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谷歌事件亮相中国,引发广泛关注

谷歌事件亮相中国,引发广泛关注

时间:2024-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月14日,白宫发言人表示“支持谷歌的行动”。1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表示,正在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搜集相关信息。

谷歌事件亮相中国,引发广泛关注

五、“谷歌事件”高调介入

在全部中美经济关系中,最富有前卫意义的事件,莫过于发生于2010年开年之际的“谷歌”集团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事件。

谷歌(Googl e)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7月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5年7月,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2008年,谷歌在华雇员超过800人,总收入达14.32亿元人民币。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为31.3%,与占市场份额63.9%的百度一起,基本垄断了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5时,谷歌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其官方博客上发文称,谷歌集团正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多姆德在博文中提到,公司网站经常遭遇针对性的攻击,导致其机密技术被窃。谷歌集团也不愿意继续审查“谷歌中国”的搜索结果。如果中国政府不允许运行一个“不带过滤功能”的搜索引擎,那么关闭“谷歌中国”和其中国办事处,只能是该集团的“无奈之举”。博客中还说,作出这一决定“影响面太广”,谷歌集团也很“痛苦”。但这是谷歌美国总部管理层的建议,没办法改变。

谷歌的决定令世人惊讶不已。

更让人惊讶的是美国政府的态度。

在谷歌发出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和中国办事处的消息不到24小时,1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即发表官方声明,称“美国正等待中国政府说明这一引发严重关切与质疑的事件”。希拉里声称,已经听取过谷歌对相关事态的简报,将在事态更为明朗后,作出进一步回应。

1月14日,白宫发言人表示“支持谷歌的行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发表声明,称赞谷歌评估中国业务的举措给其他企业作出了表率。

与此形成鲜明对立的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1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表示,正在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搜集相关信息。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

1月15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称,商务部未接到有关谷歌撤回在华投资或撤出中国市场的报告。

同日,谷歌CEO施密特表示,不排除谷歌继续留在中国的可能。

1月18日,谷歌否认已决定关闭其在中国的办事处。

1月19日,谷歌中国博客上刊发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和谷歌中国工程研究总经理杨文洛署名的文章,表示谷歌中国的员工仍在一如既往地努力向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第二次表态,称外企在华应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尊重公众利益和文化传统,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1月21日,希拉里发表关于互联网自由问题的讲话,演讲中她4次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并呼吁中国对谷歌及其他美国公司受到的网络攻击展开彻底调查。之后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就谷歌事件明确表明态度。1月22日白宫发言人说,奥巴马对谷歌遭遇“袭击”一事感到“困扰”,他要求中国对安全疏漏做出“解释”。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美方指责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对于这种违背事实、损害中美关系的言行,我们坚决反对。

3月10日,谷歌公司副总裁、法律顾问黄安娜对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说:“谷哥公司将维持自己的决定,停止审查中国网页的搜索结果。”“如果这意味着关闭googl e.cn站点并离开这个国家,我们就准备这么做。”

美国政府一反常态,对一个企业的一个具体经营行为高调介入,总统、议长、国务卿等纷纷跳上企业的战车,向中国政府挑战,一场看似纯商业行为的企业策略,陡然升级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较量。世界为之愕然。

“谷歌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美国政府高调介入“谷歌事件”,既有政治因素考量,又有经济因素考量;既有现实中美关系考量,又有战略中美关系考量。

对意识形态领域,中国政府历来持十分审慎的态度。许多事件表明,一个政治集团打开另一个政治集团的缺口,往往选择在对民众思想有极其重大影响的文化、新闻、舆论等意识形态领域,先从搞乱人们思想入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错综复杂,但首先都是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缺口的。如若我们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新兴舆论领域不加选择地任由各种势力进入,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打开意识形态领域缺口,特别是舆论缺口,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各种势力的重点。美国政府高调介入“谷歌事件”,使人不得不质疑其“主张网络自由”背后的真实动机,不得不质疑其是否以此为借口,打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缺口,为美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美式价值观的推销寻找新的形式、路径和渠道。3月10日,谷哥高层主管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上强调,国际网络的公开自由应该列入美国外交与贸易政策。从某种角度说,“谷歌事件”是美国政府的一次炒作。通过谷歌公司的嘴巴,说出美国政府想说的话,借以试探中国民意。如果民意支持美国,下一步必定是更进一步地扩大舆论范围,更进一步地分裂中国民意。美国希望的最好的结果,是使中国广泛讨论政治制度并由此而形成反对派与拥护派对立。而最坏的结果,即如目前的情形,即使民意不支持,但话不是美国政府直接所说,罪名不会挂到美国政府头上,对中美关系不会造成重大影响,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根本影响。人们不得不佩服美国政府的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机关算尽”。

从经济角度分析,媒体已成为美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染指娱乐、传媒领域,打开娱乐、传媒缺口,是美国经济实体谋求的“危机后时代”全球新的赢利源的战略点之一。长期以来,美国及西方参与对华经济事务,均止于传统领域。一旦打开了网络领域,并借此打开全部传媒领域,也就找寻到一个更具高附加值的新的利润来源。

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增速最快的国家,近年增速达到14%,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到GDP的20%以上。美国媒体的经营规模和获利能力十分惊人。好莱坞电影、三大电视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流行音乐更是占了营业额大头。美国电影产业贡献了250万个就业岗位,好莱坞六大公司支撑起来的美国电影帝国,在全球创造着年收入200亿美元以上的票房和几乎与此相当的衍生品价值。迪斯尼营业额在300亿美元左右。时代华纳旗下有《时代周刊》等130多种期刊,仅2009年第四季利润就达到6.27亿美元,信息网络产业方兴未艾,2008年,谷歌全球营业额达到220亿美元。

