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儿发育评定及相关疾病

小儿发育评定及相关疾病

时间:2024-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三发育评定一、体格发育评定小儿体格发育的情况可以通过体重、身长和其他的外部测量来评定。发育的健康标准是小儿各年龄阶段发育测量的正常平均值,在平均值上下一定范围内都可能是健康的。进行评定时还应考虑到小儿发育的个体性差异,以动态观察、定期检查得到的结论为准。囟门早闭及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等。胸廓畸形常见于佝偻病、心脏病、肺气肿等。

小儿发育评定及相关疾病

任务三 发育评定

一、体格发育评定

小儿体格发育的情况可以通过体重、身长和其他的外部测量(如头围、胸围等)来评定。发育的健康标准是小儿各年龄阶段发育测量的正常平均值,在平均值上下一定范围内都可能是健康的。进行评定时还应考虑到小儿发育的个体性差异,以动态观察、定期检查得到的结论为准。

(一)体重

体重是判断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刚出生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 000g(2 500~4 000g),出生后3~4d有生理性体重减轻,一般比原体重轻6%~9%,一周后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此后,体重增长很快,而且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出生后第一个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600g,之后半年增长较慢,平均每月体重增长500g。一周岁时体重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三倍左右,约为9 600g,之后体重增加减慢。两周岁时可达出生时体重的四倍,约12 000g。

小儿标准体重可用以下公式粗略计算:

(1)出生后1~6个月:标准体重(g)=出生时体重(g)+年龄(月数)×700g。如一个出生时体重为2 500g的小儿,其3个月时的标准体重是2 500g+700g×3=4 600g,即4.6kg。

(2)出生后7~12个月:标准体重(g)=6 000g+年龄(月数)×250g。如出生后8个月的小儿的标准体重为6 000g+250g×8=8 000g,即8kg。

(3)1岁以后:标准体重(kg)=8kg+年龄×2kg。

同年龄的儿童体重增长存在个体差异,其波动范围一般为10%,超过15%时为异常,其中,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轻1kg左右。但是儿童体重的增加速度也不一样,有时前半年体重增加得慢一点,而到下半年又增加得快起来。因此,观察体重的变化,时间不能过短,至少要观察几个月,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体重如不按常规增加,除疾病原因外,大多是营养不良所致。此外,也要根据父母的体质进行分析,如果父母瘦小,子女的体重一般也偏低。如果体重超过同龄人标准体重20%,则称为肥胖症

体重测量方法如下:测量前应排尿、空腹,矫正测量秤零点,测量1个月至1岁以内儿童的体重最好选用杠杆式秤,如钩秤、磅秤等;该阶段儿童体重的测量方法虽与新生儿期测量方法基本相同,但在体重秤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测量时让儿童平躺于秤的卧板上;6~7个月以后的儿童如果能坐,也可坐在磅秤的座位上进行测量。1岁以上的儿童可自行站立进行测量。

(二)身长

身长(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距离,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增长规律与体重的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但增长速度有个体差异,并与营养、内分泌、遗传、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男性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6cm,女性的为50cm。正常新生儿的身长增长速度为出生后第一个半年最快,平均每月增长2.5cm,第二个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以后身长增长速度逐渐放慢,一周岁时达到75cm,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为10cm,两周岁时达85cm,两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cm左右。计算2岁以后小儿平均身长的公式是平均身长(cm)=70cm+年龄(岁数)×7cm。一般认为,在公式计算的上下30%的范围内都算正常。

疾病对身长影响很大,如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尤其是内分泌疾病都会影响身长。如侏儒症就是小儿身材矮小的原因之一,侏儒症患儿直到成年,身体仍然在1.3m以下。小儿身长除受营养状况和疾病的影响外,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身材过于高大也可能是病态。小儿时期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性细胞肿瘤或增生可引起巨人症,马凡综合征也可使小儿身材细高。

身长测量方法如下:对3岁以下的小儿测量身长时应使用标准的量床或携带式量板,让其取仰卧位,面朝上,头顶接触头板并固定,双膝部甚至双下肢紧贴底板,足底紧贴活动足板,量板两侧数字之差为测量结果;对3岁以上小儿测量身长时一般用身长器或固定于墙上的立板或软尺测量身长,取直立位,使其紧贴身长器,注意双足跟、臀、肩均应接触立柱,两眼向前平视,与头顶平行的数字即为测量结果。

身长还有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测定。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为上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长度为下部量。上部量与脊柱增长关系密切,下部量与下肢长骨的生长关系密切。12岁前上部量大于下部量,12岁以后下部量大于上部量。

(三)头围

头围反映颅骨与脑的发育情况。新生儿出生时平均头围为34cm,比胸围大1~2cm。第一个半年头围增长很快,增长8~10cm,第二个半年增长约3cm。一周岁时头围平均为46cm,两周岁时约为48cm,5岁时约为50cm。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围增长速度渐慢,15岁时就已接近成人,为54~58cm。

测量头围时用软尺,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绕过枕骨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读取测量值。测量时小儿应脱帽,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上下分开,软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松紧适中,读数即为头围大小。

(四)囟门

囟门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其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线距离。前囟在出生时为1.5~2cm(对边中点连线),应在出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约25%小儿的后囟在初生时已闭合,其余的也应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并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及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的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的脑炎脑膜炎等。

(五)胸围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新生儿胸围约为32cm,比头围小1~2cm。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逐渐大于头围。一般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胸部肌肉、脂肪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胸廓畸形常见于佝偻病、心脏病肺气肿等。

测量胸围时,3岁以下小儿可取立位或卧位,3岁以上者取立位。被测者处于安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或平放(卧位时),两眼平视,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右侧或前方,用软尺由乳头向背后绕肩胛角下缘1周,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测量时软尺应松紧适中,前后、左右对称。

(六)骨骼

1.颅骨

颅骨发育除通过测量头围来判断外,还可根据囟门大小、骨缝闭合情况来评定,颅骨骨缝在出生时稍微分开,3~4个月时闭合,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症和脑积水。

