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之路与平凉伊斯兰教
丝绸之路是西汉(前202至8)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一条陆上通道。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与中亚及欧洲的商贸持续繁荣,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当时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即“丝绸”之意。这条东西长达7000多公里的大道,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来延伸到地中海。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即东段(长安至阳关)、中段(阳关至葱岭)、西段(葱岭往西经中亚、西亚至欧洲)。其东、中、西各段,又都大致分北、中、南三条线路。丝绸之路的东段,是东出西进最接近长安城的重要一段。这里的北、中、南三条路线是:北线,从长安出发,经泾川、平凉、固原、靖远到武威,这条线路途最短。中线,从长安出发,经泾川、平凉、会宁、兰州到武威,这条线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南线,则从长安出发,经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这条线路途漫长,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平凉在东段的北线和中线之中,都是重要的一站。在东西商贸和文化交流中,在中原人西出贸易的同时,来华进行贸易的波斯、大食等穆斯林商客和由西域诸国来唐朝的贡使,经平凉至长安,或在平凉活动。也包括在长安一带定居、贸易的穆斯林西出来平凉从事贸易活动的。越来越多的穆斯林过往或活动于平凉这个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他们在经商贸易的同时,也传播了伊斯兰教。因此,丝绸之路也是伊斯兰教在平凉得以传播之路。
(二)平凉穆斯林
平凉信仰伊斯兰教的基本都是回族。回族是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在我国形成的一个以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又融合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的以伊斯兰教为全民信仰的统一的民族。平凉回族的源流变迁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商贸文化交流中由穆斯林传播了伊斯兰教文化,以文化为纽带逐步形成了平凉回族。
平凉是唐都长安西进北上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与吐蕃交战的过程中,平凉曾作为主战场,陇右节度使、波斯人李元谅曾长期活动于平凉,率兵与吐蕃交战,收复失地,并筑有良原城、潘原城、崇信城等,并置军为“崇信军”。李元谅在平凉治边期间,其幕僚和军中穆斯林士兵应当不在少数。
宋朝时甘肃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径原”道,就是经“东南至渭州(今平凉)、径州(今泾川)以达内地”。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以后的10多年中,由于河西被西夏占领,丝绸之路在河西被迫绕道,平凉成为出长安后的必经之道,由平凉至渭源城,再分两道直奔西宁。所以,在宋代经平凉到中原的穆斯林商客较之唐时有增无减,这自然也是平凉穆斯林人数不断增加和伊斯兰教广泛传播的一个时期。
元朝建立后,平凉作为中原的门户地区,派驻了不少“屯聚牧养”之回族军士。元成宗时期,忽必烈之孙、安西王忙哥刺之子阿难答及其属下皈依伊斯兰教。安西王的辖区当时在关陇河西一带,包括六盘山及平凉、宁夏南部等地,这一带是西域进入中原的要冲,分布在这里的回族人数较多,而阿难答及其属下皈依伊斯兰教后,大部分人散落于民间,无疑使这一地区回族人口大量增加。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第二代教主穆宪章的先祖相传也是波斯人,元代随军来到中国定居平凉,其本姓“穆罕默德”,由于明朝禁止“穿胡服”、“用胡姓”,因此取姓氏第一字作姓,其父据传是精通波斯文的大“毛拉”。
