。
从已有研究及访谈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都市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中,不论是双方的社会地位,还是家庭角色,都呈现出与以往所不同的局面,男女平等、分工合作已成为主流。而独生子女的普及,又使得子女养育中的重男轻女不复存在,对孩子教养模式中的男女平等也逐步成为社会普遍之现实。并且,一个孩子的家庭也使得父母难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对男孩和女孩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区别对待。那么,在这种男女平等的家庭微观环境下,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性别倾向发展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呢?
5.3 女强男弱?——中国独生子女性别模式发展分析
为了了解当代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发展的性别倾向,在下面部分,将运用在北京、上海两地对近千名初中生、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首先对女孩父母的某些教养观念及行为表现进行图例分析,然后对男女儿童父母的教养模式进行差异检验,最后对当代男孩、女孩的发展状况进行性别差异检验。
5.3.1 独生女父母教养行为的图例分析
在对当今中国独生子女性别模式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在家庭内部,父母是如何对自己的独生子或独生女进行社会化的,他们在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方面的表现有何不同?
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在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上,绝大多数独生女的父母都推崇和重视孩子的强势性格。对于“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只有4%的父母持肯定态度,有86%的父母对这一思想表示否定。另外,对于“顺从”、“忍让”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和崇尚的女性美德,也遭到了当今中国父母的否定,69%的独生女父母都表示不同意这一观点。
那么,在对独生女的教养过程中,现代父母所欣赏和重视的是孩子的哪种个性呢?上面两个图显示,女孩子自信、外向的性格得到了绝大多数父母的肯定。在问卷调查中,有96%的女孩父母同意自己会“鼓励孩子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79%的女孩父母“希望孩子个性好胜,积极参与各种竞争”,对此持否定态度的父母只占很少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在对独生女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所支持和欣赏的是培养女孩子外向、独立的强势性格。
不仅在性格培养上,现代中国都市父母重视培养女孩子独立、强势的个性品质,在孩子的学业发展方面,父母也同样展现了高度的热情。绝大多数的父母(85%)都赞同“对于孩子在学业上的要求,一般我都会有求必应”这一做法(见上图)。父母对女孩子强势性格的培养,由此又可见一斑。
5.3.2 独生子女父母教养行为的对比分析
从前面独生女父母的教养表现中可以看出,现代中国父母在对女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对女孩子独立、外向个性特征的重视和肯定。那么,男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又有何特点呢?与女孩子的父母相比,中国男孩子父母的教养行为又有何特点呢?下表就对男孩子、女孩子父母的教养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
男女生父母教养表现的差异检验
续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对孩子个性方面的培养上,独生子和独生女父母的行为表现基本相似,都对孩子的强势性格持肯定态度,不过,在“孩子应该对父母唯命是从”这一项目上,男孩子父母的得分却明显高出了女孩父母,或者说,男孩父母对这一观念的认同度要高于女孩父母。出现这一反应趋势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男孩较多的攻击和逆反行为,使父母在教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多,由此而产生较多希望孩子听话顺从的念头。在孩子的学业发展方面,男孩和女孩父母都展现了同样的热情,在孩子学业领域表现出了同等的高付出和高投入。
5.3.3 独生子、独生女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个性,还是在能力培养上,男孩和女孩父母都展示着相似的教养模式。那么,在中国当代都市,男孩和女孩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在这一部分,将对独生子、独生女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就水平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用Harter(1982)的自我概念量表测试了儿童的自我概念。然后,把儿童在自我概念量表中四个维度——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及一般自我概念——各自构成项目上的得分相加,得到儿童在四类自我概念上的得分,然后把这四类自我概念得分相加,得到儿童在总体自我概念上的得分。分别以儿童在数学、语文科目上得分的标准分、两科标准分之和为其各科目的学业成绩及总学业成绩。对儿童自我概念及学业成绩进行性别差异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儿童自我概念及学业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在学业自我概念及一般自我概念上的得分要高于男生,但在社交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及总体自我概念上,男女生的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在学业成绩上,不管是数学、语文成绩,还是在总分数上,女生的平均水平都明显地高于男生。因此,总体而言,女生在学业方面处于比较明显的优势。
