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流派》评介
张 敏
(北京大学)
一
20世纪在语言学史上是一个令人振奋而又使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一方面,索绪尔之后的现代语言学摆脱了古老传统的重负,几十年间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在西方人文科学中获得了“领先科学”的美称,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另一方面,近20年来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新兴学科层见叠出,理论翻新极为迅速,让人目不暇接。人们在渴求了解、吸收现代语言学最新成果的同时,面对这种千头万绪的局面,极易感到茫然和困惑。
冯志伟先生的《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7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流派》)一书,正是切合当前我国关心现代语言学发展的读者的需要而撰写的一本专著。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介绍引进国外语言学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比较通俗实用,能起到向导作用的入门书还不多见。已有的介绍性读物大多言之过简,而为数众多的译文专著对语言学的初学者和一般读者来说又失之过繁。《流派》一书可以说避免了这些缺陷。它在380页的篇幅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说、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法国功能语言学、英国伦敦学派、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蒙塔鸠语法、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数理语言学,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立论又不失严谨;既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又不流于繁琐,可以说是一部可供“排疑解惑”的难得的入门书。
二
对学术流派的介绍不外以下三方面:(1)源流;(2)观点、方法;(3)评价。《流派》一书兼顾了这三个方面,但又有所偏重,总的来说是详于观点方法而略于源流评价。这本书不是一部语言学史,而是一部实用性的专论,所以它避开了一般史书容易陷入的流弊,即面面俱到、连篇累牍地探源溯流、评说是非,而把主要的笔墨花在如实地向读者勾勒出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原貌之上。在对各学派的理论方法进行介绍时,做到了准备客观、清晰流畅、具体实用。这构成了《流派》一书最主要的特色。
1.叙述准确、评价客观是这本书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作者通晓数国外语,又曾在国外从事专门的研究工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介绍各流派的观点方法时力求一种自然科学式的严谨,甚至对一些细节的叙述都力求准确可信。例如,一般认为美国描写语言学在语言分析中完全排斥意义,《流派》在介绍其理论基础时不袭陈说,而是从对布龙菲尔德原著的引证中得出他对意义的理解和态度是模棱两可的结论,进而把布氏的后继者分成主张纯形式描写和主张研究意义的两派,然后引述了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布洛克、弗里斯等人的言论,说明前者“在实际研究中不得不求助于意义”,后者“实际上仍以形式的研究为出发点”。最后点明,“注意形式描写”乃是它们真正的共同点。像这样细致、准确的介绍在全书中随处可见。
不尚空谈、不发宏论,而是在踏踏实实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稍作点评,力求公允,这也是《流派》的一大长处。书中见不到大段大段的褒贬文字,更见不到使人生厌的那种“戴高帽”“盖棺论定”的腔调。作者对每一流派学科都看到了其优势和独特的贡献,对其缺陷不足也作了分析,但更多的则是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自己的看法。(www.xing528.com)
2.在不大的篇幅里要对读者讲清现代语言学各学派的全貌及其精微奥博之处,确非易事。面对纷繁的材料,作者下了一番归纳整理的工夫,所以《流派》的叙述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比如,转换生成语法头绪较多、前后变化很大。《流派》以三个独立的章节分别介绍了其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章又分作多个小节,一层层分析了各个时期生成语法的背景、主要目标、方法、体系、成果以及作为转折契机的缺陷与不足,这样安排了一条非常清楚的线索,使读者很容易掌握其来龙去脉和思想发展。在“美国描写语言学”一章,作者的归纳更为精粹。这个学派在语言分析的方法和实践上留下了大量东西,不易讲清。作者在介绍了它的形成、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之后,详细分析了其行为主义理论基础。接下来从“方法”“步骤”“模型”三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把描写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归纳为以下四种:(1)替换分析; (2)对比分析法;(3)分布分析法;(4) IC分析法。