明代,平凉已居住有不少回族人,并建有多处清真寺,如灵台下河大寺、静宁站院清真寺、崆峒白水老寺等。明代平凉回族大量聚居,一些回族人也进入统治阶层,参与政事。1992年,平凉地区博物馆发掘一座古墓,墓碑刻有“大明敕授内典膳正对峰张公墓志之铭”、“明万历丙午”等。其墓志由杨凤鸣撰,内容为:“韩王府内侍内典膳正张对峰墓志……内典膳正张公讳奉号对峰,陕西凤翔府扶凤县三头里回族也……”。另据贵州马家屯马姓坟山碑文记载:“予族世籍平凉,于洪武十四年晋守乌撒,历明至清,三百余年。”“嘉庆二十年(1541),平凉境内约有1200多户、6000余回族人,已初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至明末清初,甘肃平凉、宁夏固原等处已是“汉回杂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署理陕西巡抚毕沉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清同治年间,爆发了规模空前的西北回族大起义,平凉作为关陇要冲成为回族起义斗争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民族宗教影响较大。
清末以后,平凉境内相对稳定,出现了回汉团结的局面。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平凉作为商贸“旱码头”的地位又逐渐显现出来,各地回民商客往来平凉。
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中原回民迁入,所以在民国时期平凉回族聚居格局逐渐形成,至新中国成立无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平凉回族在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1943年,全地区有回族人口31221人,1949年有58270人,1990年有147513人,是新中国成立时的两倍多,现在达到16.3万人。可以看出平凉回族人口成倍增长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目前平凉回族除崆峒区最多外,华亭县有2万余人,其余各县数千人不等。党和政府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平凉回族分布特点,1984年在平凉地区建立了回族乡。目前,全市共有回族乡9个,纯回族村110个,纯回族社530个。目前平凉市回族90%以上都居住在9个回族乡和平凉市城区。
(三)平凉回族的分布格局及“东安人”、“西安人”和“桑坡人”(www.xing528.com)
1.平凉回族的分布格局。
平凉回族的构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平凉老户,这部分人数不是很多,人称“老甘省”,原住平凉,清同治事变中或外出躲避、或参与战事、或就地小心避祸,事变后又回到原地生活;二是陕西人;三是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四是20世纪40年代后由宁夏同心、西海固地区迁入平凉的商人,这些人长期在平凉做生意,大多落户平凉。
2.“东安人”、“西安人”。
清代关中地区分为东府、西府和西安府。东府即同州府(治所在今大荔),民间俗称“东安”。西府即凤翔府(治所在今凤翔),西安府即今西安,民间称“西安”,包括西安府所属各县。同治元年之前,陕西回族约有100万左右,分布于7府5州,但其分布不均衡,主要聚居在东府(包括华州、华阳、潼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韩城、朝邑、合阳,号称“东府十大县”)、西府(包括南郑等州县)、西安府(包括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等州县)等三府二州。东府(东安)地区回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强悍好胜,同治年间回族起义首先在同州地区爆发,“东安人”始终是陕、甘回族起义的主力军,当时“东府”起义军号称十八大营,“西府”起义军号称三营。“东府”十八大营之“元帅”多是同州人,转战甘肃、青海、新疆各地,最后进入俄境的“陕回”也以“东府”人为主。同治年间回族起义也是近代西北地区的一次人口大流动,陕西百万回族人口大部分离开故地向西迁移,正是在这次大迁徙中,“东安人”一名影响广大。同治年之后,清政府对西北回族采取了极为苛刻的政策。一方面,同治年间陕西回族反清起义失败后,关中回族除遭屠杀外,其余大量逃亡,随义军转战甘、宁、青等地,当时陕西原有近百万回族人口,仅剩居住西安城内的两万余人,即“以陕回人数计之,从前无事时散处各州县地方,丁口奚啻数十万口计,今除西安城中土著两三万外,余则举族而行……”。