2.脊柱

脊柱的增长代表椎骨的发育,出生后一周岁以内增长最快。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一周岁会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脊柱的三个自然弯曲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7岁时三个弯曲被韧带所固定,因此,应该注意儿童坐姿正确,避免产生畸形。

(七)牙齿

牙齿的发育也是衡量小儿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新生儿一般无牙。通常出生后6~8个月开始出乳牙,但也有早至4个月、晚至10个月的。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但尖牙例外。20个乳牙于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者,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症、营养不良等。6岁后乳牙开始脱落,换出恒牙,直至12岁左右长出第二磨牙,20~30岁长出第三磨牙,由于长出第三磨牙时人体各方面已趋成熟,故称第三磨牙为智齿婴幼儿乳牙个数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乳牙数=月龄-4(或6)

(八)呼吸、脉搏血压

小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年龄越小,呼吸、脉搏越快,而血压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小儿呼吸、脉搏、血压易受发热、运动、哭闹等因素影响,测量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

1.呼吸

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新生儿平均呼吸频率为40~45次/分,半岁以内者为35~40次/分,7~12个月者为30~35次/分,1~3岁者为25~30次/分,4~7岁者为20~25次/分,8~14岁者接近成人,为18~20次/分。

2.脉搏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

新生儿平均脉搏频率为120~140次/分,1岁以内者为110~130次/分,1~3岁者为100~120次/分,4~7岁者为80~100次/分,8~14岁者接近于成人,为70~90次/分。

3.血压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测量血压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一般只测一侧上肢即可,怀疑有主动脉缩窄或大动脉炎时应测量下肢血压。

4岁以内小儿的血压约为11.5/8.0kPa。4岁以后收缩压为(10.7+0.27×年龄)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1/2~2/3。在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7~5.3kPa。

血压计算公式如下:

收缩压=10.7+0.27×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1/2~2/3)

二、运动发育评定

(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反射的评定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评定

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胚胎期的神经管发育而成的。从胚胎第4周开始,神经管侧端先形成三个膨大,然后发育成脑泡,最后前脑泡发育成大脑两半球。在胚胎期第3~4个月时大脑在外观上脑沟已形成,6~7个月时,大脑上沟回已经较为明显。皮质细胞的分化在胎儿期已经开始,在胎儿末期和新生儿期,细胞分化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弱,到3岁时,皮质细胞大致分化完成,8岁时基本与成人相同。小儿出生后,皮质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主要是细胞功能的日渐成熟与复杂化。出生时脑重约300g,相当于体重的1/9~1/8,到6个月时可以达到600g左右,一周岁时达到900g,成人后脑重量平均为1 360g,约相当于体重的四十分之一。

除了皮质的分层及细胞分化以外,神经传导通路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对神经系统的活动也有很大的意义。髓鞘形成的先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各部有所不同,脊髓神经在胎生期4个月开始形成,以后是感觉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锥体束在胎生期5个月开始形成髓鞘。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4岁左右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且易于泛化,不易形成大脑局部兴奋灶,故小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易疲劳。

出生时大脑皮质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等)系统发育已较成熟,但大脑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未成熟,故出生时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以后脑实质逐渐增长、成熟,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也趋于明显。

小儿大脑富含蛋白质,而类脂质、磷脂和脑苷脂较少。生长时期的脑组织耗氧量较大,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的为20%,长期营养缺乏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脊!的发育在出生时较成熟,重2~6g,成人时重量增至4~5倍,其发育与运动功能进展平行,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重量和长度。胎儿期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在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注意。脊髓的髓鞘由上向下逐渐形成,为其成熟的重要标志。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故小于4个月的婴儿肌张力较高,克氏征可为阳性,2岁以下儿童巴宾斯基征阳性也可为生理现象。

2.神经反射的评定

1)反射分类

(1)根据施加的刺激分为伸张反射、加速反射、对光反射等。

(2)根据感觉器的存在部位分为深部反射、浅部反射等。

(3)根据构成反射弧的突触数量分为单突触反射与多突触反射等。

(4)根据反射中枢存在部位分为脊髓反射、脑干反射、中脑反射、大脑皮质反射等。

(5)根据应答肌肉的名称与性质分为肱二头肌反射、伸肌反射、跟腱反射等。

(6)根据应答运动模式分为屈曲反射与伸展反射等。

(7)根据反射的目的性分为逃避反射、保护伸展反射等。

2)反射发育 反射的发育分为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的发育。

(1)原始反射: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称为原始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众多的原始反射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已高度发育,所以也可以把原始反射称为新生儿反射。原始反射在胎儿娩出以后逐渐失去实际意义,多于2~6个月内消失,原始反射缺如、减弱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常见的重要原始反射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侧弯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

图6-3-1 吸吮反射

①吸吮反射。将奶头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或触及唇周时,即引起吸吮动作,如图6-3-1所示。

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存在时期:出生后0~4个月。

②握持反射和足握持反射。将手指或玩具触及婴儿手、足心时,婴儿握住不放,但不持久。

检查体位:被检者取卧位。

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

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

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时。

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5个月时,如图6-3-2所示;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时。

图6-3-2 手掌抓握

③拥抱反射。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在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下列5种引出的方法。

a.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b.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

c.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

d.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e.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反应:分为下列两型。

a.拥抱型:小儿双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b.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于3个月以上的婴儿,如图6-3-3所示。

存在时期:拥抱型,出生后0~3个月;伸展型,出生后4~6个月。

④阳性支持反射。

检查方法:使小儿保持立位,足底着桌面数次。

图6-3-3 伸展情况

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踝关节跖屈,也可引起膝反张。

存在时期:出生后0~2个月。

⑤侧弯反射。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且具有临床意义,如图6-3-4所示。

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

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存在时期:出生后0~6个月。

图6-3-4 侧弯反射

⑥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当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去大脑强直及锥体外系损伤时可见此反射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可见部分亢进;出生6个月后残存,其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

检查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转向一侧。

反应:小儿颜面侧及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后头侧及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

存在时期:出生后0~4个月。

⑦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方法: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

