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竞争力:品牌理论与案例

旅游竞争力:品牌理论与案例

时间:2024-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一、竞争力概念与内涵(一)竞争力的概念竞争,并逐为竞,对辩为争,是互相争胜的意思。按照参与竞争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这一观点无疑拓展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因此,界定企业竞争力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目前,当代竞争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IMD国际竞争力理论等。

旅游竞争力:品牌理论与案例

第一章 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

一、竞争力概念与内涵

(一)竞争力的概念

竞争,并逐为竞,对辩为争,是互相争胜的意思。[1]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竞争理论大师乔治·斯蒂格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著述:“竞争是个体间的相互角逐,凡两者之间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取的某种东西时,就会产生竞争。竞争力则是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个体或者社会实体之间致使竞争制胜的能力。”[2]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开始竞争力的研究,随之各国企业、政界、学界对竞争力更加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竞争力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权威、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对竞争力做出不尽相同的解释,表1-1为目前国内外有关竞争力概念的主要观点。

表1-1 竞争力概念界定

续表

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表1-1中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演进看,早期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之后,国际竞争力概念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乃至宏观层次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参与竞争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由于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出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纷纷开展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金培(1997)从生产力和市场力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概念进行界定;盛世豪(1999)从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角度对产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阐述;张超(2002)则从产业的效率能力、创新角度进行界定。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金培、张超对产业竞争力概念的定义主要基于国际竞争视角,但有学者指出,产业竞争力可以是国际比较,也可以是国内意义上的比较。在我国,虽然总体政策、法律由国家制定,但各城市、各地区在产业政策制定和管理上仍然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环境十分不同,也客观存在以区域为载体的利益主体[3],因此,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之间也在产业竞争力问题。这一观点无疑拓展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

企业是构成产业的基本元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菲力浦·科特勒和Fish(1995)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界定;Prahalad和Hamel(1990)、Chandler(1998)、曹建海(2000)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角度界定;韩中和(2000)、胡大立(2001)则从综合概括分析的角度界定。但是,单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竞争力,只侧重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往往忽略了企业打造自身内力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竞争力,强调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侧重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使部分企业看不到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资源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条件,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影响着企业资源、能力的发挥。因此,界定企业竞争力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

(二)竞争力的内涵

虽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竞争力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总体上竞争力具有以下几层涵义[4]:(1)竞争力强调的是一种“经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获得顾客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创造更多财富以及更强的获利能力等,即“竞争力”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概念;(2)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产物,它的落脚点在于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终极表现形式来反映;(3)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或比较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不是企业的生产要素,也不是企业的产品或职能活动;(4)竞争力是组织的系统能力,是一种全面的比较能力,不是局部上和环节上的;(5)竞争力是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体现出来的,没有竞争,也就没有竞争力;(6)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动态的产物,而不是静态的结果;(7)竞争力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它是环境的存在物。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等都影响竞争力的培育。

二、竞争力理论

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代表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成本说”。之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对竞争力来源进行了不同的解释。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真正在一个明确的竞争力概念下,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揭示竞争力演变规律的理论才逐渐出现。目前,当代竞争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IMD国际竞争力理论等。

(一)竞争优势理论[5]

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是研究当代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1980—1990年相继出版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4部著作。从管理学的角度,他分别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5种竞争作用力模型”、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种竞争力主体的竞争力理论体系。

1.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旨在阐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国在某个特定的产业上获得了长久国际竞争力?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许多发达国家的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明星产业上。如日本的消费电子业,意大利的毛纺、皮革制品、金融珠宝业,英国保险业,荷兰的花卉业,德国化工、汽车业,美国的广告、高新技术产业等。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也称“国家钻石模型”),认为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由其所处的独特的竞争环境决定的,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机会和政府六个要素(见图1-1)。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决定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潜力和持久性。

图1-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其中高级要素的优劣是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需求状况”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需求状况”求可分为细分的需求、挑剔的需求、前瞻性需求三类。“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机会”是指一些突发性因素,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对其他要素的干预。波特认为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产生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2.产业竞争五种作用力模型[6]

波特认为,影响产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因素两大类。产业外部因素对于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的影响通常是相同的,因而产业外部因素只是在相对意义上起作用,关键在于产业内部的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一个产业的内部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竞争作用力(competitive force),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方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见图1-2),这些作用力汇集而成的合力,决定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

图1-2 产业竞争力五种作用模型

如表1-2所示,波特认为,进入威胁是指新的竞争对手进入企业所在的产业可能导致价格被压低或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下降。一个产业内竞争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行为也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它们之间的竞争一般通过降低价格、产品创新、增加顾客服务等营销手段展开。替代产品设置了产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的定价的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买方的竞争手段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这些都会降低产业的潜在利润。供方可以通过对所卖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价或降价来向某个产业中的企业施加压力,这些压力可以迫使一个产业因无法使价格随着成本进行增长而失去利润。同时,波特还阐述了影响产业竞争力五种作用力的因素。

表1-2 波特的五力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波特的五力模型对企业分析自身在产业的位势和培育竞争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对丰富竞争力理论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波特认为企业以采取许多不同方法与五种竞争力量对抗,但主要有三种基本战略方法,可能使企业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这三种基本战略方法为:①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 Cost Leadership);②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③目标集聚战略(Focus)。图1-3为三种基本战略之间的区别。

图1-3 三种基本战略[7]

总成本领先战略有助于抵抗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的威胁和建立并进入壁垒。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是要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成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成为低成本的厂商。它要求企业积极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控制管理费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服务、销售和广告等方面的费用。总之,低成本厂商必须不断发现和开发各种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典型的低成本厂商向顾客销售标准的、实惠的产品,并且极力强调从一切来源中获取规模经济或绝对成本优势。一旦厂商创造和维持了全面成本领先地位,在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它就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业绩。当然,成本领先战略必须在相对竞争对手差异化基础上创造价格相等或相近的地位,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并领先于产业平均收益水平。