包括平凉在内的陕西以西地区成为陕西回族迁徙的重点地区,仅安插在平凉一带的就有五六万众之多。同时,清政府的政策之一就是大规模迁徙回族,彻底改变回族原有的居住格局,即迁回族于“人迹断绝”、“荒绝无主”之地,从而“分割其势”,“涣其群,孤其势”。而平凉境内所属各地成为安置陕西回族的首选之地。左宗棠将陕西数万回族迁往今崆峒区北部塬区大秦、西阳、白庙、寨河及南部山区的峡门、上扬、麻川、大寨一带和华亭、灵台部分地方,这些人俗称“东安人”或“西安人”,这些地方有的至今还沿用原陕西村名。如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进军甘肃,“在平凉大岔沟等处收抚陕回老弱妇女及务农壮约数千人”,次年,将投降的陕西回族刘秉信部、云南普洱马部等约1000人,安插于平凉县境内,将陕西陈林等部老弱妇女数千人由刘锦棠点验后押解平凉。左宗棠曾在平凉两次亲临点检,查实安插回族“实其一万有奇”。同治十二年(1887),迁陕西回族张代雨一起291名于平凉之曹家庄,迁陕西回族马生彦等一起643名于平凉附近的王家下堡,迁陕西回族杨文彦等一起253名于平凉谢家庄,迁陕西回族禹得彦部6000余口安插于平凉大小泸河、华亭策底镇及石堡子等地。由于上述原因,平凉回族中多数在饮食习惯、语言特点等方面保持着陕西的特点。同时,平凉回族往往又以东安人与西安人相对称。崆峒区南部塬区的陕西回族多姓蓝、马、王、海、任等;东边大岔河沟的陕西回族多系“西安”(咸阳)人,三郎坡一带的陕西回族多为“东安人”;北部塬区大秦陕西回族也多是“东安人”。“东安人”与“西安人”在语言上也有差别。
3.桑坡人。
桑坡是河南孟州市南庄镇的一个回族村。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回族开始迁徙到孟县,除部分留在城内西街,其余聚居桑坡。初到桑坡的户并不多,到明代万历年间(1575)开始逐渐增多,形成规模。桑坡回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西域军队驻防屯田落户者和阿拉伯人经商到中原在桑坡定居者。桑坡回族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桑坡原名桑家坡,系五代时后晋丞相魏国公桑维翰之故乡,村民多姓桑故名桑家坡。桑维翰在被后晋降契丹之大将张彦泽杀害后,桑家坡桑氏族众怕祸及自身,纷纷改姓逃避他乡。回族迁徙至桑家坡后改为桑坡。桑坡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5公里,现有1500多户、5700多人,分东西桑坡,有十多个居住点,东桑坡有上寺、十字集、南寺、郭坡、杨疙瘩、窑场、老坑沿,西桑坡有义学沟沿、杨庄、马岗、八家庄、十家庄等。其姓氏有西、白、张,买、拜、王,郭、马、姬,闪、哈、杨,吕、芦、艾,袁、林、庞,陈、李、黄等,从清末到“七·七”事变,是历史上桑坡村的鼎盛时期,人口曾达1万多,虽然人多地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谋生的本领——擅长皮毛加工和经营,以工商业为主、农业为辅,把西北的皮毛运到中原,鞣染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从而使桑坡成了一个影响较大的皮毛集散地。日本侵华战争中,桑坡人口大量外流,皮毛生意停产,全村在1943年只剩下700多人。平凉“桑坡人”便是在这一时期流落到平凉的。当时他们大都散居在景家沟、红照壁沟和水桥沟一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兴合庄,就是桑坡人最集中的一个较大村落,号称“小桑坡”。还有红照壁沟、南台、北沙石滩、泾滩等地,也有不少桑坡人在此定居。桑坡人来自中原内地,善于经商,特别是他们具有精湛的皮毛加工技艺。他们到平凉以后,和当地回族人一起,发挥传统优势,利用平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加工业和商贸业。新中国成立前平凉回族主要从事的行业,除饮食业外还有皮毛业,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皮毛商人,如平凉商会会长、锡裕丰商号掌柜吴九如先生,就是平凉回族商人中的佼佼者。另外还有盐业、茶业、绸缎业、钱庄业、药材业、酱园业等。现在,桑坡村被誉以“中国皮毛之都”。