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主要民族为朝鲜族,占全国民族总人口的99%,是一个民族比较单一的国家。韩国通用韩语,民族服饰为“韩服”。
在朝鲜历史上世宗大王以前,朝鲜族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是世宗大王创造了韩语,韩语与朝鲜语略有不同。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南北语言也出现了略微的差异。一般将韩国惯用的表达方式称为“韩语”,将朝鲜惯用的表达方式称为“朝鲜语”。
韩国在李承晚统治下始终不重视经济发展,朴正熙上台后,确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便开始了著名的“汉江奇迹”。韩国经济开始逐步增长,实现了电子、汽车、钢铁、造船等行业的“三级跳”。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但农业发展极其缓慢,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日趋下降,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趋于增长,但其农业市场对外国的参与极为敏感,是个对外开放程度较小的经济部门。现有耕地面积1.78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89%,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人口逐渐减少,现有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8%。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
7.2.1 韩国服饰民俗
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此在近代被洋服替代,韩服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
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短上衣,背心,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根据季节和身份,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另外,增加了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很受欢迎。朝鲜时代随着儒教地位的巩固,衣着上也开始重视形式与礼节。朝鲜时代大礼服是祭礼服,大礼服也称冕服。冕服是宗庙,社稷等祭礼或正初,冬至等大节日里穿的衣服。
历史上,韩服是朝鲜半岛居民的普及服装,不过如今却很难在大街上看到了。韩国人之所以平时不穿韩服,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传统韩服穿起来相对复杂,活动也不很方便。不过,这样反而提高了韩服的档次,使之成为重要节庆活动的礼服。在韩国人心中,正式场合穿韩服已经上升为一种规范,如果有晚辈违反,长辈便不会接受他们的“请安”。过年过节,上街不穿韩服还会被陌生人指为“粗鲁、没有礼貌。”也正因为如此,不管韩国人身处何方,韩服在他们心目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7.2.2 韩国饮食民俗
主食为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因此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1)韩定食
韩定食又称韩国式客饭,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不加辣椒粉。蒸、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蘑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
在多种烤肉中最受欢迎的是烤牛肉(切成薄片的牛肉用佐料腌制后烤熟)和烤牛排(用佐料腌制后放在铁板上烤熟)。两者皆以生菜、芝麻叶等蘸辣椒酱或豆瓣酱食用。有时附带提供3~5样泡菜或小菜,有的餐厅则需另加点白米饭和汤。餐厅招牌常以花园为店名,如梨泰院花园、三元花园、西门会馆等较有名,在韩国一般的餐厅也可品尝到。
3)烤牛里脊
将适当厚度的牛里脊烤熟后,蘸少许黄酱,用洗净的生菜等新鲜蔬菜包卷后食用,或蘸香油盐佐料食用。
4)面条火锅
切成薄片的牛肉或海鲜,与各种时令蔬菜以及面条一起,放入烧开的汤锅内,煮熟后即可食用。清淡可口,余味无穷。
5)包饭套餐
用新鲜蔬菜,包卷熟肉或其他蔬菜的风味食品。每家餐厅选用主料会略有不同,但大都是用蔬菜加少许酱(黄酱、辣椒酱或混合酱)后,卷包起来食用。与以肉为主的“包肉”不同,主料是蔬菜的包饭,不必担心胆固醇问题。蔬菜的甘苦味,还有助于增进食欲。
6)冷面
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
7)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锅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锅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店。
8)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药汤茶,提神防病。
9)韩果
韩果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蜂蜜、麻油后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
7.2.3 韩国居住民俗
韩国房屋根据儒教观念,区别身份、男女、长幼而做了空间上的安排,即根据不同的房型和用一道小围墙把居住空间区分成上中下。里屋和客厅是属于上的空间,是主人居住的地方;离大门最近的行廊斋是属于下的空间,是下人居住的地方;中门间行廊斋是属于中间阶层的守门人居住的空间。
在上流住宅里,大厅是连接各个房屋并且举行不能在房间里做的各种活动的富余空间,即大厅不仅连接各个房屋而且在夏天可以进行休憩、接客、进食等社会活动。大厅的两个侧面还摆放着瓷器等古董的四方台子。房屋的瓦以及屋檐的瓦是区分上下阶层的标准,只用在贵族家,有上翘屋檐、八字屋檐、雨津阁屋檐、三角墙屋檐等种类。
