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足部保健按摩术:基本要求和双指间关节点摩法

足部保健按摩术:基本要求和双指间关节点摩法

时间:2024-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目的。但有力并不是单纯力气大,而应结合患者耐受程度、施术部位、病证性质及患者体质而变化。以上几个要求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二)双指间关节点摩法动作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弯曲呈握拳状,食指、中指第1、2指间关节屈曲90°,拇指指端尺侧按压在食指、中指末节指背侧。操作时要防止指间关节着力点损伤破皮。

足部保健按摩术:基本要求和双指间关节点摩法

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目的。

(1)持久:是指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力度的一致性。

(2)有力:指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力度,使之产生相应的刺激量。但有力并不是单纯力气大,而应结合患者耐受程度、施术部位、病证性质及患者体质而变化。

(3)均匀:指在操作过程中,动作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力度轻重,必须保持相对一致,幅度不能忽大忽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能时轻时重,既做到均匀,又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4)柔和:指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柔和,自然协调,不生硬粗暴,做到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5)深透: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手法刺激达到作用部位的深层,而不仅限于体表。

以上几个要求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做到这几点,才能使患者感到舒适,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一)单食指指间关节点揉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呈握拳状,食指第1、2指间关节屈曲90°,拇指指端按压在食指末节指骨桡侧。

图3-1

施术部位:足底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

注意事项:用力要柔和,不可用蛮劲,点按揉时力量要均匀,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滑行移动时要稳,不可漂浮。操作时要防止指间关节着力点损伤破皮。(图3-1)

(二)双指间关节点摩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弯曲呈握拳状,食指、中指第1、2指间关节屈曲90°,拇指指端尺侧按压在食指、中指末节指背侧。可以旋转、移行,速度要均匀,每分钟60次左右。

施术部位:足底、足内侧、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

图3-2

注意事项:双指可以同时操作两个全息反射区,用力要柔和,不可用蛮劲,点按揉时力量要均匀,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滑行移动时要稳,不可漂浮。操作时要防止指间关节着力点损伤破皮。(图3-2)

(三)拳指间关节点摩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四指弯曲呈握拳状,四指间关节屈曲90°,拇指指端尺侧按压在食指、中指末节指背侧,握紧。操作时可以旋转、上下、左右移行,速度要均匀,每分钟60次左右。

施术部位:足底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调整反射区所对应脏腑功能活动。

图3-3

注意事项:拳可以同时操作几个反射区,用力要柔和,不可用蛮劲,点按揉时力量要均匀,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滑行移动时要稳,不可漂浮。操作时要防止指间关节着力点损伤破皮。(图3-3)

(四)大拇指指间关节点刮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握足,大拇指指间关节屈曲90度,即用此拇指间关节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五趾肚面进行来回点按刮动。频率每分钟50次。

施术部位:足趾反射区。

图3-4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具有醒脑开窍,改善大脑供血供氧的功能。

注意事项:用力要柔和,不可用蛮劲,刮动时力量要均匀,由轻至重操作时要防止刮伤指间关节的皮肤。(图3-4)

(五)拇指罗纹面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握足,大拇指关节伸直,即用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部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推擦。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整足反射区。

图3-5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具有疏畅气机,改善脏腑的功能。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用蛮劲,操作时要防止擦伤患者皮肤。(图3-5)

(六)大鱼际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伸直,即用大鱼际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底、足背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推擦。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图3-6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具有疏畅气机,改善脏腑的功能。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用蛮劲,操作时要防止擦伤患者皮肤。(图3-6)

(七)小鱼际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伸直,即用小鱼际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底、足背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推擦。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具有疏畅气机,改善脏腑的功能。

图3-7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用蛮劲,操作时要防止擦伤患者皮肤。(图3 -7)

(八)掌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伸直,即用整个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底、足背全息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推擦。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图3-8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具有疏畅气机,改善脏腑的功能。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用蛮劲,操作时要防止擦伤患者皮肤。(图3-8)

(九)刨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大拇指、食指自然分开,即用虎口着力于施术部位,在小腿部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推擦。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小腿部反射区。

功效作用:促进气血运行,具有疏畅气机,消除疲劳,改善脏腑的功能。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操作时要防止擦伤患者皮肤。(图3-9)

(十)分推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五指自然伸直分开,即用大鱼际面、或大拇指罗纹面、或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在足底、足背、小腿部反射区进行分推。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小腿部反射区。

