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证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证严,俗姓林,名锦云,1937年5月生于台中清水镇。她虽从小过继给叔婶当养女,叔婶家境宽裕,养父母对她疼爱。小学毕业后,她在家里经营的戏院帮忙,为福利社当售货员。1952年,养母突患重病,16岁的林锦云全心全意照料,还跪在观音像前许了愿。母病愈后,她开始茹素。从中已可看出那时她对佛教的粗浅了解,以及她发愿必行的性格。
1960年,养父猝逝,这是对青春期少女精神上的又一次冲击。她曾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哭不睡。对生死问题的困惑,是很多有思想的人最终皈依佛门的诱因之一。不久,她就不辞而别,离家来到台北汐止静修禅院试图修行。但三天后被养母找到。翌年,她与修道法师一起,辗转多个寺院,修道法师不断地开导她,让她从个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她开始觉悟到:“女人不单单只是为一个家庭付出,女人应该也可以和男人一样,承担起社会责任;把参与社会的悲怀推广到全人类,把每个人爱家的心,扩展到社会上,普爱天下的众生,这应该算是一种幸福吧!”[1]后人的宣传可能夸大,但她从追求个人从悲痛中、生死困惑中解脱,升华为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应是合理的思想轨迹。至此,养母虽依然循迹找到了她,但依锦云的性格,已不可能被说服回家。1962年,她终于在花莲秀林乡的普明寺自行落发,没有剃度师,这并不很多见,但更能说明她出家的坚决。最初出家的日子里,她读了些佛教经论,后在台北慧日讲堂请购了全套《太虚大师全书》。她在出家前,就不满佛教中“赶经忏”的现象,曾想“假如有一天我能出家,我要改变出家的生活环境,建立出家人的人格尊严”。“当我无法兼善天下,坚守自力更生的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规范时,决不接受他人供养;当我可以兼善天下时,要把佛家精神推展到社会每一阶层。”[2]在近代佛教各宗派中,与她的这一改革佛教,把佛教大悲精神与现代社会关怀结合的理念贴合得最为密切的正是太虚及其弟子的思想。可能是太虚思想面对的主要是大陆佛教环境,加以思想广大,其语言表达对只有高小程度的证严也过深奥,所以证严与慈济对此直接宣扬不多。但只要坚持这一理念,德不孤,必有邻。1963年2月,台北市临济寺开坛传戒,她终于遇到太虚弟子、著名佛教思想家印顺,并要求礼印顺为师。通常收徒很严的印顺问清了她个人的情形后,立即收下这位弟子,并为之取法名证严。只是传戒法事繁杂,印顺来不及多说,他为证严作开示仅有这几句:“希望你记住,凡有所作,须为佛教、为众生。”[3]从此,证严法师把印顺“为佛教为众生”的教诲铭刻在心,一生矢志不渝。王见川先生认为,早期慈济“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及开发佛教的生产事业的作法,可能得自大醒法师言论的启发”[4]。其根据为《慈济》第5期的社论(1967年9月20日),已强调大醒法师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于《现代僧伽》中将提倡佛化社会事业,列为六项努力宣扬的目标之一。这类社论虽由证严的追随者执笔,但都经证严本人审阅。而大醒法师代表了太虚门下较激进的一系,他的思想仍然来源于太虚“服务社会”理念。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借助“肉身不坏”在台湾产生广泛影响的慈航法师,也早就把兴办慈善事业作为拯救传统佛教危机的“三大救命环”之一。[5]慈航也是太虚学生,在那时的台湾,他的温和改革的人间佛教理念比大醒、印顺的影响还大些。证严法师了解大醒,不可能不知道慈航。总之,从早年的《慈济》杂志内容来看,虽然并未多提太虚之名,但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中的关怀社会理念已渗透其中,而这正是证严法师早期思想的聚焦点。不过,为了引导比较保守的佛教徒,以及对佛教不甚了解的社会人士能投身慈善事业,她在思想宣传上从不过激,反而多讲些与这些人原初的佛教认知联系得上的佛教“福田”观念,而将实质性的改革付诸行动,让他们在践行中提高认识。
应当指出,太虚最早提出,印顺共许的“今菩萨行”,对证严法师思想影响至深。太虚说:“革新中国佛教,要洗除教徒好尚空谈的习惯,使理论浸入实验的民众化……要能够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故也可名为今菩萨行。”“我们想复兴中国的佛教,树立现代的中国佛教,就得实现整兴僧寺,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6]印顺对此作了最好的概括:“菩萨入世的作风,在现代恋世的常人看来,非常亲切,要比二乘(缘觉、声闻)的自了出世好得多!”“大乘法——以出世心来作入世事,同时就从入世法中,摄化众生向出世,做到出世与入世的无碍。菩萨行的深入人间各阶层,表显了菩萨的伟大,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7]《慈济》第7期(1967年10月20日)社论强调“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其思想源头应在太虚、印顺共许的现代菩萨行。慈济人相互早就以“菩萨”称誉对方,也证明了这点。如果没有“今菩萨行”作为他们慈善行为的导航,作为其个人人生意义追求的动力源泉,那么,慈济人许多超乎常人的作为就不可理解,慈济基金会与社会上许多慈善机构的行为就毫无二致了。当然,证严法师对“菩萨行”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带有自身特色。有人问她,在佛教经典中,哪一部的教义与她的个人经验感受最为相应?证严说:“法华三经之《无量义经》。”特别是该经中讲到:菩萨“于法内外无所吝,头目髓脑悉施人。奉持诸佛清净戒,乃至失命不毁伤;若任刀杖来加害,恶口骂辱终不嗔。历劫挫身不倦惰,昼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这些既是菩萨行的极致,也是证严后半生的写照。其中《德行品》之“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四句偈,更是被悬为慈济人的座右铭,激励他们投身佛教慈善事业要“发心如初,守志奉道”,经得起任何风雨的考验。[8]笔者认为,慈济基金会之所以选择《无量义经》作为该会会员必读的核心经典,既有此经系证严常讲,与其自身学佛体会契合的因素;也有佛教经典过于繁杂,若不精选简化,不但难于在大众中普及,更难于与从事大规模慈善事业已有几百年,只凭一本《圣经》的基督教竞争的因素。(www.xing528.com)
从慈善行为的内在精神驱动力的角度看,佛教也只有凭“菩萨行”,才能与基督教徒成为“上帝选民”思想竞争。两大宗教慈善思想的共同点,则在由此都能做到无怨无悔,这是世俗的行为动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把人间佛教思想方向性亦即价值观方面的根本指引落实到当下,对证严法师而言,也就是“佛教不单止于研究,也不是(仅)靠形态上的苦修,而是要把握生命的时间——亦即时代脉动,利用所处的空间”。“我应该把握此时此刻,去发扬、落实佛陀的精神。”“我认为,我应该从最贫穷的地方开始做起。所以,慈济的第一道门,开的就是‘善门’。”[9]
有研究者通过深入的田野考察,并列举很多证严的言论以证明,证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特色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1.佛教生活化,菩萨人间化。2.诠释现代生活观念以融入佛法。3.佛教的民间的教育,要通过人事的磨练。4.济贫教富的平等性。5.现世可以创造净土。[10]尽管这些归纳并不完全确切,但已梳理出贯穿于慈济的发展与运作之中的基本思想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