一般的朝鲜上流住宅根据内外有别思想区分为象征女人居住空间的“里”和象征男人居住空间的“外”,这些空间是在一个大宅院内用小围墙区分的。里屋是内部的主要空间,是女主人进行有关家族衣食方面等各种活动的地方,里屋里有保管衣服和寝具类的各种柜子,还有各种小型器具和屏风等。里屋大厅是连接婆婆居住的里屋和媳妇居住的隔壁屋的地方,这里还可以通到院子,是房屋开放的中心空间。朝鲜时代放置在里屋大厅的家具种类有米仓,橱柜等厨房用具,祭祀时还可以放置祭祀台、烛台、瓷器等。
7.2.4 人韩国生礼仪民俗
1)百日
百日是祝贺婴儿出生百天的纪念日。“100”是象征大、完美和成熟的数字。因此,百日宴的意义在于祝贺孩子顺利通过这一过程,并预祝孩子将来健康成长。百日宴一般准备白米饭、放肉的海带汤、绿色蔬菜以及白色蒸糕(主要用粳米)、红豆粉糯米高梁团子、五色松糕等。到了这天,人们把百日糕送去邻居家一起享用,认为百日糕应该分到百户人家,这样孩子才能无病长寿。收到百日糕的人家也不能把空盘子直接还给主人,而一定要把白色的棉线或者白色的米放在上面还回去,因为棉线和米分别意味着长寿和财富。
2)周岁
周岁是孩子出生满一周岁的那天举办的仪式,意在祈愿孩子幸福长寿。那一天,满周岁的孩子会穿上新衣服,大人还准备年糕和水果为主的食物,并让孩子抓周。通常用新的饭碗和汤碗盛白米饭和海带汤,也摆上绿色的凉拌菜和水果。此外,必须摆上白色蒸糕(主要用粳米)和糯米高梁团子,以及各色水果。除了食物以外,桌上还摆上好些东西,让孩子挑选。根据孩子所抓起的东西,预测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桌上摆放的东西而言,男孩子的话,放上米、白色的棉线团儿、书、纸、笔、弓箭等;女孩子的话,则不放弓箭,放上剪刀、针和尺子。
3)婚礼(www.xing528.com)
婚礼是男女结成夫妇的终身大事。按照传统的婚礼程序,举行婚礼之前,新郎家把盛放有彩礼(采缎)和聘书的箱子送到新娘家,这箱子叫做“ham”。新娘家收到箱子后,把箱子放在蒸糕的笼子上,这时候的年糕就叫做封采糕。封采糕是糯米蒸糕,通常在上面撒红豆粉,还把七颗大枣排成扇形放在最上面的正中央。用糯米做封采糕的意义在于祝愿新婚夫妻像糯米一样永远粘在一起,和睦相处。年糕为二层,象征一对夫妻。此外,红豆粉象征消灾免祸,七个大枣象征七个儿子,祝愿多子多孙。婚礼仪式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新郎和新娘站在婚礼宴桌面前行礼,来参加婚礼的人都吃面条。第二天,新郎和新娘到新郎家去拜访公婆和其他婆家的长辈,并行大礼,这叫做“弊帛”。虽然各地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桌上都摆放大枣、栗子、肉脯和酒。如今,虽然不举行传统婚礼,但“弊帛”这种风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7.2.5 韩国社交礼仪民俗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7.2.6 韩国岁时节日民俗
1)新年
通常在公历1月底或2月初到来的被韩国人称作新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中最盛大的节日。全家人聚集一堂,穿上最好的衣服,举行祭祖仪式。祭祀后享用丰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辈向长辈拜年。
2)元宵节
韩国人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为“大望日”。人们对正月十五的喜爱不亚于新年。这一天人们要节食,吃用5种以上谷物煮制的五谷饭,祈愿丰年。这一天还要吃花生、松子、栗子等坚硬的果实,吃的个数要与自己年龄相同,边吃边祈愿健康。据传这一天,还有一大早就起来喊“卖暑了”、向别人卖暑的风俗。如果把暑卖掉,就可以保证今年夏天不会中暑。在正月十五的民俗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放风筝”和“放鼠火”。“放鼠火”是指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火烧田埂上的杂草,用来赶走杂鬼迎接神圣的春天。杂草燃烧起来,会烧死害虫的蛋卵,赶走耗子,还可为田造肥。放风筝是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一种游戏。韩国人主要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放风筝。大都在风筝上挂上写有“去祸迎福”的条幅,等到太阳落山时就拉断丝线放飞风筝,据传这有助于防止疾病、事故、荒年等,即去祸迎福。
3)斗牛节
韩国的斗牛习俗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起初是牧童闲来无事取乐解闷,后来发展成为部落或氏族显示势力的一种手段。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时期,斗牛比赛因易于聚集人群、鼓舞士气而为当时的占领者所惧,被迫中止。直到20世纪70年代,斗牛比赛才又开始逐渐盛行。清道郡举行成规模的赛事始于1990年,到1995年已经发展成“韩国之最”。每年三月,庆尚北道的清道郡就成了斗牛爱好者云集的地方。
4)佛诞节
佛教是韩国最大、最为活跃的宗教之一,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信徒。韩国佛教信徒每年5月举行仪式庆祝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据历史学家介绍,佛祖释迦牟尼大约诞生在2551年前,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生辰日起,但是韩国佛教徒普遍把他的生日定在了农历四月初八,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欢庆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
5)中秋节
在韩国人的心中,中秋节是不亚于甚至高于春节的传统民俗节日。韩国的中秋习俗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传统舞蹈“强羌水越来”,该舞蹈被韩国列为第八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蹈是由一群妇女身着韩服,手拉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其渊源十分有趣,据说是古时候敌军入侵时,妇女们围着村落旁的山峰转圈,让远处观察的敌军误以为有伏兵伺机而动,望而生畏,后来则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日的一项传统民俗舞蹈。
7.2.7 韩国工艺美术民俗
1)书法
