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内涵、意义及研究趋势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内涵、意义及研究趋势

时间:2024-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桥头堡战略浅析段如婷摘要: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桥头堡突出的是云南在对外开放中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本文对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内涵、意义及其研究内容、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深入研究与具体实践。云南成为桥头堡,对拓展中国对外开放腹地和空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内涵、意义及研究趋势

云南桥头堡战略浅析

段如婷

摘 要: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桥头堡突出的是云南在对外开放中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本文对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内涵、意义及其研究内容、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深入研究与具体实践。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云南

桥头堡是个很普通的词汇,如今却对云南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从调整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提出“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为云南的对外开放明确了新的战略指向,对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毗邻东南亚、南亚的云南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积极投入桥头堡建设,成了云南省热议的话题。

一、桥头堡战略对云南的意义

目前关于云南桥头堡的概念存在两种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一种是将桥头堡概念泛化了,如一个篮子,什么都往里面放;另一种是比较狭隘的认识,认为建几条路,就打通了通道,就成了桥头堡了。所谓云南的桥头堡应该是中国通过云南,走向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构建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大通道。桥头堡突出的是云南在对外开放中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桥头堡不只是云南一省的对外开放,而是全国对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全面开放。云南成为桥头堡,对拓展中国对外开放腹地和空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桥头堡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云南省近年来苦苦探寻的区域发展战略终于有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可能性,云南的经济社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早在21世纪初,云南省就提出了“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的发展战略,其内涵与现在的桥头堡战略并无本质区别。或许是时机并不成熟,尽管云南省近年来在国际大通道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努力一直未得到中央政府的明确回应。云南以一个财力有限的边远省份,承担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艰巨任务,难免有不胜负荷之感。现在桥头堡战略经由中央最高层提出,说明寻求新的陆路国际通道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对急切期待国家层面支持的云南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喜讯。

以国内其他省区的经验,地方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一旦获得国家支持,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是巨大的,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福建的“海西经济区”都证明了这一点。“前三十年看沿海,后三十年看沿边”,云南尤应抓住国家扩大沿边开放这一历史机遇,做好桥头堡的文章,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快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总体来看,云南具备成为桥头堡的4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云南位于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背靠大西南,与中西部的广大经济腹地相连,是泛珠区域走向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可以从陆上沟通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独特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经济战略地位,成为大西南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沿岸的门户和通道。

二是与邻国关系稳定。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文化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点和关联性,相互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多年来,云南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同周边各国建立了密切的、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

三是对外连通条件大为改善。近年来,云南积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目前,云南通向中西部的7条省际干线高等级公路、8条干线铁路,以及经云南通往边境地区的4条干线公路和4条干线铁路均已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正加紧建设或提升改造,全程1 800多公里的昆曼高速公路全面贯通,腾冲—缅甸密支那高等级公路已通车,全省通往国内城市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航空网络基本形成,大大提升了云南与国内外市场间的通达能力。

四是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互补性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发展阶段、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消费水平等多方面有着相当明显的互补性。比如: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在能源矿产林业农业、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上互补性强,通过关税减让,将为相关农业企业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出口机遇,为云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二、云南桥头堡战略急需具体化

云南的桥头堡战略急于获得国家层面支持,心情不难理解,毕竟对于云南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从其他省区的经验来看,桥头堡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操作层面尚有待细化和具体化,尤其应尽快提出类似于“经济区”的开放布局战略细化框架

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和福建的“海西经济区”是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明确表态支持的两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两个区域规划的共同点,就是都提出了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清晰的“经济区”概念。“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定位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海西经济区”则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城市所形成的对外开放经济综合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之所以能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固然一方面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与广西和福建提出的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经济区”概念有很大关系。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其战略意义并不在广西和福建之下,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似乎还不够细化和具体化。

另外,从近年来中央高层到各地视察的情形看,中央寄予桥头堡希望的并非云南一省。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新疆要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努力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2009年6月,胡锦涛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腹地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对俄经贸合作,使黑龙江真正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不难看出,中央提出的三个桥头堡分别位于中国的三个重要陆路方向:西北、东北和西南,这是中国实施沿海开放三十年后,寻求新的陆路出口通道的整体构思,云南只是这个战略布局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中,桥头堡是一个重要基点,而非战术方向,云南要在其中得到国家层面的格外支持,尚需在区域发展规划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对策(www.xing528.com)

桥头堡战略作为中央为云南量身定制的发展战略,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兴边富民、绿色经济、民族文化建设、西部大开发、周边国家交通网络建设、经贸交流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新兴市场开拓、能源安全、战略安全、周边外交和人力资源开发等。

目前,关于这个桥头堡如何建,面临哪些困难,需要争取什么样的国家政策,如何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迈向更高台阶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加强内外(对内对外开放)联动、上下(省、州、县)联动、部门协调

构建云南桥头堡建设涉及因素很多,需要政府之间、地区之间、相关国家之间多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国际组织协调和参与,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动发展。第一,要加强云南与中国内地的联合开发,更好地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云南必须加强与西南、沿海地区省份的合作,重新调整和配置产业及资源,克服省际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形成整体优势和地区优势,形成产业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尽快实现与东南亚、南亚全面发展经贸合作。第二,要加强统一指挥协调,使云南省内上下(省、州、县)联动,部门协调形成桥头堡建设合力。

(二)分层次推进次区域开发合作

要推进实现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产业合作的战略,必须深入分析研究东南亚、南亚的基本情况,即要摸清“次区域区情”,充分了解周边国家的愿望、发展战略和忧虑,抓住机遇,化解猜疑与疑虑,寻求双方利益共同点。只有从区情实际出发,分层次、分国别、分地段和分阶段推进合作与开发,才能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以优势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明确以能源基地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旅游、生物资源及特色农业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等优势领域为重点,加强与合作各方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重视和区域各方的产业合作与对接,努力扩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支持区域各方的强势企业来云南投资或进行兼并重组,加快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产业的升级。同时,支持和鼓励省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区域各方的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与区域各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三)云南桥头堡建设“先行先试”要选好突破口

第一,以打造大工厂为目标,加快建设外向型加工贸易基地。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域内外一批有实力的加工制造、国际商贸、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企业聚集云南,建设服务于合作各方的外向型工业经济园区。及早在昆明曲靖大理、玉溪等州市规划建设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在德宏保山、普洱、临沧红河等州市,设立面向周边国家的出口加工贸易区。联合区域各方的投资者共同建立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和贸易加工基地,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努力扩大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第二,以构筑大平台为内容,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抓紧构筑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信息、市场、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公共事务机构五大平台,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加快向云南聚集。以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基础,在重要城市、重点口岸和边境沿线加紧建设一批集商品交易、展示和洽谈为一体的综合市场设施和现代大型流通体系,努力扩大区域内的贸易量,加快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商品交易中心和大市场,进而把与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推上新台阶。

桥头堡战略目标的推进,是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战略的重大举措,桥头堡战略下的新区位条件变化必将为云南省实施跨越式发展开辟又一条通道。云南在桥头堡战略布局中要发挥先行优势,利用地缘区位、地缘亲和力及资源、经济优势的互补关系,先行先试,把云南从对外开放的末端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桥头堡,以全面提升云南省各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霖.地缘战略视野下的云南大交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彭靖里,王崇理,谭海霞.推动孟中印缅国际能源大通道建设的战略与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7(1).

[3]徐本钦.中缅政治经济关系:战略与经济的层面[J].南洋问题研究,2005(1).

[4]陈锡禹.东南亚地区一体化理论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9(3).

[5]曹晓飞.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周边环境分析及其建议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6(6).

[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施本植,戴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