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魂:塞北江南的历史文化之旅

水魂:塞北江南的历史文化之旅

时间:2024-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作为有理性的人类创造,与人类主观精神的能动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青铜峡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青铜峡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青铜峡文化。这一地形大势,甚至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由此得知“塞北江南”这一称呼出现于北周以后的隋朝,迄今已有1429年。

水魂:塞北江南的历史文化之旅

第二节 水之魂——水承载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作为有理性的人类创造,与人类主观精神的能动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受赐予自然也受制于自然,同时人类又超越自然,认识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从而创造出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青铜峡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青铜峡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青铜峡文化。

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卷十四)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全解》卷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人恶卑也,故几于道。”(《道德经》上)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庄子·天道第十三》)

先贤智慧的语言,道出了水中蕴涵的哲理

青铜峡文化,犹如青铜峡的十大干渠水系,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青铜峡的水文化萌发、成长、壮大,又逐渐融汇到青铜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逐渐凝结成浩瀚渊深的青铜峡文化,并犹如一个伟大的生命,自强不息,历尽沧桑,永不间断地向前发展,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光辉灿烂的一分子。它的萌芽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幅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这里就青铜峡历史文化主要特征的水文化,做一介绍。

一、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

古代的中国人,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中国的地势西部高峻,东南低平。由此流传过一个悲壮的神话:水神共工因与帝争夺统治权失败,发起怒来,用头将位于西北方的擎天巨柱不周山撞倒,使得东南的大地也塌陷倾斜,一时水往低处聚集,造成了巨大灾害。神话是想象出来的,但多少有点真实的影子,古时候确实有过洪水为患,而中国的地势是东南低,西北部尤其是西部很高,在人的足迹愈来愈多地踏遍了这些地方以后,对这种地势的认识也愈来愈明白了;直至能总结出“天下地势”自西而东、自北而南,犹如高屋建瓴。这一地形大势,甚至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黄河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宁夏平原等。在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彩的人类文明

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黄河、长江、淮河、济水为四渎)”“百泉之首”。它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沿途汇聚渭水、泾水、汾水、伊水、洛水、漳水等大小数百条支流,形成浩渺无垠的水体。千万年间,它奔腾澎湃、浩浩荡荡,以穿石之功,辟开重重山岭,冲过层层峡谷,一波三折地横切积石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太行山等苍茫巍峨的群山,经过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奔流入海。黄河的奔流一方面为地形所决定,另一方面,通过它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面的形态。

黄河流经牛首山下

早在一两千万年以前,银川平原西的贺兰山脉进一步抬升,东边鄂尔多斯台地也缓缓隆起,中间陷落成断陷盆地。一两百万年以前,银川盆地成为一个浩瀚大海,那时,青山绿水,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后来,随着地壳构造运动的变化,分水岭被切开成为峡谷,打开了湖水出路,盆地内洪水漫流,黄河在盆地内来回摆动,把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下来,逐渐形成一片大的冲积湖积平原。

黄河横贯宁夏平原397公里,流经青铜峡市58公里多,无私地造福于两岸各族人民。母亲河在这里奉献的是甘甜的乳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高超的智慧,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和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不断吸收周边地区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把这塞上古地变成锦绣的河山。

二、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青铜峡

黄河流经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的青铜峡,被两侧牛首山、峡口山(艾山)相挤而紧紧收束,河面宽仅数10米,两岸山石嵯岈,高出水面数10米,形成一道10公里的长峡。因两岸山壁与河流映照,时作青红色而得名青铜峡。人们传说青铜峡是大禹疏导洪水时用鬼斧神工开凿出来的。后人还在艾山脚下一个石洞外为他修建了禹王庙。

立于峡口的青铜峡石碑

黄河出青铜峡后一下舒展开来,东奔西闯,以宽浅的沙质河床左右穿行于平原之上,开阔浩荡,它带来的泥土在西河与东枝中间留下了甚多沙洲。伴着地质的改变,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河水的流淌,黄河河床下切,慢慢合拢,沉积物又在两岸形成宽广的河滩,造就了银川平原。在地球自转偏力的影响下,黄河在银川平原不断迁移和左右摇摆冲刷,但总的趋势是以向东移动为主,所以在河西黄河古道上,从青铜峡到平罗形成一连串的湖泊,即七十二连湖。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依山傍河而居,打鱼狩猎,刀耕火种。