朝鲜王国的书法最初是崇尚笔触典雅灵秀的赵孟兆体。世宗第三子安平大君的赵体书法造诣之高无与伦比。韩沪也是韩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至诚地师法王羲之,创造出自己的风格。19世纪涌现了一些与16世纪到17世纪初的中国书法家如文征明等有渊源的有特色的风格。这种新趋势的出现来源于韩国同中国清朝的密切的文化接触。一批文人学者热心于进行这种接触,因为他们急切希望以清朝为榜样寻求改善人民生活和建设现代国家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朝鲜时代最伟大的书法家是实学派的金正喜。金正喜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学者,他建立了人称“秋史派”的风格。他的书法脱胎于中国隶书,但是他在布局上富于画感,善于在不对称中见和谐,而且笔触有力无比,使笔下的字充满活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传统书法只是作为一门次要艺术保存了下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趋势是书法使用韩国字母书写。
2)雕塑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韩国雕塑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这个变化惊人的过渡时期,韩国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艺术运动的两大潮流。这一股潮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传入韩国的所谓“反形式抽象主义”。这个运动随着韩国先锋派艺术协会的成立而迅速发展,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为韩国雕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派雕塑家拒绝传统的学院派现实主义所尊重的一切自然形式,追求通过非表象形状自发地表现他们的情感。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情感抽象主义面临另一派坚持对立概念与风格的新的艺术运动的有力挑战,这一派叫做“雕塑概念主义”。雕塑概念主义追求“纯”抽象,不受一切情感上的联系和内涵意义的拘束。在风格上,这个运动的艺术家主张简单、率直的形式,明显不同于上一代反形式先锋主义派倾向于复杂和隐晦。20世纪80年代,雕塑家的人数和雕塑活动空前增长。作为对上一个十年的冷静的理智主义的反动,一些年轻艺术家开始怀念过去的比较富于人情味的倾向。
7.2.8 韩国游艺民俗
韩国的传统舞蹈最早始于史前时代的宗教仪式。当时各部落在神坛祭典时,常伴有集体歌舞,这样的歌舞随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形式。三国时代的高句丽古墓上就出现了载有人们跳舞场面的壁画;而高丽时代的大型燃灯会(一种佛教的法会)和八关会(向上帝祈愿太平盛世的活动)等国家举办的活动也包含有跳舞的内容。到朝鲜时代,舞蹈以初、中期的宫廷舞蹈,后期的民俗舞蹈为中心得到发展。宫廷舞蹈指在宫中宴会和招待贵宾的盛筵时所跳舞蹈,大部分是赞扬王室尊严、威严的内容。舞者的服饰以华丽、艺术为特征。宫廷舞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剑舞、鹤舞和处容舞。民俗舞蹈则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商业的发达在民间得到了很大发展,不仅有直接表现老百姓生活、感情的内容,还包含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最具代表的是假面舞、山台假面剧、僧舞、巫俗舞、傀儡戏、太平舞、闲良舞,驱邪舞等,其中的面具舞和山台假面剧借讽刺官僚和僧侣的内容而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讽刺。而划归于现代民俗舞蹈的长鼓舞、扇子舞则是在1930~1960年间创作出来的。此外,还有佛教仪式上的铜钹舞、法鼓舞、蝴蝶舞等及孔庙祭典、宗庙祭典上的舞蹈。
7.2.9 韩国宗教与世俗信仰
1)佛教
佛教约在4世纪经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不同于追求个人解脱的小乘佛教,韩国信仰的是追求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到了今天,佛教成为占全体宗教人口40%以上的韩国最大的宗教。
2)天主教
天主教于18世纪传入韩国,当时在争权夺利中处不利地位的“南人派系”从西方引进学问,开始研究“西学”,这是天主教传入韩国的开端。因此,韩国的天主教是为了主动进行研究,并邀请传教士入境,可以说是主动引进了天主教,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但天主教在传入韩国初期遭到了迫害,殉教者很多。当时朝鲜坚持锁国政策,把天主教徒看成了国家政策的挑战者。目前,天主教徒占全体宗教人口的20%左右,是韩国第三大宗教。
3)山神祭
韩国人从原始时代起便开始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山有镇山神,也叫“山神”。山神掌管着人间的旱、涝、病、死,所以,韩国人从三国时代开始,就为了祛病祛灾,在许多有名的山上设立山神堂,供着神位,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韩国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祭祀山神的活动。每年端午节,在江陵的大关所进行的城隍便是山神祭的一种。
4)城隍祭
祭祀城隍的庙坛称城隍堂。韩国信奉城隍的习俗系高丽时从中国传入的,逐渐普及民间。城隍堂多建于老树下、山岭间或村子的一头,是用石块砌起来的。祭祀时,全村推选出祭主,共同筹集经费。平时,人们路过城隍堂,要鞠躬行礼,有的人还在堂前放块石头或插棵松枝,吐三口唾沫。在旧社会,人们用这种形式祈求城隍保佑全家平安。
7.2.10 韩国禁忌
韩国人禁忌颇多。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忌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怨。吃饭时忌戴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书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二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