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 残疾的预防
有关资料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危及大批人群的致残原因中,一半以上是可以预防的,如服用碘盐可使智力残疾的儿童减少1/30。经我国研究证实,在流行病地区,采取改善谷物卫生质量的措施可以控制和消灭大骨节病的发生,通过预防和妥善处理中耳炎,可使40%的听力障碍得到预防。
一、残疾预防的意义
残疾预防是指根据残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分布的特点,引起残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阻止残疾的发生。这对保障人群的健康、保护人力资源,提高人体素质等具有重大意义。残疾预防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康复治疗相互补充,在残疾人事业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
人类的残疾具有三大特点,即发生的广泛性、后果的严重性和预防的可能性。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的重点也已从生物学预防进入社会预防阶段,特别是对残疾的预防已成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1981年,世界残疾预防会议拟定的《里兹堡宣言》就指出,大多数残疾的损害是可以预防的。根据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残疾的预防应针对国家、地区、社区以及家庭不同层次进行,针对人体发育的胎儿、儿童、青年、成年、老年的不同时期进行。
二、残疾预防的原则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掌握预防和控制多数残疾的技术,预防残疾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正在逐步加强,生物医学研究的新成果正创造出一些新技术、新办法,这些都使我们掌握了更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残疾发生的手段,随着人们对预防残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或国际的卫生计划正在优先考虑残疾预防。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人们对世界范围内的残疾预防工作形成了原则性的共识。
1.建立“非致残环境”
这是预防残疾最主要的手段。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武装冲突是一个严重的致残环境。近年来因武装冲突而致残的儿童就数以百万计。“极度贫困环境”也是一个致残环境,贫困是促发残疾的原因,也是残疾易造成的结果。
2.全面实施,抓好重点
从国家方面说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按年龄层次,以预防儿童残疾为重点;按预防层次,重点放在一、二级预防。着眼于预防致残性伤病的发生,对于已发生的可能致残的伤病,则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并采取根治性或矫治性措施,以避免发生功能性障碍,甚至形成残疾或残障。
3.要有立法保障,形成国家计划
从法律上肯定残疾预防工作应有的地位,保证某些预防措施的强制执行。如制定有关优生优育的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药品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的法规等。
4.要以社区为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以综合模式预防残疾,即通过初级卫生保健的综合卫生工作(保健、预防、治疗、康复),达到预防残疾的目的。
5.健康教育,宣传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预防残疾的健康教育,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指导,使群众掌握预防残疾的知识和方法,增强自我预防残疾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并将其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残疾的三级预防
残疾的预防分为三级,是针对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主要包括残疾发生的前期、发生期和发生后期。从责任或操作方面,可分为由社会组织的预防服务和保障(减少暴力、交通管理、公共场所安全措施及制度),由卫生部门或机构提供的预防服务(免疫接种、预防性筛查、预防性卫生咨询、围生期保健、早期干预),以及由个人或家庭执行的预防性措施(个体、家庭安全防护,养成安全习惯,实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等)。残疾预防应在国家、地方、社区、家庭不同层次进行,应在胎儿、儿童、青年、成年、老年不同时期进行。(www.xing528.com)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是指消除或控制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因素,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或疾病的发生,目的是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一级预防能够最有效地预防残疾的发生,可降低残疾发生率70%,故应放在残疾预防的首位。
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如下。
(1)优生优育,预防先天残疾的发生 严禁近亲结婚、加强遗传咨询、进行产前检查、开展围产期检查与保健。
(2)一些疾病的防治 进行免疫接种以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乙型脑炎等;积极防治老年病、慢性病。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合理营养、适当运动、限制烟酒、作息规律;合理用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提倡合理行为和精神卫生,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避免心理行为过激反应,以预防抑郁、焦虑和其他身心障碍性疾病。
(4)加强管理与健康教育 重点监护弱势人群,对幼儿、老人、患者要注意看管照料,遵守安全规则,养成安全习惯,自觉维护安全环境,以预防意外伤害。
(5)控制不良因素 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控制和管理好可能致残的生物、物理、化学、机械等危险源,预防多种非感染性伤害和疾病;做好预防性的咨询和指导。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临床早期预防,是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目的是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10%~20%。主要是医院内预防,即降低原发疾病致残的发生率。
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如下。
(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残疾的早期筛查,以早期发现某些疾病并及时治疗,以便早期干预;进行残疾早期筛查,如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糖尿病、儿童精神障碍等,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三早”的关键措施:普及宣传残疾的相关知识;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及康复工作者的残疾诊疗水平;开发研究实用、敏感的诊断技术。
(2)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血压、血脂,减轻精神压力,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以控制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3)早期进行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促进伤病痊愈或好转,预防并发症。如进行心理疏导、抗结核治疗、高血压治疗、白内障手术、体位护理等;实施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展等,以促进心身功能恢复,防止功能受限,预防残障。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预防参与局限的发生,以减少残疾、残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三级预防是康复预防中康复医学人员涉及最深和最多的部分,它的干预可以降低原发疾病带来的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使患者获得自主生活的自信及生存能力,回归社会和生活。
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如下。系统的康复治疗,如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言语治疗及假肢、支具、辅助器、轮椅的配备与使用;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应有的社会教育;提供教育及合适的工作;提供适当的居住条件;采取社会、心理方面的措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平等参与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
残疾预防需卫生、民政、教育、司法等方面的多部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努力。我国所实行的残疾分类,必将随着国内情况的改变、国际分类的执行而有所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