秦始皇汉武帝开始,两千多年来,先民引黄灌溉,不断开发,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使银川平原成为绿荫处处、稻谷飘香的江南水乡。

唐代诗人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之句。可见在唐代以前,“塞北江南”就闻名于世。北宋时的《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记载,据《隋图经》载:北周大成元年(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由此得知“塞北江南”这一称呼出现于北周以后的隋朝(杨坚于吴明彻及其众迁居灵州的第三年,即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迄今已有1429年。开始是以灵州的习俗礼仪与江南相似而言,后来逐渐转指银川平原优越的灌溉系统造成的自然环境与江南相似而言了。

人类从渔猎时代发展到农耕时代,农业生产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系统根据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方法的不同,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系统,其二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系统。银川平原的发源地青铜峡属水旱轮作系统地区。

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旱作农业起源于古老的刀耕火种。与旱作农业相比,稻作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火耕水耨”。那么,何为“火耕水耨”呢?《两汉博闻》卷三语云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也就是说,所谓的“火耕水耨”就是把地里前一年留下的枯草用火烧掉,然后把水稻直播田中,待禾苗长到七八寸时,再割除杂草,灌水灭绝。这种方法历史上一直沿用。如6世纪前期的《齐民要术》,在介绍稻作技术时,也介绍过这种传统的耕作方法。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是一大进步,从刀耕火种再到火耕水耨,是人类的又一大进步。“火耕水耨”的科学之处在于它充分地运用了“水”与“火”这两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达到了开荒、施肥、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的多重目的。先民种稻、捕鱼,如果稻田灌水后再放养一些鱼,到了收获的季节,便可实现鱼米双丰收。这是一项非常适合当时“国情”的种植技术。在银川平原青铜峡的水稻种植中一直在广泛使用。也正是在这种科学的种植技术的支持下,银川平原才出现了一系列的稻作文明,被称为“鱼米之乡”,青铜峡还被称为“贡米之乡”。(www.xing528.com)

“塞上明珠”——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37'~106°11',北纬37°16'~38°15'之间。东接黄河,与利通区、灵武市相望,南过牛首山与中宁县接壤,西依贺兰山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北与永宁县相连。东西宽30多公里,南北长60多公里,总面积2525平方公里。青铜峡市人民政府驻小坝,距吴忠市驻地利通区8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4公里。这里建制历史悠久,开发领先,“新秦中”“塞北江南”“塞上明珠”“鱼米之乡”“宁夏粮仓”等称谓久负盛名。

10公里长峡

青铜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宝扇状。南部牛首山一带海拔1500~1700米,东北部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150~1250米。山地、丘陵地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南和南部,其余为平原水浇地。地貌类型分为侵蚀构造地型、侵蚀堆积地型和堆积地型。地理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畅通,是历史悠久的富饶农牧业区。

青铜峡地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资源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时,年平均气温8.3℃~8.6℃,无霜期176天,降水量260.7毫米。适合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

明代藩封宁夏的庆王朱img58的第三子朱秩炅在《渠上良田》的诗中写道:“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鱼游浅碧东风细,花涨残红暮雨余。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亢阳任尔为骄虐,稔岁何妨史氏书。”此诗表达了塞上的良田凭着河水得以丰收;塞上的人家也是靠河水安居乐业的。充分反映了银川平原引黄灌区旱涝保收,鱼米富足的情况。

青铜峡接纳百川、汇聚千流,将甘甜的河水洒向银川平原。这就是地处塞北江南的前端、银川平原“因渠以溉”十大干渠之首、塞北江南发源地的青铜峡。

三、古泉

青铜峡的古泉很多,在柳木高山灵武口、玉泉营等处的古泉,历史多有记载。但有的今已干涸不见,能见到的尚有几处。

一是卧牛泉,又名鸽子山泉,在青铜峡市西部鸽子山。为断层上升泉,在100平方米范围内露出11个泉眼。

二是庙山湖泉,在青铜峡西部庙山湖。为断层上升泉,在50平方米内露出8个泉眼。这些泉眼涌水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庙山湖泉边的古寺庙

