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编辑如何塑造时势:长声闲话太宰治的脸

编辑如何塑造时势:长声闲话太宰治的脸

时间:2024-04-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日本这本书叫作《创造时代的编辑101》,我们会觉得扯淡,充其量喉舌,哪里造得出时势!若把书名译作“编辑那些事儿”,似乎更合乎国情,也颇为时尚,付梓能多卖掉几本也说不定。此书为日本近现代一百零一位编辑立传,群贤毕至,每人占对开两面。《创造时代的编辑101》当中没有收漫画编辑,至了理由,寺田博说是标一准不好定。

编辑如何塑造时势:长声闲话太宰治的脸

好多年以前,在东北一家出版社当编辑,某日,一位同事接电话,但闻:这儿是出版社……出什么板儿?棺材板儿!全屋哄然,为他的脱口秀叫好。那年月盛行打家具,连外国进口货的包装箱木板也成为奇货,大概挂错了电话的人不知道世上还有出版这一行,以为歪打正着,让他撞上卖木料的了。当今图书已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商品,但出版以及编辑这个行当似乎仍然不大为人所知,比不上报纸记者乃至有第四权力之称,真有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滋味。所以,日本这本书叫作《创造时代的编辑101》,我们会觉得扯淡,充其量喉舌,哪里造得出时势!若把书名译作“编辑那些事儿”,似乎更合乎国情,也颇为时尚,付梓能多卖掉几本也说不定。

此书为日本近现代一百零一位编辑立传,群贤毕至,每人占对开两面。篇幅有限,笔法不一,却也大致能看出这些人办刊出书起到了推动历史的作用,或多或少。编者寺田博,先后主编过几种文学杂志,擢拔了中上健次、岛田雅彦、吉本芭娜娜、小川洋子等作家,名重文坛,因而所选也偏重文学编辑。他说:“收录的一百零一人全都是过渡时期的编辑,毋宁说在过渡时期改变时代的人,那就叫编辑。”过渡就可能处于激流之中,未必非具备什么目的或理论不可,但一名好编辑需要有灵敏的感觉。凭感觉走在时代的前头,起码比读者先行一步,可能就不免反权威、反权力,这也像是出版的宿命。编辑在文学领域似乎作用更大些。文学史以作家及作品为中心,但是从文坛或文学制度来看,也不可忽略编辑,有时候没有某编辑就不会产生某作家,甚至某时期的文学、文学史就可能改写。编辑对作品应具有批评的慧眼,但不是批评家,不是要通过批评建构自己的领域。批评家的批评是马后炮,他们在浪潮冲浪,而编辑协助作家掀起浪潮。一部近现代文学史,换个角度就是编辑史、出版史。

日本编辑说到编辑那些事儿,何谓编辑,何谓出版,常说是“志业”。志始志终,那就不得不以“思想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的态度来工作。可是,起码从上世纪70年代以降,社会剧变,出版的牧歌时代过去了,出了好书就能到达读者手里已成为神话。有人说,编辑在工作上仍旧是手工的、个体的,出版是行业,不应该是产业,出版产业化,势必跟其他产业一样向钱看,不容许编辑施展个人之志。很爱谈人生的老作家五木宽之抱怨:大出版社的编辑变成了官僚,把编辑的事交给什么工作室,把宣传的事交给广告公司,自己只坐在那里算成本,考虑赔赚。

如今不再是出版一枝独秀的时代。出版媒体与网络的区别之一即在于后者没有编辑,即便有,也不做传统的编辑工作,倒像是所有的利用者都是作者,也都是编辑和批评家,不专而多能。网络或手机的作品还要借出版问世,便多了一道编辑工序,按说就能够提高质量。(www.xing528.com)

文学编辑应该大都有文学才能,或许只是缺少创作的激情罢了。过去人们不承认文学的商业性,杂志也被视为文坛的公器,譬如小田久郎本来是诗人,为了办思潮社,办《现代诗手帖》杂志,便放弃作诗,以确保不偏不倚,使杂志成为公器,制造了新诗的战后潮流。大久保房男主编纯文学杂志《群像》十余年,退休后写小说获奖,六十岁出道。大村彦次郎主编过多种杂志,野坂昭如、井上厦、村上龙、村上春树等作家均出自他手下,和寺田博一样,退休后援笔写作。有意思的是,二人都笔耕大众文学领域,特别是武士小说,莫非从围城里出来的,根本不看好所谓纯文学?大村著有《武士小说兴衰》,寺田著有《武士小说举要》,两书大大提升了日本武士小说研究的水准。编辑涉笔文学史,自觉不自觉地总要写作家及作品的逸事秘闻,叫作文坛史更为确切。实际上纯文学杂志主要靠出版社当作招牌存活着,一旦良心开小差就停了它也说不定。像村上春树这样的作家,对文学满怀敬意,却不睬文坛传统、出版惯行,不在杂志上发表作品,也使纯文学杂志减少了存在的价值。

《创造时代的编辑101》当中没有收漫画编辑,至了理由,寺田博说是标一准不好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