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成熟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稳增长-新华网专访

建立成熟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稳增长-新华网专访

时间:2024-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稳增长”亟需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目前已经实施的“稳增长”政策效果在下半年逐渐显现,宏观调控接下来将怎样“稳增长”,各界观点不一。因此,稳增长亟需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从容地迎接和应对传统产业下行所引发的就业难题。

建立成熟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稳增长-新华网专访

附录1 新华网专访:稳增长亟需建立成熟社会保障机制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9/13/c_123711882.htm

新华财经北京9月13日电(汪文品)在新华网联合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共同举办的“A股呐喊——求解中国股市危局,探寻资本市场曙光”系列采访中,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表示,稳增长下一步亟需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从容地迎接和应对传统产业下行所引发的就业难题。

“稳增长”亟需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已经实施的“稳增长”政策效果在下半年逐渐显现,宏观调控接下来将怎样“稳增长”,各界观点不一。

在孙建波看来,“稳”字体现了中央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视。传统的经济模式在走下坡路,但旧产业泡沫的破灭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孙建波认为,庞大的低端就业群体的就业稳定是当前政府政策的必然选项。

数据显示,今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累计同比增长1.6%,降至2010年2月以来的新低,这表明由于企业对未来形势信心不足,对就业的需求也在下降。根据经济学理论,旧的产业规模严重过剩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其训练和雇佣的劳动者数量超越了合理规模。

孙建波指出,当传统产业的泡沫破灭,产业规模萎缩的时候,将会释放成熟的劳动者。因此,稳增长亟需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从容地迎接和应对传统产业下行所引发的就业难题。他表示,对传统产业的失业群体实施救助,将会促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向新兴产业流动,成为经济转型的积极力量。

“三驾马车”须有针对性分力而作

近日刚公布的8月份实体经济数据仍在低位运行,进出口数据明显弱于市场预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已趋于失衡。

孙建波分析道,目前中国中低端产品的出口已经很难增长,粗放式的国内投资遇到瓶颈,国内消费也受到收入分配的约束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三驾马车”该如何发力?孙建波针对出口、投资、消费分别给出了建议。他表示出口需要靠出口产品的升级来获得更大的国际价值分配;投资应该重点解决社会发展的瓶颈,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提供有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消费则要依靠进一步改革国内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有信心消费。

据悉,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酝酿两年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个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台的国内贸易规划,意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而昨日(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有关外贸的八项政策措施。这也为下一步稳住我国外贸发展势头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

“地方版4万亿”投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在已公布的1-6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28座主要城市中,增速超过全国增速(20.4%)的达到21座,其中贵阳高达57.9%,兰州海口超过40%,东部沿海的宁波、福州,亦在30%以上。这些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犹如一剂强心针。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大规模刺激力量来自地方。

“地方的投资冲动体现了过去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实。”孙建波指出,受制于各地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近期贵州长沙、宁波等一系列地方政府的扩内需、稳增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略显不足。他表示,推动转型的投资不是光靠行政扶持能解决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让市场来选择。

自7月20日宁波打响刺激经济第一枪以来,截至8月底,各地政府发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达10.53万亿元规模。然而,与2008年4万亿元刺激政策推出后促发A股反转向上不同,地方版的“4万亿”却未能在A股市场掀起波澜。难道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经济走势了吗?

孙建波坦言,不是A股不能反映经济,而是A股的市值结构与经济不匹配。他表示,将行业分解开来看,A股仍然是经济的晴雨表。如,过去五年,以银行煤炭、钢铁、建材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江河日下,而以医药、食品饮料、技术制造为代表的各类公司行情走高,这也恰恰反映了我国经济的转型方向。

本次“地方版4万亿”引起的广泛质疑,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家担心如此密集的投资计划会引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加重经济结构的病症。孙建波也表示了他的担忧,他指出项目实施一定要慎重论证,因为城市建设有别于过去的全国交通大动脉建设。如果地方投资领域不合理,项目实施不透明,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分配不公。