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社会,女孩子发展上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女孩子在学业方面的领先趋势,已经被学者和普通大众意识到。下面这段文字(1)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
也许你是一名正为班里调皮捣蛋、成绩垫底的男生而头疼的教师;也许你是正被宝贝儿子在学校惹出的种种事端搞得焦头烂额的父母;也许你正在闲聊学历越高,女性越多的现实……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以美国为例,也许美国依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但在学校,男生已处于从属地位,成为学校里的“第二位置”。在中学校园里你可以看到男孩子穿着旱冰鞋在回廊里穿行,身穿意大利名牌时装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学生干部”会议却是女学生的天地: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都是女生,校报主编和主要学生社团的主席也都是女生。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泰格说:“信不信由你,甚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班,被开除的孩子当中,每5个人就有4个是男孩……看看高等教育领域,现在美国全国大约58%的大学在校生是女性;从毕业生比例来看,这个趋势更为明显,毕业生当中65%是女性……男生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的确是成绩欠佳,而女生的表现却变得越来越好”。
《新闻周刊》的报道指出,在小学阶段,男生被诊断出具有学习障碍问题的可能是女生的两倍。在中学的标准化书写测验中,男生的成绩普遍低于女生。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一项针对全美中学学生成绩和社会能力所做的调查显示,除了在语文和数学成绩上男女生基本持平外,在参与社会工作、艺术活动、校园媒体、学术俱乐部等方面,女生已经全面超越男生。而在学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方面的人数比例上,男生分别是73%和76%,远远高于女生的27%和24%的比例。男学生占功课不好的学生总数的大部分,而且其中有1/3想过辍学,85%曾动过谋杀的念头,很多人尝试过毒品,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男生的自杀率也翻了两番。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美获得学士学位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例是1.33∶1。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情况也十分类似。2006年9月,复旦大学传来消息,称该校今年录取的3 871名新生中,男生只有1 847名,占47.7%;女生为2 024名,占52.3%,这是该校历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与此同时,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从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中科院心理所一份资料显示,2000年北京大学招收的高考“状元”中,女生占55.9%,而2001年状元女生已经占到了65.6%。2002年更甚,36名文科状元中,女生有28名,占77.8%;理科8名状元中,男女生各半。在状元群体中,特别能反映性别差异的数学科目也是女生占优势。放眼望去,名牌大学校园里,女孩的身影一年比一年多。再以长沙市2005年高考为例,文理科第一名均为女生,文科排名前10名中,女生占了9名。
伴随着数量的增长,女生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男生正处于“边缘化”状态。某大学男生表示,在他们50多个人的班级里面,女生更热衷于竞选班干部,除了一名男生干部,其他职务几乎都是女生。女生太多使男生更加怯于或不屑于表现自己,从而放任自己的边缘化。小李是某学院的一名男生,当过很长时间院报的总编辑,社交活动能力很强,可是面对3/4都是女生的班级环境,始终觉得有些气短。“上课的时候女生都欢叫着坐到前面,课堂上热烈讨论,积极发言提问,我们男生却不敢凑过去,多数是躲在教室的后排,一声不吭。”
上面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在学业领域,女孩子所占的优势地位,并且指出,这种女子在学业领域独领风骚的现象,并不仅限于中国,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的兴起有其更为深刻的经济和文化渊源,这已不是本书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过,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女孩在学业和个性方面的强势表现,则与独生子女政策下父母所展示的新型教养模式息息相关。
虽然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与以往相比,女孩子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强劲势头,尤其在学业方面,女孩子更是展现出欣欣向上之势,以至于人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今天的中国,女孩子的发展势头是否已经超越男孩?或者说,今天的中国是否已经、或者将要成为一个“女强男弱”之社会?