反应: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存在时期:出生后0~4个月。

⑧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

存在时期:出生后0~4个月。

(2)立直反射:立直反射(也称调正反射)是指身体的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颈部和躯干主动恢复正常姿势的反射。中枢位于中脑和间脑,大部分在原始反射消失后出现,出生后7~12个月时最明显,随着大脑皮质的成熟逐渐被综合,部分反射在5岁时消失,大部分终生存在。其主要作用是身体在从卧位-坐位-立位变化过程中,保持身体的立直或使立位姿势成为可能。立直反射不建立,婴儿便不能翻身、爬行、坐、站立和行走。立直反射包括颈立直反射、躯干立直反射、迷路性立直反射、视性立直反射、降落伞反射。其中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应该出现降落伞反射。

①颈立直反射。新生儿期唯一能见到的立直反射,它是小儿躯干对头部保持正常关系的反射,以后逐渐被躯干立直反射所取代。此反射出生后出现,持续6~8周。

检查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头部向一侧转动。

反应:小儿的肩部、躯干、骨盆都随头转动的方向而转动。

②躯干立直反射。

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下肢向一侧回旋成侧卧位。

反应:此时小儿头部也随着躯干转动,并有头部上抬的动作。

③迷路性立直反射。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经过前庭脊髓束,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此反射于出生后3~4个月时出现,出生后5~6个月时明显。

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

④视性立直反射。视性立直反射是头部位置随着视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反射,该反射在人类相当发达,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此反射于出生后4个月左右出现,出生后5~6个月时明显。该反射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

检查方法: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膝上,然后将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

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

⑤降落伞反射。降落伞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

检查方法:检查者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

反应: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脑瘫患儿此反射也可出现双上肢后伸呈飞机样的特殊姿势,或上肢呈紧张性屈曲状态。

(3)平衡反射:在神经系统发育的高级阶段,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平衡反射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多在立直反射出现不久即开始逐步出现和完善,且终生存在。完成平衡反射不仅需要大脑皮层的调节,而且需要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等综合作用才能完成。平衡反射包括仰卧位、俯卧位、四爬位(又称膝手位)、坐位、跪位、立位、倾斜反射。坐位前方、侧方、后方平衡反射的出现时间分别为出生后6个月、8个月、10个月。立位前方、侧方、后方平衡反射的出现时间分别为出生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

①仰卧位倾斜反射。出生后6个月时出现阳性反应,终生存在。出生后6个月仍呈阴性者,提示为神经发育落后。

检查方法:患儿于倾斜板上取仰卧位,上、下肢伸展,倾斜板向一侧倾斜。

反应: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

②俯卧位倾斜反射。出生后6个月时出现阳性反应,终生存在。出生后6个月仍呈阴性者,提示神经发育落后。

检查方法:患儿于倾斜板上取俯卧位,上、下肢伸展,倾斜板向一侧倾斜。

反应: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

③四爬位倾斜反射。出生后8个月时出现,终生存在。

检查方法:小儿取四爬位(即四肢爬行位),检查者推动小儿躯干,破坏其稳定性,或小儿取四爬位于检测台上,检查者将检测台一侧抬高而倾斜。

反应:头部和胸廓出现调整,受力侧上、下肢或检测台抬高侧上、下肢外展,伸展,另一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

④坐位倾斜反射。坐位前方于出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坐位侧方于出生后7个月左右出现,坐位后方于出生后10个月左右出现,终生存在。

检查方法:小儿取坐位,检查者用手分别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推动小儿,使其身体倾斜。

反应:小儿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的同时,分别出现双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倾斜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两手迅速伸向后方做支撑动作。通过上述反应,保持身体的平衡。

⑤跪位倾斜反射。出生后15个月左右出现,终生存在。出生后15个月以后仍为阴性者,提示神经反射发育迟滞。

检查方法:小儿取跪立位,检查者牵拉小儿的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反应:头部和胸部出现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反应。对侧上、下肢外展,伸展。

⑥立位倾斜反射。立位前方于出生后12个月左右出现,立位侧方于出生后18个月左右出现,立位后方于24个月左右出现,终生存在。

检查方法:小儿取站立位,检查者用手分别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推动小儿,使其身体倾斜。

反应:小儿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以及上肢伸展的同时,分别出现腰部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弯曲以及脚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迈出一步。

(二)运动功能发育的评定

新生儿运动无规律性、不协调,其运动发育受到神经肌肉的制约,但锻炼对动作形成可起很大的作用。运动功能的发育,首先是头颈的运动,出生后2~4个月时在直立位能抬头,出生后4~5个月时下肢运动迅速发育,出生后8~9个月时能扶物站立,一周岁左右开始能被搀着走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日益完善,逐渐能独立行走,2岁能跑、跳,3~4岁能模仿成人的动作,5岁时一般动作都会做。

1.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而下:先学会抬头,后学会抬胸,最后会两手取物,以及坐、站、走等。

(2)由近及远: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

(3)由不协调到协调:出生后3~4个月手足乱动但取物不协调,出生后5个月以后逐渐发育。

(4)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先发展粗大动作后才有精细动作,与协调平衡的发展有关。

(5)先有正面动作后有反面动作:如先抓东西才能放下,先向前走才会伸后腿等。

2.姿势发育评定

不同发育阶段的婴幼儿具有不同的体位特点。

1)头的控制 头的控制是抗重力伸展及保持对称性姿势的关键,头部受颈、肩、躯干等各部位肌群肌张力的影响,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补剂迷宫反射等的存在与消失及平衡反应的建立密切相关。

婴幼儿对头的控制最早表现在俯卧位时的抬头,即原始的屈曲模式逐渐减弱而出现的伸展模式,同时也标志着抗重力伸展开始发育;稍后可表现在仰卧位时的抬头,即头的前屈抬起,此时婴幼儿不仅表现为屈曲模式的抑制及一定程度的抗重力伸展,而且开始产生自由的对称性屈曲及伸展运动,仰卧位的抬头同样具有抵抗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相关伸肌群的肌张力与屈肌群肌张力的协调作用。当屈肌肌张力异常时,会出现体重负荷在头部和上肢;当伸肌肌张力异常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头部的活动会伴随全身的过伸和非对称性姿势。因此,头的前屈抬起、头的自由背屈及前屈、头的正中位、头与躯干及上肢的分离动作将对婴幼儿的运动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婴幼儿克服地心引力,抗重力伸展的过程。