差异化战略是指将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优势。在此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层面或因素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顾客重视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塑造出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此来抵抗产业的五种竞争力量,并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的报酬。

目标集聚战略是指在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的目标市场上,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为其提供产品或服务。集聚战略是从整体着手,围绕着更好地为某一特定目标市场提供服务这一中心来建立的。在聚集战略的指导下,企业或者通过较好地满足特定对象的需求而实现差异化,或者在为这对象提供服务时实现低成本,亦可二者兼得。尽管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集聚战略未能取得低成本或差异优势,但它却能在所选择的市场上确立或巩固地位。

3.企业价值链

价值链是波特分析竞争优势所创造的重要分析工具。“三种战略”是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方向,价值链则是从战术角度分析企业如何成功地实现竞争定位和竞争优势战略的操作工具。[8]

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value chain)。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企业的基本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后勤服务等项活动;二是支持或服务于基本增值活动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等,这些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使基本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他认为,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其他非战略环节则完全可以分散出去,利用市场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对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还必须作出战略决策以决定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安排在国外,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如果企业把价值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设在该环节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

4.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factor 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 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 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 driven)阶段。在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主要依赖于国内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创新驱动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财富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已获得的财富,投资者、经理人员和个人的动机转向无助于投资、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面,产业竞争力逐渐衰退。

波特关于企业、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思想,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学术界第一位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种竞争力主体的竞争力理论体系的学者。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五力模型”、“三种战略”、“价值链”分析工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说明了企业、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及以及如何培育其竞争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9]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阐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其起源可以回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劳动分工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早期开创性的研究主要应归功于马歇尔、潘罗斯的研究。1925年,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企业内部成长论,将分工理论和差异化思想引入到企业的能力理论中,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飞跃。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一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范式,并迅速被企业界和学术界所接受。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紧接着他们提出,“如果说核心竞争力是关于多种技术流之协调整合,那么它也是关于工作组织方式和价值传递”。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在技术方面,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强调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多种技术和技能的协调整合特征。在组织方面,他们也强调了核心竞争力对组织的整体协同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强调企业能力中的知识积累与应用,重视企业的资源、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及发挥,以及组织体制的功能。他们提出可以通过在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在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成为最好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价值增值性。核心竞争力重视并努力实现客户看重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从而为客户带来显著的超值效益。②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③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生产出一系列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延展性还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伸能力,即企业通过核心竞争力形成核心技术后,将核心技术渗透到核心产品中,而核心产品又衍生出某个或多个最终产品。④时间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可持续性,但这一持续性是相对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变成一般能力。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培育和创新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虽然得到了工商界的普遍认可,但对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能给予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以至于各位学者、各位企业家均按照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它。目前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①资源观。杰伊·巴尼强调,获得那些潜在租金价值的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这些资源是保证企业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条件。奥利维尔认为,不同企业之间在获取战略性资源时,决策和过程上的差异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获得战略性资源,才能拥有和保持竞争优势。②技术观。帕特尔和帕维特认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企业异质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梅耶和厄特巴克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③知识观。巴顿认为,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格兰特指出,知识的获取比知识的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要许多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单个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企业作为一种机构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创造一种条件,使得许多个人能够将它们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以生产产品和服务。里恩斯和莫尔等指出,通常核心竞争力是相当的实践经验、知识和训练的积累。④组织观。鲍·埃里克森和杰斯拍·米尔克森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这样,通过将组织资本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高度评价了核心竞争力的“协调”和“有机结构”特性;通过将社会资本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了企业文化等因素的重要作用。⑤文化观。拉法等认为,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操作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巴尼指出,企业中难以完全仿效的有价值的组织文化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强调,核心竞争力蕴含在企业的文化中,表现于企业的诸多方面。

(三)IMD国际竞争力理论[10]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提供能够创造增加值和积累国民财富的环境的能力。这一竞争力环境,既是一国传统、历史和价值体系变迁的结果,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塑造国际竞争力环境中,存在着四组力量,即吸引力(attractiveness)与扩张力(aggressiveness)、本土化(proximity)与全球性(globality)、资产(assets)与过程(processes)、个人冒险精神(risk taking)与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一国只有主动把握与平衡这四组力量,才能推动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吸引力与扩张力的关系。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经济开放的模式,而这一开放过程是双向的,它既可以吸引国外的商品和资本,也可以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均存在着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的不平衡,它们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二者相互补充,其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本土化经济与全球性经济的关系。本土化经济是限于国内市场的传统生产方式,而全球性经济是跨越国界的现代生产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因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而异,开放的小国较多地依赖于全球性经济,而大国则较多地依赖于国内市场。在过去20多年,本土化经济受到来自全球性经济的强烈冲击。因此,以本土化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如何参与和适应全球性经济,是该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资产与过程的关系。IMD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是:竞争资产×竞争过程=国际竞争力。所谓竞争资产是指自然资源、土地、人口等继承而来的资产,竞争过程则是一国把资产转化为增加值的能力。一般说来,过去的竞争过程所创造的产出会转化为现时的竞争资产。发达国家经过活跃的竞争过程,积累起雄厚的竞争资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经历这种活跃的转化过程,其竞争资产十分薄弱。因此,资产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发展过程竞争力来实现竞争资产的扩张。

个人冒险精神与社会凝聚力的关系。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The Anglo-Saxon Model)强调冒险精神、废除管制、私有化和个人责任,追求社会福利体系最小化;与此相对立的“欧洲大陆模式”(The European Model)强调社会凝聚力、一致性和平等主义,追求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对这两种社会发展模式人们虽难以评价其优劣,但近年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盛行起来,成为不少国家追求的目标模式。在塑造国际竞争力环境的过程中,政府既要鼓励冒险精神和个人奋斗,同时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的协调与稳定。

三、竞争力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产业或者一个企业要培养竞争力首先必须清楚地掌握和了解自身的竞争地位,明确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而探索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因此,准确评价自身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竞争力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归纳起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多元数理统计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等。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可以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以及对人的主观判断作出定量描述。该方法采用数学方法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适用于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难以全部量化的大型复杂系统,对目标(或因素)结构复杂并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也比较适用。