全村拥有现代化皮毛加工企业130多家,有近40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加工羊皮1500万张,总产值25亿元,出口创汇1亿元,上缴税收近1个亿,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是著名的全国皮毛生产集散地和亚洲最大的羊剪绒生产基地,其80%的产品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平凉“桑坡人”现有1万多人,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从事30多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平凉“桑坡人”同老家桑坡村至今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平凉河南回族当中,保留有部分河南方言词汇,但与现在河南话又有所不同。平凉桑坡人建有旅平寺、景家沟西沟寺、东沟寺、红照壁沟寺及女寺、豫陇沟寺、河东寺、兴合庄寺及女寺、泾河滩寺及女寺等10多个清真寺,供以河南籍为主的回族人过宗教生活。另外桑坡人在兰州、西安还建有旅兰寺、旅陕寺等。2010年5月20日,平凉旅平寺重建落成典礼中,桑坡100多人汇集平凉参加活动。
(四)平凉回族的语言特点
由于平凉特定的地域条件,历史发展变迁所形成的回族构成成分特点,再加上伊斯兰教本身的活动影响,平凉回族的语言与其相适应,也具备一些特点:一是当地回族历史上也有称为“土回”的,他们长期生活在本地,其语言特点与当地汉族语言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宗教生活方面经常出现一些特别词汇而已。二是清同治年间落户平凉的相当一部分“陕回”。又可分西安、东安人,他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与陕西话十分相似,至今平凉南北二塬以及川区沟道聚居的大量回族仍操陕腔,其特征十分明显。三是抗战期间以桑坡人居多的一部分河南回族为躲避战争灾难来到平凉,这部分回族不仅从业状况、谋生手段和技艺独树一帜,而且建立了如旅平寺等一些主要满足其共同宗教生活和文化交流的清真寺,居住也相对集中,而且多数操河南口音,至今他们一般既可以当地口音与大众交流,也可以与同籍人以河南话交流。四是宗教职业者及经常进寺学修的一部分回族相互交流的汉、阿相间的语言,即“经堂”语,这种语言现象大致与其他地方的情况相同。青年人更易融入大的社会格局,其语言特点则不甚明显。五是民间少数回族中使用的“黑话”,也有称“言文”、“行话”、“巧言”、“隐语”的。大致区分,一种是在商品交易中形成的商业行话,如“陕回”将一至十的数字叫“ye”、“jla”、“zao”、“ca”、“guai”、“nao”、“tiao”、“kao”、“wang”、“hai”,以此数字称谓维护交易秘密。另一种涉及生活方面,属特定人群之间的“隐语”,这种语言形式可能与商业行为、躲避战祸等有关。如生活在崆峒区大秦乡东九、西九两村的多数回族群众中,至今还流行这种语言,其语言方式大致是将一个单音节的汉字声母后加韵母“ai”,给原韵母前加声母“g”,如“大秦乡”就念成“daigaqaigingxaigang”。若要更加隐秘,则还需要在每个已变化了的单音节之间再加一个音节“le”,如“咱们进城一起吃一顿饭”就念成“zai le gai mai le gen jai le gin chai le gen ye le gei qie le gei chai le gen yai le gei dai le gong fai le gan”。前种形式听起来较易懂,后种形式则不易听懂,也有将前者称“黑三露七”、将后者称为“黑七露三”的。这种“黑话”在不同回族聚居区的语言是不同的,如山东部分回族就有将一至十称“tian”、“meng”、“ren”、“fang”、“ma”、“shen”、“chai”、“zhang”、“wan”、“ji”的。
(五)平凉的民族经济
平凉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贸易的集散地。无论是唐时“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时期,还是“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的较长时期,一直到西夏时期,平凉的民族贸易集散从未间断,直到今天,仍然是民族贸易区域中心。唐代兴起的“茶马互市”,逐步带动了汉族与吐蕃、回纥等民族间贸易活动。北宋初,西北的原州(今宁夏固原)、渭州(今甘肃平凉)、秦州(今甘肃天水)、德顺军(今甘肃静宁)等地,即是民族贸易的固定据点,当然也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场所,主要以四川、陕西等地的茶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等。西夏、宋、金并立时,兰州等地是西北地区“茶马互市”的中心地之一,其榷场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河陇地区还是西夏同内地进行贡赐贸易的集散地和中原地区与西域少数民族商品贸易的中转地,民族贸易十分活跃。