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儿童个性培养上集体主义意识的淡薄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在中国社会,在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为了维护团体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以压抑个性为特征的抑制性行为,如自律、退缩、谦虚等,往往为社会所认同,而冲动、张扬的行为则往往受到负面的评价。在家庭教育领域,父母往往喜欢退缩、内向的孩子,而对孩子的攻击、霸道行为则给予严格限制(chen,1998;Ho,1986)。在对父母的访谈过程中,发现与人们头脑中的这种固定模式截然相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都市父母对孩子行为发展的看法也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3.1 儿童性格培养中的推强排弱
面对“两种类型的孩子,一种比较内向、害羞、退缩,另一种比较霸道,时常表现出攻击行为,哪一种更让父母担心”的提问,与研究者(Chen,2000)所指出的在集体主义的氛围下,中国父母喜欢内向、害羞的孩子,对孩子霸道行为严加控制的观点截然相反,父母的反应倾向表现出了对强势性格的明显肯定。除去对此问题没有正面回答的之外,在剩余父母的反应中,绝大多数(80%)父母都明确地表示,内向、害羞的孩子更让他们担心,另有8.6%的父母对两种行为都持同样的反对态度,而对攻击、霸道行为更感到担心,对害羞、内向行为持接受态度的父母只占总数的11.4%。问卷调查也显示了类似的反应模式,虽然多数父母(83%)仍然赞同“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忍耐和谦让精神”,但当对孩子的两种行为模式进行二取一的选择时,多数父母明确表示对孩子强势性格的支持和认同,有62.6%的父母不同意“与喜欢打架,个性霸道的孩子相比,我宁愿自己的孩子个性懦弱、胆怯一些”这一提法(见下页图)。
父母持这种态度倾向的原因之一是出于现实层面的考虑。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在社会上占一席之地,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外向、具有攻击性、比较霸道的孩子比害羞、懦弱的孩子更容易适应,顺利发展。对于怯懦、退缩的孩子,不管其所受教育程度如何,父母基本上都表示出明确的否定态度。一位12岁女孩母亲(本科,国家干部)的观点很具代表性,“当然是(更担心)前一种(内向、害羞的孩子)了,你没竞争力啊,将来在社会上肯定不行的,起码要勇敢,咱不说欺负其他人了,你起码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跟人相处,那怎么发展,这肯定不行了,对吧。我不喜欢害羞的,不希望(自己孩子)害羞,害羞你没竞争力,肯定不行的”。另一位硕士毕业的母亲(公司职员)也持类似的态度,“首先肯定是不愿意他胆小,不愿意他怯懦,首先人活在这个世上需要自己争取很多东西,要是太胆小、太怯懦的话肯定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成长很不利,这个我觉得比他去欺负别人更担心”。在许多父母眼里,对霸道、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则更多地持肯定态度,另一位女孩的母亲(大专,图书管理员)这样认为,“霸道也不好,但是比较独立的话,到社会上不吃亏,而那种内向(的孩子),当然从家长角度看就觉得有时候会吃亏,有些工作打不开局面,如果是闯社会,我觉得还是霸道的好一些……”
父母持这种态度的另一个原因是从孩子心理发展角度出发考虑。认为孩子害羞、内向的退缩行为往往会掩盖其内心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使得父母不易知道其心理动向,难以及时疏导孩子,而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外化的行为则使父母较为容易掌握其心理动向和发展态势,对其进行因势利导。一位7岁女孩的父亲(高中,商业职员)认为,“我觉得害羞、内向影响孩子的发展,因为内向孩子的情感一般不外露,她不表达她的情感的话,不容易和她交流和沟通,所以在教育孩子在跟她沟通方面出现一些困难,你不了解孩子,我觉得这个是最危险的。因为孩子要是外向一点的话,咱们做家长的容易看出孩子有什么思想,有些什么想法,咱们可以及时地给孩子做工作,采取一些措施,我觉得孩子外向型好些”。
另外,父母通常认为,孩子行为上的退缩也使得其内心的焦虑和困扰无处发泄,这些内心不良体验的长期积累容易导致心理方面偏离常态,而那些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其行为上的冲动往往在使其内心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的同时,也有利于其心理上的平衡。正如一位父亲(高中,商业职员)所言,“我觉得外向型的孩子好,我看到很多内向、害羞的孩子,平时不爱言语,闷头做自己的事情,家里人跟他说话也是没几句话,一般还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特别孤僻的样子,我觉着这样不好”。