(1)由屈曲向伸展发育:婴幼儿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屈肌张力占优势,下肢屈曲于腹部下方,因此表现为臀高头低。随着伸展姿势的发育,逐渐变为臀头同高,最后发展为头高臀低。

(2)抗重力伸展发育:随着抗重力伸展、克服地心引力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经过了头部贴床、头离床、胸离床、肘支撑、手支撑、一只手支撑体重的抬头过程,体重的支点由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逐渐向后移动,当支点移行到骶尾部时,便出现了爬行,为坐位和立位做好准备。(www.xing528.com)

(3)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爬行是俯卧位发育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抗重力发育的过程。爬行过程首先是无下肢交替动作的肘爬或拖爬,然后是下肢交替运动的腹爬或低爬,之后是胸部离开床面,用手和膝关节交替运动的膝爬或四爬,最后是躯干完全离开床面,用手和脚交替运动的高爬。如果违背了这样的发育规律则视为异常。

新生儿期: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作用,全身呈屈曲状态,膝屈曲在腹下,骨盆抬高呈臀高头低的姿势。头转向一侧,可以瞬间抬头。

出生后2个月:骨盆位置下降,下肢半伸展,呈臀、头同高状态,头经常保持在正中位上,下颏可短暂离开桌面。

出生后3个月:仍是臀、头同高,下肢伸展,下颏和肩部可抬起离开桌面,肘支撑,抬头达45°。

出生后4个月: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

出生后6个月: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

出生后8个月: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胸部离开桌面但腹部不离开桌面的爬行,称为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

出生后10个月:用手和膝关节爬,称为四爬,腹部可离开桌面。

出生后11个月:可用手和脚支撑向前移动,称为熊步或高爬。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婴幼儿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如下。

(1)由屈曲向伸展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即第一屈曲期、第一伸展期、第二屈曲期、第二伸展期(表6-3-1)。

表6-3-1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的四个时期

(2)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婴幼儿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及交叉伸展反射的影响,出现屈曲与伸展的动作及非对称性姿势,随着原始反射的逐渐消失,出现了随意运动的发育、翻身及四肢的自由伸展和屈曲。

(3)手、口、眼的协调发育:从出生后4~5个月开始出现对称性屈曲姿势,可用手抓住双脚放入口中,虽然肩部与臀部都抬高,躯干弯曲,接触床面积小,但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产生手、口、眼协调动作。

新生儿期:颜面朝向一侧或呈正中位,四肢呈屈曲或半屈曲状态,左右对称或略有非对称,此期以对称性屈曲姿势为主,称为第一屈曲期。

出生后2~3个月:头朝向一侧或左右回旋,由于头部位置的变化,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常呈非对称性的伸展姿势,称为第一伸展期,可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

出生后4~7个月:头呈正中位,四肢呈对称性屈曲姿势,手指的随意动作明显,婴幼儿可抓自己的脚送到口中,产生手、口、眼的协调动作,可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称为第二屈曲期。

出生后8~9个月:头部自由活动,四肢自由伸展,躯干有回旋动作,婴幼儿可以进行灵活的左右翻身。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主要以伸展姿势为主,称为第二伸展期。

4)坐位姿势运动发育 坐位是卧位与立位的中间体位,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发育顺序为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

(2)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例如,拱背坐时前方平衡反应发育完成,直腰坐时侧方平衡反应发育完成,扭身坐时后方平衡反应发育完成。

(3)坐位是抗重力伸展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

新生儿期:屈曲占优势,脊柱不能充分伸展,扶其肩拉起时,头向后仰,坐位时呈全前倾姿势,头不稳定。

出生后2~3个月:脊柱明显伸展,坐位时脊柱向前弯曲呈半前倾姿势,头可竖直。

出生后4~5个月: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

出生后6个月:可以独坐,但需双手在前方支撑,脊柱略弯曲,呈拱背坐。

出生后7个月: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称为直腰坐阶段。

出生后8~9个月:直腰坐位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称为扭身坐阶段。此时婴幼儿可以在坐位上自由玩,也可以由坐位变换成其他体位。

5)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立位姿势运动发育是由原始反射的阳性支持反射开始的。立位平衡反应出现后,便出现了独站与步行,体现了由反射到随意运动和连续不断发育的特点。立位姿势运动发育具体可以依次分为如下十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

新生儿期:足底接触到支撑面,便出现颈、躯干及下肢的伸展动作,使身体直立呈阳性支持反射,也可引出踏步反射,这是人类站立的最初阶段。

出生后2个月:阳性支持反射逐渐消失,下肢出现半伸展、半屈曲的状态而不能支持体重。

出生后3个月:膝部与腰部屈曲,可以短暂支持体重。

出生后4个月:由于伸肌张力较高,下肢伸展并支持体重,多呈足尖支持状态。

出生后5~6个月:使婴幼儿站立时,出现跳跃动作,此阶段称为立位跳跃阶段。

出生后7~8个月:扶持婴幼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称为扶站阶段。

出生后9个月:婴幼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

出生后10个月:在抓站阶段的基础上,由于立位平衡功能的逐渐完善,婴幼儿可以独自站立,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延长,称为独站阶段。

出生后11个月:婴幼儿站立稳定后,则可以牵手向前迈步,称为牵手走阶段。

出生后12个月: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由于个体差异,发育速度有所不同。有的婴幼儿独走较早,有的则较晚,一般不应晚于出生后18个月。

6)步行姿势运动发育 婴幼儿步行发育的特点如下。

(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婴幼儿的身体重心位置较成人的高,为了稳定步态而保持步宽相对较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也较大。

(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呈挑担样步态,双手维持平衡,肩胛骨内收,背脊呈伸展状,以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

(3)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

(4)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

(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

(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踝关节支撑力量的增强,髋关节过度收缩减少,腹肌力量增强,骨盆回旋增强。

(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由于踝关节的支撑力不足,需要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过度屈曲,使足上提,脚掌用力着地。