作者最近在复旦大学调查过100多名大学生对中国社会“女强男弱”这种观念的看法。结果有接近80%的学生对这一看法持反对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对这一提法反对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方面,社会本来就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男性和女性在行为和心理特征方面,各有其长短,很难说孰优孰劣,因此,严格地讲,两者之间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女强男弱”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不恰当的,关键是要两性和平相处,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女孩子在学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一部分是由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决定,因为中学、甚至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靠毅力、耐心和细致这些心理品质,而这些恰好是女生所擅长的。另外,当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也使得父母对女孩子的学业投入和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所以,女孩子在学业上的暂时领先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等进入社会之后,放眼看各个领域的成功人物,不还大都是绝对的男性主宰?所以,他们指出“女强男弱”这一提法站不住脚,或者说,这种提法其实没有讨论的必要。
5.3.4 中国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虽然“女强男弱”这样一种说法遭到了不少大学生的反对,但在今天的中国,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得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使父母难以严格地按照男女有别的模式依据孩子的实际性别进行社会化,因此,在培养孩子性别角色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表现出一些中性化教育的趋势。这种中性化教育的趋势之一,就是父母会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的培养和塑造。下面是一名大学生(2)对自己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的回顾与分析。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十分重视我女孩子的身份,对我有明确的性别角色的期望。在我婴儿时期,母亲就开始把我的房间布置成粉色,为我买洋娃娃和各种可爱的衣裙,并喜欢把我的头发梳成小辫子。母亲还经常用电视和杂志等媒体上的女性形象吸引我的注意力,将“姣好的面容,美好的身材,漂亮的服饰,文雅的举止”等女性特质灌输给我。此外,母亲还担任了某些女性技能教导者的角色,教我洗手绢,缝扣子和餐桌礼仪。在我做出粗野的行为,如张开双腿坐着和攀爬栏杆时,母亲会温和地制止我,并说“女孩子应该文静一点”或“这样是不礼貌的”。因此当我具有独立意识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认识到自己的女孩子身份,并一度很抗拒带有男孩子特征的事物。有一次母亲让我穿一件白色的围兜上幼儿园,我哭闹不止。当被问及原因时,我说:“这个围裙穿起来像厨师!厨师都是男的!”
然而父亲对我的教育却和母亲有矛盾之处,鼓励我身上男性气质的发展——有时我会觉得他把我当成男孩子来培养,换言之,他对我的角色期待是一个男孩子气的女孩子。这也许是因为一方面在他看来,儿子和父亲一起玩更加方便和尽兴,另一方面,他希望我拥有男孩子顽强和宽容的个性。父亲喜欢称呼我为“儿子”,带我去游泳、爬山、钓鱼,教我骑车、捉蝉、打球。当我在受伤时表现得像小女孩一样娇气并哭泣时,父亲会提起以往他自己受伤时毫不在意的态度,并鼓励我很快就会痊愈,这点小伤痛算不了什么(而在此时,母亲往往会显得很紧张,对我被晒黑以及皮肤上可能留下的疤痕耿耿于怀)。父亲也很不赞同我拥有过多的女孩子气的衣服和使用妈妈的化妆品,认为这会助长虚荣心,他主张儿童的装扮应该天然而朴素,在我上学后就应该穿着校服。父亲还特别重视我的数学能力,他曾告诫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子在数学能力上会远远弱于男孩子,因此要从小抓紧,打好基础。因此,我进一步认识到性别间的差异,并开始希望拥有男孩子的能力。
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父亲经常会忽视或拒绝直接对我提供帮助,或仅仅对我进行言语上的鼓励,而母亲则往往会马上对我提供帮助。比如我学骑车时摔倒在地上,父亲会让我自己站起来,不理会我的哭泣,并坚持让我继续骑。而母亲则会立刻帮我清理伤口,换掉弄脏的衣裙,在我继续骑车的时候,加强对我的照看。当我在院子里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时,母亲会不时提醒我注意不要弄脏衣服、按时回家、不要造成破坏、不要和小朋友闹别扭、不要玩得一身汗等等,而父亲则往往会加入我们游戏的行列,带领我们游戏或做一些新鲜的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帮我们做网抓蝴蝶和进行小型的野炊。因此我总是在遇到挫折时到母亲那里寻找慰藉,在玩耍时找父亲带着我一起去。(www.xing528.com)