图3-9

图3-10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具有疏畅气机,改善脏腑的功能。

注意事项:推擦时力量要均匀、柔和。(图3-10)

(十一)掌指关节滚擦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五指自然握拳,用拳四指、及掌指间关节背、拳背滚动摩擦足底,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挑摩滚动。力度要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足底部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末端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

图3-11

注意事项:滚动时力量要均匀、柔和,擦的力量不能过大,以防擦伤指间关节。(图3-11)

(十二)掌揉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五指自然伸直,即用整个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放松,前臂带动手掌作环行揉动。在足底、足背、小腿部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揉动,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

图3-12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产物的清除。

注意事项:掌揉动时腕部要放松,力量要均匀、柔和。(图3 -12)

(十三)大鱼际揉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五指自然伸直分开,用大小鱼际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放松,前臂带动大鱼际在足背反射区作环行揉动。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

图3-13

施术部位: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疏畅气机。

注意事项:大鱼际揉动时腕关节要放松,力量要均匀、柔和。(图3-13)

(十四)指揉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伸直,腕关节放松,前臂带动腕部,用大拇指罗纹面在足部反射区揉动,或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指端着力足部揉动。力度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

图3-14

施术部位:整足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疏畅气机,改善脏腑功能。

注意事项:指揉时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压力太大。(图3 -14)

(十五)运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用指的罗纹面在足部反射区作环行或弧形推动。力量要均匀,频率每分钟80次。

施术部位:足部反射区。

功效作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注意事项:手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力量要均匀、柔和,不可压力太大。(图3-15)

图3-15-1

图3-15-2

(十六)擦法

动作要领:用指、掌贴附于足部一定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腕关节要伸直,稍加用力,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用小鱼际着力摩擦叫小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擦叫大鱼际擦法;用掌着力摩擦叫掌擦法。力量要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足部反射区。

功效作用:促进气血运行,加强代谢废物的排除,改善脏腑功能。

注意事项:手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不可压力太大,擦伤皮肤。(图3-16)

图3-16-1

图3-16-2

(十七)刮法

动作要领:用食指或中指尺侧面自上而下,从内向外,作直线刮拭,力量要稍轻,施力要均匀,频率每分钟60次。

施术部位:十个足指指背、指面、指侧、以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功效作用:开窍醒神,行气止痛,促进内分泌

注意事项:趾部对疼痛较敏感,手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不可压力太大,刮伤皮肤。(图3-17)

图3-17-1

图3-17-2

(十八)搓法

动作要领:用两手掌面着力于足的两侧相对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力量要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

图3-18

施术部位:足的两侧反射区。

功效作用:行气止痛,改善四肢关节功能活动。

注意事项: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要快,移动要慢,动作要灵活,治疗部位不宜夹得太紧。(图3-18)

(十九)拨法

动作要领:用拇指端深按于足部治疗部位,并着力按而拨动之,称指拨法、拨络法。一般沿着肌纤维或肌腱或韧带经络方向作垂直方向快速来回拨动,并同时作上下移动。向下压力不可太重。

施术部位:足背部反射区。

图3-19

功效作用:解痉止痛,舒经活络。

注意事项:拨法拨动要快,移动要慢,动作要灵活,压力不可过重。(图3-19)

(二十)掐法

动作要领: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端,或拇指与中指相对用力,重掐取足部反射区,或沿着经络掐按,而不能用力过猛、过重伤着筋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掐按移动。力量要均匀、柔和。

图3-20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行气止痛,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

注意事项:掐法不可用力太重,指甲一定要修理,以防损伤足部皮肤。(图3-20)

(二十一)挤法

动作要领:用两手指或两手掌在足部相对用力,挤而捏之,挤而合之,作一紧一松地挤捏足部皮肉,挤捏后局部呈现紫红色,而不能用力过重伤着筋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挤捏移动。力量要均匀、柔和。

施术部位:足底、足背反射区。

功效作用: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行气活血,改善足部微循环,加速清除体内有毒物质。

图3-21(www.xing528.com)

注意事项:挤法不可用力太重,以防挤伤足部筋骨。(图3-21)

(二十二)拳顶法

动作要领:拳顶法是用拳背抵按顶压足底,同时拳要旋转摩擦和滚动。力量要均匀、柔和。

施术部位:足底反射区。

功效作用:行气止痛,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调节内分泌功能活动。

注意事项:拳顶法不可用力太重,摩擦不可太快,以防损伤足部皮肤。(图3-22)