(8)站立位的膝过伸:以便保持下肢支持体重,随着躯干平衡功能的完善和下肢支撑力量的增强,这一情况逐渐改善。

7)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 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如下规律。

①动作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的方向发育。

②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

③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④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⑤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到坐下。

⑥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

按照这一发育规律,不同年龄婴幼儿的粗大运动发育与精细运动发育各有特点。

(1)粗大运动评定:

①1周龄期:足月产的新生儿几乎没有自发的全身运动,终日在睡眠状态中度过。哭泣时可出现运动,主要是受非对称颈紧张反射影响而出现的运动。取俯卧位时,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折屈腹下,上肢放于头侧,全身呈屈曲状。头部可略向左右移动,即使取仰卧位全身的屈曲优势位仍不发生改变。髋关节略微外展,拇指紧握在手掌内。

②2周至1个月龄期:能够翻身成仰卧位,可将头瞬间抬起,全身姿势仍是屈曲优势位。

③2~4个月龄期:取仰卧位时可缓慢地将上肢举起来,4个月龄时头部合躯干可呈“直线”状;取俯卧位时,用肘合前臂支撑上半身,可保持头部垂直,环顾周围。

④5~7个月龄期:取俯卧位能完全伸展两肘,用手掌支撑床面,使胸部抬起,腹部与下肢仍旧伏在床上。7个月龄时能有意地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或者从俯卧位到仰卧位。这个时期可用前臂触着床做腹式爬行或扶着东西坐起。

⑤8~11个月龄期: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取坐位。一般在10个月龄时可用双膝做四肢爬行交替运动。8~10个月龄时基本完成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的体位变换,此期用手扶着物体也能够站立。随着年龄的变化,运动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期坐位比较稳定,11个月龄时可以去掉支持物独自站立片刻,一手扶着物体站立,另一手可轻轻上举。

⑥12个月龄期:进入该阶段婴幼儿大体上完成了从仰卧位转动躯干成为俯卧位,经过四肢爬行位,高爬行位(即用手掌和足底爬行)进入站立的动作。初期需要助力或支持物,到2岁时可不需要任何支持物(或手扶着),用单膝姿势就可以站起来。此阶段不论取仰卧位或取俯卧位,只要转动部分躯干,就可以站立起来,5岁后可直接从仰卧位起来成为站立位,而无须转动躯干。

⑦1岁以后步行:约12个月龄期时婴幼儿能够步行移动,最初用两手扶持着行走,以后用单手支持,随后独自步行,这个过渡期间极短。初期步行模式为左、右足间距较大,不安稳,呈双上肢上举以维持平衡的姿势。约15个月龄时,手的位置可以下降到腰的高度,约18个月龄时可与骶骨平齐,随后出现步行中左、右上肢交替摆动。在幼儿运动过程中,能够步行是一个划时期的变化,但并无确定的时间,一般成熟较早的婴幼儿,8~10个月龄时便可出现步行,平均出现时间为12~15个月龄。虽无任何疾病,但发育缓慢的婴幼儿也有在1~2岁时仍不会步行的可能,这与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性格、营养等个体差异因素有关。

约15个月龄时,婴幼儿可以一个人独自上下楼梯,也可用四肢爬上很高的楼梯。下楼梯比较困难,4~5岁后才可以独自一人走下来。

初学走路时,身体时有向前方“突进”的现象,多为重心前移或平衡破坏,这不是走路的需要,而是为防止跌倒的反应。18个月龄时走路已稳定,不摔跤,甚至开始跑步,但姿势僵硬,跑步行为多在2岁以后形成,约在5岁能够熟练掌握上肢交替摆动的跑步。

平衡能力在1岁后提高较快,能够做到扶持物体单足站立,3岁时可单足站立2s左右。跳跃动作一般是在出生24个月后可以双足并跳,30个月后可以单脚跳,女孩略早于男孩。约3岁时形成向高处蹦或从高处往低处跳的动作。

(2)精细运动评定:精细运动评定的内容主要是手和手指的运动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精细动作多为小肌肉的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上肢在完成精细动作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上肢的精细运动主要表现为在手指方面的功能发育情况。上肢运动中主要的动作是把手伸向物体、抓住物体和放开物体。婴幼儿出生后2个月内双手一直呈握拳状。通常新生儿不能向物体伸手,某些情况下也可表现出“伸手”样动作。如果要保持头部稳定,应让新生儿背靠支持物坐着,伸手的动作能够缓慢且协调出现。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早期就存在将手伸向目的物的自发运动。到了3个月龄时出现诸如用手抱脸等动作;4个月龄时一直握拳的手能松开,伸向身边的物体(如玩具等),并能抓住,不论何物都往嘴里送;3~4个月龄期间握持反射消失;6个月龄时能用单手向目的物伸抓,能够在两手之间传递物品;6~7个月龄期间除了换手动作外还可出现捏、敲等探索性动作;到了8~9个月龄期间,以上动作更加协调熟练,左、右手各自能同时拿着东西,如果再给第三个东西,会放下一个手中的东西,去取新给的东西。手指的把持动作最初是用全部手指和手掌抓握,稍后发展成拇指、示指和中指的对抓动作,最后发展成拇指与示指的抓捏动作,9~10个月龄时可用拇指与示指拾物,喜欢撕纸。

抓捏动作完成后,如果能够自由就餐,则手指的技能也会提高。但最初都使用饭匙等粗柄用具就餐,这与使用手指尖的精细动作不同,前者的握持动作居优势位,小臂为旋后位,一般于12~15个月龄时学会用匙,乱涂画。手指的独立使用或分离运动需要到2岁后才能实现,也有个别婴幼儿到5~6岁时才完成上述动作。一般情况下,婴幼儿18个月龄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能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4~5岁时能用剪子剪东西;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

抛扔东西的动作约在2岁半时开始出现。最初是从桌子和椅子上往下“拂落”东西,逐渐出现用手向远处抛扔东西的动作,笨拙的手腕也变得灵活起来,对躯干重心的控制能力增强后,抛扔物体的动作更灵巧。这个变化在2岁半到3岁之间出现,抛扔的距离、力度及准确性均提高。到了成年人则运动变得更加灵活、技巧、协调和快速,从而形成了完全的随意运动。

