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俗与旅游-中外民俗的作用和重要性

民俗与旅游-中外民俗的作用和重要性

时间:2024-04-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1民俗对旅游的作用首先,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再次,学习并具备相应的民俗知识是做好旅游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必备条件。入乡随俗、入境知俗是旅游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许多国家对民俗文化都采取了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的科学举措,使本国旅游业更具特色、更具魅力。丽江的纳西人民更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保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活动中。

民俗与旅游-中外民俗的作用和重要性

旅游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其社会成员一生中都会发生这样特殊的经历。作为一种有着浓厚文化属性的活动,旅游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丰富旅游活动,提高经济效益。旅游对民俗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31 民俗对旅游的作用

首先,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民俗是当今旅游活动中四大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代科技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许多民俗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独具魅力,从而造就了今日规模越来越大的民俗旅游。奇巧精妙的建筑和居住民俗,隆重热闹的节庆民俗,优美动人的游艺民俗,别具风味的饮食民俗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民俗事象都是旅游资源,只有那些风格鲜明、独特、奇异的风俗习惯,才可能唤起游客的兴致。在对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较早,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他们更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希望亲身体验异乡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

其次,民俗能充实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活动,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效益。

民俗旅游是民俗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发展,也是利用民俗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甚至成为不少民族地区进行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如张家界旅游区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开辟了以苦竹河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线,穿插了土家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传统民俗,激发了旅游者的游览兴趣,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5000元,是他们20世纪80年代人均收入的10倍。云南省宁蒗县永宁镇落水村自1991年进行旅游开发后,独特的摩梭民俗文化在市场机制中直接转化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摩梭人投身旅游业寻找生活的希望。旅游的文化性和经济性是密切相关的,旅游地利用民俗不仅能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弘扬了民俗文化。

再次,学习并具备相应的民俗知识是做好旅游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必备条件。

入乡随俗、入境知俗是旅游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当地民俗的透彻了解无疑有助于避免无知犯讳的出现,更可以对相关民俗巧加利用做好相应工作。旅游接待者一方面要熟悉本地的民俗,以便回答游客随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了解主要客源地的有关民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游客对旅游服务会有不同的要求,而要求的不同很大程度是由他们所在地不同的生活民俗所造成的。作为接待者,要使自己的服务令游客满意,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了解客源地的有关民俗。只有熟悉客人的民俗背景,才可能了解游客的需求特点;只有知道客人的需求,才可能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才能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满意。通过学习不同民众的民俗知识,我们不仅可以汲取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了解大众心态;更能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尊重交际对象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交流思想、开展工作。

132 旅游对民俗的影响

1)旅游对民俗的积极影响

1)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传播与交融

旅游是人们在不同地区的暂时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既带来了游客所在地区的某些风俗习惯,也认识了旅游地的一些民俗内容,两地之间的民俗必定会发生接触、碰撞,进而渗透融合。游客无意中就成了民俗文化沟通交流的使者。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都是一次文化文流与文化传播。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感受异域文化为目的,对旅游地的民俗民族文化尤感兴趣。旅游正是以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游人兴趣,通过游人的体验参与,达到旅游主体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目的。这样一来,旅游者亲身体验了异地异族的民俗文化,旅游接待地也借机传播了自己的文化。在今天,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交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跨文化交流,开拓人们的眼界,增进市场经济意识,促使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变迁,提高民族地区文明的程度。另外,旅游本身可以划归到旅行生活习俗的范畴。一旦一个地区的民众在频繁和长期的旅游活动中形成模式化的思维和行为,并为大多数人所遵从,那么这种旅游习惯就变成了新的生活民俗,进而推动这一地区生活民俗的发展和演变。

2)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而且要保护、修葺(修缮)和恢复原有的文化资源。许多国家对民俗文化都采取了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的科学举措,使本国旅游业更具特色、更具魅力。所有这些,对民俗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在云南丽江等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保存、发掘和复兴东巴文字、纳西古乐等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旅游也会使旅游地居民产生文化自觉,促进民俗文化保存和复兴,并促进旅游地居民对包括民俗在内的本地文化重新做出思考与选择,优化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非常明确,而且高度一致。丽江的纳西人民更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保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活动中。(www.xing528.com)

2)旅游对民俗的消极影响

旅游对民俗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地民俗受到冲击,民俗生态环境被破坏,民俗被商品化甚至被殖民化。由于大量旅客涌入,旅游地的民俗可能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大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可能致使旅游地的民俗会逐渐被同化、淡化、庸俗化甚至消失。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民俗文化仅被视为满足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和商品的情况,出现一些职业土著造就的“伪民俗”。生搬硬套、肆意拼合,随意表演,扭曲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使其沦为表演的工具和仪式,屈从于旅游者自以为是的文化想象。有时甚至出现为了迎合一部分客人而着力渲染一些低俗、色情的东西,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在旅游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旅游地民众价值观退化、淳朴民风丢失的情况,致使民俗本身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难以弥补的毁坏,甚至影响旅游地社会的稳定。对于这些消极的影响,我们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努力减少或最大限度地限制这些不良影响,使民俗文化资源得以长期地使用和弘扬。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民俗的基本知识和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复杂关系。民俗源于生活,生活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民俗有集体性与类型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方性等四大基本特征;民俗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等四个方面;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旅游对民俗文化也有消极的影响。

1.民俗的功能有哪些?

2.民俗对旅游的作用有哪些?

3.旅游对民俗的影响有哪些?

4.按民俗的内容划分,将民俗划分为哪几类?

5.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案例分析

199511日,北京旅游局在北京中华民族园举行“’95中国民俗风情游”开幕式,同时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节目,56个民族的代表,在欢快的民族音乐伴奏下载歌载舞。傍晚,在节日焰火的衬托下,园内举行彩车游行。并在当晚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栏目中,播出专门展示各民族风情的“中华民俗大观”特别节目,以此拉开主题活动的序幕。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旅游资源?结合1995中国民俗风情活动,对你家乡的民俗风情活动的开展,起草一个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