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与道教的接触: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分析

印度与道教的接触: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分析

时间:2024-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生在东京大学学习印度文学,曾在印度居留,是兴趣广泛的人。道教有一部模仿佛教《一切经》的道教经典的集大成《道藏》。此书收有《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14首,其第4首题为“斩龙”,附记着“女子独用”字样。于是,我就打算将这一印度与道教的交涉,作为瑞士国际会议报告的题目。在印度资料的广泛搜集上我力不能及,题目最后改为道教与达摩大师的交涉。

印度与道教的接触: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分析

昭和五十四年(1979)93日至8日,在瑞士苏黎世市郊外温特图尔湖畔的“泽费尔德”宾馆,召开了“第三届国际道教研究会议”。主办者是苏黎世大学东亚研究所,实际承办人是法国的西佩尔教授。日本方面有酒井忠夫、木全德雄、泽口刚雄、宫川尚志、村上嘉实五位教授和我们夫妇二人参加。当时我四十五岁。中国大陆方面,有王明、陈国符两位参加,这是划时代的事情。

实际上,预定也有吉冈义丰先生(大正大学)参加,但先生在此之前的6月份突然去世了。

瑞士之行以前举行商洽会时,吉冈先生当然出席了。各人都分别谈了自己的报告内容,吉冈先生带来了什么讲稿,现在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对于我的报告,先生作了评论。

我的报告题目拟定为《斩龙考》。写这个题目,有如下原委。稍早之前,已故田中於菟弥先生对我说:“据在印度修行的一位日本女性说,进入阿休拉玛,月经就停止。而据说在道教中也有‘断月经’这一同样的修行。所以想考证一下,那是怎样的过程,汉语叫做什么。”田中先生是我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东方哲学专业的梵语(当时为必修课程)恩师。先生在东京大学学习印度文学,曾在印度居留,是兴趣广泛的人。读了先生的论文集《醉花集》和印度戏剧、花柳文学的翻译,就很容易了解,先生又是一位非常风流的人——我屡次在银座和赤坂的高级俱乐部陪同他——凡是有关于女性者,在学术上的关注度也常常增加。

道教有一部模仿佛教《一切经》的道教经典的集大成《道藏》。17世纪初,正、续合起来达到了5485卷的数量,从17世纪直至现代,还在制作。从其中探寻用汉语都难以表述的道教技法,如堕烟海,非常困难。(www.xing528.com)

因而,虽然是恩师,也不得不说:“这样捕风捉影的事是难以胜任啊”,而婉言拒绝了。但是,先生又说:“您不是也在研究道教吗?”这刺到了我的痛处,虽然勉强,最终还是陷入不得不去做一番考证的窘境。

阿休拉玛有很多意思,田中先生大概理解为“行者的道场”之意。我经过多方探寻查阅,结果发现是“斩龙”一词。经过怎样的过程得到此发现,现在记不得了,总之,是在昔日于台北购得并私藏的陈樱宁注解的《孙不二女丹诗注》(台北市真善美出版社19644月第1)搜索到的,总算是保住了面子。

此书收有《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14首,其第4首题为“斩龙”,附记着“女子独用”字样。诗本身是以“静极能生动,阴阳相与模”开始的五言律诗,只读这些,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在注中解释(后来知道,以下文字实际上在《道藏辑要·续编》中也有):“龙是女子月经。斩龙是用法炼闭月经,使其永远不再出现的方法。自唐代至今天(清朝末期?——福井注),仅神仙家以丹书、口传相授……”

“永远不再出现”,是与印度不同之点,但总体上说,是别有意趣地相类似的。于是,我就打算将这一印度与道教的交涉,作为瑞士国际会议报告的题目。在印度资料的广泛搜集上我力不能及,题目最后改为道教与达摩大师的交涉。在会前的商洽会上,吉冈先生对孙不二这个人物立刻作了解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孙不二是全真教众所周知的女道士,想到吉冈先生在北京白云观(全真教总寺)居住过,他发言也许是当然的事情,这样,就更为那样渊博的学问与先生一起逝去而感到遗憾不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