3.肌张力发育

1)肌张力分类

(1)静止性肌张力: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为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仍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它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临床肌张力评定法

(1)检查体位与内容:静止性肌张力检查在临床上多采取卧位姿势检查,包括对肌肉形态、软硬度与肢体运动幅度改变及关节伸展度检查。

(2)关节活动范围:关节伸展度检查包括肩关节伸展度试验以及手掌屈曲角、足背屈角、角、股角等检查。3个月龄以上的婴幼儿手掌屈曲角应大于45°,角为90°~130°,股角应大于70°。

3)肌张力异常表现

(1)肌张力低下:常呈现出蛙位姿势,W字形姿势,折刀状姿势,倒U字形姿势,翼状肩姿势,躯干上凸姿势,头后垂姿势等。

(2)肌张力增高:常呈现为头背屈,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坐位姿势,非对称性姿势,上肢硬性伸展,手握拳,下肢内收、内旋等姿势。

(3)其他:可表现为有步态异常,如剪刀步态、偏瘫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三)感觉发育评定

感知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新生儿出生后感觉发育很迅速,它的发育对其他功能区的发育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视觉发育评定

新生儿已有光感反应,对强光有瞬目动作,其视觉在15~20cm处最清晰,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新生儿期后视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龄时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头可随物体水平移动90°;2个月龄时能注视物体,由于调解功能差,可有一时性斜视或轻度眼球震颤;3~4个月龄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可随物体水平转动180°;4~5个月龄时开始能分辨颜色;6~7个月龄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8~9个月龄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龄时已能区分各种形状;1~1.5岁时能注视3m远处的小玩具;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4岁时能临摹几何图形;5岁时已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视力达到1.0;10岁时能正确判断距离与速度,能接住从远处掷来的球。

发育阶段:视觉的发育过程包括视觉定位、注视、追视、视线转移等阶段。①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出生至出生后2个月);②物体辨别阶段(出生后3~6个月);③精细辨别物体阶段(出生7个月后)。

2.听觉发育评定

听力与儿童智能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关。刚出生时,新生儿由于鼓室中未充盈气体,有部分羊水潴留,故听觉不敏感;出生后3~7d听觉灵敏度明显提高;3~4个月龄时有定向反应,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6个月龄时能区别父母声音;7~9个月龄时能确定声源和区别语言的意义;12个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随年龄增长声音辨别能力逐渐提高,如18个月龄时能区别犬吠声与汽车喇叭声;2岁能听懂简单语句,区分揉纸声与流水声;3岁时能区别“咿”与“啊”等语音;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

3.味觉发育评定

胎儿7~8个月龄时味觉的神经束已经髓鞘化,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对甜与酸等不同味道可产生不同的反应;4~5个月龄时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这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

4.嗅觉发育评定

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对母乳香味已经能够产生反应,闻到乳味就会寻找乳头;1个月龄时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3~4个月龄时能区别喜欢与不喜欢的气味;7~8个月龄时嗅觉发育已很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2岁时能识别各种气味。

5.皮肤感觉评定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的触觉高度灵敏,特别敏感的部位是嘴唇、手掌、脚掌、眼睑等处,而前臂、大腿、躯干则相对比较迟钝。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痛刺激后出现泛化反应,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6个月后皮肤触觉有定位能力。新生儿对温度的感受性比较敏锐,尤其对冷刺激比热刺激更能引起明显的反应。2~3岁时能通过接触区分物体的软、硬、冷、热等属性。5~6岁时能分辨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

(四)语言发育评定

语言知觉是指通过对语言的感知以获得信息的过程。这里对语言的感知主要是指识别母亲的声音以及周围其他人的语言,以区分非语言。有研究表明,出生3d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出母亲的声音。新生儿在听说话录音时比听器乐或其他有节奏的声音时吸吮要快些。婴儿只有具备这种辨别语言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理解语言。语言理解是指将感知到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其所代表的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说揭示出语言信息的意义,研究表明婴儿13个月龄时能真正理解单词所代表的事物。语言表达是指个体以语言为载体并通过语言器官或其他部位的活动向别人传递信息的过程。语言表达主要包括说和写这两种形式。婴儿在第二年的中期,也就是18个月左右就能制造出比较容易理解的成人单词的简化版。这时候婴儿将“吃饭”说成“吃拌”,将“姐姐”说成“接接”,这种早期的发音错误出现了跨语言的相似性,如国外的婴儿将“apple”发成“appo”,这说明这种错误来自于不成熟的发音器官。由此可见,婴儿要想发出准确的语音,必须得在相应的生理上发育成熟。

1.语言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

语言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听觉器官发育;发音器官的成熟;语言神经中枢的成熟。

(1)听觉器官发育:内耳在胚胎4周时开始分化出来,并很快分成耳蜗和前庭;妊娠20周的胎儿就已具备听觉能力;6个月龄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曲声也有不同的反应。正因为听觉器官发育的这么早,所以出生3d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出母亲的声音,并能与其他人的声音相区别,这就为婴儿与其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与母亲“咿呀对话”提供了条件。

(2)发音器官的成熟:婴儿的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即呼吸器官,喉、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呼吸器官产生的气流是言语发音的原动力,语音一般都是在气流呼出时发出的。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新生儿的喉是由很薄的软骨组成的,位置高,膈肌不发达,因此新生儿能发出声音,但却不能发出音节分明的语音,儿童的声带比成人的短,所以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高。口腔、鼻腔和咽腔形成了一个共鸣器,可以使声音的响度增强,而舌、唇、齿、腭垂、软腭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各具风格的语音音色,婴幼儿的口腔、鼻腔和咽腔比较狭窄、短小,因此,发音也受到影响和限制,婴儿唇、舌的活动性差以及出牙的情况也影响发音。

