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壮族民俗-中外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人生礼仪

壮族民俗-中外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人生礼仪

时间:2024-04-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1.1壮族服饰民俗传统的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5.1.2壮族饮食民俗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5.1.3壮族居住民俗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5.1.4壮族人生礼仪民俗1)婚俗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两种形式。桂北部分壮族地区婚礼习俗是“夜婚”,也称火把婚。

壮族民俗-中外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人生礼仪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其中全中国35%以上的壮族人居住在广西。秦以来,壮族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僮等,1965统一称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但使用面不广。现在部分民族学校设有壮语课程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511 壮族服饰民俗

传统的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女子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上衣是左衽无领阑干衣,腰部扎有紧身带,下身穿长裤,裤角稍宽,裤脚有兰、红、绿色的丝织和棉质阑干镶边。裤外套短裙,裙也有镶边。头上包黑毛巾,穿绣花鞋,戴耳环、手镯和项圈,裤腰左边悬挂一个彩穗筒。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穿布鞋

壮族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

512 壮族饮食民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的主食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壮族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等。

513 壮族居住民俗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可做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这点与侗、瑶、苗民族异曲同工。但是壮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又是壮族人特有的方式。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个寨子一个群落,雄伟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

514 壮族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两种形式。壮族青年多可通过抛绣球等传统方式表达爱情意愿。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着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

不同地区婚礼习俗有很大差异。桂林地区龙胜县龙脊一带壮族,结婚时有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独特婚俗。新娘出嫁时,通常由一个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男子或者由姑娘的父亲,背着出门。新娘出夫家,由十几位伴娘和歌手陪送。新娘到达夫家,要踏着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再走过为她架的“新桥”进入洞房。她登完竹梯,一位父母健在的男青年立即将竹梯砍断。进入洞房,后面又立即有人拆去“新桥”。“砍梯”、“拆桥”,表示新娘后路已断,今生永落夫家、生育子女、创家立业,也寓意新人结合,如意美满、白头偕老、永不变心。晚上,伴娘和歌手要与寨上小伙子们对歌。新娘次日回门,新郎当日或次日接回。晚上伴娘和歌手又要与寨上小伙子对歌,连唱三夜,有茶歌、赞歌、情歌等。

桂北部分壮族地区婚礼习俗是“夜婚”,也称火把婚。婚期晚上,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边,先与新娘女伴对歌,一般总是让男方赢,男方再派一口齿伶俐的小伙子进寨,走近女方家门,又被姑娘们拦住,用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准进门迎亲。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边走边与迎亲男青年们对歌,在歌声笑声中,簇拥新娘,到达男家拜堂成亲。新人进洞房后,男女青年继续对歌,直到天明。

2)葬俗

壮族人死后停尸于正厅,以柚叶、桃叶或姜煎水浴尸换装。一般停尸三日。亲戚故旧来吊,洒酒供祭。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器物置于尸旁,用铜钱遮眼、塞口,或填以糯米饭、茶叶,意为使死者在往阴间的路上有赶路饭和买路钱。有的以朱砂点五官,叫做“开光”。尸体遮盖白布。擂鼓或燃放鞭炮志哀。如死者为妇女,还必须向外家报丧,等外家来人“见面”后方能入殓。有些地区,子女为父母办丧事,要请两位歌师分扮舅甥,通宵达旦以问答形式唱“哭丧歌”,赞颂死者生前美德,并劝喻世人应尊敬长辈,不忘祖恩。

壮族有“二次葬”的传统。一般葬后三年揭棺,捡取骸骨放入陶缸内,置于岩洞或土洞中,选择“吉壤”再行安葬,称“二次葬”。至此,死者才成为祖先神灵而受供奉。对非正常死亡的,被认为将变成恶鬼,因此必须火葬,请道公诵经打斋,骨灰随道公跳过火坑,才承认其阴魂与祖先神灵有同等地位。

515 壮族社交礼仪民俗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www.xing528.com)

516 壮族岁时节日民俗

壮民族是以稻作著称的农耕民族,岁时节庆活动大多是随着生产季节和农作节奏来开展的。如迎春牛对歌、开耕节、牛魂节(脱轭节、敬牛节)、拜秧节、谷魂节(尝新节)、糍粑节,古时还以收割庆丰收作为迎新岁节日,即所谓“壮年”。这些围绕着各个重要生活环节活动的仪俗,表现为原始祭祀性的形式,也带有生产动员和期望丰稔的含义,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调节劳动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除了壮民族节日外,受汉族的影响,不少地区也非常重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壮族的春节和汉族相似,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节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壮年

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过年时,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做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有些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似。

2)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陀螺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517 壮族工艺美术民俗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

518 壮族游艺民俗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定期还行唱山歌会,即“歌圩”。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左江沿岸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精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凭祥、龙洲、宁明、崇左扶绥、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县发现的崖壁画。画幅中有人像、兽像、物像(似铜鼓或铜锣的图案、环首刀等)等。人像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所有画像全部是土红色,虽长年经风雨侵蚀,但有部分色泽依然清晰。花山崖壁画不愧是壮族的艺术瑰宝。它那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高超的艺术水准。因宁明县的花山崖壁画的画幅最大,人物画像最多,内容也最复杂,是上述各地崖壁画的代表作。左江花山崖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壮观,作画条件之艰险,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519 壮族宗教和世俗信仰

壮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部分壮族地区有天主教新教的传入。壮族本民族宗教以摩教为主要的信仰。摩教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相融合为其特点。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壮族民间崇拜的神灵主要有花婆神、土地公、社共、禾神、牛神等。花婆神是专管生育儿女的女神,又称“花王圣母”。壮族认为儿女是花婆庭院里的花朵,枯荣全凭花婆主宰。婴儿出生,即在床头铺上纸花,逢年过节由母亲领孩子另祭花婆。孩子有病,也要祭请花婆保佑。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危难事件,村民必到土地庙跪拜求签。

社公被认为是村寨保护神。多在村边大树下设社坛,每年除夕,各家备酒肉祭祀。新嫁女子,也须偕同夫婿回娘家参加祭社。新生婴儿、年满3岁的男孩,由父母带到社前祭社,女孩则于社前穿耳戴环。每遇虫灾,各村寨鸣锣聚众,杀猪、羊、鸡祭社。

禾神是主管谷物丰收的神。农历六月初六到田间拜祭“田公地母”,聚饮欢歌,并在田边插小纸旗,祈求丰收。七月间有的村寨集体举行“祭青苗”,秋收时,要举行“吃新米”,从田里采集稻谷做新米饭,宰杀鸡、鸭到田头供祭后,才开镰收割。

壮族传说牛是上天派到人间帮助农耕的,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牛的生日,称“牛皇诞”。该日禁用牛力,在牛栏烧纸祭牛神,并喂牛一团有色糯米饭(黄牛用黄色,水牛用黑色);春耕大忙后,要举行“收牛魂”仪式,称“牛魂节”。

5110 壮族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3天(有的是头7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