当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与美国的分歧集中于两个最重要的焦点:一个是银行保险证券的开放时间表,另一个就是进口美国大片的问题。如今,美国大片的影响力还在继续,而且正在把赢利领域从美国本土迁到中国。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我国是顺差,而文化新产品贸易出现了严重的逆差。早些年,国外向我们市场投放10部影片,我们才能出去1部,比例为10∶1。经过中国电影人多年的艰辛努力,这种状况近年有所改变,但也只达到2009年的5∶1。截至2010年1月26日,电影《阿凡达》全球票房已经突破12亿美元,超越《泰坦尼克号》顺利登上“北美以外海外电影市场历史票房卖座第一名”的宝座,仅从中国就敛走了6亿多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我们一个大型企业的全年利润。同时,淘宝网、易趣网上的衍生产品也受到追捧,一个限量版“阿凡达”竟然标价9999元人民币,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主人公玩偶也卖到了近500元人民币。美国大片的商业效应又一次让国人震撼。《阿凡达》不仅是票房上的成功,它更让全世界看到了美国人用作品输出其主流价值观的能力。

因此,谷歌之仗,是经济新盈利阵地争夺之仗,是未来经济利益争夺之仗。2010年3月9日,美国最高贸易官员,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在全国记者协会发表讲话说,美国正在考虑能否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的网络审查措施。对这场不期而至的争夺之仗,美国等发达国家等待已久,政府的高调介入,实际预示着这一领域的战争序幕刚刚拉开,更精彩的歌剧还在后面。

面对美国政府对谷歌事件的高调介入,面对美国政客以谷歌事件为由反复责难中国,人们不得不从更深层次思考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思考国家核心利益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版图的重新划分。事实是,1989年后,美国对中国渗透的基本策略是,寄希望于由中国经济的成长,引发政治的“自由度升高”。因此,适度容忍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其对华战略的重要策略。美国是一个战略高手。一直以来,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都有其长远规划。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从中国榨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并在中国的疲于应付之中,实现其希冀达到的目的。因此,1989年春夏之交,美国在中国实施“和平演变”失败后,他们便从长计议,寄希望于有一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裕阶层的扩大,政治诉求随之增加,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政治自由度升高”。

然而,现实让美国的战略家们沮丧:中国经济在不断地崛起,但并没有出现他们希望的那种“经济发展引至政治自由”的格局变化。20年来,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完善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这一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诸如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等几次重大事件中,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充分显示。比如,中华民族在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了高度自觉的、自发的凝聚力。目前,四川灾区永久性住房建成123.89万户学校重建已开工建设2904所,医疗卫生项目已开工建设1226个,分别占需重建的97.1%、86.9%、91.5%。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97.6%恢复生产。38个重建城镇规划已完成并全部开工建设。美国《时代》周刊对比了海地与汶川地震。这个周刊在其署名文章中由衷称赞中国的强大。事实充分说明,伴随经济实力不断强大的是,中国政治制度日臻完善。而这种完善,日益显现出更为强大的力量。(www.xing528.com)

▶链接

2008年4月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受阻,一些西方舆论歪曲报道,激起了海内外全体华人的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网民自发建立“反CNN”网站,揭露了某些西方媒体的谎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强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政府高调介入“谷歌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事件是否透露出美国将重新评估“经济发展引至政治自由”这一策略的端倪?如何估计美国对华关系策略选择的改变对中国经济成长的挤压及挤压强度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假如美国政府认为“经济发展引至政治自由”策略已经失灵,那么新时期其对中国的策略选择必然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在这次“谷歌事件”中,美国政府为何如此急切地高调介入。

透过谷歌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遏止中国的发展首先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美国长期的既定的战略;在遏止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促使中国“西化”,是美国长期的既定的战略;在遏止中国经济发展、催化中国“西化”的基础上,继续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也是其长期的既定的战略。

对美国颠覆我国政治制度的战略,我们不能存在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美国维护其核心利益的意图,我们不能存在任何不切实际的怀疑;

对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我们不能有丝毫动摇。

如此,也只有如此,中国才可能真正实现和平发展,中华民族才可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期待着。

我们坚守着。

参考文献

[1]孔瑞.中美经济相关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王云,刘振冬,陈刚,紫剑.大萧条后美国上演最大规模金融体系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9-06-19

[3]陈静.曹家和美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9).

[4]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公布2009年12月份失业率[EB/OL].www.china. com.cn/news/txt/2010-01/09/content_19206573.htm.

[5]孙茉楠.警惕美国高额债务背后的危机转嫁[N].上海商报,2010-3-17.

[6]刘凤军,曲宜.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8(22).

[7][14]角力哥本哈根:阴谋与命运[N].第一财经日报,2009-12-9.

[8]栗志刚.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9]杜安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10]周叶菁.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J].国际论坛,2009(1).

[11]方洁.汇率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9(2).

[12]卜凡金.谷歌事件敲响信息安全警钟[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8).

[13]詹天意.看美国如何打商业牌唱政治戏[J].金融经济(市场版),2010(3).

[14]路透社:谷歌与美国政府共建“信息帝国主义”[N].南方日报,2010-2-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