评价者在明确各评价指标之间关系及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首先要建立评价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的问题依据各自的从属关系自上而下的分解成若干层次,也就是划分出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最上层为决策目标层,通常只有一个因素,最下层为方案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简单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4所示。

图1-4 层次结构图

对上述评价模型中的组成因素或者子系统的评价,实际上是最底层对最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者是构成相对优劣次序的排队问题。在计算每一层次的所有因素相对于上层次某因素重要性的单排序问题时,又可以简化成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同时为了判断、比较的定量化,引入1至9比率表示方法(见表1-3),并构成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以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的计算,求出某层因素相对于上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这种计算权重的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的事物或者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或若干个因素的过程,并在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对不同的对象或方案提供评价,并作出决策。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当评估对象因素众多、规模较大时,判断矩阵难以满足一致性要求。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评估主体专业水平、素质、偏好等的影响,难以准确地判断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层次分析法的科学性。

表1-3 1~9标度的含义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那些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定量化,从而做出相对客观的、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评价,进而解决具有模糊性的实际问题。该方法评价的基本思路遵循定性——定量——定性的步骤,即从定性研究入手,经定量加工处理,得出定性的评价结果。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模糊转换矩阵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这两项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建立因素集:对于某一系统,设有n个评价因素A1,A2,…,An,则评价对象集合记为:A=(A1,A2,…,An)。

(2)建立权重集:其重要程度由隶属函数向量表示为W=(w1,w2,…,wn),其中wn=1,0≤wi≤1,i=1,2,…,n。在模糊系统评价中,常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经验判断法、专家征询法或专家调查法、评判专家集讨论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3)建立被择集(评价集):假设每个指标的评语为v1,v2,…,vm,评语集合记为:V=(v1,v2,…,vm)。这些评语的隶属函数向量用m维模糊向量表示:B=(b1,b2,…,bm),其中:b∈[1,0],且=1。

(4)因素模糊评价:对评价因素A1,A2,…,An,评语隶属函数向量的取值构成一个n×m矩阵,记为:

称矩阵R为模糊评价矩阵。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后,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利用公式B=W×R计算。假设能给出各评语的记分方法a=(a1,a2…,am),则评价得到的总分值d=aBT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点在于它可对评价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而且还可根据模糊评价集上的值按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去评定对象所属的等级。其主要优点有:①隶属函数和模糊统计方法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有效集合;②很好地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所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②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③有时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多目标评价模型,其隶属度函数的确定过于繁琐,且确定方法尚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3.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是灰色评价法(The Grey Proces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灰色评价法是由1982年我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演化而来。灰色是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色彩。灰色系统就是信息不完全透明的系统,是一种介于白色信息完全明确系统与黑色信息完全未知系统之间的中介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就是专门来处理“已知部分信息,而部分信息不透明”的信息贫乏问题。核心思想就是用白色透明的已知信息来确定黑色不透明的未知信息。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具有复杂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的灰色系统,这恰恰是灰色理论的研究重心,把灰色系统的信息由“灰”色变到“白”色。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此分析实质是先选定最佳的标准,然后再根据因素之间的相似程度来得出因素之间存在的关联度。关联分析的关键点是系统行为数据的数据列,再根据相应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得出关联的度。然后根据关联度去发现被评价对象与最优的那个标准接近的程度,以确定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排名。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可以在影响竞争主体竞争力的因素多而复杂,以及部分数据的不可获得性使主体竞争力系统信息不完备、不确切的条件下,扩大信息源,提高评价分析的可信度。同时,多层次灰色评价法通过将评价专家的分散信息处理成一个描述不同灰类程度的权向量,再对其进行单值化处理,这排除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更好地解决了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判断的偏差。然而,灰色评价法对于有相关性指标的复杂问题,不能够化繁为简;同时,评价结果受指标变换的影响比较大。图1-5是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竞争力评价流程图。

图1-5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竞争力评价流程图

4.多元数理统计方法

多元数理统计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

1904年,Charles Spearman提出了因子分析理论。因子分析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尽量少的几个非线性相关因子来反映原来事物的关键信息,也就是研究如何在信息丢失最少的前提下使得变量由繁为简地变成少数几个主要因子的问题,以及研究如何使新因子具有实际意义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学者们不断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各种专题的综合评价,使之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法根据评价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的特点,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并使这些较少的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指标的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在因子分析法中,各指标权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果关系,不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因此使测评更加合理、科学。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指标所概括的信息较为全面,且样本量不能太少,否则得出的结果将不准确。

聚类分析法是对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根据样本或指标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将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聚类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凭借经验或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分类,会受到分析人员对数据认知程度的制约,并且存在大量的假设前提,对分类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很大影响,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聚类分析法则不同,它是根据数据自身所包含的属性和规律出发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一些可能的分类。聚类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数据变换处理;第二,计算聚类统计量;第三,选择聚类方法。但要使聚类结果明确就需要分离度很好的数据,几乎所有现存的算法都是从互相区别的不重叠的类数据中产生同样的聚类。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20世纪70年代由Kar Joreskog和Dag Sordorm等学者提出的利用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主要用来解释多变量和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寻找一些可观察的变量(observed variables)作为潜在变量的“标识”(indicators),间接分析“潜在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一种通用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近年来也应用于竞争力评价方面。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两个部分: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反映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亦称潜变量模型,其模型形式为:

其中,η,ξ分别是内生潜变量向量和外生潜变量向量;B,τ分别为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ζ为随机误差向量,反映了η未能被解释的部分。

测量模型用以描述潜变量和可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模型形式为:

其中,X是ξ的观测指标,Y是η的观测指标,δ是X的观测误差向量,ε是Y的观测误差向量。Λx是由X在ξ上的因子负荷构成的矩阵,Λy是由Y在η上的因子负荷构成的矩阵。

