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波动的本质特征
通过上述背景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本轮美国的经济波动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完全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在本质上,它与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有区别,真可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首先,本轮美国经济波动起源于消费领域而非生产领域。本轮美国经济波动的引爆点是消费领域,是消费领域中的住房按揭贷款由于利率的调整而出现了问题,导致金融体系出现问题,进而引发剧烈的经济波动。它的引爆物是消费产品,而后波及到金融产品。也就是说,美国的经济波动引爆于第三产业,问题集中暴露在金融服务业。
其次,波动传导路径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传导而非传统的由实体经济领域向金融领域传导;而在金融领域内部,则由投资银行领域向商业银行领域传导,而非传统的商业银行倒闭破产引发投资银行倒闭破产。本轮美国经济波动肇始于次级贷款债券凭证,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对冲基金等首当其冲受到重创,美国国际集团(AIG)收归国有,五大投行灰飞烟灭,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及存贷机构深陷坏账危机,“两房”国有化、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股市剧烈震荡。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贷款机构主动或被迫压缩贷款,使市场流动性急剧降低。金融危机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各种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制约美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链接(www.xing528.com)
美国第一大和第二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分别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2009年12月31日,美国财政部计划向“两房”最多注资2000亿美元,并提高“两房”的信贷额度;初始阶段将向两家公司分别注资10亿美元。作为交换条件,美国财政部将获得定期收费、分红以及相当于“两房”79.9%所有权的权益保证。
再次,它带给民众的心理恐慌度降低,信心危机没有扩散。本轮美国经济波动中,企业或倒闭或裁员,造成民众失业,没有倒闭的企业不少也采取降薪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使民众的生存压力加大,民众对生活的前景感到忧虑,但却并未因此造成过度恐慌。这是因为,由消费领域引发的经济波动出现时,民众缩减的首先是奢侈品和大宗消费如房屋等,然后是娱乐消费,最后才是生活必需品,就美国当今的生活水准而言,民众还远不到需要缩减生活必需品来度过本轮经济波动的地步,社会财富这一庞然大物遭受的是“瘦身式手术”,而非“摧毁式打击”,因而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过度贫穷乃至恐慌感。美国中产阶级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尤其是其中处于社会高层和文化程度较高的那部分群体,能够理性分析、正确对待国家出现的经济波动,不会轻易受到危机感染。美国政府迅速出台的强而有力的救市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民众走出经济波动阴影的信心。
由此可见,本轮美国经济波动不是生产过剩危机,不是实体经济危机,不是供给领域危机,震源不是从实体经济引发,问题也不出在货币市场,而是一种新型的非传统危机,是消费领域危机,问题出在资本市场。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美国本次经济危机,是一次具有典型前瞻意义的“消费膨胀性”危机。对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社会而言,“消费膨胀性”危机值得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入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