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氛围下,两种性别角色的特质在我身上分别得到了强化,我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也混合了两种性别的同一性。父母对我的性别角色期待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我的性别角色和同龄人相比不是很明确。在公共场合或和不是很熟的人相处时,我往往会表现出女性气质的一面,举止得体,稳重温柔,而在家里或与熟人相处时,我就会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总是喜欢高谈阔论,大开玩笑。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借助女性的身份,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时会用哭泣来宣泄,并愿意向人倾诉,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时我又对社会上关于女性“有教养义务的、被动的、依赖的、非攻击性的”的性别刻板印象感到不满,总是寻求获得属于男孩子的成就,如翻墙逃出学校和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对于自己“双性化”的性别气质虽然有些困惑,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Rossi在1964年提出的“双性化”概念指出,个体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是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即双性化,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当提到男性和女性时,人们往往会有性别刻板印象,男人应该是独立的、竞争性的、自信的,是环境的主人;而女人是有教养义务的、被动的、依赖的、非攻击性的。男子善于行动而拙于表达,女子富有感性而缺少理性。因此,只有双性化的气质才能在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维度上找到最优的一点,避免那些被视为与性别不相符合的潜在能力由于得不到发展而最终丧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在对孩子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父母所强调的侧面不同,在女孩子身上鲜明地呈现出了两性兼具的个性特点,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感受到的独生女日趋外向的个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此。另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女生,这样描述在性别角色方面父母对自己的社会化过程。
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独生女,但不是一个很典型的一般意义上非常“女生”的女生。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通常有男孩也有女孩,年龄也不一样,父母的要求也会有所区别。但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面,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相对比较高,甚至有时候,把多子女家庭中对男孩女孩稍有区别的要求,同时加诸到唯一的孩子身上。既要求孩子乖巧听话,也希望他(她)独立自主,可以自己解决事情。所以,在性别倾向方面,我不像一些典型的女孩子一样会撒娇,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会撒娇,反而比较倔强,而且做事也很独立,所有能够自己解决的事情,绝对不会去麻烦别人。
在我的想象中,包括看见过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往往会用“你是女孩子,不可以……”、“作为一个女孩子,应该……”之类的话来给孩子作规矩。但是,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刻意强调我的性别,并不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就规定我必须字写得非常秀丽,也不会“因为是女孩子,所以数学不太好可以原谅”。他们给了我足够的自由,让我自己选择该怎么做,可以说,我的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我记得,小时候买玩具之类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并不会自作主张地买洋娃娃或者扮家家的小盆子小杯子给我,而是带着我一起挑的。有时候,他们也会帮我买玩具。从我现在保留下来的东西看,买得比较多的,都是比较中性的玩具,比如积木、拼板,而且,这些东西基本上也是合适一个人玩的。在学习方面,父母基本上总是一句话:“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总是要对自己负责的。”
因此,说得透一点,父母所给我的,就是有限度的自由,像鼓励男孩子一样,让我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如今,我习惯于自己做决定,而且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尽管有时候,这样就会显得性子太刚强,比较“傲”,不会“示弱”,不是很女人。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父母的教养模式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中性化倾向,其背后的主要用意,应该说是对孩子强势性格的鼓励和培养。那么,在独生子的家庭中,孩子的性别倾向发展又会呈现出何种特色呢?下面的例子是一名大三男生对自己幼年性别社会化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忙于上班,对我的家庭教育多数是由母亲承担。母亲学历不高但是看书很多,所以很早就对我进行认字教育,上学前就会自己查字典看书,以致小学前几年语文课都没有认真上过。但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智力和学业方面的指导,在社会化方面比较少,唯一有影响并且较为深刻的是性别的社会化。