5.数据包络分析

1978年,美国著名运筹学家E.Rhodes、A.Charnes及W.W.Cooper等人提出来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当时,DEA的提出是以相对效率的观点为铺垫,借以线性规划和凸分析为主要工具来研究并发展起来的。目的就是用来比较研究多个相同类型的被评价单元与单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经济效益或相对有效性等问题。C2 R模型能对DMU之间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排名、评估;同时对于无效的DMU,C2 R可以利用其“投影原理”找出其无效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以供管理决策者参考和利用(Cooper,Rhodes;1978)。

DEA完全依靠客观的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消除了主观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且使误差最小化。同时,DEA数据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的大系统,并且可以提出无效的原因及改进意见。但是,DEA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DEA只是相对性比较,并不能给出实际的数值。其次,DEA是根据输入输出相对效率指数来确定权重的,而只依靠DEA模型得出的权重具有操作性差、合理性差、无法根据实际来人为调整权重。第三,一般每个DMU都是从利己的角度来求权重,这样就可能会使这些权重受DMU的影响较大,从而使评价结果与实际可能不太符合。

由于现有的竞争力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在对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实践中,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综合优势,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从而更好地为评价和提升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服务。

(二)竞争力评价体系

1.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是世界上国际竞争力评价最权威的两家机构。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运用和借鉴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设立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基本目标,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行测度,从而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劣,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与政策。自1989年起,IMD每年出版《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也称为《洛桑报告》),它是目前国际上有关国际竞争力的最具权威的年度报告之一。1989年,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10个要素构成,如经济推动力、工业效率、市场导向、金融推动力、人力资源、政府影响、自然资源利用、国际化等等。这10个要素均分别包含若干子要素。1992—2001年期间,该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调整为8个要素。这8个要素是: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8个要素也均包含若干子要素。从2001年开始,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提出了新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4个新的要素取代原有的8个要素。这4个要素是: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这4个要素共包含300多个指标,根据统计方法和来源的不同,这些指标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两大类,硬指标来源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机构和非官方机构的统计数据,软指标来源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硬指标约占总指标的2/3,软指标约占总指标的1/3。IMD对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比较全面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之一。目前,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已涵盖了60个国家和地区。它通过对世界各国竞争力的排名揭示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指出了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便于进行各国之间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于1986年初步形成。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基础,科学界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系统地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从而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近10年来,随着国际竞争力内涵的变化,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1996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数组成,即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和市场增长指数。1998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增加了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2000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调整为由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经济创造力指数和环境管理制度指数构成的体系。从2003年开始,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增长竞争力指数和企业竞争力指数两大指数系统组成。

WEF与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于在理论原则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评价方法、指标结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WEF注重从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评价一国的竞争力,多使用动态分析;IMD则着重于从一国竞争力的结果来评价各国的竞争力,更多的是静态分析。在指标构成上,WEF大量使用定性指标,软指标占全部指标的绝对多数;而IMD使用的硬指标则占2/3,硬指标远多于软指标。

2.我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中国企业联合会从1996年开始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全国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经过3年多的研究、试评价和修改,在2000年初基本完成。2000年9月份运用该体系对大连市的近50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试评价。

该体系包括定量指标39个,如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采取由企业填报的方式获取数据;定性指标26个,如企业重大决策有无科学程序和检查调整规定、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评价体系满分1000分,按指标内容划分为:经济效益、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科技进步、人力资源、国际化经营、社会责任与贡献7个部分。评估中将取每一项指标的定量和定性得分平均值,再通过加权计算得出各企业竞争力的总分(如表1-4所示)。

表1-4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此外,国内诸多学者提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张金昌(2002)提出的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6)。该评价指标为利润(价格×数量-成本),其决定因素有质量、营销、规模、技术、能耗等,并将决定因素评价指标分解为:增加值、价格、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成本、生产率等。胡大立(2001)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系统,他将企业竞争力分为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以期对企业竞争力做出尽量全面的衡量。该指标体系的评价法是一种多因素评价方法,共设计了12大要素70个指标。张金昌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则包括测评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其中测评性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另一类是难以直接计量的因素。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用一些间接计量的指标来反映,即用对一些特殊人群的问卷调查来实现。分析性指标一般能够更详细具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状况。这些指标可以解释企业为什么有竞争力,或者为什么缺乏竞争力。测评指标特别是其中的显示性测评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

图1-6 基于利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

四、旅游竞争力概念与内涵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旅游景区竞争力、旅游产业竞争力、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及国际旅游竞争力等8个方面。本书作者于2012年1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竞争力”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搜索,继而以“旅游”为篇名关键词进行二次搜索,最后分别以“产品”、“企业”、“景区”、“产业”、“区域”、“目的地”、“城市”及“国际”为篇名关键字进行第三次搜索,得到的结果如表1-5所示。从表1-5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竞争力和旅游产业竞争力领域,分别占25.98%和24.79%。

表1-5 1980—2011年国内旅游竞争力研究统计表

(一)旅游竞争力的概念

以“竞争力”概念为基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国外学者Crouch与Ritchie[12](2005)认为:“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国家通过管理资产生产过程、吸引物、侵略性和亲近性,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融入到经济和社会模式中,创造增加值,带来国家财富增加的能力。”该定义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界定旅游竞争力。张明清、刘超[13](2000)认为:“国际旅游竞争力是指通过旅游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销售的旅游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三个层次。”

我国学者张广海、李雪[14](2006)认为:“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竞争主体当前拥有的资源以及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环境等利益的能力的综合,具体表现为通过旅游竞争主体的策略行为,当前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整体实力,以及这种目标和实力的可持续性。”

李颜、尹正江[15](2007)借鉴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从产业的角度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在旅游生产要素条件、旅游需求条件、旅游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状况、旅游企业的竞争条件(战略、结构和竞争)及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因素的互动和结合中,由旅游界不断地创造、改善和提升其竞争优势而形成的。”

杨英宝[16](2002)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杨宝英进一步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可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