最后,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这种害羞、退缩的行为也不容易矫正,而攻击性行为往往具有阶段性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且易于引导。一位在大学当老师的母亲这样谈自己的儿子,“我觉得好像害羞、退缩的孩子更让我担心。外向的那种,我觉得他小时候欺负同学,但他那时候还处于懵懂阶段,不是特别懂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这些行为就会改变一些。现在我发现很多小孩,小时候挺调皮的,特别爱欺负其他同学,但八九岁以后,慢慢懂事了,就不会再欺负其他孩子。像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也喜欢欺负其他孩子,但到三年级以后,就好多了,因为他懂了,不应该那么做,学校老师也教育他,但那种内向的小孩,就特别难改”。
或者如另一位女孩儿的父亲(高中,商业职员)所言,“小孩,一般都是比较好动,因为他们这时候精力比较旺盛,他们不像成年人,生活压力大,有一些责任,(他们)也没有什么生活压力,所以他们好玩、好动,这很正常。至于霸道、欺负其他孩子,这个属于社会问题,都是独生子女,可能一般情况就是家里的爷爷奶奶、父母娇惯的。一个(孩子)都有点霸道,这是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在于父母的引导……我觉得这不算什么问题”。
这种对于儿童攻击行为的宽容态度,在现在都市父母心目中,非常之普遍,不管父母受教育程度之高低,不管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论年龄大小,父母都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在与人交往中处于优势,或者用父母的话说“在外边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所谓中国传统儒学提倡的“忍耐”、“谦让”等压抑个体个性的观念,已经与现代都市父母的教养理念格格不入,“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或者说“人欲犯我,我先犯人”的态度则代表了现代多数父母的心声。就像一位四岁半女孩的母亲(本科,大学老师)所说,“孩子(3岁半女孩)刚上幼儿园时胆子特别小,一回家老对我说‘妈妈,今天谁谁又欺负我了',我一听又生气又心疼,就对她说,‘以后他再打你你就打他',这样说的次数多了,孩子以后不仅别的小朋友稍微一碰她就还手,有时还主动去碰别的小朋友,用老师的话说,‘这孩子一点都不能受气',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现在社会,大家都这么一个孩子,首先要教会她在外边不能受欺负,不能吃亏”。这位母亲的态度在当今社会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说反映了一般父母的心声。现代中国的家庭教养领域,不再以“克己忍耐”为美德,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已成为家长的共识,即使对于以往儒家竭力反对的诸如攻击之类的冲动性行为,父母也以相对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态度转变的核心来自于对个体人性的重视以及对个体独立自主性的推崇,而这些则恰好是西方文化思想中的重要主题,这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现代中国父母教养中东西一体化趋势。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充分显示了这样一种趋势,有78%的父母表明“我希望孩子个性好胜,积极参与各种竞争”(见下页图)。而那些对退缩、内向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少数父母,则往往在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较为浓厚的传统意识,希望孩子能够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担心孩子的霸道、攻击行为会给家庭带来麻烦。正如一位男孩的父亲(本科,大学老师)所说,“像我们的孩子,比较内向、胆小一些,从行为来说,就是胆小怕事,但胆小怕事,有一点,就是不惹事,像另一种,他胆大,什么都敢干,就惹事,那肯定不喜欢这种孩子”。不过,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中国都市,父母这种求安怕乱的思想已经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则是对毛遂自荐、敢作敢为精神的肯定和呼唤。事实上,近两年牵动亿万观众神经和眼球的超女现象,就很好地说明了当代中国大众对弘扬个性、表现自我精神的大力肯定与追求。(www.xing528.com)
