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培生
市场大潮中优胜劣汰的现实表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力。活力旺则企业兴,活力衰则企业败。活力,在企业内部就是凝聚力、就是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进取心、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外部,活力则表现为产品竞争力、商业信誉和市场占有率。
活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人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说法,其实说的组织活力的重要性。缺乏活力的企业,就会形成可怕的惰性,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纵有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技术、再优秀的人员,都难逃失败的厄运。
我们常说企业小的时候具有的活力却比较大,为什么?因为小企业机制灵活,大家都是目标导向,淡化分工,强调合作,上上下下之间形成一体,这时企业的反应速度很快,非常灵活,充满活力。
但是企业发展大了之后,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出现了不协调,如果管理层不及时进行实质性变革,必然造成信息传递效率低,决策迟缓,执行力受阻,运行不畅,管理体系之间缺乏流程接口等问题,数据难以充分共享;在职务授权和专业化管理中设置不好,就会出现一些混乱,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容易缺乏活力。形象地说就是一个人有两个心脏、四个肾,头很小,手脚很短,微循环系统不通畅,心态很乱。这样一个不健康的人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变得效率低下,看不清自己的方向,自我感觉失真。而身体的活力来自于新陈代谢,人之所以会衰老,因为新陈代谢变慢了,细胞逐渐老化。新陈代谢就要求不断的有新能量注入,并且能够进行能量转化,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就是各种维生素要均衡,搭配合理,要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壮。(www.xing528.com)
外界的刺激和压力,会对企业机体活性产生很大的作用。AT&T 总裁弗德烈·柯佩尔在他所著《企业的活力》一书中指出,企业今日所产生的活力,将能保证其明日的成功与发展。为了增加组织的战斗活力、延续组织的生命力,领导者可以在组织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欢钓鱼者都晓得,如果把鱼钓上超过 1小时,放在篓子里的鱼儿就会奄奄一息,所以擅长钓鱼者经常在鱼篓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欢攻击鱼,鱼群必须持续跳、躲闪以避免其攻击,因此即使经过数个小时,钓上来的鱼还是活得很新鲜。组织里若有人能适当地扮演土虱,刺激组织成员的生存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鱼与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掌握好,否则会弄巧成拙。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是一个生命肌体,要预防“中枢神经的钝化”,唯有不断学习。只有找出症状,提高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才能“全面增强体质”,在未来生存发展得更好、更健康些。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学习得更好。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是表现在市场、质量、品牌等方面,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维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企业才会有创新意识,才能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一个缺乏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学习型组织及其互动共享的学习系统,是企业应对变化、创造未来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企业要重视对员工行为的激励。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过度依赖金钱刺激,激励机制不科学,过度强调短期效果。这样,就造成了激励不足或激励偏差的现象。激励不足,员工工作的动力就不足,工作效率就会降低,激励偏差,员工追求的目标就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致,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应该从经营目标出发重新审视内部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动力问题。
记得张瑞敏说过,他最想请教韦尔奇的就是“如何让大企业保持小企业的活力”,韦尔奇是如何让GE这家由爱迪生创建的百年老店保持了令人羡慕的活力呢?这要得益于他推行的“无边界”管理思想,努力塑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文化,“痛恨”官僚主义,经常与基层员工发邮件,跨越沟通,用这样的实际行动使通用电器这个百年老店仍然保持着创业的激情。
没有活力,一个企业就会形成可怕的“惰性”,就会形成安于现状、害怕变革和不敢冒险的不良风气,失去不断进取的勇气和动力,进而导致组织功能的退化和衰老,行动缓慢,思维僵化,最终被环境所淘汰。创新和活力是优秀文化的核心,是名牌企业、百年老店的致胜法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