三是四眼井泉,从广武西行15公里,在羊头山下,长城西侧的荒漠中,有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方,叫做四眼井,又名寺儿井,以山泉数而名。北边树荫下,有一个由山泉水积聚的水池,池中生长着翠绿、茂密的蒲草,不时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西边是一大片瓦砾场,这就是《康熙朔方广武志》中记载的西夏时李元昊建造的大佛寺和避暑宫遗址。从残迹中可以分辨出当年建造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的遗址。其北面的口子门沟和西边的芦沟湖都在视线之内。

四是洗心泉,在青铜峡峡谷黄河东岸,北距拦河大坝7公里,南距金沙湾生态旅游区4.3公里。洗心泉又名杨柳泉,根据乾隆年间编写的《中卫县志》记载:“杨柳泉,在青铜峡,自半崖垂流下入于河,其地石径险窄,明季朱国瑞啸聚螺山以为盗,曾出没于此,至今设汛防焉。”由此可见,洗心泉在很早就有。

洗心泉周边有石刻,位于牛首山西麓三道沟距河面四米的一块较平整的石壁上,石壁南北长8.3米,东西长0.93米。石壁右侧刻有“洗心泉”三个大字和“民国丙□年重阳月”,在“洗”字下有泉眼。“洗心”语出《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洗心泉意为饮用此泉之水,可以清除内心的污浊,可以清心寡欲,洗心革面。

洗心泉及石刻周围风景秀美,为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一处景点

以上古泉水pH值和矿化度适中,微量元素丰富,是天然的饮用矿泉水,人们经常从泉中取水食用。

四、湖泊

在青铜峡—小坝—连湖一线,有呈串珠状的一长列湖群,沿黄河古河道线状展开,它们是黄河古道遗迹。历史上出过“浩荡烟波玉一湾,孤村相映绿杨间”的美妙景象。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像颗颗明珠镶嵌在青铜峡大地上。

小坝青龙湖

湖泊虽不及海洋那样浩瀚无垠,也不像江河那样奔腾不息,但它却以千姿百态、大小不定、恬适各异的风貌存在着,并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美丽富饶的湖泊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如灌溉、航运和对洪、枯水的调节,而且含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湖泊与大江大河一样,是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在长期与湖泊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开发和利用湖泊,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湖泊文化。

远古时期,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便懂得利用天然河流、湖泊作为交通通道,他们“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卷八)。“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墨子·节用上》)。古人不仅从事生产活动,而且也有了生产产品的交换行为。当时人们选择居住之地大多处在河流的两岸、两河交汇的地方或相连的湖泊周围。这除了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以外,水上交通的便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苇之航远比翻山越岭的徒步更为容易,因此河流沿岸、湖泊周围古人的聚落遗址远较没水的地方多得多。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桴和舟,桴即竹筏和木筏,是由几根粗竹或树干捆扎而成的;舟即独木舟,是用火和石斧把大圆木挖成凹槽而成,所谓“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就是指此而言。先民们就是靠这样的工具涉水和在水中捕鱼,开始了最原始的水上活动。

从狩猎者和捕鱼者变成农耕者,从“穴居野处”的游移不定的生活转为“定居生活”,由“采食经济”变为“产食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革。农耕经济的确定,使人类摆脱了单纯依靠大自然赐予而生存的状况,而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结合来获得生活资料,从而奠定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可靠的物质基础,得以养育进行直接物质资料生产之外的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前,宁朔县境内湖泊相连,曾有“十二连湖”之说。据《甘肃通志稿》记载:“唐渠之东岸曰解而湖,曰杨家湖,曰陈家湖,曰洛洛湖;汉渠之西岸曰平列湖,曰老鹳湖,曰双塔湖;清渠之东岸曰姚家湖,曰苇子湖,曰张喇湖;汉渠之东岸曰明水湖,曰龙太湖;惠农渠之西岸曰黑渠湖,曰塔桥湖,坎坎相连,名曰十二连湖。”

连湖,在小坝北部14公里,东靠李俊堡,南靠马站堡,西靠瞿靖堡,北靠邵刚、玉泉堡。前人有《连湖渔歌》数首。1954年这里建立国营连湖农场,大搞农田建设,开沟排水,湖泊变为稻麦飘香、瓜果丰硕的良田。

今日除连湖、三道湖、朱家湖外,青铜峡政府又在沿黄河边滩地开挖大型湖泊湿地18个,更加丰富和发展了青铜峡水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