父母这种对孩子强势性格、鲜明个性的推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这些个性超过了一定的度,则同样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一位29岁的年轻母亲(大专,财务)表达了这样的担心,“……比如说现在的父母都不让孩子在外面吃亏,教孩子如何防范自己,这种表现在告诉孩子增强自己的防范方面是好的,但是同样如果孩子真受了欺负,企图要孩子还击报复,这样就不对了”。一位高中女生的母亲(47岁,高中毕业,服务行业)也有类似的看法,“……现在的孩子被管教得很霸道,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现在社会的确什么东西都要争取的,但你要看什么手段,有些家长教孩子的手段很负面,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好……”
另一位生于80年代的独生女(26岁,本科,公务员)对于孩子张扬个性的做法作出这样的评价,“……很多的独生子女过于执著于张扬个性,往往忽视家庭,忽视社会群体,对个人情感和个人利益的需求被放大,感觉是件蛮悲哀的事情”。
因此,在发展步伐日新月异的当今中国社会,虽然强势性格、张扬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然而,物极必反,如何使孩子个性的发展健康而有度,则是当今每个家长都必须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3.2 儿童领导能力培养的顺其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对中庸思想的大力肯定和赞同,主张立身处世中的谨慎和谦虚,或者说做人的低调,在现代中国父母眼里,虽然这种谨小慎微、谦逊低调的观念已经过时,但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对于勇于当先、敢挑头任的领导能力则持一种较为平和的态度。
在受访的父母中,当被随机问及是否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时,绝大多数父母(83.33%)承认对于这一能力的培养持顺其自然、可有可无的态度。如同一名5岁男孩的母亲(本科,大学老师)所说,“这个没有,只是想着他和人相处的时候融洽相处,没有想过你去指挥别人……我们性格中也没有这个的——我觉得只要与人相处得好就行,也没想过怎么样”。父母持这种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认为这种能力不是靠培养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决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顺势而出的一种能力。一名8岁男孩的母亲(硕士,公司职员)说到,“领导能力?比较少,因为我觉着这些东西他自己会去发展,因为这些东西到现在——就是说有些东西会是天生的,还有一些就是像情商这些东西,还有就是像这种领导能力,需要处理很多人际关系,我现在想让他单纯些,不会教给他太多这些东西”。另一位4岁半男孩母亲(本科,大学老师)的观点也颇具代表性,“我觉得这种领导能力、组织能力都是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养成的,譬如说你在孩子中间,在一帮小朋友中间,你就要让别的小朋友听你的,这就是领导能力,如果你在小朋友中间玩的时候,他觉得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他听别人的,别人就是一种领导,他其实就是一种服从,我觉得这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使部分父母对“领导”这一概念失去兴趣,一名初一男生的母亲(本科,公务员)这样评价,“我没想让这孩子去当官,我觉得他对社会有贡献就行,我觉得权力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对社会危害越大,我不主张谋取权力,当然权力很好。所以我没在这方面培养,不过任他自己吧,如果他愿意我也会支持的”。在这些信念的支持下,现代中国都市父母在对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对“领导能力”的培养基本上采取一种可有可无、顺其自然的开放态度。
另一方面,在访谈中,也有一小部分父母(16.67%)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持较为肯定的态度,但却不知如何下手去培养、发展孩子的这一能力。一名初一女生的母亲(本科,国家干部)说到,“那当然希望(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了,就是领导才能了,那就是凝聚力、号召力……但我也不清楚这怎么培养,希望她在班里当班干部……但首先应该是不耽误学习”。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虽然她对孩子领导能力的培养持肯定态度,但在其眼里,学习任务则是更为紧要的教养目标。
总之,在现代中国都市,至刚至勇、敢作敢为的浪潮下,对于敢为人先的领导能力的培养,父母仍采取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