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拉伯民族政治统一的号令: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影响

阿拉伯民族政治统一的号令: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影响

时间:2024-04-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伊斯兰教的影响(一)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穆罕默德归真后,阿拉伯半岛发生动荡,部落拒纳天课,否认麦地那政权。对阿拉伯人来说,在信仰与死亡之外别无选择,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民族政治统一的号令。在伊斯兰教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教法而不是教义。最后,他们强调伊斯兰教界的道德振兴,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即号召“圣战”。目的是恢复加强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增强活力,与西方相抗衡。

阿拉伯民族政治统一的号令: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影响

六、伊斯兰教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

穆罕默德归真后,阿拉伯半岛发生动荡,部落拒纳天课,否认麦地那政权。首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发兵讨伐,迫使变节部落重新归顺。对阿拉伯人来说,在信仰与死亡之外别无选择,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民族政治统一的号令。凭借战争统一起来的各部落,立即转入劫掠异教徒的“圣战”,他们“为主道而奋斗”的热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走向对外征服的道路。欧麦尔哈里发执政时期(634—644),伊斯兰教掀起了第一次对外扩张的高潮,击溃了拜占庭军队,灭亡了萨珊王朝,阿拉伯版图由中亚的乌浒水伸展到北非的小流沙。把外部世界视为“战争地区”,实行军事征服。在征服地区,又实行宽容宗教信仰等保护政策,阿拉伯人集中居住区由此吸引许多皈依者涌入,这些城市成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基地,也是新的伊斯兰文明发源地。随着麦地那社团向世界帝国过渡,穆斯林内部的矛盾日趋激化。656年至661年和680年至684年,因哈里发奥斯曼·侯赛因遭难,先后爆发了两次内战,什叶派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伍麦叶王朝前期,伊斯兰在强化阿拉伯统一的同时,掀起了对外扩张的第二次高潮,往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往南扩展了中亚“河外地区”和印度河流域,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阿拉伯军事贵族的特权统治,引起平民阶层的反抗,新入教的非阿拉伯人得不到平等待遇,终于发生了以平民为主的大起义,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开创了伊斯兰教内部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为缓和矛盾,渲染宗教色彩,各门宗教学科在提倡和鼓励下有了迅速发展,乌莱玛(宗教学者)阶层成为重要的统治支柱,大量出现的圣训泛滥,解释了阿拔斯统治的主流基础,统一教义也成为阿拔斯王朝的迫切需要。公元849年,哈里发穆泰瓦基勒放弃新信条,转而依赖保守的乌莱玛阶层和禁卫军的支持。艾什尔里和马图里迪在9世纪末10世纪初构筑的教义学体系,在11世纪被逊尼派确认为正确的教义学。这也标志着逊尼派宗教体制的确立。这一时期,什叶派的形势趋于恶化,被迫寻求维护教派生存的新方式。公元874年,第十一任伊玛目归真后,什叶派宣布:第十二任伊玛目“暂离”或“隐遁”,但将于适当时候以“麦赫迪(得道者)”身份变临,建立正义的世界。大多数什叶派人以拉斐德派知名,作为温和的反对派接受这一教义,成为“十二伊玛目派”。公元945年后,哈里发大权旁落,伊斯兰世界四分五裂。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哈里发被杀,阿拔斯王朝覆灭,政治上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6世纪。尽管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对政治不起决定性作用,但统治者始终意识到伊斯兰教的价值,不论谁当政,都维护着穆斯林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礼仪习俗。伊斯兰教也得以不依赖政权和军队,继续向外传播。16世纪至18世纪,伊斯兰世界出现三大帝国鼎立的“复兴局面”。波斯萨法维帝国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都强调逊尼派伊斯兰教的正统教义和教法。这一时期,伊斯兰教法对于控制民众思想、维护社会统一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伊斯兰教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教法而不是教义。教法是真主启示的一套义务体系,内容涵盖人类的全部行为。它通过对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施加无所不至的影响和坚定不移的压力,固定着一套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愈加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对社会一体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保证社会组织的延续。面对教法的刻板僵化和教义的抽象烦琐,产生了伊斯兰教的神秘化——苏非主义。它以个人的主观直觉和内心体验来突破教法的束缚,给严峻冷漠的形式主义礼仪注入活生生的宗教情感,反对奢侈时尚和禁欲苦行,从而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1世纪以后,苏非派逐渐把大部分穆斯林引向神秘主义,从而使伊斯兰教能在以后几个世纪的政治分裂和经济衰退中继续保持自身精神活力。由于苏非派的发展,大批狂热的传教者深入穷乡僻壤,投身伊斯兰教的传播和扩展。至16世纪,大大小小苏非教团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伊斯兰教在热带非洲、南亚、中亚、小亚细亚、东南亚以及西南欧不断扩展。