阶段1:女性化性别阶段(5岁以前)
一方面是因为我母亲喜欢女孩,另一方面是工作忙,觉得照顾男孩很麻烦,一直是按照女孩的要求来抚养。首先,在衣着打扮方面都是中性化偏女生气质。在我5岁以前的照片里,穿的衣服基本都是中性或偏女性化,运动性不是很强。头发也比较长,额头刘海一刀平,是当时典型的女孩打扮。随着我逐渐长大,在购买衣服方面,母亲有些许妥协,衣服倾向中性化,打扮也比以前简洁许多。其次,是在性格要求方面始终是要求文静。母亲在这方面的训练基本上是以行为主义为主。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正强化和正惩罚:如果在她午睡的时候不吵,可以在晚饭后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出去玩一会儿。如果吵闹则会受到训斥。另外,平时在幼儿园,或在外面玩耍时也要求文静,衡量的标准就是衣服的干净程度。沙子、泥巴是绝对不允许碰的。玩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出汗弄脏衣服。如果没能达到要求,则会受到训斥;但如果达到要求,却没有相应的正强化。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每天的日程安排都非常详细,受到的约束不亚于深闺中的女子。在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要求也都是以文静的女孩为榜样,吃饭要抿嘴不能发出声响,不能多动、插话,尤其强调要有礼貌。在幼年时期,我的社会性别认知也基本处于缺失状态。由于父亲长期工作繁忙,在学校接触的成人也多是女性。除此之外,平时可以接触的与社会性别相关内容只有通过电视,但是看电视的内容是受到限制的。主要是和母亲一起看电视,由此接触的内容多为言情剧和家庭伦理剧。虽然看不太懂,但是对社会性别印象的形成肯定有影响。所以总体来说,在5岁以前,我的社会性别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阶段2:中性化性别阶段(5岁至10岁)
在5岁以后小学毕业之前,母亲的态度则有些松动:一方面,男孩子的天性开始挣脱束缚并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母亲受周围同事和邻居的影响,开始慢慢地认为男孩也不错。在衣着方面,开始变得中性偏男性化一些,并且运动性有一定的增强。头发逐渐变短。整体形象可以隐约看出是个男生。其次,适当的吵闹也被默许,外出和朋友游玩的时间也有所增加。但是,母亲仍旧对干净整洁的要求很高。由于这个时期开始练习书法,写字的墨汁很容易弄脏衣服,而且较难清洗。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重心转移到了细心。教育仍旧采用行为主义的方法,不过,此时母亲的教育热情明显有所下降,主要采取正惩罚的方式——训斥,正面的强化基本没有。所以,小时候的我性格比较压抑,养成了非常细心拘谨的性格。男生也有细心的,但是我受到的训练明显超出了这个程度。由于心思细腻,比较能够体会女生的心情,所以小学阶段,和女生的关系比较好。同时也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
阶段3:男性化性别阶段(1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周围人对母亲的影响,并且认识到早期性别教育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进入初中前后(大约10岁左右),母亲完全放弃了原来的性别观念,转而鼓励我多和男生一起活动,比如游泳。为了纠正我胆小的性格特点,母亲有时会主动要求我出去进行一定时间的对抗性运动,如足球。还会要求年龄稍大的邻家男孩带着我出去,为我提供性别学习的榜样。同时,由于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母亲对我的教育和管教逐渐减少。所以,在初中看的电视内容,交往的人群逐步与正常的男孩接轨,性格也慢慢转变,变得和普通的男孩无异。但幸运的是,一些早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规律生活,细心等还是保留了下来。
总的来说,母亲的前期性别教育采用的是独裁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试图按照她的意愿而不是顺从天性来进行教育和管教,因此,不是很成功。但庆幸的是,由于母亲的及时纠正和积极补救,这种教养模式非但没有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反而留下了一些比较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让我受益终身。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幼年长期与母亲相处,上幼儿园后接触的成人又主要是女性,生活中男性榜样长期相对缺乏,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下,很容易形成男孩子性格的相对弱势,或者说,很容易造成男孩性别上的相对女性化特征。事实上,这种儿童早期生活中以女性占主角的地位,在现代的中国都市较为普遍。在多子女的环境下,兄弟姐妹或者同龄小伙伴之间的交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活中男性角色的缺失。而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母子二人共处的局面往往在无形之中形成较强的母子情感纽带,或者称为依恋,这种母子之间过强过浓的依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或延缓男孩性别角色的正常获得,从而使人产生独生子的男性化特征有所弱化的印象。下面这名大三男生的叙述也可以说明这一趋势和现象。