徐淑梅[17](2006)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由区域的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通过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获得经济、环境、生态等效益的综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陈建斌[18](2001)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是指由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水平与区域内旅游业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旅游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区域内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实力,也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竞争力。”他进一步认为旅游接待地应当通过对相关产业及产品进行创造与整合,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以增强自身与其他区域性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

张陆、夏文汇、徐刚[19](2002)也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是旅游区域所具有的,在旅游资源禀赋、政府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旅游环境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他们将旅游区域竞争力看成由资源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涂建华、李娟文、朱俊林[20](2004)对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旅游产品竞争力是指一个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以及推动地区、国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主要包括形象力、销售力和产品力。”

李明耀[21](2008)提出了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概念,他将旅游景区竞争力定义为:“以旅游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能力、综合接待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各种环境比较中形成的相对优势。”他进一步指出,对于旅游景区竞争力的理解,可以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多角度展开。从横向来说,影响景区竞争力有十个方面因素,包括资源品质及景观质量、景观市场价值与市场份额、景区法人治理结构与管理方式、景区服务质量、景区效益、景区承载力、地区内旅游需求、景点相关产业、政府行为、旅游景区发展技术支持等;从纵向来看,景区竞争力的竞争阶段可以分为景区资源竞争、景区产品开发与促销的竞争、景区资本竞争、景区创新能力竞争和景区品牌竞争五个阶段。

(二)旅游竞争力的内涵

徐喆(2008)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包括三大方面:首先,参与竞争的主体应该是城市旅游业;其次,城市旅游竞争力受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最后,城市旅游竞争力本质上是城市旅游业在其所属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徐淑梅(2006)阐述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包括以下6个方面:(1)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是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表现在产业内部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服务以及产业内部的旅游功能,其中旅游企业起着中心作用。(2)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强弱表现在旅游发展环境的优劣上。旅游发展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之一。而社会环境一方面可以形成人文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是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区域旅游竞争力这一概念表明区域旅游业不再严重地依赖和局限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而是通过创造高效的旅游发展运行环境来提高其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3)区域旅游竞争力包括现实和潜在的能力,它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区域旅游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可以丧失,又可以重新获得。(4)参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主体是区域。(5)旅游消费者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区域旅游竞争力高低的指示器。服务质量不仅指基本旅游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还包括高层次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6)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结果是使区域产生了对外的影响。对外影响是指区域跻身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向国内外相关区域辐射、交流并带动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能力。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竞争力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对旅游竞争力内涵的阐述也基于不同的层面,但总体上旅游竞争力具有以下几层含义:(1)旅游竞争力的概念是在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同样强调的是一种“经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获得游客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创造更多财富以及更强的获利能力等,即“旅游竞争力”也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概念;(2)旅游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产物,它的落脚点在于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3)旅游竞争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不是旅游生产要素的种种资源;(4)旅游竞争力是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体现出来的,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旅游竞争力;(5)旅游竞争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可以丧失,又可以重新获得;(6)旅游竞争力不能脱离大环境而单独存在,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都影响旅游竞争力的培育;(7)旅游竞争力的主体可以是旅游企业、区域、产业或国家。

五、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模型

(一)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视角涉及国家、区域、旅游产业、旅游企业等诸多层面,在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也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研究。本书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2]

目前国内外有关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基于波特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国家钻石模型”。基于此,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可包括:旅游生产要素状况,国内旅游需求,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机遇,政府。

(1)旅游生产要素状况

旅游生产要素状况指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从业人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技能质量、数量)、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与旅游相关的知识资源(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发展旅游业的经验)等。要素需辨别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和一般要素。初级旅游要素一般是先天形成的,来源广泛。高级旅游要素的形成是经过长期人力、物力的投资、发展而积累起来的,高级要素无疑是稀缺的。一般要素是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而专门要素是适应于旅游业的专业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等。建立在高级旅游要素和专门要素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更持久、不易被模仿并且不可转移。

(2)国内旅游需求

国内旅游需求指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现状。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的需求所取代不了的。一个产业尽管参与国际竞争,但其竞争力的来源还根植于本国,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主的结构和买主的性质实现的。国内需求状况、国内市场大小不但影响生产规模,更重要的是影响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更新改造的速度及范围。根据上述理论,尽管国际旅游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其竞争力却来源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国内旅游市场的发育、成熟状况及国内旅游需求的复杂情况,这对于超前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其国际旅游业必然具有先天“缺陷”。而发展中国家国内旅游处于发育阶段,需求简单,难以在产品种类、质量、服务等方面对本国旅游企业产生创新压力,无法起到刺激和提升本国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也说明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西班牙、法国)更易获得国际旅游竞争力,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3)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主要指为旅游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上游产业、辅助产业,也包括与旅游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某些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行业及辅助产业很多,如民航、铁路、水运等交通部门、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农业、轻工业、文物、通信、零售业等。具有优势的相关及辅助产业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的双向融通,使旅游业的供给能力大大加强,从而形成一个优势产业集群。当然,产业间的作用机制是互助的、双向的,由于旅游具有强大的联带功能,也必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竞争优势在国际旅游业与相关、辅助产业间必然有一个传导、扩散机制。

(4)旅游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最终形成需依靠旅游地的旅游企业来完成。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必将决定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旅游企业是促进各地国际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行为主体,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企业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策略、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等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无疑起着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尤其是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是否合理、公平、有序,大、中、小旅游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竞争机制是否有效等都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5)机遇(www.xing528.com)

机遇指重大技术变革(如CRS、GRS),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重大事件(如奥运会)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

(6)政府

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生产标准、补贴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实施了“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如西班牙、法国、新加波、英国、泰国等国际旅游业较发达的地区,政府在旅游目的地整体促销、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调研、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

以上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六因素是从旅游地的角度来阐述的,目前部分学者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即从国际游客出游决策视角)来研究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例如万绪才等[23](2010)基于旅游市场的视角研究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对直接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间接因素,层次性更清晰。如图1-7所示,直接因素包括旅游吸引物、文化背景、安全、交通、物价水平、距离、语言、旅游服务;间接因素包括旅游地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旅游政策、科技、旅游资源。

