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争论的盲点:隅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争论的盲点:隅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4-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宗内的某师和某宗派的学僧S氏等,对此训读提出了异议,认为最澄原文中“照于一隅”的“于”写作“千”,故正确的训读是“照千一隅”而非“照于一隅”。这样,若训为“照千一隅”,不能不认为作此训读是有依据的。关于“照千(于)一隅”的训读方法,我在产生争论之前已经抱有自己的观点。

佛教争论的盲点:隅的含义是什么?

昭和四十四年(1969)前后,围绕如何解读日本天台宗的开祖、传教大师最澄所写的祈祷文中“照于一隅”四个字,佛教界掀起了一场大争论。

天台宗内部一般训为“照一隅”,依据这种训解展开一场大规模传教活动。但是宗内的某师和某宗派的学僧S氏等,对此训读提出了异议,认为最澄原文中“照于一隅”的“于”写作“千”,故正确的训读是“照千一隅”而非“照于一隅”。传教大师没有照耀一隅这样狭隘的思想,而有更加广阔的照耀千一隅之心。这几位将此观点写成论文,对天台宗的传教活动提出疑问。

对于这种异议,学僧K立刻加以反对,S氏和K氏之间开始了激烈的辩论S氏认为,大师祈祷文原文中不写作“于”,而写作“千”,因而只能训为“照千一隅”。对此,K氏展开反驳说:“虽然写为‘千’,但训为‘于’乃古来之法,是学者的常识。‘于’写作‘千’的例子其他书中有很多。正因此,前辈学人也训‘千’为‘于’,相传下来。”

但是,无论K氏如何在反驳中列举‘于’写为“千”的例子,那也是其他文献中的用例,终究不过是旁证。正如S所说,大师亲笔所书毕竟是“千”而不是“于”。这样,若训为“照千一隅”,不能不认为作此训读是有依据的。与S氏相比,K氏的观点终究是案情证据,依间接材料立论,只是推测,不能推翻S氏之说。

K氏极力主张:“千读为于是天台宗的传统训读方法,否定之是因为不努力学习。难道要否定学僧自古以来传下来的定论吗?”但传统定说近代以后发现其错误的例子,且不说从天动说到地动说的转变,是不胜枚举的。依靠权威K氏的观点缺乏说服力,“驳论”倒会渐渐招致反感。

结果,K氏否定以大师亲笔为依据的S之新说没有成功,能否定S新说,支持K氏观点的材料和理由,最终也未能提出。

我曾问支持K氏观点的人:“说千读为于是传统的、正确的,那是为什么呢?反过来说,读为千一隅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支持者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对于我的质疑,回答大概都是“对此并不十分清楚,与K氏属同一宗派,所以不好反对”、“K氏是天台宗的权威”之类毫无意义的话。同时,对“千读为于的天台宗传统训读法何以是正确的”的问题,谁也没有提供在理论上可以接受的答案。(www.xing528.com)

由于拥护K氏的人也不具备这种理论的武装,所以其他许多学者自然倾向于S氏的观点。人们议论道:K氏之说会随K氏之死而消亡。K氏已届高龄,所以现在洗耳恭听即可。”

争论持续了二十多年,S氏观点各方面的支持者逐渐增加。“照于一隅”的训读法实际上是错误的,随着这一呼声在宗教界内外的高涨,甚至有学者无顾忌地指责天台宗的“一隅运动”为“基于错误解释的运动”。

在这一压力下,天台宗内部也有人开始不使用本宗传统的训读法,而只直读为“照千一隅”。

关于“照千()一隅”的训读方法,我在产生争论之前已经抱有自己的观点。不过,争论开始后,无论是S氏还是K氏,其学术方法都是旧式的,在文献的解读中非专业一类的讨论过多。我实在不想卷入这种辩论中,所以没有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争论热烈的1969年,我刚35岁,面对天台宗的大家们,也有客气的因素。

事实上,在争论开始之初,我完全反对S氏之说。因此,看到S氏观点渐占优势,这个问题就不能置之不理了。我公开了自己的观点。但当我要在天台学会上发表时,K却强烈反对,甚至来信阻止发表。然而,在学术上我严格区分公私立场,没有理睬此信,事后在1988年的天台学会上发表了拙见,内容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