很小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留下的痕迹很少,大多都是母亲的身影,幼年的很长时间都是和母亲在一起的。小时候,母亲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其中很多故事我都是百听不厌的……当然,除了讲故事外,母亲还是我小时候情感依恋的对象。受到委屈时,或者有什么伤心事,经常都是和母亲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走路时不小心绊到一块石头摔倒,当时母亲在我后面。我哭得很伤心(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母亲为了哄我开心,对我说,都是石头的不好。于是把那块露出来的石头给挖掉了。这样我也就不哭了。还有,当我想买玩具时,经常都是向母亲提出要求,而且母亲一般是经受不住我的“娇气”,通常会为我买下的。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我还骗母亲给我买了一把玩具枪。所以,在母亲细腻的母性情感的关怀下,我觉得自己成为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
从这段文字描述中,同样可以看出,母子之间过多的生活共处和情感依赖,在无形之中会赋予男孩子或多或少的女性个性特征。
因此,现在人们之所以会产生现在的独生子女似乎“女强男弱”的感觉,主要的原因之一便在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女孩子身上往往兼具了父亲的个性特点,而长期与母亲的单独共处又造成了男孩子身上的女性化影子。
前面举的例子,都是父母对独生子女教育过程中具有双性化倾向的某些行为和表现,但是,在当代中国的很多家庭,父母也仍然会按照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依据孩子的性别,对孩子进行传统意义的性别角色塑造。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名男大学生(3)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养行为的几个案例的自我剖析。
个案1:小时候和别人打架:打输了,哭哭啼啼地跑回家,结果一边被妈妈安慰一边被爸爸训斥;打赢了会被妈妈说两句,老爸在一边不开口。
在小学的时候常常和同学会有些摩擦,好像也不为什么事情就能大打出手。但是结果却是一定的,就是某一方哭哭啼啼地被打跑了,少有和平收场的。印象里我那时打架输赢各半。如果输了,回家号啕大哭以示委屈,这时妈妈就会过来一边轻轻地责备两句说不该和人动手,一边安慰我,说要去老师那边告状或者是她一会儿就要去替我出头。但是老爸就比较厉害了,是不允许我在家哭的,如果因为打输了架在家掉眼泪,会被骂作“没出息”,甚至还曾经和我讲过他当兵时打架厉害的事以此来鼓励我。如果打赢了,回家添油加醋地说一通自己的英勇,印象这时老爸不说什么,倒是老妈不免总还要唠叨上几句什么“好孩子不应该打架”之类的。当然这一切有个前提就是我要多少占点理,如果纯粹是无理取闹或是欺负人的话,就会被爸爸妈妈俩人一起训一顿然后押着我去道歉。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很明显可以看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同的风格。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不能欺负人,否则将受到父母共同的责罚,但是在不违背大是大非的前提下,父母的表现又变得截然相反。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打架的事是反对的,但“我”打输了会同情“我”甚至帮“我”出头。父亲对“我”打架至少是默许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的,但是父亲又要求“我”勇于承担后果,眼泪打出来也要往肚子里咽。
传统社会性别研究中,对男女性优秀品质的刻板定义就是男性要勇敢、能承担责任的,女性要温柔文雅、富有同情心。如果从这个角度,就不难发现,其实父母不同的行为,完全遵守着传统社会性别的要求。父亲要把“我”培养成“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男子汉,而母亲更多体现的是女性特质,反映了女性远离身体争斗和关心照顾后代的“母性”。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父母的角色是不一致的,分别唱红白脸。而这种矛盾也就表明了,同样的事物在传统的两性定义中所被置于的不同的地位。
个案2:小时候看电视剧,放《红楼梦》,但是家里不让看;后来放《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鼓励可以看。因为父母一句“少不看红楼”,我至今四大名著尚未读全,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兴趣去看了。
我家里藏书是相当多的,但是有几本书永远是放在我拿不到的地方,比如《金瓶梅》和《红楼梦》。用我现在的眼光来看,不让我看《金瓶梅》情有可原,毕竟我当时还小,有些事知道太早没好处,但是不让我看《红楼梦》就只能理解作是父母对我阅读兴趣的刻意培养了。再联系父母对四大名著电视剧的不同态度,我的假设被进一步证实了。为什么“少不看红楼”?我曾经问过爸妈,老妈的回答是:“男孩子看这些干什么?”老爸的回答也类似:“男人要先成家再立业,你学还没上好,看这些干吗?”这里就有两个前提了:一个是书上的内容会同化我,看了《红楼梦》没准也要尝试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另一个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可以学刘备逐鹿天下,可以学宋江义薄云天,可以学唐僧跋山涉水,就是不能学宝玉情意绵绵。对于前一个假设我基本还是赞成的,书本和电视内容对于小孩子社会观点的形成的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予了支持。但是对于后一个假设我却持保留意见。为什么男人就不该多情?为什么贾宝玉甚至近代的徐志摩、现代的刘墉被叫做“小男人”?