(二)近现代伊斯兰教(www.xing528.com)

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于伊斯兰世界的侵略和掠夺,引起穆斯林的深刻危机。伊斯兰教改良主义运动和反帝反殖民主义运动中,伊斯兰教仍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18世纪后,伊斯兰世界的复兴运动,以净化宗教和复兴社会为出发点,大多与殖民主义发生冲突。各地的运动因社会背景和领导者的差异而各具特征,既无共同纲领,也无统一的政治行动,但在政教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当代伊斯兰教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他们把赞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之于穆斯林在信仰和实践上背离了正道。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复归早期的伊斯兰教。其次,他们重申真主独一的信仰,强调真主的意志是对穆斯林个人和伊斯兰社团的完整而又统一的使命。因此,包括政治、社会和道德在内的全部生活领域应由宗教占支配地位。再次,在形式上他们面向传统,要求复归早期的原旨教义,主张以伊斯兰教为纯真精神改革现状,拒绝盲从中世纪的宗教传统。最后,他们强调伊斯兰教界的道德振兴,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即号召“圣战”。与此相对立的是伊斯兰现代主义。其主张是:穆斯林社会的衰落和失败,表明其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软弱和西方文明的强盛和活力。恢复穆斯林社会的繁荣和强盛,首先要使自身通过现代化改革去适应当代世界,这也意味着对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否定。目的是恢复加强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增强活力,与西方相抗衡。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在各国的共同之处主要包括:在接受外来思想影响,提倡改革的同时,力图在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主义变革之间建立联系;在坚持传统伊斯兰教主张的同时,又大量输入西方的思想和制度;拒绝盲目听从传统宗教权威,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坚持改革伊斯兰教,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伊斯兰现代主义培育了将历史成就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激励进行伊斯兰教改革,以与西方模式相抗衡。但伊斯兰现代主义没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教义和理论,而带有折中和混杂的特征。起初,伊斯兰各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相继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既要实现社会进步,又要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风行一时后,并没有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矛盾反倒有所激化。于是早期伊斯兰教的社会理想又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70年代以后,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又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三)当代伊斯兰教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西亚、北非、南亚等地兴起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席卷整个伊斯兰世界,产生了世界性影响。从现象上看,复兴运动中,民众普遍追求复归传统,宗教意识和情感加深,宗教礼仪和活动空前活跃,社会虔信氛围显著升温;泛伊斯兰教主义重新崛起,强调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国际合作;统治者利用伊斯兰教拉拢民众,打击异己,证明统治的合法性;政治反对派把矛头指向本国政府,而不是西方。伊斯兰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因为无法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也无力撼动国际秩序和西方势力,从而趋于低潮。而且,在政治反对派主流选择议会民主道路的同时,少数激进分子则走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成为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组织,损害了政治反对派的声誉。对伊斯兰教的未来发展,存在着国际背景、伊斯兰各国自身发展和伊斯兰教本身的发展三个影响因素。美国“9·11”事件后,反恐斗争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打击,形成了对政治反对派打压严酷的形势,伊斯兰主义的发展严重受挫。从长远看,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伊斯兰教的未来需要发扬其精神、道德和智力传统,为伊斯兰世界的现代社会建设作出贡献。政治伊斯兰会逐步成为合法的反对派,直接的政治行动会消退。伊斯兰教的未来前途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但最终还取决于穆斯林自身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