(3)语言神经中枢的成熟:与语言有关的神经中枢包括额下回的布洛卡区、颞上回后部的威尔尼克区、额中回后部、顶叶-枕叶-颞叶交界处的角回。这些部位受损就会引起相应的言语障碍,比如,布洛卡区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受损就会引起感觉性失语症等。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右利手)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的左半球,这种将语言定位于左半球的单侧化不是在婴儿一出生时就形成的,而是要到2岁以后才能形成。婴儿从出生到2岁时,大脑两球的功能几乎是相同的,把语言中枢单侧化于左半球,通常发生在2~12岁之间,言外之意,如果儿童12岁以前左半球受损后,右半球仍然能承担起言语功能,人类大脑的这种可塑性,也为对脑损伤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提供了可能。

2.各年龄阶段语言发育评定

(1)1~6个月:1个月龄的婴儿呈自发音;2个月龄的婴儿认识能力有所发育,除元音外出现了个别辅音;3个月龄的婴儿发音增多;4个月龄的婴儿辅音增加,出现了舌尖音;5个月龄的婴儿发音数量继续增多,并出现了音节的重复;6个月龄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的声音。

(2)7个月至1岁:7个月龄的婴儿单音节继续发育,并出现7个月龄婴儿发音中前后辅音发育快,无规则的“说话”达到高潮;9个月龄的婴儿继续模仿声音,有时出现模仿语言令人难懂;10个月龄的婴儿能模仿说出“爸爸”、“妈妈”;11个月龄的婴儿能自己说出个别有意义的字或词;12个月龄的婴儿双元音继续发育,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3)1~2岁:16~24个月龄的幼儿发音进一步准确,开始运用字的组合,约25%的语言能使人听懂。

(4)2~3岁:24~30个月龄的幼儿已掌握90%的元音和双元音,约60%的语言能使人听懂;30~36个月龄时能掌握所有的元音和双元音,约75%的语言可使人听懂。

(5)7~12岁:7岁的儿童对所有的语音发音能达到全部正确;12岁的儿童语言语法已达到完全正确。

3.语言理解能力发育评定

(1)0~3个月:以惊奇的表情或行动的改变对声音作出反应,以注视的目光对着讲话人的脸,持续地目光对视。

(2)3~6个月:能转向发声方向。

(3)6~9个月: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向声音发出处,能安静地注意听别人讲话或注视物体,能模仿摇手说“bye-bye”。

(4)9~12个月:对“放下”一词能作"反应,听到“别动”或“不乖”时常常能终止行为,在口头提示下做"摆手或拍手的动作,听到家中某成员名字时头转向该成员,听到熟悉的玩具名称时能转向该玩具。

(5)12~18个月:听到某物体名称时能指出该物品,能从2项选择中辨别出该物品,听到“把某东西给我”时能将该物体递给讲话者,按照2~3个字组成的简单词语的指示作出相应的行动,能够指出身体的某一部分。

4.语言表达能力发育评定

(1)0~3个月:啼哭,轻轻发声,“咿呀”发声,尖叫,发笑。

(2)3~6个月:使用2个不同的元音,有单独的“咿呀”发声,以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感受,对别人的讲话以发声作为回答,发出辅音与元音的组合音,如ba、ma、ga、da,模仿发出连续的音节,模仿讲话样发声。

(3)6~9个月:模仿讲话,与母亲有意识地“对话交流”。

(4)9~12个月:准确地运用“妈妈”、“爸爸”两词,模仿新的声音,模仿字、词,发声音近似准确,主动与别人进行极简单的语言交流。

(5)12~18个月:发音时出现声调变化,除说“爸爸”、“妈妈”外开始使用“这个”,当被提问“这是什么”时,能说出该物体的名称,能以手势表达需要,能说"4~6个字的句子,模仿说短句。

三、心理发育评定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随着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和感觉、语言的逐渐复杂化,心理活动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萌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儿童对现实事物和人开始产生不同状态、不同行为方式。这些不同对心理发育的影响意义重大。按照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随着心理发育的过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作好各阶段心理发育评定,及时纠正不良心态,进行有益心理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促进各年龄阶段心理的良好发育。

1.认知发育

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内容。认知的发育是连续、有序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1)注意力的发育 注意是认知过程的开始,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3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3岁以后开始发展为有意注意。5~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2)记忆的发育 记忆主要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运动性记忆、情绪性记忆、形象性记忆和言语性记忆4种类型,在个体发生上它们都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出现。运动性记忆出现最早,约在生后第1个月,其次是情绪性记忆,开始于前6个月或更早些,形象性记忆的出现稍早于言语性记忆,显著迟于运动性记忆和情绪性记忆,言语性记忆出现在生后第2年。幼儿期的记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记忆的有意性开始出现:幼儿的记忆仍然带有“无意性”,他们不善于对自己提出识记某种东西的要求,他们记什么,不记什么,主要取决于客观对象的性质,如直观且形象的对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识记忆。幼儿逐渐能够有意地进行识记和回忆,并且学会一些简单的识记和回忆的方法,使记忆任务容易完成。幼儿更能有意地进行识记和回忆。

(2)具有明显的直觉形象性:记忆的知觉形象性是幼儿记忆突出的特点,幼儿对于直观材料要比抽象的原理或词的材料容易识记,而在词的材料中,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或推断容易识记,因此幼儿的记忆显著地具有直觉形象性,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缺乏词的逻辑记忆,幼儿词的逻辑记忆也在迅速发展。

(3)意义识记初步发育:幼儿已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义识记,如果给予他们能够理解和熟悉的材料,他们也能进行意义识记。

(4)保持能力发育:幼儿保持能力较前有所增长。在认识方面,3岁儿童可以认识几个月以前认识的东西,4岁时能把1年前认识的东西再认出来,到6~7岁时大约可以再认3岁前认识过的事物。在再现方面,3岁时可以回忆几个星期前识记的事物,4岁时可以回忆几个月前识记的事物,到6~7岁时,幼儿可以记住他生活中所看过、听过或引起情感体验的各种事物。

3)思维的发育 1岁以后的小儿开始产生思维,3岁前只有最初级的形象思维,3岁后开始有初步抽象思维,之后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2.情绪和情感发育

1)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发育 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发育主要体现在情绪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的社会化及高级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等)的发展。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婴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和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则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内在特征。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幼儿晚期某些相对稳定的社会性情绪的出现。