(二十三)捏拿法

动作要领:用拇指与食指和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端相对用力,捏拿足趾根部或足外缘,一捏一放,反复进行,循序移动。不能用力过重,力量要均匀、柔和。

图3-22

图3-23

施术部位:足趾、足缘、小腿肚反射区。

功效作用:行气止痛,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

注意事项:捏拿法不可用力太重,指甲一定要修理,以防损伤足部皮肤。(图3-23)

(二十四)拧法

动作要领:用屈曲食指与中指,张开呈钳状,夹住足趾,做反复左右旋转扭捏动作;然后夹住足趾向外提,而后松开手指,如此一拉一放,至皮肤微红为度,不可夹破皮肤。

图3-24

施术部位:足趾反射区。

功效作用: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

注意事项:拧法不可用力太重,旋转时以患者忍耐为度,以防损伤足部皮肤。(图3-24)

(二十五)勒法

动作要领:用食指与中指夹住足趾相对用力,作急速的滑拉动作。一般夹住足趾的根部,从根部滑向指端,每勒一指均有响声为宜。

图3-25

施术部位:足趾反射区。

功效作用:通经活络,滑利关节,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

注意事项:勒法要轻快柔和,不可用力太重,以防损伤足趾皮肤。(图3-25)

(二十六)拍法

动作要领:用虚掌有节奏地拍打治疗足部。操作者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运用前臂力量或腕力,使整个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足部及小腿部。

施术部位:足背和小腿部反射区。

功效作用:促进气血运行,行气止痛,消除肌肉疲劳,解除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度。

图3-26

注意事项:拍法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有节奏,可双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不可用力太重,以皮肤微红为度。(图3-26)

(二十七)拳击

动作要领:用拳背叩击足底。操作者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而后作屈伸肘关节运动,用

图3-27

拳背平击足底。

施术部位:足底反射区。

功效作用:舒经通络,行气止痛,解除痉挛的作用。

注意事项:拳击法不可用力太重,切忌于关节突起处击打,否则易引起局部疼痛及损伤。(图3-27)

(二十八)踝关节摇法

图3-28

动作要领:操作者一手托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用力作牵引拔伸踝关节,并在此基础上作踝关节运动。

施术部位:足踝关节部。

功效作用:舒经通络,行气止痛,解除痉挛作用。

注意事项:踝关节摇法频率不可太快,摇动力度要均匀。(图3-28)

(二十九)扳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一手托住其足部,另一手握住其足掌部,稍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或同一方向,使关节伸展、屈曲,或旋转运动,屈伸幅度应逐渐增大,有控制的、突发性的扳动。

施术部位:足踝关节部。

功效作用:舒经通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除痉挛作用。

注意事项:踝关节扳法要适度,不可超过关节的生理屈伸度,力量不要太猛,以防关节软组织拉伤。(图3-29)

图3-29

(三十)足掌指间关节拔伸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一手握住其踝关节,另一手握住其足前掌部,两手稍用力作相反方向拔伸,或操作者一手握住其足前掌部,另一手用拇指与食指捏住十指末端,两手稍用力作相反方向拔伸。拔伸前应使足掌或足趾旋转摇动,而后再拔伸,一般拔伸3~5次即可。

图3-30

施术部位:足掌部。

功效作用:舒经通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除痉挛作用。

注意事项:拔伸要适度,不可超过关节的生理伸展度,力量不要太猛,以防软组织拉伤。(图3-30)

(三十一)踝关节拔伸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一手握住其小腿下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及掌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拔伸,一般拔伸3~5次即可。

施术部位:踝关节部。

功效作用: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的作用。

注意事项:力量不要太猛,以防软组织拉伤。(图3-31)

(三十二)抖法

动作要领:操作者双手握住其一踝关节或双踝关节,两手用力使下肢呈内旋状,作小幅度,连续的、频率较快的上下抖动,一般抖动1~3分钟即可。

图3-31

图3-32

施术部位:小腿部。

功效作用:舒经通络,疏畅气血,松解粘连,解除痉挛作用。

注意事项:抖法要适度,力量均匀,频率要快。(图3-32)