图1-7 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

万绪才等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不同类型。按因素主次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核心因素和支持性因素,核心因素为旅游吸引物,其他因素为支持性因素。按同旅游行业的关系可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业内因素和业外因素,业内因素指旅游行业所能管理的因素,也叫可控因素,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其余因素为业外因素,即不属于旅游行业管理范围,遇到问题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须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才能解决,也称不可控因素。按可以改变与否可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固化因素和可变因素,固化因素指难以改变的因素,如旅游吸引物中的旅游资源、文化背景、距离、语言等;可变因素指通过努力可以使之朝着利好的方向改变的因素,如旅游产品、安全、交通、物价水平、旅游服务等。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分类体系如图1-8和图1-9所示。

图1-8 国际旅游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的分类体系

2.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4]

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内部因素的协调发展,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推动促进及内外因素的整合互动。在分析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时,不仅需要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还要考虑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旅游产业的自身特性。在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理论、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及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内生核心动力因素和外生支持促进因素两大类。

(1)内生核心动力因素

图1-9 国际旅游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的分类体系

①旅游资源

1985年,Granovetter提出“根植性”的概念,指经济行为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的依赖性,是资源、文化、知识、制度、地理区位等要素的本地化,具有难以模仿和价值性的特点。

旅游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旅游资源的根植性。区域旅游资源往往扎根于当地本土文化,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旅游资源的这种本地根植性一旦形成,就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这也是不同地域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差异所在。旅游资源根植性越明显,这种差异就越大,竞争力就越强。比如,在我国各大名山旅游当中,泰山旅游有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泰山也凭借其独特的地域旅游资源优势而名列我国各大名山旅游竞争力排名榜之首。因此,要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就要使旅游资源的地域根植性显著性加强,这是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②旅游企业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了“共生”的概念,它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作用和互相依存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某些生物则无法生存。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旅游产业链类似于自然界的食物链,旅游企业之间也能达到共生协同的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长的链条,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多个领域,只有这些领域均衡发展,企业、行业良性互动,才能使旅游产业获得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因此,旅游产业链各节点的旅游企业要共同生存,就必须保证旅游产业链条完整和延续,保证旅游产业链条上下游不同旅游企业群体之间互相合作,使各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下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

但合作并非意味着缺乏竞争,共生协同发展也不排斥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同一条旅游产业链各节点处的旅游企业群体内部,而且同时存在于不同旅游产业链上相同节点处的旅游企业群体之间。适当的竞争可以使企业为避免被兼并、被淘汰而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方式,降低各种生产费用,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适当的竞争同样能够使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因此,要使得旅游企业之间达到共生协同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在动态的博弈中寻求共生。

小区域范围内,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博弈关系,但在大区域范围内,不仅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博弈,辖区的旅游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博弈,因此,对于大区域旅游产业而言,不仅要强调旅游企业之间的共生协同发展,还要强调不同旅游城市之间的共生协同发展。但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的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共生协同发展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③技术、制度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一词。创新的实质是对已有惯例和模式的突破与新模式的形成,一般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旅游资源虽然具有较强的地域根植性,但要提升竞争力,旅游资源就必须在保持自身特色和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否则旅游资源将失去吸引力,旅游产业也无法持续发展。因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创新机制。旅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应体现在旅游景点、项目更新改造,旅游纪念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等的产品技术创新;运用最新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地开发旅游景点功能的功能技术创新;运用相应的宣传促销理念和网络营销等手段改变游客旅游观念、开拓旅游市场的营销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保护景区资源、设施,推行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技术创新上。旅游产业的制度创新体现在旅游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也包括宏观角度的市场创新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创新。目前推行的“金旅工程”是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更是我国旅行社业的一次整体的、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④旅游产业的空间集散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其实,产业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空间布局上不仅体现为产业集聚的过程,也体现产业扩散的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两者的显示程度不同。产业集聚可以为产业发展带来规模效应、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产业扩散可以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利润来源,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旅游产业的特性使其在空间布局上更体现为集聚和扩散的特点。旅游产业是围绕旅游资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属于旅游资源指向性集聚;又由于旅游产业高关联度特点,其涉及许多行业和部门,又属于横向性经济联系集聚。围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的旅游企业及其相关行业和部门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旅游产业群落,最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这样,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最终以旅游产业集群的形式呈现出来。

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扩散也是集群的实现形式。一般来说,旅游产业集群在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但由于旅游产业链条化明显而且易于延伸,因此,一方面,不同区域间旅游产业链各节点处旅游企业横向之间更容易合作;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的旅游产业链条可以通过延伸与另外区域的旅游产业链条相连接,使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链条与另一个临近区域的旅游产业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旅游产业集群。因此,旅游产业集群还可以实现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扩散及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更大区域范围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2)外生支持促进因素

①旅游市场需求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上消费者对其有形和无形产品的需求。需求是驱动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需求越大越容易促进企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旅游市场的需求。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强调旅游市场需求已成为旅游发展竞争力研究的主旋律。新加坡与我国的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发展的成功,证明了在旅游市场需求强劲而资源禀赋相对缺乏的城市同样存在着谋求旅游竞争强势的可能性。

旅游市场的需求主要是指区域内外游客对本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区域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可以激励旅游产业创新,促使其提高产品的技术构成、质量等级和附加价值。同时,本区域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区域外游客来收集区域外旅游市场信息、区域外相关旅游产品及技术的发展方向、区域外旅游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信息,从而改善自身以更好符合区域外游客的需求偏好。此外,区域外旅游市场的扩大可以提高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开放度,促进本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更大区域范围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