承接上一个个案分析的结论,可以看出这也是符合传统的社会性别研究对男性的定义的。而且,这个案例与个案1有一点不同,即父母双方在这一问题的观点上是一致的。对“我”进行阅读的引导,其实是一个对社会性别认同的问题,父母双方观点的一致表明了不管身处社会性别中的哪一方,对标准的社会性别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果说个案1体现的是传统的社会男性和社会女性的差异,那么个案2则表现出了社会男性和社会女性在性别问题上的共识。如果将视野放开一点,我们会发现这种根据传统性别定义的引导是广泛存在的,包括调整个体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兴趣爱好等许多方面。其实传统的两性均是被建构起来的,而这个建构的过程就体现在引导之中。
个案3:我6岁上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为止,督促我学习的都是老妈,但是每每到了学期末,检查我的成绩,并且对成绩作出评价的永远是老爸。
我在分析这个案例的时候有点疑惑,就是小孩子的学业到底是私领域的事还是公领域的事。因为“我们家”是很明确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母亲一直督促“我”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后代的教育是母亲负责的私领域的事。但是父亲每学期末的检查,并且一再叮嘱要“好好学习为家争光”,又将“我”的学习变成了事关家庭形象的公领域的事。传统研究,将个体读书分作了私领域的外部分,属于男性范畴,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理论并不正确。
我认为不管读书属于私领域还是公领域,都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两个领域整合起来。在一项访谈中,受访对象为家长,当家长们被问及为什么要小孩读书时,得到的答案是以后能有出息,可以衣食无忧,还可以光宗耀祖为家人争气。对于答案的解读,我认为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可以衣食无忧”,这属于家庭生活层面的,是家庭内部的生计问题,可以划作对内的私领域;第二层是“光宗耀祖”,是以个人学历为度量,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甚至是社会评比时用的,可以看作是对外的公领域。也就是说读书这件事的目的是跨越两个领域的,所以个案3中“我”的学业会同时受到父母双方的关注。
但是个案3中“我”的求学过程是否也跨越两个领域呢?虽然在学校读书,感觉是在参与公众活动,但其实学校教育是以个人为单位,对个人负责的。学业的最终结果是对外有影响,但具体的过程却是为社会不关注,只有家庭内部关注的。也就是说,求学的过程属于私领域。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平时上学时只有母亲督促我的学业,但到了学期末的时候检查我成绩的却是老爸。而且在这个环节里面,私领域是向公领域让步的,因此导致了为什么“我”看上去平时辛苦的都是母亲,而摘桃子的是父亲。
从个案3延伸来看父母对于学生学业中的奖惩表现,由于求学的过程属于私领域,所以如果老师反映说孩子最近上课不认真,这时候一般是母亲“唱白脸”,去联系老师,然后回家对子女进行教育。等到考试结束,要体现学业成果的时候,由于学业的成果同属于私领域和公领域,所以通常关心家庭形象的父亲会从公领域角度介入,并对孩子的学业成果进行评判。考得好,无疑父亲夸奖、母亲含笑不语,全家皆大欢喜;考得不好,父亲责备,而根据前面男性倾向于武力攻击的结论,估计看完成绩单,小孩脑袋上还要被敲两下。但这个时候,母亲常会出来打圆场,以几句责备平息双方。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流派认为,父母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调节儿童的行为最终实现对儿童的教育的。而通过上面的三个个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奖惩的评判标准带着传统社会性别观点的色彩。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以及这个好与不好是由谁来说的,这一套评判的体系都带着社会性别的色彩。