●辅助工具

(一)按摩锤

形状如同传统的榔头,可用金属或硬木等制成,锤头一般最大直径为1~2厘米,高4厘米左右,一端为钝边圆柱面,另一端为钝圆椎体。锤头可用弹性橡胶软垫包裹,也可只垫两端。按摩锤可以替代手进行快节奏的叩、压、擦、推等手法。作用于足心等大多数穴位和反射穴。注意运用时要调整好力度和频率,不可轻重不一。

(二)按摩板

形似椭圆形板状器具,表面上有基本等高的凸起物,分布均匀与否无大妨碍。可代替踩法及大范围压揉等法。

(三)牙签或发夹

若无按摩锤、按摩板,可用10根牙签捆成一束,或用发夹的钝头代替拇指按压,按压几下后暂停一会儿再压。

(四)烟或艾条

用烟卷或艾条熏灼足部穴位和反射区。此法较常用,可代替手进行按摩。方法是将点燃的烟卷或艾条接近足部穴位,待有灼热感时立即移开,如此重复6~7次为一疗程。

(五)电吹风

对准足部穴位或反射区,先用温风,直到足部产生灼热感时方可移开,待灼热感渐渐消失,接着再吹第二次,如此反复进行。

(六)吸尘器

家中有吸尘器者,可用此法:即把吸尘器口上的其他部件取下,直接露出软管,把圆形的软管头紧贴着脚底。然后,凭着吸尘器的吸力嘬脚底的皮肤,当被“嘬”的部位有一种被夹紧或“吸入”的感觉时,拿起软管,再去吸别的部位。如此直至把整个脚底全部吸遍。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之间可互有联系,某一器官发生疾病,往往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而引起失常。所以在足部按摩时,应注意顺序,尤其是对足反射区的按摩更须注意,以便使身体各器官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如果处于紧急状况,需要立即缓解的,如偏头痛、牙痛、关节扭伤等,可直接按摩相对应的反射区。一般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应该按下列顺序进行:首先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其次按摩头反射区;再次按摩胃肠道、肝脏、胰腺及淋巴反射区;然后是对症按摩,直接按摩病变反射区。结束时再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在实际按摩中,不可拘泥,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若采取全足按摩可按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足趾反射区→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来进行。由脚趾向脚跟方向依次按摩,以顺应静脉、淋巴等回流方向,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

还要说明一点,应先按摩左脚,因为人体左侧有脾脏、胸部淋巴管、腹腔神经丛等组织,待左脚按摩完毕,再按摩右脚。

足部按摩时,必须掌握好按摩时间,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及体质等情况,宜长则长宜短则短。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和反射区,按摩2~3分钟或3~5分钟就可以了。但对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按摩到5分钟,以强化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有毒物质排泄出去。若遇急性病症时,按摩时间可增加1倍乃至3倍也不会有危险。另外,对有病器官的反射区也要延长按摩时间。但对肝脏和脊椎反射区按摩时应小心,当肾脏功能良好时,才可以在肝脏反射区按摩5分钟以上,否则会使大量有毒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不能排出体外。脊椎的反射区不可按摩太久,一般只需3分钟,因为过久会使血流加强而产生暂时性的不良反应。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对有关各个穴位的反射区仅按摩1分钟即可。

一般每日按摩1~3次,慢性病或康复期间可隔日1次或每周2次。若长期坚持,每天按摩1次,效果亦很好,时间安排,要在饭后1小时,上午、下午、晚上按摩均可,每次按摩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但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每次按摩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一般而言,足部按摩以7~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长的病症可半月甚至1月为一个疗程,休息几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足部按摩的强度,也是按摩技巧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受术者的体质差别、不同病症,对选取的穴位和反射区所施用按摩强度亦应不同,一般以按摩处出现酸痛感为原则。

对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患者的肝脏反射区,以及敏感性较强的反射区,如眼、耳、三叉神经、小脑、脑垂体、胆囊、脾脏、尾骨外侧等反射区,在按摩时用力均不宜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行了。对少数痛觉特别敏感者,亦不宜用强刺激。

对那些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反射区,如肾上腺、肾脏、输尿管、额窦、头、斜方肌、肺、结肠、直肠、腰椎、胸椎、膝、肘关节等反射区应用较大的力量进行刺激。骨骼系统的病痛,亦必须用较强的力量按摩,方能取得效果。对一些急性病的疼痛,亦可视情况加大刺激量。