“融资难”症结不在金融体系

当下,我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有观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源于缺乏“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孙建波分析指出,融资难是因为项目的前景不被投资方看好,投资难则是因为没有好的经济机会,两者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经济前景低迷的体现。他认为,症结在于经济缺乏新的活力,而不是金融制度。

尽管如此,孙建波也赞同,在经济低迷的时刻,金融制度确实需要积极探索“支持创新和转型”的改变。他表示,金融制度“创新转型”的改变不能依赖传统的银行,而要积极鼓励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其支持转型的各类金融创新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房价问题,孙建波分析称,我国住宅产业已经处于边际产能大于边际需求的敏感阶段。当社会潜在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建筑业泡沫必然破灭。

他建议,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房地产税制,在既有的契税交易所得税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全面的房产税方案,对过多占有住房资源者予以征税。他同时提出房地产税制设计应尊重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两个基本原则。

对话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

编者按:近期新华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联合推出了大型的采访活动,主题是“求解中国股市危局,探寻资本市场曙光”。近日刚公布的8月份实体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仍旧呈现疲软态势。那么,宏观经济基本面到底存在哪些疑难杂症呢?就当下市场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新华网、中证报、中证网联合报道组对银河证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博士进行了专访。

解析稳增长

问:孙博士,请问您认为当前宏观经济“难”在何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孙建波:宏观经济的“难”,体现于传统发展模式遇到瓶颈之后的稳增长之难和转型之难。

毫无疑问,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加工制造业出口等都已经遇到了瓶颈,这就意味着依赖传统模式的经济增速必然放缓,此时,要稳定增长必然是难的。

事实上,当传统的经济模式遇到瓶颈的时候,经济的转型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这是基础;二是各类消费品的品质品牌化,这是内需升级的关键。然而,技术制造业的转型需要技术和工艺的长期积淀,消费品的品牌化更需要长期积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难以在短期内弥补传统经济模式走下坡的缺口。这就是转型之难。

问:那么,您觉得中国经济能很快走出“难”的阶段吗?

孙建波: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粗放式发展的规模成就举世瞩目,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内需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能急在一时,我们要从大历史的维度来审视转型的长期性。

问:确实,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说法区别于之前的“保增长”,请问您认为“稳”字应该如何体现?(www.xing528.com)

孙建波:“稳”字体现了中央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视。传统经济模式在走下坡路,但基础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吸纳了庞大的低端就业群体,他们的就业稳定是管理层政策的必然选项。

问:那么,您怎样看待当下的保就业政策?未来管理层还会出台什么政策来“稳增长”?

孙建波:依赖刺激传统经济来保就业是不合时宜的。旧产业泡沫的破灭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当旧产业规模严重过剩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其训练和雇佣的劳动者数量超越了合理规模。当泡沫破灭,产业规模萎缩的时候,将释放成熟的劳动者。此时,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得到丰富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支持。如果没有产业泡沫,高素质劳动者在旧行业能够获得丰厚回报,新科技和新产业发展就很难获得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政府要做的,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从容地迎接和应对传统产业下行所引发的就业难题。我觉得,扶持传统产业,实际上是阻碍了劳动力向新兴产业流动。如果管理层能够对传统产业的失业群体实施救助,而不是把他们捆绑在老的产业里,那么,这部分群体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积极力量。

评点“三驾马车”与楼市调控

问:刚刚公布的8月份各项经济数据不容乐观,中央高层也曾多次提出要实现经济由政策刺激到向内生自主增长的转变,尤其强调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在当前环境下,您认为驱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该如何发力?