再来关注一下个案里面的奖惩方式。关于奖励,母亲一般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的方式,而父亲一般会用比如周末出游等物质条件作为奖励;关于惩罚,母亲是以说教为主的,而父亲则不单是说教,还加上了物理惩罚的手段。这些方式是否也和传统社会性别有关联呢?显然有的。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中:女性的感情是可以外露的,所以妈妈会抱着你的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男性的感情必须是内敛的,所以爸爸一般不会太深情流露。女性相对男性感性,言语表达多,所以妈妈会给予及时足量的口头表扬或者是批评说教;男性相对女性理性,更多时候用行动说话,所以很多时候结果不好直接就诉诸暴力。男性是家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女性是支配者,所以奖励里面爸爸会更多的用实物来作为奖励也就不奇怪了。家庭教育中的奖惩,不管是其评判标准还是其实施方式,都带有社会性别的烙印,也正是这种烙印,才是父母红脸抑或白脸秘密的真正解释。
但是这一套评判体系带着的社会性别色彩是好是坏?下面我们从家庭教育的成效和负担两个方面来反省这种传统的家教模式。
传统的家教模式中,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分工的明细和全面,每一个环节该谁管都是安排好的,只要执行彻底,一般不会出现真空地带。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家教的效率高呢?未必,我在个案中已经提到了,因为父母社会性别中不同的观点,常常会形成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现象,而这种父母观点的矛盾,本身就绝对会削弱家教的效力。试想一下,父母一个说好一个说不好,小孩子也就搞不清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了。有时都无需父母观点矛盾,只要一方有所妥协,其教育效果都是受到影响的。所以我们首先一个认识就是父母应该统一思想,统一在家教中的角色。
然而这里就有一个谁向谁看齐的问题了。这里我们不应该将两种社会性别的观点对立起来,谁势力大,听谁的,这将导致男女性对立的恶果。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两种传统的性别观点中,都有一些合理的建议,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打破性别的制约,将两者整合成一种中型的社会共识呢?比如在对小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感性和果断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我们不应该限制男生去看红楼梦,也应该允许女生广交朋友。
传统的这种家教模型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缺点,就是模式的单一化。这种传统模型培养出来的成功的孩子,男生都是一个样,女生也是一个样,缺少个性的发展。比如传统的家教模型中永远培养不出男的刺绣高手。但事实上现在社会的多元化恰恰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时候我们还抱着因性别施教的态度,是不是该换成因材施教了呢?
最后还有一个负担的问题。传统家教中,对于小孩子的生活教育也好,学业教育也好,对于女性的负担都超过了男性,但是在有了成果之后,来检查的又是男性。这就造成了一种对女性的不公平和压迫,同时也是对男性的资源浪费。所以我们应该调整这种分工,追求一种更加平衡的策略。
至于这种策略怎么追求,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将两种传统的性别观点整合成一种中型的观点了,这是“求同”,同时我们应该允许差异的存在,让父母双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平时父母亲谁闲一点了就多去关心一下孩子,周六周日全家一起出去,这个又是“存异”。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也不能做出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是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家教,效果一定会比传统模式的好。
【注释】
(1)该文章选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5日第5版上的文章“男孩的脑子想什么——拯救处于教育‘边缘化’的男生”,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晓龙。
(2)作者:邓悦现,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3)作者简介:叶松亭,男,江苏江都市人,复旦大学心理系03级本科生。曾获第14届华东六省一市作文比赛金奖,第4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本文节选自其2007年出版的专著《翻阅青春岁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