(3)情绪不断社会化: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1岁以内的幼儿的情绪主要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而1~3岁时情绪反应动因除生理需要外,还有大量的社会需要;情绪中会出现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

(4)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的发展是在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理智感的发展,表现为好奇、好问和强烈的求知;美感的发展是在3~4岁时婴幼儿眼球已经发育完整,在此期间为美感发育的关键时期。

2)情绪和情感的发育过程 情绪和情感的发育是一个分化过程,在分化过程中,不愉快系列的情感往往先于愉快系列的情感。2岁左右已经具备了和成人相同的情感类型。

3)情绪和情感的发育阶段 3岁前是大脑细胞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从表达方法、眷念行为、社会游戏、自我概念等方面,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可归纳为7个阶段:自我调节期(0~2个月);眷恋期待期(3~5个月);眷恋形成期(6~8个月);志向期(9~12个月);志向多样期(1岁左右);自我形成期(2岁);交友期(3岁以后)。

3.个性的发育

在儿童个性形成的过程里,自我意识特别是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身体的自我感觉阶段(1岁);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2岁);对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自我意象的形成(4~6岁);自我理性运用思考的形成(6~12岁);追求自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自我理解的形成(成年)。

4.不同阶段心理发育的特征

1)幼儿期的心理特点 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断奶,失去母亲怀中依偎和吮吸的情感体验,容易引起情感的障碍,经常会出现哭闹、拒食、夜惊等。由于儿童在此期间学会走路和简单的语言,并开始与外界环境及人进行接触,所以会因为紧张、恐惧而发生口吃,引起羞怯、孤独、自卑的性格。所以在此时期不要对儿童要求过高,不能责备嘲笑,要进行放松疗法,注意多鼓励,训练良好的语言方式。在幼儿期,幼儿开始对自身个性进行展现,其好奇心与模仿性在此期间很是强烈,容易因此而发生意外。但好奇心与模仿性是求知欲望的体现,应该认真对待,所以要合理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尽量做到实事求是,不可推诿或虚构,否则容易影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及其情感的形成。在幼儿期,还应注意对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进行培养,这个时期儿童开始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偶尔会出现遗尿。遗尿多因为白天过度劳累导致睡眠过深引起,应注意不可打骂、恐吓或当众训斥,做好大小便训练。

2)学龄前的心理特点 3岁到6或7岁为学龄前期,这个时期神经系统进一步得到发展,儿童与社会接触从而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这个时期的心理与智力发育都很迅速。首先,在这个时期,儿童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初步进行分析和判断外界事物,能够有意识地感知和观察事物,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是观察往往不能持久,容易转移注意力。这个时期应该重视儿童的独立愿望,让其独立行事,并给予鼓励和帮助。在意志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仍旧较薄弱,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都很差。在这个时期,当儿童希望独自去完成一件事情而遭遇父母等成人的干预、阻挠、讽刺及受到挫折时,易产生消极、自卑、胆怯或反抗心理。因此,在这个时期应知道通过努力去实现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可强加压制,否则不利于培养其健全的个性。在学龄前期,儿童记忆的精确性很差,回忆叙述不够准确,容易被误解为撒谎。故应正确对待儿童过失和错误,随时加以正确引导。最后,学龄前期儿童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有道德感、美感,并形成一定理智。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重视游戏活动,这对于培养儿童良好性格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龄期的心理特点 6~7岁到11~12岁为学龄期,学龄期儿童智力发展最快,高级社会情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过程逐步得到完善,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入学,走出家庭。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起到了影响此期儿童心理特点的主要作用。其次,儿童此期大脑活动的兴奋性增强,逐渐形成思维,能够比较细致地分析和综合外界信息,模仿性与好奇心更强,但辨别是非能力很差,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染上恶习。另外,父母对子女在此期间的过分照顾、溺爱或冷淡、严厉,往往让儿童产生依赖、撒娇、放肆、胆怯、反抗、凶暴等性格缺陷。因此在这个时期,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纠正不良态度是很重要的。

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其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时期主要容易出现以下6种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上便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里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所以容易产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闭锁心理与交往心理的矛盾:闭锁心理是指进入青春期后,一方面,渴望被人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由于独立意识增强,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轻易表露出来。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和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在青春期,会更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当在思想上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就会发生犹豫,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对原有的信念产生动摇。一旦矛盾得到解决,则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青少年大都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恋爱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一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4)求知欲望强与识别能力低下的矛盾: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瑕瑜不分。这一矛盾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5)情感与情绪的两极矛盾: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常因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却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6)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到了青少年时期,特别是青年期,个体身体发育几近成人,尤其是性机能的成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子日益壮美,女子越渐丰满,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矛盾状态。另外,这个时期的男女交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敏感、容易冲动,常表现为激情,而他们此时思想尚未成熟,道德观念不强,意志薄弱,强大的生理冲击力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将性科学知识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性意识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

5)中年期的心理特点 中年期不仅是智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时期,也是人格成熟稳定的时期,在心理发展特点上主要表现为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个性成熟,特点鲜明;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但容易出现多种角色,心理冲突增多。

6)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心理主要发生五种变化:情绪变化、感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智力改变、人格改变。这个时期具有五种人格特征,即成熟人格、安乐人格、装甲人格、好怒人格、自我厌恶人格。

(1)认知能力变化:老年人的感知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视力、听力、味觉、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减退,感觉逐渐迟钝。

(2)情绪改变:老年人的情绪往往有增强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容易兴奋、激动和与人争吵,表现如下。

①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

②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失落感、孤独、抑郁、悲伤等,有时会被误诊为痴呆。

③丧失是老年人消极情绪的最重要原因,如地位、经济、专业、健康、容貌、体力、亲属等的丧失。

④与青年人相反,老年人多在清晨情绪最佳。

(3)人格改变:所谓人格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和由后天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老年人的性格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即有较强的对传统习惯、作风的保持性。老年人的人格变化多为主观、敏感、多疑、保守、固执和顽强。在生活中老年人经常出现沉默或寡言,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影响人际关系乃至夫妻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