一般来说,在治疗2~10次后,有些人会产生一些反应,但大部分在短时间会自行消失,不必担心,仍可持续按摩。可能出现反应如下。

(1)脚踝部出现肿胀,特别是那些有淋巴回流障碍的病人,这是一种正常反应。

(2)曲张的静脉突然间肿得更明显,这是好苗头,因静脉内血流增加所致。

(3)脚部有创口,因为腿部的血液循环较差,经常有找个出口的趋向。这种反应是完全正常的,表示有毒物质不能在体内被破坏和消除,便采用此种方式排出体外。

(4)发热,这是机体与病原抗争的结果,从而消除潜在的炎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排尿量增加,小便变黄且臭,有时可出现絮状物质。肾脏病严重的患者,在短时间可能出现黑色或红色尿,这说明机体代谢增强,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6)有些背痛的人,会感到背部更痛,但过1天后,疼痛会大减,这是由于按摩后血液流畅,经络得到疏通的一种表现。

(7)睡眠时间延长,这是机体得到休整的具体表现,也有少数人睡眠时常做梦,但无须担心。

(8)身体分泌物增加,如出汗增多,鼻腔、咽喉、气管分泌物增多,妇女白带增多,这些均是机体功能得以改善,代谢增强的表现。

(一)适应证

足部按摩适应范围很广,不仅可治疗疾病,还可预防保健。根据目前临床掌握的情况,足部按摩对功能失调性疾病效果较好。具体而言,足部按摩治疗下列疾病效果较好。

(1)胃肠道疾病:如胃痛、胃酸过多、胃部不适、消化性溃疡、厌食、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能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胃肠道功能。

(2)各种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如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痛、急性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3)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血压、月经不调、神经衰弱、阳痿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咽喉炎、牙周炎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足底在接受按摩时,可使足局部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而且通过神经的激活,可释放多种神经递质,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5)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6)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各种由于免疫低下而引起的反复感冒,复发性口腔溃疡青春痘等。足部按摩能促进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上升,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调节血氧饱和度,从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二)禁忌证

一般认为,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适宜选用足部按摩治疗。

(1)各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期内不能按摩:如活动性结核、流行性脑膜炎、乙脑、肝炎梅毒淋病等。

(2)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患者。

(3)各种急腹症:如十二指肠穿孔、胃穿孔等。

(4)月经期妊娠期妇女不宜足部按摩。

(5)不能合作的精神病患者。

(6)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病人,如脑溢血、咯血、胃出血、便血、吐血、尿血等。

(7)脚部患有皮肤病、痈疖、肿瘤的患者,如湿疹、脚癣、脓肿、坏疽等。

(8)正在高热的患者(体温在39℃以上)。

(9)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

(10)体质极度虚弱的患者。

(11)过饥、过饱、剧烈运动之后,醉酒等。

(1)按摩前用中草药水或热水浸泡15分钟左右,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疗效会更佳。

(2)术者操作前要剪短指甲,以防在操作过程中划伤患者的皮肤,并洗净双手。在按摩的反射区上均匀的涂上按摩膏,起润滑皮肤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3)吃饭、洗澡之后1小时内及空腹时,均不宜进行按摩。

(4)在按摩后半小时内,必须喝开水500毫升以上。严重肾脏病患者,喝水不能超过150毫升。

(5)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部位,以免损伤骨膜。老年人的骨骼变脆,关节僵硬,儿童皮薄肉嫩,在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

(6)淋巴、脊椎、尾骨外侧反射区,一定要朝心脏方向按摩,以利于推动血液和淋巴循环。

(7)按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表现异常,无法忍受疼痛以及严重出汗,虚脱等现象时,应及时调整按摩节奏与强度。若出现休克,应立即停止,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卧位,配拿掐人中、内关等穴;并给予患者温开水,糖水饮用。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一般半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8)对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梅毒和脑血管病的昏迷期,以及长时间服用激素和极度疲劳者,都不宜进行足部按摩。

(9)在服药期间采用足部按摩方法治疗时,若所服用的是镇静剂,一般应停服,其他的药遵医嘱,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药量直至痊愈而停药。

(10)长期接受足部按摩的患者,双脚感觉若出现迟钝,可改用盐水浸泡半小时,即会恢复痛感。

(11)在按摩过程中,要有信心、恒心、耐心,坚持每日按摩,方可取得疗效。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疗效不佳。

(12)按摩结束后,术者不能用凉水洗手,一定要用温开水将手洗净,被按摩者的双脚要注意保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