②政府支持

政府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者,它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网络、培植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稳定区域社会环境等途径支持区域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强化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旅游产业凭借其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势日益成为各国及各级政府扶持的战略产业。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起着支持和宏观导向的作用。政府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能够为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环境提供硬软件条件;在旅游促销方面,政府可以成为旅游产品促销的主体,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旅游促销,其影响范围更大,效果更好;政府还可以通过维护区域社会治安为旅游产业提供发展的稳定环境。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宏观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制定区域旅游产业规划和定位,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③相关产业的推动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与自身上下游企业相联系的产业来支持。意大利的制鞋业全球闻名,这是与意大利竞争力强大的机械制造商、设计公司、皮革处理等相关产业分不开的。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所涉及的相关产业较多。农业、渔业、林业、工业、会展业、花卉业都可以形成各自形式的旅游;大都市、小乡村、大学城都可以成为旅游场所。再者,游客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和求新求异的特点,一个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区域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都可以成为游客需求的对象。因此,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对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④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区域内外的要素流通提供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除了旅游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外,优质的服务也必不可少,这样就显示出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而且随着旅游消费倾向的改变,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旅游活动的休闲功能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档次、功能、人性化、便利性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若滞后,不仅短期内接待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更会影响旅游产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⑤机遇

机遇作为偶然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竞争主体来说,只有适时抓住并利用好机遇,机遇才能给竞争主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虽然旅游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旅游资源的地域根植性,但偶然机遇同样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重要会议、大型赛事活动均会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促进举办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再如,重大决策的颁布或战略的执行也会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在国家珠三角地区开发战略中,深圳的都市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甚至一部影视作品的播出也会给区域旅游带来影响。因此,不管是旅游企业还是有关旅游的政府部门都要不遗余力、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好机遇,不错过任何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机会。

上述分别从内生核心动力因素和外生支持促进因素剖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3.旅游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人力资源,即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企业管理体系、企业信息化程度、企业规模、企业经济效益及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等因素。

(1)企业人力资源

在当今社会,人才在竞争中的地位己经得到突显,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人员培训已成为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Mayaka、Akama等人(2007)指出,适用的旅游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鲜明活跃的人力资源对于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指出,培训机构可通过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合作建立,同时,在企业和培训机构之间建立反馈机制来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企业劳动力素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衡量:雇员的受教育状况、旅游企业对雇员的培训投资是否充分、成人文盲率、雇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等。

(2)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的反映,是区别企业与企业的显著标志之一。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使得体现企业文化的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旅游企业管理体系可包括企业信用、旅游企业高级领导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高级管理者的国际经营经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情况等方面。

(3)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

进入21世纪,知识、技术和人才成为影响旅游企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Fodness(1992)认为,旅游竞争力可以通过信息结构、信息可达性、信息质量以及传播速度体现竞争力。事实证明,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影响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企业特别是旅游集团公司,其发展涉及复杂的业务运作和庞大的组织结构,集团的跨地区发展更要靠广泛发达的信息技术。美国的罗森布鲁斯旅行社在1980到1990年的10年间,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一跃成为全美五大旅行社之一,其经营者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其战略的基础和核心,使其技术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美国,95%的旅行社都已使用全球分销系统(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GDS),在1999年,美国43%的旅行社就拥有自己的主页,78%的旅行社在办公室上网工作,56%的旅行社已经实现在家上网工作。在欧盟国家,早在1993年旅行社信息化程度就相当高了,表1-6显示了1993年欧洲部分国家旅行社电脑预订系统(CRS)拥有率。

表1-6 1993年欧洲部分国家旅行社电脑预订系统(CRS)拥有率

无疑,旅游企业利用和整合信息技术的策略能够增强其竞争力。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可包括:企业计算机等硬件设备配备情况、联网程度、网站建设、专业管理软件的采用等方面。

(4)企业规模

旅游企业的规模对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大的旅游企业不一定都具有核心竞争力,但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一定是大企业。大企业所具有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正是对企业规模的一种追求。因为大规模的旅游企业拥有生产、销售网络及促销成本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很容易形成强势的利润流,促使企业资金不断扩大,资源基础也会进一步提升,反过来,它又会促进旅游企业产品的生产、促销及销售,从而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利的资源基础条件。企业规模包括:企业在职员工人数、企业资产、企业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占有率等。

(5)企业的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是所有旅游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意味着企业能够不断地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是企业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

(6)企业的独特资源

旅游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是通过拥有独特的资源而体现的差异性,并且这些差异性是难以被模仿或被替代的,包括企业的品牌、商誉、形象等方面。这些企业独特资源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二)旅游竞争力模型

上文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由于旅游竞争力的模型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众多的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性模型及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鉴于此,本部分将对此进行阐述。

1.Crouch &Ritchie模型(简称C—R模型)

在著名的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基础上,Crouch和Ritchie (1999)提出衡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在于其是否具有为当地居民提供高标准生活的能力,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核心资源和吸引物(core resources and attractors)、支持性因素和资源(supporting factors and resources)、目的地管理(destination management)以及其他限制性因素(qualifying resources)(如图1-10所示)。

图1-10 C—R模型[25]

2003年,Crouch和Ritchie在C—R模型中加入了目的地政策、规划与开发这一核心要素,其中的子要素包括旅游政策、哲学体系、理想愿景、目的地审计、监控与评估、开发等,从而完善了C—R模型,使整个模型的功能发挥更加系统,保证了整个模型在实际研究中的有效性。

在对概念性模型的分析中,C—R模型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C—R模型只侧重各因素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却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2.Dwyer &Kim模型(简称D—K模型)

D—K模型建立在Crouch &Ritchie模型基础上,认为构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各项影响因素是资源禀赋、人造资源、支持性因素与资源、目的地管理、环境条件、需求条件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则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主观属性(目的地的吸引力、风景美感度等)和客观属性(目的地市场细分、旅游外汇收入等)。D—K模型中的资源禀赋、人造和支持资源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前来的各种旅游特质。与C—R模型忽略各因素之间关系相比,D—K模型注重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然而有学者指出D—K模型将一些影响旅游竞争力不甚明显的因素纳入到了模型,且区位条件、需求状况与目的地管理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将三者视为同一层面不恰当。

图1-11 D—K模型[26]

