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版的《基业常青》:百年老店成就揭秘

中国版的《基业常青》:百年老店成就揭秘

时间:2024-04-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菲亚特集团是意大利最大的工商业垄断集团,它占有意大利46%的国民生产总值和12%的出口额,集团的老板阿涅利在意大利有“无冕国王”之称,著名的尤文图斯足球队也是它名下的产业。从1899年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迄今为止菲亚特汽车公司累计生产汽车已突破7000多万辆。

中国版的《基业常青》:百年老店成就揭秘

失败探究:忽视技术进步的菲亚特

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是由遍及世界66个国家的1000多家公司组成的、资产总额高达141亿欧元的特大型企业,是集金融、保险、航空能源等诸多发展领域的工业集团。菲亚特集团是意大利最大的工商业垄断集团,它占有意大利46%的国民生产总值和12%的出口额,集团的老板阿涅利在意大利有“无冕国王”之称,著名的尤文图斯足球队也是它名下的产业。它分为16个业务部类来实施经营、技术和金融三大战略汽车工业是菲亚特集团的核心,是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和世界最著名的汽车跨国企业之一。多年来,菲亚特集团凭借政府的支持,几乎将意大利所有的汽车公司纳入囊中,拥有菲亚特、兰希亚、阿尔法·罗密欧、麦瑟拉蒂和法拉利等著名品牌,成为意大利汽车工业的霸主。它在生产小型和微型车方面十分有名。从1899年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迄今为止菲亚特汽车公司累计生产汽车已突破7000多万辆。这个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企业日前已成为意大利最大的私人垄断集团、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在意大利经济中,菲亚特公司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令西方各位官员发出这样的感慨:“若想了解意大利混合经济的体制,就得先了解菲亚特公司的动向。”

但是,菲亚特公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汽车工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在此时,一向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享有“在采用新技术上总是领先一步”好声誉的菲亚特公司却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停滞,公司领导人沉醉在“菲亚特127”小汽车给公司曾经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利润上,用它包打天下,以至该型车问世9年之后,公司仍没有推出新的车型,结果造成汽车销售量锐减,财政连年亏损。

菲亚特本来是一个创新力非常强的企业,从建厂开始,公司就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享有“在采用新技术上总是领先一步”的好声誉。1907年,菲亚特首创汽车传动机构由链带式改为推进轴式,使世界汽车工业实现了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之后不久,菲亚特又在欧洲首次制成了汽车综合电路辅助系统,并首创底盘框架承载式结构的汽车,从而将汽车结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菲亚特又采用当时先进的电弧焊技术,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牢固性和光洁度,减轻了车体的重量,还大大加快了汽车装配速度。到了20世纪60年代,菲亚特的汽车制造已逐步向自动化发展。

1971年,“菲亚待127”小汽车问世,这款由菲亚特自行设计生产的汽车一经推出立即风靡欧洲,它使菲亚特汽车销量连续4年高居欧洲汽车市场的首位。建厂80多年来,菲亚特还向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家出售了40多项汽车技术。

但随着时代的推进,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造成了汽车市场的萎缩,使汽车工业竞争更加激烈。当时,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发展,并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机器人也大量出现在生产作业线上,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技术的发展。许多汽车生产厂家鉴于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纷纷采用新技术,生产出车体重量轻、安全系数高、耗油量少、造型更加美观的新车型。而一向对技术创新十分积极和敏感的菲亚特公司这次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反应迟缓和停滞不前。当时菲亚特的董事长乔瓦尼·阿涅利还沉醉在“菲亚特127”小汽车给公司曾经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利润上,以至迟迟不推出新款车型,结果造成汽车销售量迅速降低,公司财政连年亏损。在美国市场,菲亚特汽车一直背着产品质量不佳的坏名声,销路无法打开;在欧洲市场,菲亚特汽车的销售量也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菲亚特还有庞大的职工队伍,加上不断高涨的工资,也造成了公司开销的剧增。这些都是致命的伤口,使菲亚特亏损更加严重,债台高筑,随时可能倒闭。甚至一向对菲亚特慷慨投资银行界,此时都望而却步,不肯给予援助。这一切等到菲亚特醒悟的时候,公司再也没有能力更新陈旧而单一的产品了。

病入膏肓的菲亚特为了寻求贷款,不得不向利比亚政府求助,将公司13%的股票卖给了利比亚对外银行,并让该银行的两个利比亚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以换取4亿美元的贷款。

菲亚特公司的失利告诫人们:

第一,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www.xing528.com)

第二,新技术的相对性。

菲亚特公司失利的原因在于忽视了技术进步,没有认识到应该时时对技术进行创新。其实,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由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决定的,技术的属性也如此。技术创新是相对的,这是因为从时间上来看,新技术在一定时期称之为新技术,过了这一时期便转化为旧技术。技术创新的相对性是由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企业不断追求创新所决定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结构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提出了新要求,它是一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强大力量。企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和压力下,不断对产品和技术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从而赢得市场,获得高效益。

成功有道通用汽车的三次改革创新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企业,它的年销售额超过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近几年《财富》杂志所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通用汽车公司几次重新夺回冠军位置,名列榜首。

但是,通用汽车的发展过程,却是历经坎坷,遭逢危机。通用汽车能发展到现在并取得在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与通用汽车历史上的数次改革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通用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907年戴维·别克创办的别克汽车公司。后来,美国最大的马车制造商威廉姆·C·杜兰特将别克汽车公司收购。为解决当时汽车工业数百家公司并存的局面,杜兰特以别克汽车公司——奥兹汽车公司为基础,成立了一家汽车控股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并在其后的两年里,先后收购了17家小汽车公司。

过快的发展并没有使通用汽车公司进入成长的轨道,反而很快陷入资金困境。当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杜兰特经营决策权过于分散。在公司管理的最高层的组成人员中,除了杜兰特本人和7个私人助理及秘书之外,别无他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通用汽车公司主要活动地点在密执安州,可杜兰特和他的助手却长住纽约,许多紧急事情往往需要拖上数周才能采取行动。另外,杜兰特对所属各单位缺乏集中的管理和政策上的指导,导致各部门的负责人可以任意决定产品价格,处理存货和收入,可以随心所欲地同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基于杜兰特这种经营方式,通用汽车公司在处理众多问题时都很麻烦。1920~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过剩诱发了经济危机,这给了一直追求扩张的杜兰特致命一击。大量的成品汽车堆积在仓库里,占用资金高达8490万美元。为此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大幅度下跌。这时的杜兰特已濒于破产的境地,通用汽车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