孙建波: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三驾马车”是指出口、投资和消费。很显然,现在中低端产品的出口已经很难增长,粗放式的国内投资又遇到瓶颈,国内消费也受到收入分配的约束问题。

分开来看这“三驾马车”,出口需要靠出口产品的升级来获得更大的国际价值分配;投资应该要重点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提供有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消费则要依靠进一步改革国内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有信心消费。

问:谈到投资,我们知道,近期从贵州到长沙,再到上海,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政策频出,有的地方投资计划甚至达到了万亿元规模。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孙建波:地方的投资冲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城市建设”仍然滞后,体现了过去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实。

我认为,这些投资项目的社会拉动效应显得有些不足,一来是因为目前经济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的基本状态,二来当前经济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来一个像2008年那样靠财政刺激和天量信贷投放的“地方版4万亿”刺激计划,会带来怎样影响?

孙建波:其实,“地方版4万亿”如果投资领域不合理,项目实施不透明,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分配不公,激发社会矛盾

城市建设有别于过去的全国交通大动脉建设,地方经济投资和建设更需要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慎重论证。推动转型的投资更不是靠行政扶持能解决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让市场来选择。

问:中央对楼市调控已经不下十次喊话“坚持调控不动摇”,但一些地方政府还在不断地试探“政策微调”的底线。您认为中国楼市未来将走向何方

孙建波:经济学理论说,产业泡沫意味着产量的上升和极大丰富,这也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拿房地产业来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的价格泡沫,推动了产量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的住宅产业已经处于边际产能大于边际需求的敏感阶段。

当社会潜在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建筑业泡沫必然破灭。2011年,中国完成房屋竣工建筑面积29.2亿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建筑面积18.3亿平方米,分别为总人口的2.17倍和1.36倍,这样的建设进度是不可持续的。尽管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仍待提高,但其速度不能和快速的外延式扩张相比拟。

问:您认为未来还可能出台哪些楼市调控措施?

孙建波:楼市调控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房地产税制,在既有的契税、交易所得税的基础上,尽岗位出台全面的房产税方案,对过多占有住房资源者予以征税。

房地产税制设计应尊重两个基本原则:(1)生存权。应严格区分基本生存需要的房产和生存需要之外的房产。(2)发展权。房地产增值有区域发展的因素,法律角度应界定发展权的归属和税负。综合来看,交易环节所得税和房产税(物业税)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因保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影响税制设计,那样最终会适得其反。

解析融资难

问:当前经济存在一对矛盾:融资难和投资难,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项目缺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出现“贷不出去”现象。请问在解决企业融资难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办法?金融体系改革方面需要做怎样调整来助力?

孙建波:融资难是因为项目的前景不被投资方看好,投资难则是因为没有好的经济机会,两者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经济前景低迷的体现,其症结在于经济缺乏新的活力,而不是金融制度。

当然,正是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刻,金融制度需要积极探索“支持创新和转型”的改变,这显然不能依赖传统的银行,而要积极鼓励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其支持转型的各类金融创新进行风险评估,在没有重大社会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一切可行的金融创新。

麻辣评点资本市场

问: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请问为何美股、A股的市场反应区别这么大?您如何看?

孙建波: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的股市也一样。不是A股不能反映经济,而是A股的市值结构与经济不匹配。如果我们分行业分解开来看,A股仍然是经济的晴雨表。

你可以看到,过去五年,以银行、房地产、煤炭、钢铁、建材、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江河日下,这体现了中国老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以医药、食品饮料、技术制造为代表的各类公司则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行情,这些恰恰反映了中国的转型方向。

问: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层为遏制投机、重塑价值投资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您怎么看待这些政策的发力?

孙建波:监管层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监管者不能以参与者的角色干预市场。回顾今年以来的各类措施,监管层几乎都扮演了“参与者”的角色。本质上,股市的涨跌、蓝筹的价值,小股票的前景,这些问题完全是投资者自己判断的,而不是靠监管层指挥的。监管层的职责是在公正管理的基础上,制定规则并严格监督。

问:您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最急需解决什么问题?

孙建波: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合格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导致代表经济转型趋势的上市公司不能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传统经济和捆绑利益集团的上市公司占据着资本市场,这种局面正是市场价格体系混乱的根源,是监管层要努力去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