分别作了具体的说明,并指出四种中以分布分析为最关键。然后介绍的是这一学派分析语言的过程、步骤。先介绍了海里斯的作法,即把分析分作从语音到形态直到关系的两个阶段四个步骤来进行,并指出除了这种从小到大的步骤之外,描写语言学还有一种从大到小的分析步骤,即层次分析的步骤。接着又介绍了语法描写的两个重要模型: IA和IP。最后余下一节,以法位学为代表简述了描写语言学后期的发展。通过作者的整理,这一学派理论方法的精髓要旨就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此外,为了帮助读者深入领会所介绍的内容,作者还在适当的地方点出了各种方法的实质,如“分布分析法是一种以寻找同类环境为原则的归类法”(P107),“IC分析法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作其数学说明”(P210),等等。这些特点都使得这本书的介绍更完整更清楚,更适合初学者的需要。
3.《流派》的另一特色是叙述具体、编排实用。通观全书,我们发现作者特别注重对各流派具体方法的介绍,尤其注意所介绍方法的“可操作性”,每每列出详细的公式以及操作步骤,辅以实例进行解脱。例如,介绍描写语言学的四种基本方法时,都是从弗里斯、格里森、海里斯等人的原著中摘取合适的实例,一步一步进行分析说明的。又如在“数理语言学”一章中,对代数语言学里的三种语言模型都详细地列出了其推导、分析过程。谈到“运用信息论方法研究语言”时,一般容易陷入高谈阔论,但作者在这里摒弃了浮泛之言,在短短五页的篇幅里介绍了一个俄语字母排列的随机试验,并列出了“熵Ho”和“多余度R”的计算公式,演示了其计算方法,最后还介绍了汉字熵的测定。这种对具体方法的实际演示在书中比比皆是,它远比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介绍要高明得多,对读者特别是从事汉语实际研究的同志的帮助和启发显然也大得多。
这本书在写法的详略、体例的编排上也处处体现了方便读者的实用原则。在篇幅上对各个流派不是均摊,而是以较大篇幅(P108,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这固然反映了作者在观念上对此学派地位的重视程度,但这样安排显然也考虑到了在我国读者中的实用价值。在西方,生成语法目前仍旧处于主民地位。正如J·莱昂斯所说:“你可以接受或反对他的观点,但你不能忽视它。”对有志于语言学、特别是从事具体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不通生成语法就几乎无法读懂近年来国外发表的语言学论文,甚至是汉语研究的论文,所以生成语法是相当重要的一课。自然《流派》对之着墨最多,写得也最为精彩。另外,这本书的编排体例也有较强的实用性。例如对源流的介绍尽管简单,却在其中详尽地开列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并附了原文书名,每章末尾附上了中外文参考文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作深入的钻研。又如书后编制了名词索引和外国人名索引,更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这虽属枝节问题,但国内学术著作大多没做到这一点。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往往能在老话题中讲出新东西来,书中有不少问题是国内语言学界从未介绍过或很少提及的。例如作者介绍了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理论,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乔氏在计算机科学界的贡献和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对其语言学观点方法的领悟与认识。文科读者从其形式化的严谨表述方式中还能大开眼界,窥见现代学科发展趋势的一斑。《流派》对苏联东欧学者的语言集合论模型的介绍也很新颖,对我们颇有启发。此外在谈及法国语言学时还专门介绍了两个很有欧洲特色的语言理论:从属关系语法和心理机械论。这些新内容都为本书增添了独特的价值。
三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一般认为,广义的结构语言学是本世纪至现今语言学发展的主流,这一点在《流派》的内容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前言”和短短的第十二章“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之外,其余各章,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到数理语言学,都可归入这一范畴。对于近年来西方涌现出的五花八门的其他新兴学科学派,这本书未能详加介绍,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另外,在介绍形式语言理论和代数语言学时,对一些较基本的概念如来自集合论的“自反”“分划”,未能充分照顾到文科读者的特点,事先作一番定义界说。这一点反而不如作者在另一本更专门的著作中处理得好。(1)但总的来说,这不过是大醇小疵,《流派》确实是一本写得非常成功的著作,很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转载自《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
【注释】
(1)冯志伟:《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四分之一的篇幅为文科读者介绍了必备的离散数学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