3.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

郭舒、曹宁(2004)认为,国内学者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领域存在6种观点: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资源垄断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差异的决定因素,旅游空间供求理论解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各因素对不同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潜力作用,从目的地形象角度考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依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比较。他们并指出这些研究并未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诸多方面问题。由此,他们通过对64位相关专业的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得出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6个关键性问题,并构建了“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如图1-12所示)。

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一方面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重要的两个要点(游客旅游体验与居民生活质量)融入到了模型当中。从纵向分析,模型的左半部分说明旅游目的地的资格性因素和支持性因素共同作用增强了核心吸引物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满足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模型的右半部分则说明目的地管理的创新会提高资源的利用能力,发挥基础性因素的潜能,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该模型的左右两侧进行循环互动,使整个模型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横向分析,资格性因素是目的地管理创新的基本保证;支持性因素过渡为发展性因素时才会产生竞争力;核心吸引物的吸引力本质上则是该地的基础性因素。

图1-1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27]

4.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

易丽蓉、李传昭(2007)针对D—K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使模型更加简洁顺畅。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利用路径分析,得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如图1-13所示)。此模型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各因素分成类别,表明了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程度关系,补充了D—K模型的不足,进而通过分析得出目的地管理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为目的地的管理工作指明了重点。

图1-1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28]

由图1-13可知,目的地资源决定了支持性因素的特性,而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吸引力的基础,所以两者组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第一类因素;而目的地管理与区位条件则是对第一类因素的综合考虑,保证其有效性的发挥,所以为第二类因素;需求状况本身也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不可或缺的,所以成为第三类因素;而目的地的竞争力则是最终的目标。所以提高模型应当从以上五因素采取措施。

5.核心—边缘模型

戚能杰(2004)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边缘模型。由图1-14可知,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椭圆的中心),而旅游吸引物竞争力、旅游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社会供给竞争力直接决定区域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同时,技术、经济综合实力、社会文化等通过影响这些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由此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层级影响因素模型图。这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可以用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中,然后再结合某个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实际,提升本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图1-14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核心—边缘模型[29]

6.区域旅游竞争系统

窦文章、杨开忠、杨新军(2000)归纳了区域旅游系统竞争的完整功能图式,提出“区域旅游竞争系统模型”。从如图1-15可知,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境、区域行为、介入机会。要素条件指区域中存在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数量、质量,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生产的条件,它反映了旅游产品的生产价值和生产成本,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基础;需求条件主要是指由旅游者需求偏好、出游能力、旅游规模结构等综合性的、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旅游环境既包括为旅游服务的一些外围环境,如一个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和发展水平,也包括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行业如娱乐、餐饮等;区域行为是对一个旅游区域旅游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等,旅游系统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区域行为的复杂。介入机会是指围绕旅游活动而发生的一种空间联系现象,包括空间交通线路组织、市场营销宣传、网络信息等,介入机会是外生变量,它通过影响其他四个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起作用。上述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决定了区域旅游竞争力。

图1-15 区域旅游竞争系统[30]

7.旅游产业竞争要素模型

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2002)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要素模型(见图1-16),认为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传统的旅游资源、人才、资金)、旅游需求、旅游环境(包括交通条件)、旅游业管理和决策能力,并且阐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1-16 旅游产业竞争要素模型[31]

8.乡村旅游竞争力模型

吴素珍(2010)将竞争力理念应用于乡村旅游,构建了乡村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见图1-17),该模型主要体现了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由两个重要的部分整合而成,包括由资源要素、政策管理要素以及相关辅助性要素构成的内部竞争力,和由市场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构成的外部竞争力。经过内部竞争力的推动与外部竞争力的拉动整合表现成为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图1-17 乡村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

与此同时,学者们还提出了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王云龙在其博士论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基于中国31个省域的比较研究》中构建了区域旅游业总体竞争力“3+2”评价模型。如图1-18所示,该模型选择“效率竞争力、效能竞争力和协调竞争力”三个维度,其中“效能”又分“因”、“果”两个维度计量区域旅游业总体竞争力。效率竞争力、效能竞争力与协调竞争力分别从效率、效能和协调性三个维度来测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图1-18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3+2”模型[32]

【注释】

[1]辞海编缉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2]包昌火、谢新洲:《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大连理工大学论文集(2004)。

[4]袁家新,陈龙生:《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江苏商论》2003年第6期,第95—96页。

[5]王勤:《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32—38页。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8]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40页。

[9]沈宪:《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球论模型的新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王勤:《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32—38页。

[11]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80页。

[12]Ritchie,J.B.&Crouch,G.I.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Cromwell Press,2005.

[13]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4期,第116—119页。

[14]张广海、李雪:《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28—30页。

[15]李颜、尹正江:《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探讨》,《市场透视》2007年第14期,第15—16页。

[16]杨英宝:《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河南大学论文集(2002)。

[17]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论文集(2006)。

[18]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5—17页。

[19]张陆、夏文汇、徐刚:《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9期,第113—117页。

[20]涂建华、李娟文、朱俊林:《旅游产品竞争力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4期,第17—31页。

[21]李明耀:《旅游景区竞争力理论综述》,《江苏商论》2008年第2期,第90—92页。

[2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4期,第63—68页。

[23]万绪才、钟静、张钟方:《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30—33页。

[24]李凤霞、曹艳英、王栋:《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范式及提升机制研究》,《山东经济》2010年第5期,第77-82页。

[25]Crouch G I &Ritchie R.B.: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37—152.

[26]Dwyer L.&Kim C.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Determinants and Indicators,Current Issue in Tourism,2003,6(5):369—414.

[27]郭舒、曹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7卷第2期,第95-99页。

[28]易丽蓉、李传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第21卷第3期,第105—110页。

[29]戚能杰:《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小企业科技》2004年第4期,第4—5页。

[30]窦文章、杨开忠、杨新军:《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0年第15卷第3期,第22—27页。

[31]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1卷第2期,第88—95页。

[32]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基于中国31个省域的比较研究》,复旦大学论文集(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