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华
摘 要:对画面背景进行留白处理,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源于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阴阳辩证、虚实相生原理的体现,在画面中具有突出主题、深化意境、加强笔墨效果的作用,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思想渊源审美价值
中国画是以我国所特有的笔、墨、颜料、宣纸、绢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技法和审美观点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而其中留白技法的运用,使得中国画更加别具魅力。
一、中国画留白艺术的思想渊源
留白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独特风格的体现,也是中国画造型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它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大胆取舍和利用大片空白突出主题的手法,来取得单纯、醒目而又集中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中,留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形象的延续与衍生状态。通过对留白的巧妙处理,可达到以虚为实、以虚显实、以虚求实、虚实相生之效果。清代张式就曾在《画谭云》中说:“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这里,“空”是有形有质的,是画中之画,同时也是画外之画,它与画中物象相互生发,相辅相成而又相得益彰。因此说,留白在构图中与物象实质上就是一种虚与实的形态关系。而留白所表现出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思想,正是源于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在阴阳辩证、虚实相生的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历来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虚实结合、阴阳相生的,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万象皆是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整体来对待。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而中国画中的留白正是作为画中的虚空要素而与画面中的实景相互呼应,凭借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流动节奏来构成虚实相生的有韵律的画面空间。因而,中国画的留白,在画面整体意境上并不是真空,而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清代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是“无为”、“虚静”人生观的体现。
二、中国画留白艺术的审美价值
留白是中国画构图的一大特点,是根据作画立意的需要而在画面上运用大片空白来衬托气氛、突出主题的一种艺术手法。此手法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以及对意向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
(一)突出主题(www.xing528.com)
中国画的留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在作者精心布置下着意安排的笔墨不到之处,它与作者用来寄托情思而直接展现于画面的墨色部分的实象构成了画面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里,留白与实象是相互生发、相互衬托的,留白来自于取舍,是对物象布置的一种精心概括,而留白环绕下的实体是作者苦心经营下的产物。只有根据需要,对物象布置进行精心而大胆的剪裁取舍,把与作品主题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物全部删除,才能使画面产生大片的留白,这些留白表面上看是空白,是“虚”的,而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它强化了视觉形象,并在强烈的虚实对比中,使留白恰到好处地将所要表现的主体以最突出、最集中、最醒目的方式表现出来,引起观者的共鸣,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因此,在中国画中,常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内涵,用“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取两三枝”的手法,来表现典型艺术形象的灵动。例如,齐白石笔下的虾,画虾不画水,只以游动的虾来提示水的存在,但是,以留白来进行“虚”处理的水,却使人的视觉感受更加集中于“实”的虾上,对主体起到了极好的帮衬和烘托作用,从而使得作品的主题更突出。这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作画不但要在‘实象’处精雕细刻,同时要在‘空白处’经营推敲,方能取得全局皆佳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中,若没有了留白的形态变化,墨色的形象也就会无所依托,留白作为画面形象的组成部分与具体实象的塑造息息相关,不但能衬托主体,同时能使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深化意境
中国画讲究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自然景物在作品中的完美契合,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中国画中意境的创造,主要是根据作品主题的需要和诗意的追求,通过意向的选择组合,在对客观景物作大胆剪裁的基础上,选择出最能表现画家思想情感和诗意的局部物象来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以此扩展画面的意境,从而使意境的表达更为深远、广阔。在这里,景物是有形的,是实的,而情感是无形的,是虚的,没有了实景,情感就无从寄托,无法从主体转为客体表现,而没有了虚景,实景就会因太实而缺乏灵动。因此,中国画讲究以情入景,通过以虚映实、以实显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结合,来达到以神求形、以形写神之目的。而在具体应用中,中国画的虚境,往往又是以留白的形式来体现的。中国画的留白,不仅是作品立意构思的一部分,更是构成绘画形象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留白能使画面产生空灵之气,诱发观者丰富的联想,给观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观者的情思得到自由抒发,并使联想的情思成为画面空间的留白所形成的无象虚空的补充,以此营造出“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于画面”之效果。例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画面四周除了寥寥数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但却突出地表现了江面上那种空旷渺茫、寒意萧条的气氛,从而更加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垂钓的神气,同时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正因为留白给观者留下了联想、想象以及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因此,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以无形当有形,具有极强的表现性,它将中国画灵动幽渺的意蕴和令人品味不尽的诗意推向了极致,使中国画艺术突破了实体界域的拘囿,表现出了空间和意境的无限和谐。
(三)加强笔墨效果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艺术语言,其中“笔”是指线条和运用线条的方式,“墨”则是指墨色。中国画中的笔与墨是息息相关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南齐谢赫就在《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的观点,将通过运用笔法把握物象之骨气,以表现生命之脉动,形成“气韵生动”之效果作为品评中国画的首要准则。随后,董其昌以书法入画观点的提出和应用,使线条艺术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画造型的主角。而在墨法之中,中国画历来喜用极为单纯的黑白表达天地万物,它通过墨色的浓淡相宜、黑白相间,在单纯中表达丰富,又在丰富中归于单纯,虽无色而又胜于五彩。古人曾说:“有笔有墨谓之画,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的运用,是长期以来历代画家在反映现实、表达对象中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还是花鸟、人物画中的各种画法,均是“笔以立其形质”的结果。中国画在塑造形象时,在线与线之间或墨色的块面之间,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留白,而它们都是在精心谋略下形成的。笔墨飞动的是形象,留白则是虚灵的空间,留白不仅衬托出了物象的位置和轮廓,也使笔墨的造型功能及其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笔墨韵味也在黑白辉映中得以充分展现。因此,留白的存在不仅促成了笔墨技法的生成,而且成就了它的自足和圆满的发展,使画面活脱灵动,尽显“笔有尽而意无穷”之韵味。
中国画的留白,并非真的空无一物,而是“计白当黑”,是一种以虚代实的美学境界,它与物象构成了一种虚与实的形态关系。黑从白显、虚从实生,只有深知白,才能处理好黑处,使留白成为一种具象之外的无象之象,借有形表现出无形,使留白成为作品的空灵妙境。
参考文献:
[1]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录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李仲海.国画的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继承[J].文史杂志,2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