元代,平凉成为西北宗教中心之一,也带动了贸易活动。明代,平凉驻藩达200多年,其时经济繁荣,民族贸易也非常活跃。清代同治年之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平凉回族人数增加,少数民族商业贸易逐步活跃。经营商业是平凉回族的经济支柱之一。平凉回族中,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但山区旱作农业条件很差,广种薄收,仅靠农业不能维系生活。回族人发挥特长,或饲养、屠宰牛羊,或贩运日用百货,以弥补农业收入之不足,逐步形成了商业中心和皮毛集散地,许多回族人在农耕之余,奔波于城乡之间收购皮毛和土特产,然后在市场上售出,有些农民在城镇摆摊设点,或经营饮食业、或经营鲜货干果、或开设店铺零售百货等,处于“半农半商”状态。餐饮业是平凉回族一大特色产业。历史上平凉和临夏、张家川、兰州饮食业非常兴盛。20世纪30年代,平凉城80多家餐馆中,清真餐馆就有36家,其中德盛园(后改为春华楼)、东亚楼、祥盛楼、三义馆、清和馆、同顺馆、景明馆颇为有名,最有名的有者清云的清和馆、杨春发的春华楼、李秀成的义盛馆,号称“平凉三大清真馆子”。皮毛加工和经营是平凉回族的特长。平凉是西北最大的皮毛市场之一,鞣制加工裘皮是回族的传统技艺,民间流传着“宁夏皮子平凉熟”的说法。民国初年,平凉就有“东皮行”、“西皮行”和“北皮行”。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瑞盛奎商号”、“毓庆祥商号”等。抗战时期,河南回族丁宏义开办的“宏兴皮行”、丁祥甫开办的“祥记皮行”等,都是比较出名的大皮行。规模最大的是白受三的“文茂祥”商号,20世纪40年代“文茂祥”又易主“裕生祥”商号,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其营业额占到平凉皮毛业的60%以上,成为西北最大的皮毛商行。这一时期,大批难民涌入平凉,其中河南桑坡回族最多,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有鞣制加工裘皮的技艺,使平凉回族经营的皮毛业达到鼎盛时期,出现大小皮行30多家,皮毛作坊100多处,这些作坊生产的裘皮以“二毛筒子”和“黑子羊皮衣”最为出名,大部分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使平凉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皮毛加工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平凉回族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平凉回族经济主要是餐饮业、畜牧业、运输业、商贸业等,历史上就有“回族三大行,饭馆、皮革和牛羊”的描述。目前,平凉回族经济行业特点是:第一,畜牧养殖业。这是平凉回族的一个传统产业。目前,全市肉牛养殖量达100万头左右,年出栏35万头左右,回族乡、村大多都是肉牛养殖重点乡村,肉牛养殖和贩运,其收入大体占到回族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第二,牛羊屠宰业和皮毛加工业。目前,全市肉牛屠宰量每年在30万头以上,肉品远销周边近10个省份。通过当地回族兴办及招商引资,现拥有景兴、西开牧业、伊顺祥等近10条现代化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头。拥有百兴集团年产100万标张牛革和100万自然张羊革现代化制革生产线,皮源购进覆盖中国北方10个省区,产品远销广州、温州等地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第三,餐饮服务业。全市目前清真饮食服务业企业近1万家,年销售额达1.8亿元,分别占全市饮食服务业总量的35%和38%,成为活跃地方经济的重要部分。第四,运输业,大体占到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与牛羊贩运、屠宰销售等相配套,已形成了产、加、销、运、服一体化的特色。第五,食品加工业。传统和新型食品加工业已形成相当规模,产品特色明显,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第六,新兴民族企业。随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经济已突破传统行业,向房地产业、新型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服装业、金融业等领域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